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考古学与中国人的“寻根”意识

2020-05-1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47
转发:0
评论:0
考古学与中国人的“寻根”意识,在地球上所有的动物中,大概只有人类拥有高度自觉的寻根意识和寻根行为。寻根意识的深

在地球上所有的动物中,大概只有人类拥有高度自觉的寻根意识和寻根行为。寻根意识的深浅是人类思维深度、高度与广度的一种表征。从历史上看,寻根意识和寻根行为不仅存在于每个个体,而且也存在于每个民族、国家和整个人类。在这方面,世界上可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古代中国人那样重视追寻祖上和保存历史,以致形成了以族谱家谱、祖庙宗祠、地方志和二十四史等为代表的各类寻根文化体系。


考古学与中国人的“寻根”意识

人类的寻根意识和行为究竟有什么意义?初步思考大体如下:


   

一是保持根脉传承和生命延续的意识,特别是通过对自身肉体生命代际相承的记忆和追溯,使个体、家庭、家族不失去生命的时间连续意识和强烈的亲属维系感情。


   

第二,保持对过去的感恩意识和怀念意识,提升人的道德心和文明性。


   

第三,从中发现兴衰之道,保持对生命、世情无常的觉醒和警惕之心。


   

第四,如果把寻根的过程作为对人、事运动过程及运动机理的认知,则可以从中发现其运动规律,从而实现“不忘初心”,洞察未来的目的,以免陷入忘了来时途、迷失未来路的危险境地。


   

第五,在寻根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曾经的奇迹和丢失的记忆,从中不断获得惊喜、自信、骄傲和激励,从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进而去开辟未来,创造新生;当然,也会发现自身有过的愚昧、黑暗、丑恶和灾难,以唤起和向往善良、正义、和平、合作的文明意识与境界。

考古学与中国人的“寻根”意识

作为一个考古人,有时候我在想,如果人类没有了寻根意识和行为,一定会迅速陷入迷茫和失措:她已经毫不理解作为生活基础尤其是现实世界的一切从何而来,她不明白过去发生过什么,不知道未来又会怎么样,她会贪婪奢靡、强取豪夺以致醉生梦死;她不会再有深刻的怀念和感恩,她已经失去对时光运动的所有善恶记忆,她的精神世界表浅而苍白;对她而言,那些万年、千年、百年的文化积累已经全部陌生,她没有任何推动文化和文明连续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强烈使命;也许她正在走向彻底消亡的危险境地……

考古学与中国人的“寻根”意识

在现代科学视野中,许多学科都具有寻根的作用,如古生物学、地质学、基因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遗产学、语言学、民族学等。从人文科学方面讲,考古学是最具有文化寻根作用的现代科学。虽然古代历史文献同样具有寻根的功用,但毕竟文字及其记录系统产生的时间不超过5500年,而人类创造文化的历史已经超过300万年,况且,300多万年以来,人类在不同区域,因不同族群,于不同时代,应不同功能,以不同内涵而创造和呈现的文化无比丰富,即使如中国这样具有深厚历史文献的国家,也没有多少系统记录那无数的文化体系起、承、转、合等整个过程的著作,而考古学恰恰为我们展现了从300万年前开始直到近代的石器、玉器、陶器、漆木器、铜器、铁器、瓷器、织品、金银器、装饰品、家具、食具、交通用具等等的造型、材料、工艺、装饰和功能及其持续的演化,还有农作物、家养动物、建筑、乡村、都市、水利工程、社会组织形态、分工、家庭、阶级、宗教、国家文明、文字、绘画、雕刻、音乐、礼仪、习俗等等以及她们分门别类的源起、流变、传播、消亡等极其多样而复杂的过程,还包括对人类自身的进化及人与自然环境互动进程的探索。

考古学与中国人的“寻根”意识

如果以“寻根”视之,正是通过对每一种文化事象做跨时代的追踪求源的探索研究,才揭示出无论是现存的还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但已经消亡而又被考古发现的那些精彩华章。

考古学与中国人的“寻根”意识

以中国考古为例,我们的考古学家在华夏大地上不仅发现了一大批百万年前、数十万年前、数万年前的人类遗骸化石以及共生动物化石,而且更发现了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晚期,从旧石器时代转型为新石器时代,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的各种文化创造;还有从采集经济到农业经济,从狩猎野生动物到驯化培育家养动物,从洞穴居住到建设村落再到营构城市,从无文字时代到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的相继出现,从原始社会形态发展到阶级社会乃至创建文明国家,从多个区域性国家再到统一国家,从没有宗教到多教并立,从单一艺术到各种艺术发达,从简单文化现象到极复杂文化谱系,从中国发明创造的丝绸、瓷器、茶饮、漆器、文字、建筑、雕版、纸张等,再传播到东亚乃至世界许多国家的非凡过程和各种文化业绩,也有从西亚、中亚、南亚乃至欧洲创造的各种农作物、家马、玻璃器、宗教、艺术等通过陆上、海上、草原“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历程和结果……

考古学与中国人的“寻根”意识

考古学的文化寻根成就可谓举不胜举,而且,考古学的“寻根”是以某类遗物、遗迹或“考古学文化”为依据,并结合相关自然要素、历史文献、非物质文化遗产现象、历史地名等予以辅助,让今人对文化寻根的成就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即实证性的文化寻根是考古学服务于人类寻根实践的最大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中国人的日常法律意识
图为清代光绪年间四川省南部县的一份状式,右下角为官代书戳记徐忠明现在,有人一听到中国的法治状况不好,就说是受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以前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法律意识。其实,这有些“厚污古人”——人们常说:中国人没有法律意识。即使到了今天,也一样。有人一听到中国的法治状况不好,就说是受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以前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法律意识。但是,据我这些年来的阅读发现,在明清时期,老百姓对法律好像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在意,或者说他们是非常在意法律的。除了官府的法律宣传,民间也很重视法律书籍的编撰和出版明清时期,老百姓在意法律,来自几个方面的因素。在朱元璋时期颁行的《大明律》里,即有“讲读律令”的条文。这条规定,不仅是针对官员的,也是针对老百姓的。对官员来说,不但要讲读律例,而且还要通晓律意;否则,将会受到制裁。对老百姓而言,如能通晓律例,在普通犯罪时,即可免罪一次。清代也有这样的律文。另外,朱元璋...
· 古代中国人的日常法律意识
图为清代光绪年间四川省南部县的一份状式,右下角为官代书戳记徐忠明现在,有人一听到中国的法治状况不好,就说是受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以前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法律意识。其实,这有些“厚污古人”——人们常说:中国人没有法律意识。即使到了今天,也一样。有人一听到中国的法治状况不好,就说是受了传统文化的影响,似乎以前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法律意识。但是,据我这些年来的阅读发现,在明清时期,老百姓对法律好像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不在意,或者说他们是非常在意法律的。除了官府的法律宣传,民间也很重视法律书籍的编撰和出版明清时期,老百姓在意法律,来自几个方面的因素。在朱元璋时期颁行的《大明律》里,即有“讲读律令”的条文。这条规定,不仅是针对官员的,也是针对老百姓的。对官员来说,不但要讲读律例,而且还要通晓律意;否则,将会受到制裁。对老百姓而言,如能通晓律例,在普通犯罪时,即可免罪一次。清代也有这样的律文。另外,朱元璋...
· 我们为什么喜欢寻根问祖?考古学家解读中国人的“重史”情结
我积极地呼吁年轻学者,尽可能地走出国门,开拓自己的视野,除了中文之外,多学一两门语言,真正地打通中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地贡献于全球文明史的建构。——许宏知名考古学者,作家01.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历史要求真逐理从中小学开始,我们的教育模式基本是“给定一种标准答案”的模式。我们做公众考古的时候,首先必须打破这种模式,要让你的思维复杂化。尤其是上古史和考古学领域,在没有文字材料的情况下,许多都是推论和假说。推论和假说只代表可能性,而可能性和可能性之间是不排他的。但是总有人问:“许老师,这个可以肯定吗?”我觉得这种就是思想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还有一种人会很自负地认为,以前他了解的历史框架是真实的、正确的,所以他很难接受别人,对相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我觉得这个是最起码需要的思维基础,但很多人都不具备,这也是我们做公众考古不容易的地方。我们是一个文献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度。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逐...
· 人死亡的意义:意识形态与宗教视角下的多种死亡观
一、生物学上的死去定义:生物学上的死去,通常指的是生命体征的永久性丧失,这是医学和法律上判断死亡的主要标准。具体来说,包括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脑活动停止等关键生命体征的消失。这一过程的最终阶段被称为生物学死亡期,此时全身所有的组织细胞相继死亡,超生反应消失,并开始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早期尸体现象。特点:客观性:基于可观察的生命体征变化。不可逆性:一旦发生,无法通过医疗手段恢复。终结性:标志着生命活动的彻底停止。二、哲学与宗教视角下的死去1.意识形态上的死去定义:意识形态上的死去,更多是指个体在社会、文化或精神层面的影响力、记忆或存在感的逐渐消失。这种死去并非基于生物学标准,而是取决于后人对逝者的记忆、评价及传承。特点:主观性:受个人观念、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影响。延续性:即使生物体已死亡,其思想、作品或影响仍可能长期存在。多样性:不同文化、宗教对意识形态死去的理解和态度各异。2.宗教...
· 仁政思想与孟子的主体意识
孟子不仅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而且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链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上承孔子思想之统绪,下启宋明理学之端倪,直接从人之内在心性出发,发掘他所理解的道德主体的价值和实现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张扬着自己的主体意识。“仁”学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继承了这一民本思想,并发展为仁政学说,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其仁政学说的核心。在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里,民比国家重要,更比君王重要,而君王则是三者中分量最轻的。孟子在他的仁政学说中再三强调:王道政治就是“贵民”政治,一切轻民、贱民、害民的行为,都属不义。所以,当齐宣王认为汤放桀、武王伐纣都是臣弑君的不德行为时,孟子反驳道:“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还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