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你家的家训是啥?你知道吗?

2020-07-3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28
转发:0
评论:1
古时候每一族都有每一族的家训、家规,而且严格执行,现在,好多家庭也一直以优良、严格的家教教育子弟。

  提到“家风、家训”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书香世家和贵族豪门,觉得家训家风一定是跟家境联系在一起的。

  其实不然,不管是贫寒人家还是小康、中产,我们都能发现说话做事有教养、懂分寸的知礼之人,也能看到毫无礼仪、满口脏话的熊孩子、熊家长。

  而这两种类型的人背后都跟家风、家教的传承程度密切相关。

你家的家训是啥?你知道吗?

  古时候每一族都有每一族的家训、家规,而且严格执行,现在,好多家庭也一直以优良、严格的家教教育子弟。

  01

  汉代以来,家训著作随着朝代的演变逐渐丰富起来,一大部分家训都是记录在祖辈家谱中的,里面治家教子的名言一代代传承下来,逐渐成为后辈们的治家良策。

  记忆中,老家正房两侧常年刻着一对字: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你家的家训是啥?你知道吗?

  以前不知出处,只是在父辈的教导下了解了它的意思,然后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节俭、勤奋的人生品德并践行至今。

  后来才发现,这句话出自《高氏家训》


《高氏家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可见,凝结古人智慧的优良家训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一代代传承下来。


  02

  家训不止可以规范后辈言行,让后辈塑造正确三观,更重要的是,人生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都能在家训中找到解决办法。

你家的家训是啥?你知道吗?

  

《何氏家训》

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

志在作制义,则须看一家文稿;

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

作各体诗亦然,作诗帖亦然。

万不可以兼营并鹜,

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何氏家训》中这些话其实是曾国藩给弟弟的家书中提到的,他告诫弟弟们,如果想要学有所成,术业专攻,一定要专攻一门学问,不可同一时间兼顾多门学问,这样一门学问都学不好。

  用很通俗的一句话总结就是:贪多嚼不烂。

  我们平时总想学很多东西,但堆积到一起的时候,会发现一样都学不好。


  03

  家训是对子孙后辈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所以,家训不应该只是大家族的重要传承,任何一个小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家训家规,以规范和约束每一个人的教养和行为。

你家的家训是啥?你知道吗?

  像《颜氏家训》所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行影响的。好的家庭教育,是由长及幼的潜移默化,育人先育己,父母做好了,才能带给孩子好的榜样。

  颜氏家训的这句话就适用于每一个家庭,也适用于每一位父母。

  还有流传至今,名气很广的《朱子家训》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开篇很简单的一句话,早上起来,先打扫庭院,里外都要整洁……

  看似简单,折射出的却是很深刻的人生道理,前半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从内再到外,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身的修养和教导往往是第一位的。

  后半句,“既昏便息”也是告诫后人自律和准时的重要性。

  好的家训,对于后辈的教育真的很重要,不仅能成为孩子成长的指路明灯,而且在无形中影响着后辈的三观和品格。

  族谱作为文化传播的特殊载体,里面蕴含的优良传统文化如家训、字辈等数不胜数,所以需要后辈们进一步挖掘、传承。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宗族档案馆)。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近20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族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络祭拜平台。

  族谱网“谱系万家——第二届互联网族谱晒谱节”已于农历六月六(7月26日)正式启动啦!

  即日起至8月5日,大家只要每天进入我们的晒谱节活动页面,就能参与晒谱,并有机会抽取万元大奖。

你家的家训是啥?你知道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号称“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你见过是长啥样吗?
号称“千古第一村”的流坑村座落在江西抚州安乐县西南方的牛田镇。这里背依金鼓峰,四面青山抱,正所谓“天马南驰,雪峰北耸,玉屏东列,金绛西峙”;牛田河从崇山峻岭中迤逦而来,如一条玉带,自村缘转绕而西,使流坑三面绕水,形成了独特的风水格局,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活水排形”。流坑村始建于五代时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7-942年),肇基始祖是南唐人董合。千余年来,董氏家族世代相继,繁衍不息。如今,全村现有八百多户,四千三百多人,仍以董姓为主,村人尊西汉董仲舒为其先祖。村中现有明清建筑二百六十余栋,其中明代和明清之际的民居三十余栋,祠堂、书院等几十处,更难得的是这些建筑大都有绝对年代可考。流坑村是一个典型的耕读乡村,董氏先人一贯倡导耕读之风,特别强调以科举入仕。据族谱记载,从宋真宗到明宪宗的四百多年间,全村共有三十二人中进士,其中,出现过“一门五进士”,“六子联科”,“七子联科”的盛况,还出过一文一武两...
· 齐长城是干啥用的
齐长城是干什么用的?每次在山东大地行走,看到在山间曲折蜿蜒的齐长城,我的脑子里就会冒出这个问题。长城是一种防御性工程,按理说是弱小的国家才会修筑长城,抵御强敌。可是齐国是春秋战国时的强国啊……在莱芜,在济南,在淄博,在潍坊,我去过很多齐长城遗留下的残垣断壁,踏着那些青石和泥土筑起的高墙,常常觉得思绪接通了遥远的历史。齐长城东到大海,西到济南,是齐国和鲁国的一个分界线。它把齐鲁划分为两个文化特色鲜明的区域。历史,为什么在这里划出一个齐长城?我的好奇心被激发,于是,开始拼接历史的地图,齐长城模糊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齐长城的功用,即使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是在不断变化、转移和完善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主要功能,还是用于战争和防御。我发现,齐长城是在齐桓公时开始修建的,这一时期齐国极为辉煌。桓公启用管仲为相,进行多方面改革,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桓公也成为天下诸侯的盟主,他修筑长城是吃饱了撑的...
· 鲁氏有哪些广为流传的家训,你知道吗?
· 27个常见姓氏的家风家训,有你姓氏的吗?
中华文化历经千年而觅新,姓氏文化也随之代代相传中。漫长岁月中,各个姓氏的先辈,将自己的人生体悟和道德准则锤炼成或长或短的家风家训,教诲后人。今天,族谱网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各个姓氏的家风家训都是什么。0102030405060708所谓"祖训",即历代祖先对子孙的教诲。不过载于家谱中的"祖训",则多系族长代祖先立言,是他们藉祖先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加于全体族众。"祖训"的作用在于从意识形态方面维系家族的统一和团结、祖训闪耀着得一族文化的光辉非常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 中国五大姓氏家训合集,你的姓氏家训你知道吗?
提及修谱,家训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各家各户的家训祖训都有所区别,不同姓氏,甚至同一姓氏的不同堂号都有着很大不同。今天族谱网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排名靠前的几大姓氏,家训都是什么~1、李——李氏祖训这里选取的李氏家训,也是各大家族通用的传统总训。第一句,就能看出大家大族对于教育的看重。后面也紧接着强调了如若取之有道,即使“工贾何妨”。从这里看,这份家训应该是经过现代社会的洗礼的。大家都知道,宋代文人地位极高,甚至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而民间修谱正是在宋代兴盛。家谱中写入家风,传到现代,保留了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也与时俱进,加入职业平等的观念教诲后人。李姓,主要源自嬴姓,血缘先祖为五帝时期,掌管刑罚的大理官(官职)皋陶。如今,全国形成了中原、华北、云川、东北四大块李姓高密度聚居区。2、王——王氏祖训在这一祖训中,王姓同样从本姓氏本堂出发,先论及源流,再谈及孝悌勤俭,而后从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