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乡土情 当代亲情关系怎么变得越来越淡漠?
一份网络社交障碍调查报告显示,33%的网友只有过年时才会走亲戚,已经沦为形式;10%的人觉得与亲戚关系冷漠,还不如朋友密切;更有5%的网友与亲戚平时不联系,属于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心理专家表示,现在社会上的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因血缘而产生的亲缘关系比以前淡漠了。
人情淡了,不是亲戚变了,也不是我们的心变硬了,而是时代变了。木心的那首诗,叫做《从前慢》。是的,从前,我们生活在一个慢时代,而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快的时代。这快的时代改变了很多事物,包括我们和亲戚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加快了,人口的迁徙变快了,导致大量由宗亲血脉形成的关系网逐渐疏离,建筑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以家族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受到了巨大冲击。
拜年的时候,大家也不在象过去那样,在亲戚家吃饭、喝酒、聊天、甚至留宿一晚,更多是放下东西,客套几句,就要离开了。拜年成了赶场或者是任务。
如今的亲情关系,很大程度上是老一辈建立的关系维系着,这种关系对年青一代来说早已被现实割裂了,悲哀的是老一辈都不在世了,新一辈的联系也就慢慢断了。
一、当我们怀念亲戚时我们在怀念什么?
一定有这样的时候:当你想到亲戚这个词,思绪悠然,心头和暖,脸上的神情也不知不觉地柔和了许多,我们这一辈最怀念的,是儿时“走亲戚”的热闹和快乐。
我们吴家是个大家族,爷辈兄弟有六个,但我有印象的只有四爷与五爷与其中三个奶奶了,五爷五奶家是人员最全乎的一家,几个姑姑与景岩叔也是印象中最靓丽、最帅的。
小时候去六奶家是最热闹的,因为六奶家叔叔、姑姑有6个,六奶奶是我印象里最慈祥、亲和的一个老人,至今每次回家探亲我都要去拜望,5个叔叔与老姑对我都特别好,大眼睛的景立叔叔很有大哥范。景阳叔是亲友中很有才华很热情的一个叔叔,后来我的婚礼主持也是他操劳的,他在晚年又操劳谱写的吴氏家族族谱,对吴氏家族贡献很大。景芹姑与大姑夫的憨厚与朴实历历在目,古朴的小屋很小但很温馨。老姑夫家在双吉,虽然远但是去的最多的,因为大姐夫的家也在双吉,那里有5个快乐的童年玩伴,至今很怀念那时的快乐时光。老姑夫、老姑是最热情、最亲切的人,可不幸的是今年回去再也看不到老姑夫了。景学叔样子长的是与父亲最象的一个,家里也有3个儿时的玩伴。另外,景昌叔与景君叔家也存有记忆中的怀念。
姥爷、姥姥是对我最亲切、最好的,每年的寒暑假期我都要去到吉林农村一个村落,整个村都是姓马的回族,家家对我都特别好,我这个城里的小孩一出门,身后总是兄弟姐妹十几个跟随,香甜的白米饭、浓香的羊肉汤、黄黄的炒鸡蛋、爽脆的顶花带刺的黄瓜都是我的最爱,最喜欢的就是夏天里趴在农村瓜地里选香瓜,一天可以吃2个。
印象中还有每年一次回族的“尔代节”一大家子的大团圆。每年这个节日,是看到亲戚们最全最多的一次。
父辈们最难忘的,是亲戚们互相扶持的情分。“每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常常是亲戚间相互帮助。有几次我应急需要钱,都有老姑夫一家热忱无私不要回报的支援与帮助,虽然他们也并不富裕。
所以儿时叔辈舅舅也多,他们的孩子更多,逢年过节的“走亲戚”真是热闹与欢乐,是我人生长河中灿烂多彩的回忆。
二、当我们面对淡漠时我们应做什么?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当成一回事,在别人心里占据一定的位置,或者更直白地说,就是被招待得特殊一点。然而,人情就如同一个蓄水池,如果人们不再往里加水,那么它只会越用越少。你若期待受到特殊的礼遇,心里也要想想你能够给对方带来什么。再说,亲情的交流也是个礼尚往来的过程。你回来希望人家热情款待,大宴宾朋;人家有机会到你的门下,你是否也是热情远迎,回赠有加呢?
因为我常年生活在广东,和家人尤其是朋友的联系自然地少了。事实上,我们已经渐行渐远地离开了那个圈子——朋友圈子以及亲戚圈子。那种熟悉亲切的感觉,随着时光的流逝,不可能不悄悄地在褪色。
人情啊,其实也是需要培育的,无论是友情还是亲情,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注入情感。生活在特定的圈子里,因为有了彼此之间的需要与被需要,有了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才会产生人情,所谓日久生情。正是亲戚要走动,朋友要交流。而没有互动的人情,又怎么能不越来越淡呢?
想到这里,即便我们真的感受到亲朋好友的淡漠,也不必黯然神伤。人间难遇是真情,情,说到头来,又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父母儿女之间如此,兄弟姐妹之间如此,朋友恋人之间更是如此。既是有“情”,就不能拿世俗的得失利弊去权衡斤斤两两,否则,那样带有功利主义的亲情友情,肯定长久不了。
社会发展的速度变快了,这同时也意味着,亲戚之间会出现发展的不平衡。发展得好的,上升到了更高的社会阶层,发展得慢的,一直停留在原来的阶层,甚至可能因为不可知的变故沦入更低的阶层。当亲戚之间的差异变成了阶层与阶层的差异,疏离和隔膜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我们的社交方式也更加快捷和多元了。亲戚这种最传统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亲缘上的,然而随着社会变迁,这种社会关系在城市里已经开始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业缘、利益缘——所以我们的“朋友圈”里,更多的是同事、领导、客户、合作伙伴,而鲜少有亲戚。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最热衷的一种交往更多的建立在趣缘,即趣味一致上——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有很多朋友,虽然互不相识,但三观相似,意趣相投。我们的交往圈开始慢慢变成一个“价值圈”,圈里的人要么是和自己价值观一致的,要么是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实用价值的,亲戚们渐渐淡出了这个圈。
时代在变,中国必将会由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所以,宗族、亲戚观念的式微是一种必然。然而,不管时代的变化怎样改变着我们和亲戚之间的关系,有一样东西是不会变的——亲戚仍然是我们生命的来处,是我们和这世界建立的最初的、最原始的、最天然的关系。多些亲情投入、多些纯真用心、多些沟通与互助、多些尊重与宽容、少些生气与计较、少些挑剔与功利。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和谐、更快乐!
内容来自美篇/作者:吴立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