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清明节过后的寒食节有哪些由来传说?你听说过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吗?

2021-03-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08
转发:0
评论:0
说起清明节,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扫墓与寒食。扫墓是为了祭拜先人,寒食则是在这一天只吃冷食,不吃热食,就是要禁烟火,不做饭。严格来说,寒食节跟清明节并不是同一个节日,也不在同一天,但因为只差了没几天,两个节日又都有“祭拜先人”的意思在,慢慢就混为一谈。关于寒食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就是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这个介子推到底是什么人?“割股奉君”跟寒食节又有什么关系呢?割股奉君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称他为介子。所以他的姓氏是介,名子推。春秋时,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只能逃离晋国。流亡期间,重耳历经坎坷。原来跟他一起出奔的臣子陆续离开,只剩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他。其中一个正是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救重耳,就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所以“割股奉君”中...

  说起清明节,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扫墓与寒食。扫墓是为了祭拜先人,寒食则是在这一天只吃冷食,不吃热食,就是要禁烟火,不做饭。

  严格来说,寒食节跟清明节并不是同一个节日,也不在同一天,但因为只差了没几天,两个节日又都有“祭拜先人”的意思在,慢慢就混为一谈。

  关于寒食节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就是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

  这个介子推到底是什么人?“割股奉君”跟寒食节又有什么关系呢?

清明节过后的寒食节有哪些由来传说?你听说过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吗?


割股奉君  


  介子推,春秋时晋国人,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称他为介子。

  所以他的姓氏是介,名子推。

  春秋时,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只能逃离晋国。

  流亡期间,重耳历经坎坷。原来跟他一起出奔的臣子陆续离开,只剩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他。其中一个正是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救重耳,就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给重耳吃。

  所以“割股奉君”中的“股”,不是屁股,而是大腿。

清明节过后的寒食节有哪些由来传说?你听说过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吗?


抱树而死  


  19年后,重耳夺回国君之位。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重耳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漏掉了悄然离开的介子推。有人跑来为介子推叫屈。重耳想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可去了几趟,介子推始终不来。

  重耳以为介子推是心中有气,便亲自去请。可是当他来到介子推家时,却见家中空无一人。原来介子推不愿当官,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附近的绵山。重耳只好派军队去绵山寻找,还是没有找到。有人给重耳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个方向,大火一起,介子推就会跑出来。

  重耳就让士兵放火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还是不见介子推出来。士兵们上山一看,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被烧死了。

清明节过后的寒食节有哪些由来传说?你听说过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吗?

  重耳又伤心又懊悔,朝介子推的尸体哭拜后,让人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临走时,重耳还砍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一词由此成为古代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国破则留,国强则走  

  那么介子推为什么不愿意出来当官呢?

  春秋战国时的士大夫有“国破则留,国强则走”的传统。意思是国家强盛的时候不当官,游历四方;国家有难时才要回来挺身而出。

  介子推觉得自己作为重耳的家臣,在主君落难时不离不弃、追随保护是自己的分内之事。

  追随重耳,正是介子推的“国破则留”。

  当重耳回国夺回国君之位,晋国一定会在贤明的重耳治理下重新强大起来。他的使命就完成了。

  在外颠沛流离20年没能侍奉母亲,他很愧疚,所以没有跟其他人一起去享受高官富贵,而是决定回家照顾老母亲。所以他选择离开。

  隐居乡野,是另一种“国强则走”。

  对重耳,他尽到了君臣之义。

  对母亲,他也要尽人子之孝。

清明节过后的寒食节有哪些由来传说?你听说过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吗?

  为了纪念介子推,重耳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火禁日,禁止烟火,只吃寒食,还把寒食的前一天定为“炊熟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用粟米蒸饼,称作“子推蒸饼”;也有人家用面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状饼(三角馅饼),然后用柳条串起挂在门据上晾晒,称作“子推燕”。 

  在重耳的励精图治下,晋国日益强大,百姓安居乐业。大家对品行高洁,不贪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到他死的那天,大家就会用禁止生火来表示纪念。火禁日慢慢就成了寒食节。

  介姓也开始从山西慢慢繁衍开来。

介姓起源  

  介姓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属于罕见姓氏,在的姓氏排行榜上未进一千位。

  其一源于妫姓,出自夏朝末年大夫介之窥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其二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公族介子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其三源于匈奴,出自南北朝北周、唐、五代时期鲜卑宇文氏介国公,属于以先祖爵号为氏。

  介姓郡望:太原郡

  介姓堂号:太原堂,以望立堂。

  介姓字辈排行

  河南新安介氏字辈:文风一堂瑞清廉耀古金

  河南卫辉介氏字辈:福□井文明百世振兴中华

  北京介氏字辈:永有福春常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春秋晋国贤臣介子推的故事——割股充饥
晋文公重耳在62岁立为晋国国君之前曾在外出逃19年,在这19年当中有一帮文武豪杰不离不弃的辅佐,介子推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耳刚开始奔逃的那几年非常的惨,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逃到卫国,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虐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是介子推割下大腿上的肉做成汤才被救了一命。重耳复国成功,为晋文公。介子推不愿意与那帮曾经追随重耳自恃功高的臣子们为伍,就有了功成名就归隐山林的想法。每天托病在家,不去上朝。后来晋文公论功封赏群臣,因介子推当时不在朝,竟然也就把他给忘记了。介子推有个邻居叫解张,劝说子推去请功封赏。介子推不以为然,笑笑没讲话,后来就背着老母隐居到绵山深谷中去了。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书信的大概意思是“龙失其所,周游天下,众蛇从之。龙饥乏食,一蛇割股。龙返于渊,安其壤土。数...
· 春秋晋国贤臣介子推的故事割股充饥简介
这是一个有关于春秋晋国贤臣——介子推的故事公子重耳在62岁立为晋国国君之前曾在外出逃19年,在这19年当中有一帮文武豪杰不离不弃的辅佐,介子推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耳刚开始奔逃的那几年非常的惨,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逃到卫国,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虐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是介子推割下大腿上的肉做成汤才被救了一命。介子推归隐重耳复国成功,为晋文公。介子推不愿意与那帮曾经追随重耳自恃功高的臣子们为伍,就有了功成名就归隐山林的想法。每天托病在家,不去上朝。后来晋文公论功封赏群臣,因介子推当时不在朝,竟然也就把他给忘记了。介子推有个邻居叫解张,劝说子推去请功封赏。介子推不以为然,笑笑没讲话,后来就背着老母隐居到绵山深谷中去了。介子推之死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书信的大概意思是“龙失其所,周...
· 寒食节和介子推有关系吗介之推有什么故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首唐代韩翝的《寒食》,是首家喻户晓的名诗,诗句里的寒食,是清明节前的一个传统的节日。其实在唐朝以前,寒食节和清明节是分开的,寒食节在清明前两天,是从春秋时传下来的,传说寒食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设定的节日。介子推,出生年月不详,又名介之推,后人又称其为介子,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人,他出生在一个小村庄,关于他的出身、地位等相关的信息,史书上并不多见,也对其生平记载得特别少,但是他的一些事迹却一直流传到今天。关于他的名字,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36年。县志云,文公返国,介子推“不言禄”,隐于绵山。晋文公求介之推不得,便放火焚山,介之推宁死不肯出山,最终他抱树而死。可能很多人是会说介之推是个傻子,为什么要追随一个如此忘恩负义之人,而最后却又推掉了做官的好机会,这不是一个聪明人所为的。但是,介之...
· 晋国人介子推的简介介子推不言禄的故事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人,出生年月日不详细,死于公元前六百三十六年,后来又被叫做介子。对于介子推简介历史书籍很少记载,自传什么的也没有,不过关于他大名鼎鼎的典故还是有很多的。介子推舍命爱国的故事,让后人格外的铭记。同时,如今我们每一年过的“清明节”都是跟他有关的呢。介子推本身是百姓人家,为了挣钱养家便去了有钱人家里做事糊口,也就是晋国公子重耳的家里。春秋时期,战乱纷纷,晋国内部也发生了战争,当时的晋献公昏庸无道、沉迷美色,特别是妃子姓骊名姬的娘娘,于是千方百计的想要废掉太子申生,让骊姬娘娘的儿子做太子。晋国内部一片混乱,为了求生只好带着家属四处逃窜,介子推很忠心,不但没有逃跑,还一路追随重耳。逃窜的日子很是可怕,饥寒交迫,病厄交加。就在这个时候,介子推挺身而出,为了不让公子重耳饿死,就割下自己身上的肉来维持重耳的性命。在十九年的生死逃亡中,重耳终于迎来了黎明前的光束,他摇身一变...
· 介子推的精神是什么关于介子推的故事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人,虽然不是什么贵族人家,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是,他身上确实是有很多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介子推的精神主要有三点。首先要说的介子推的精神就是,在重耳穷困潦倒、饥寒交迫的时候,从而去求别人施舍一些饭菜,最后还被毒打一顿,就在重耳生命垂危的时候,介子推割掉身上的肉给重耳充饥。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绝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然指的不是要我们学着介子推把肉割下来给别人,而是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给予帮助,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人应该常怀奉献一颗他人奉献之心。其二就是,做人应该时时都保持一颗清醒的心态,保持清风之态。不要去贪图什么荣华富贵而且违背道德之路。介子推在面对那些功名利禄时,丝毫不像那些唯利是图的人谄媚君王。他一生淡泊名利,不贪图富贵,不会去主动邀功,甚至在那些功名前还劝阻君王不可那样大肆的给臣子加封进爵,应该以江山社稷为重。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另外一个道理,钱财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