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中国情人节?我们可能都错了…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提起七夕,秦观这首《鹊桥仙》便会自然地涌上心头。
点击图片有惊喜哟~
正因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千古传唱,在如今许多年轻人的眼里,提起七夕,就把七夕视作“佳期如梦”的“中国情人节”,与西方2月14日的情人节相对应,都觉得这是一个跟爱情有关的中国“传统节日”。这儿为什么加个引号呢?因为七夕确实是个传统节日,但传统的七夕,爱情却并不是主要的节日元素。
传统的七夕,其主要的节俗包括女子乞巧、乞子,男子乞智等等,所以也有乞巧节的名称。而稍微上点年纪的朋友应该有印象,所谓“中国情人节”的说法,大概也就是近十几年的时间才有,历史并不算长。
所以,每到七夕前后的时候,网络上还会有一种声音,认为七夕并不是所谓的“中国情人节”,所谓“中国情人节”无外乎是商家的一场炒作。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呢?从七夕到“中国情人节”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以及更进一步的,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节日在今天这个新时代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问题。
从七夕到“中国情人节”
牛郎织女的故事广为人知
明代罗颀《物源》中也写道:“楚怀王初置七夕。”最初的七夕,虽然会有一些民俗活动,但主要是祭祀织女星、牵牛星而已。
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一个比较鲜明的轮廓。
到了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里记载:“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
传说虽是如此,但故事时间怎么会“设定”发生在七月初七?这跟天文星象有关系。观察织女星与牛郎(牵牛)星,是可以让古人了解到“秋天到来”的方法。
从汉代开始,七夕正式成为以女子为主角的节日。《杂记》中有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织女向来是心灵手巧的代名词,每逢七夕,古代女子会拜织女“乞巧”,希望在以后的生活里可以心灵手巧,或得到美满姻缘。《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或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女性在这一天通过向织女或织女星祭祀祈祷,以及参与一些穿针乞巧、吃巧果等等的节俗活动,来表达自己希望获得一双巧手的愿望。
“乞巧”的方式有很多种。早一点出现的,叫“穿针乞巧”,女子结彩缕、预备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就是“得巧”。魏晋南北朝时,流行“喜蛛应巧”。《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明清时代则有“投针验巧”,将绣花针投入水中,谁的水底针影比较复杂,就是“巧”。
《延禧攻略》里魏璎珞悬针乞巧
七夕节在从汉代到明清的漫长历史里逐渐地发展和兴盛。但是,到了清朝中期以后,这个节日就逐渐地衰败了。
光绪年间的《丹棱县志》有记载:“‘七夕’不重,绅士家间设香案、瓜果庆双星,穿针‘乞巧’鲜有知者”。到上世纪建国后,基本只留存在少数农村地区了。
如无意外,这个节日本来或许就跟很多传统节日一样,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情况到上世纪90年代,悄然发生了变化。
西方情人节打开中国市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咱们中国和西方国家交流的增多,很多西方的节日也传到了中国,比如圣诞节、愚人节等等,当然也包括西方的情人节。这些“洋节”在媒体和商家的宣传下,逐渐在年轻人群体里打开了市场,成了一件比较时髦的事情。这种现象在吸引了一部分年轻人的同时,也激起了一部分国人的民族情绪:“为什么没有我们中国自己的‘情人节’呢?”中的这种声音,成了中国情人节产生的引子。
在那个时候,官方和学界对社会的变化是比较敏感的,很快就有相关人士注意到了这种声音。
最早在1993年的时候,中宣部的有关领导就曾提出过把七夕定位“中国情人节”的想法,不过并没有落地。从目前能够找到的资料来看,最早把七夕和中国情人节两个词联系起来的正式活动,可能是2002年河北文联举办的“七月七爱情节”。这次活动一方面举办了市民广泛参与的一些节庆活动,另一方面也举办了相当数量的学术研讨会。
河北文联活动的网媒报道
在会议上,有关专家学者们对传统七夕中的爱情元素,做了系统地梳理和提炼。这之后,随着官方、媒体和商家的不断推广,七夕这个已经几乎消亡的传统节日,逐渐地以“中国情人节”的新面目普及开来。特别是精明的商家们,更是懂得利用节日开展营销,为情侣们过节创造出精美的礼物和丰富的活动。
传统节日向现代社会的“引渡”
从七夕到“中国情人节”,要说完全是商家和媒体的炒作吗?当然不是,这个过程中既有中西交流、对比中激发的民族情绪,也有官方的政策制定和引导。面对这种变化,上一直有观点在强调:七夕不是中国情人节,与爱情没有关系等等。
诚然,从传统的七夕节俗来说,爱情确实不是七夕的主要节日元素。但是,如果我们从更大的范围来看的话,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传统节日向现代社会引渡的问题,或者说,是在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传承传统节日的问题。
七夕活动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些“特殊的日子”。每一个节日,都是包含着特定的“名称、时间、活动、活动空间、象征物、传说、主体的情感体验等诸多要素在内的有机体”(张勃:《传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七夕当然也是这样。但是,节日作为我们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固化的东西。其产生、发展和消亡,是要受到大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
拿七夕来说,传统七夕的主要节俗,不管是乞巧还是乞子,在今天这个时代都显得不合时宜了。在传统的农业社会,手巧、多子,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决定一个女性在家庭当中的地位的。但在今天,即便是男性,都不会把手巧作为择偶的主要标准了。至于乞子,随着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生育意愿下降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开放二胎的今天,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依然在下降便是证明。所以,如果有人觉得复兴传统节日,就是完全按照古代节日的形式复制到今天,这显然是不可操作的。
复原的乞巧活动,也只有体验或表演的形式
节日是人们为适应不同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人类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几千年的文化沉淀而成的一个个传统节日,其所蕴含的是我们文化最精华、最宝贵的部分。
比如,七夕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所蕴含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忠诚、责任、担当、不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对于爱情矢志不渝、不离不弃的美好品质;而七夕文化中的乞巧、祈福等民俗则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勇于创造,不断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特质,饱含丰富的文化元素和积极的价值观取向。
我们不能“数典忘祖”,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才能守护好我们文化的根脉。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传统节俗发生变化,不变的却是对幸福快乐的追求。不论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还是“陪你去看流星雨”,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始终如一,不断演绎出新的故事。
七夕节在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了申遗的文化保护,还要充实过好节日。普及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比如从小事做起,给孩子们讲讲七夕故事,体验七夕传统民俗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找到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契合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七夕节既充满传统的味道,又散发出时代的气息。(内容综合自中新网、海外网等)
了解了这些
今年的七夕
你打算如何度过呢?
↓ ↓ ↓ ↓
直接扫描二维码就能免费生成您和另一半在各个时代的情缘照。让爱穿越千年,这个七夕,一起来玩点不一样的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