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等有一天我们离世,清明时后代们会不会只在网上祭扫?

2020-03-1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92
转发:0
评论:0
等有一天我们离世,清明时后代们会不会只在网上祭扫?,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最重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广大百姓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国家法定的节假日。每年到了四月清明节前后,每家每户往往全体出动,用各种各样的形式缅怀祖先和故去的亲人。


今年清明,由于这场已经蔓延全球的疫情,导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暂停了现场祭扫,就连远离城市、人口稀疏的山区公墓,很多也都婉拒了清明祭扫的行为。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千年陈酿的一杯香茗,也是中华儿女代代传承的无价瑰宝。“百善孝为先”,在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里,“孝”是排在首位的。在清明节前后焚香祭祖、寄托哀思,祭扫祖先、企盼先辈安息正是一种孝道的表现。在往年清明祭祖途中,不乏能看到上至“耄耋”下至“黄口”全家出动的景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本该是个沉浸在对先人无尽追思中的日子,不知啥时却因个别的思想糟粕衍生出了种种乱象,各种攀比的歪风渗透到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中,放火烧山的消防隐患愈演愈烈,给先人的纸钱也升级成了“纸汽车、纸豪宅、美元冥币、二奶”等令人啼笑皆非;更有甚者,还出现了“烧真实人民币”等一幕幕荒唐闹剧,种种不文明的行为违背了祭奠的初衷,玷污了文明祭祀的一片净土,也给清明节制造了不和谐的噪音。优秀的传统文化固然需要传承和弘扬,但前进的路上更需要时刻秉持文明价值观的标尺,莫让歪风邪气给“清明”蒙了尘。


新时代当有新风尚,传统文化也期待新气象。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在清明节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就达千吨以上,每生产一吨纸张需要消耗17棵树木。清明节当天,全国“白色浪费”便高达100亿元,造成污染和浪费不说,还容易酿成火灾,与构建节约型社会格格不入。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环保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特别是清明节纳入法定节假日后,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引导下,“文明祭祀、低碳清明”逐渐成为广大老百姓的共识,清明祭祖的习俗也发生了与时俱进的可喜变化。“捧上一束鲜花、种上一株新苗、朗诵一部经典”逐渐取代了“烟熏火燎、尘嚣直上”,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祭拜”、“鲜花祭拜”、“居家祭拜”等新名词也跃居大众视野,成为清明祭祖的一股清流。

    

如今,互联网成为人们全新的生活方式,网络已经成为寄托哀思的新平台。以“祭拜网”(jibai.com)为代表的网络祭拜为主题的互联网平台上,人们可以创立网上纪念馆,并添加媲美实景的墓地、墓碑,上传逝者的照片,写下逝者的生平及悼词。不仅如此,还可以留言、写信、上香、点烛、献歌、代祭等。



现代人广泛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加上生活节奏繁忙,几乎不可能在每年的清明节、重阳节等祭祖日子都亲临现场祭扫。祭拜网等网上祭奠平台的出现,可让我们突破时空的阻隔,实现全天候、全球化的缅怀和祭扫。我们可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上对先人表示敬意和孝心,满足“日思夜念”愿望。

   

就在慨叹春节年味儿越来越淡了的同时,我们不禁发现,民间的丧事也越来越简单。即便在多年没有什么变化的农村,随着一些知道旧理和规矩的老人的相继去世,连糊纸活的人都因为生意惨淡而转行。如今的丧事,也变得与时俱进。找不到吹鼓手,用一个电视、一台DVD机加几个音箱就能代替;在公墓里,扫墓变成了一块抹布和一束花的事情。而在城市里,人们开始在网上寄托哀思,连每年一次的郊游扫墓都省了,到楼下找个十字路口烧点纸钱就算完了。



由此我们不禁思考,那就是当我们80后这一代人没了,作为后代的00后、10后们,又会以怎样的方式来祭奠我们?我们会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变成了海葬、树葬,甚至天空葬?公墓不可能一再地扩大与活人争地,年轻的一代也越来越看淡了生与死之间的界限。倘若有一天不再提供公墓,逝去的人在火化后做无害化处理,后人们只能在网上祭奠,那今后的清明,还剩下什么呢?

   

或许多年后的清明,年轻的人们依然放假3天。打开手机上的纪念馆,给父母、爷爷奶奶们点上一根虚拟的香,再点个鞠躬,一切,都变得简单,只需用手指点两下就完成了我们手上磨出泡来才能完成的墓地修葺。


当然,这一切目前还只是猜想。并不是说现在烧纸钱、送纸豪宅就是好,就不能一成不变,用互联网去寄托哀思就是感情淡漠,清明节就变味了。只是说,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现代文化淡化了原有的生离死别,留给现在的新一代年轻人的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


文明方能赢得一片清明。生活在这个美好的时代,因为幸福,所以更懂得珍惜。清明追忆往昔,我们必须铭记,正是有了无数前辈的不懈奋斗,才有了今天的美好生活,不忘祖不忘恩,不忘革命先烈的舍身奉献精神,用文明方式祭祀清明,才是真正的在祭祀清明中得到一片“清明”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只有这份赤诚的感激之情如“清明”二字一般清澈、明净,纷纷细雨遥寄我们对故去先人的款款追思,如此文明祭祀,回归清明本意,方能助推社会风气走向风清日明,亦见证今日的蓬勃发展万象腾新,更激励我们沿着先辈们奋斗的路,脚踏实地拼搏出明日的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春秋战国——新的一天在等待我们
?再说公子晋重耳到了齐国后,转眼就是七年。这七年,经历了齐桓公之死,诸位公子争夺君位。等到齐孝公即位,一反齐桓公之所为,导致乱纷纷的事情很多,以至于郑国等诸侯各国纷纷与齐国离心。赵衰、狐偃与先轸等人私下商议:“我们来到齐国,以为能借助霸主的力量崛起。现在新的齐君失掉先人的霸业,诸侯各国纷纷叛离,齐国不能帮助我们公子为君已经很明显了。不如到别的国家,如讲仁义的堪称新霸主的宋国,请他们帮助我们。”于是一同来见公子晋重耳,商量这件事。谁知公子晋重耳溺爱晋姜,整天吃喝玩乐,不问外边的事情。众位豪杰想找他也找不到,等了十天,还没有见着晋重耳。魏犨大怒道:“我们以为公子有所作为,所以不辞劳苦,甘心随从。如今已留在齐国七年了,苟且偷安,消磨时光。我们等了十天还不能见上一面,这样怎么能成就大事呢?”狐偃说:“这里齐国耳目很多,不是大家议论的地方,众位请随我来。”于是一同出了东门,来到一片桑树林。这里放眼望...
· 清明上坟再度引发山火,“网上祭扫”只停留在口头倡导上?
清明将近,关于祭扫的话题,今年讨论尤其热烈。3月22日《新京报》报道:清明祭扫服务接待首日,北京全市223个祭扫点到现场祭扫总人数约1.8万人,而选择在“网上祭扫服务平台”祭扫的人数仅超过1000人。另据中新网合肥3月21日电:安徽省庐江县公安局20日深夜发布通报,该县境内两座山发生火灾,经调查,均为清明上坟引发。众所周知,往年大家选择在清明期间踏青祭扫、缅怀先人是传统,但今年不同,为避免现场祭扫引发聚集性疫情,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全国多地发文“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提倡以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大力推广“云祭扫”。民政部门大力倡议,众多市民也在呼吁响应。可即便是在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当下,还是有不少人无视“防火”禁忌,轻视“防疫”警示。清明时节雨纷纷,其实是以雨来寄托对于逝去亲人的哀思。我国自古以来为礼仪之邦,而其中部分重要的礼仪均指向对逝去亲人的礼数、仪式,因此才有了清明节“路上...
· 大清灭亡后,贵族都去哪了,我们身边有哪些清朝贵族后代!
清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共有11位皇帝,在位268年。也是离现代最近的一个朝代,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20年后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顺治帝迁都北京,明朝被彻底取代,清朝正是建立。直到1912年,大清灭亡。那么大清灭亡后,爱新觉罗皇族都躲到了哪里?清朝有十大贵族姓氏,分别为:完颜、马佳、佟佳、富察、费莫、那拉、乌雅、爱新觉罗、瓜尔佳、钮祜禄,其实清朝灭亡后,他们都改名换姓了,一直生存下来,如今都还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改成什么姓氏了呢?马佳:清朝马佳姓氏主要位于黑龙江牡丹江附近,清朝入关后相当于黄旗子弟,清朝灭亡之后,马佳改成马姓。完颜:完颜是满族最高老的姓氏之一,清朝灭亡后,一般的完颜姓氏改成了苏、颜、符、汪、王、院、完、顾、苑等,都是汉室姓氏,你身边有这些人的姓氏吗?富察:富察氏,又作“傅察”、“富尔察”,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清朝灭亡后,富察姓氏直接改...
· 我们如何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来传承我们的文化
如果说夏天是奔跑释放的,冬天则收藏安静。冬天,涂润肤霜在皮肤上,刺溜一下就吸收了;除了润肤霜,是否有别的东西,也被内在迅速吸收、生根和发展?华夏文化是我们内在的根和归属。我原本以为我们接触得不算少,有一次孩子收到一份绘画作业,她拿着“传统文化”的主题感到困惑,我反思:的确生活环境和家庭环境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越来越少了。我们的城市在逐渐长成一样:一样的面包店、一样的快餐店、一样的超市,一样的服装品牌……唯传承的独特文化,闪烁独特魅力。通过嗅气息,品味道,听声音,参与工作,被打动,我们能回归、接近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节奏考虑节令,也与传统节日和习俗结合。——孩子们晨诵古文,晚品香茗,学习礼仪,木雕拓片,故事戏剧,祭拜灶神,供奉糖果,炮竹声声,喜迎小年。故事戏剧在每一次活动中看似简单,实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故事的运用,最早启发和影响我的,是华德福吴蓓老师。七年前我第一次在吴蓓老师的夏令营见到她时...
· 有奖主题征文|今年清明,让我们倡导全民“网上祭拜”!
主题介绍网上祭拜是新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奠方式,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迁”到网络上,方便现代人随时随地祭奠缅怀已逝的亲人。早在2007年,民政部就发布《民政部关于做好清明节期间群众祭奠活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倡采用网上祭拜的方式进行绿色祭祀;2018年,民政部也出台了《关于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的行动方案》,要求加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与殡葬管理服务等全方位、深层次融合应用,创新殡葬服务管理模式。网上祭拜概念自产生以来,相关讨论就从未停止过,公众对于这种形式褒贬不一。然而,从去年年底持续至今的一场疫情,让很多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观念都发生了改变。网上买菜、网上授课、网上售楼、网上看病、网上招聘……几乎日常所有的事务都转变在网络上完成,一些对于网络排斥的中老年人也逐渐接纳了这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见,为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防控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