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这个家族流落韩国381年,却坚持中国习俗,族谱上写:我是中国人

2018-08-2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689
转发:0
评论:0
这个家族流落韩国381年,却坚持中国习俗,族谱上写:我是中国人,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曾多次经历战乱纷争和百姓流离失所,但博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曾多次经历战乱纷争和百姓流离失所,但博大精深的文化却能始终保持和传承下来,靠的就是一个“根”字。牢记自己的根脉所在,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根深蒂固的价值观。

在韩国就有这样一个家族,他们祖上曾做过国相,即使到今天依然雄踞军、商各界,有的官居陆军总司令,有的是大学校长,还有的是企业总裁,可以说是遍布韩国上流社会,声名显赫。

 

但与传统三韩人不同的是,这个韩国家族坚持的却是炎黄子孙的习俗,除夕贴春联吃饺子,正月走亲戚拜大年,在韩文全面推广的今天,他们的族谱依然坚持用汉字书写,就连墓碑也是用汉字镌刻。

这个家族就是韩国广平田氏。

广平田氏出自山西洪洞,田家兄弟4人,除了老大留守山西,其他3兄弟都先后迁居,老二田彦实落脚地就是河北广平府风正村(今邯郸)。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广平的田应已经官居兵部尚书,儿子田允谐则任吏部侍郎。

 

然而在明清鼎革之际,清军屡屡叩关,河北、山东等地多次遭遇清军劫掠。崇祯十年(1637年),清军在攻打朝鲜时,顺道攻陷了明朝的海外基地皮岛,而当时吏部侍郎田允谐的儿子田好谦正在皮岛做生意,不幸做了清军俘虏。由于当时朝鲜李朝已经被清朝降服,所以清军将被俘的十几个明朝人一并交给了朝鲜看管。

由于相貌不凡又写的一手好字,田好谦很快被朝鲜将领具公看中,选为幕僚,田好谦却坚称自己是明朝人应回到大明,予以拒绝。但当时明清交战频繁,回到河北的道路已经不通,田好谦只好暂居朝鲜,后来还被国王任命为通政大夫。

 

虽然官居二品大员,又在当地重新娶妻生子,但田好谦时刻想的却是回到中国。每逢佳节,他都要朝着河北方向跪拜,同时哭着教育子孙:我们的根在中国广平府风正村,世道太平了一定要回去认祖归宗。

从此这条祖训就烙在了田氏子孙心理,在田好谦过世20年后,他的次子田会一借着出使清朝的机会,辗转联络到了田好谦留在河北的子孙后裔,重新接续了广平田氏族谱。

 

田会一过世后,儿子田得雨已经官居全罗道兵马节度使,但为不让根脉断绝,田得雨在临终之际特意嘱咐在族谱上加上一句话:“我是中国人,家在广平府鸡泽县风正村。”所有生活在韩国的广平田氏子孙,死后墓碑都要刻上5个汉字“广平府田氏”,以表明根脉所在。

到了清朝后期,随着列强入侵、日本侵华,中国开启了长达百年的战乱,好不容易接续上的田氏族谱再次中断,直到上世纪50年代,河北、韩国两地的田氏后人才开始重新寻找对方。2004年,韩国高丽海运株式会社总裁田文埈几经辗转,终于重新联系到了中国的田氏后人。双方按照辈分大小,重新修订广平田氏族谱。

从田好谦在1637年意外流落朝鲜半岛算起,至今已经超过381年,但身在韩国的广平田氏家族却始终不忘根在中国的这一事实,每年回乡祭祖,宣示了华夏子孙那份不忘祖的根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此家族流落韩国382年却坚持中国习俗族谱上写着“我是中国人”
我国的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虽然说曾经也战乱过,很多百姓最后都流离失所,但是很多文化还是被保留了下来。中国有“传宗接代”这一说法,原因是因为中国人的血缘关系非常的密切,就算一些流落在外的国人,也都始终忘不了自己的“根”。而在明朝时期,有一个家族流落在韩国,他们在韩国生活了很久,但是一直都没有忘记中国这边的传统文化习俗。他们就是韩国的广平田氏。在那个年代,和我们比较亲近的国家除了日本,就是韩国了。韩国和日本总是有很多留学生会来我国学习,学习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而我们国家则会派大量的使者股偶去那边互相学习,加强双方的交流。广平田氏他们出生于山西洪洞,田家家里边有兄弟四个人,其中有两个人出外当官,一个是广平的田应,他那个时候是一个兵部的尚书,另一个是田允谐,那时是个吏部侍郎。本来这日子还过得好好的,但之后清军攻打朝鲜的时候,刚好也攻陷了朝鲜的皮岛,恰巧,那个时候吏部侍郎田允谐的儿子田好谦也在皮岛...
· 坚守根脉,韩国广平田氏——流落韩国381年,却坚持中国习俗
这个家族的祖先出自中国山西洪洞,名为广平田氏。田家兄弟4人,其中一位留守山西,其他三兄弟相继迁居韩国。他们的祖先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在中国官场崭露头角,曾有人任兵部尚书、礼部侍郎等重要职务。然而,明清交替之际,清军频繁侵扰,河北、山东等地屡次遭遇劫掠。在这其中,田家后裔田好谦的儿子田好谦被清军俘虏,并被交给了朝鲜看管。尽管田好谦被朝鲜将领看中并被任命为通政大夫,他始终念念不忘回到中国的根脉,为明朝的復国而努力。田好谦的次子田会一利用与清朝的交往之机,与在中国的田家后裔重新取得联系,重新接续了广平田氏族谱。这其中,当时已经身居全罗道兵马节度使的田得雨在临终前特意嘱咐族谱上要加上一句话:“我是中国人,家在广平府鸡泽县风正村。”这句话成为了广平田氏子孙坚守根脉的口号。然而,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中国陷入了长达百年的战乱和动荡时期,田氏族谱再次中断。直到上世纪50年代,河北和韩国两地的田氏后人才开始重...
· 中国人为什么不吃猫肉?答案竟然是这个!
首先小编要说一下,中国人其实是吃猫肉的。比如有道菜叫龙虎斗,说的就是猫肉和蛇肉煮成的。在上千年的饮食文化发展中,中国人似乎练就了无所不吃的本领。面对美国鲤鱼、挪威鲍鱼成灾新闻……网友集体开挂:抓紧开放签证让中国吃货登陆,我们可以把它们吃成珍稀动物。调侃归调侃(其实美国鲤鱼小刺超多,肉质也不好,外国人也不会用筷子,怎么挑刺?所以才造成了鲤鱼泛滥),前几年很流行过一个段子: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跑的除了汽车,水里游的除了轮船,四条腿的除了板凳,二条腿的除了活人,其他的啥都吃!但是,除了龙虎斗这道菜之外,多数中国人在上千年里是不吃猫肉的。而据说“龙虎斗”只是小范围流传于广东,不过它是创始于清末,此前岭南地区并没有这道菜。这就可以理解为:广东人吃猫也只是近百年来才开始的。中国上千年里并没有吃猫肉的习俗。那么,中国人不吃猫肉的原因是什么?原因1、猫被认为是农田保护神,庄稼丰收的保障“猫”字从“犭”从...
· 韩国明氏后裔来渝祭祖“我们是中国人的后裔”
原标题:明玉珍皇陵陈列馆开馆韩国明氏后裔来渝祭祖本报讯(记者周立)3月16日上午,明玉珍皇帝陵陈列馆在江北嘴中央公园的明玉珍皇陵原址开馆,从韩国赶来的40名明氏后裔在此举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明玉珍是元末农民起义重要领袖之一,1362年在重庆建都称帝,国号“大夏”,这也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以重庆为国都的政权。后来,大夏被朱元璋所灭,此后明氏后裔被遣送至高丽(今朝鲜半岛)安置。目前,在韩国的明氏后裔已繁衍到第30代,约有26000人。1982年,明玉珍陵墓在江北上横街原重庆市织布厂施工现场被发现。从1995年起,每年农历二月初六(明玉珍忌日)左右,韩国的明氏宗亲会成员都会到此祭祖。多年来,我市一直完好地保存着明玉珍陵墓,将其作为展现重庆悠久历史文化的窗口和中韩文化交流的桥梁。此次开馆的明玉珍皇陵陈列馆中,陈列了相关史料和当年出土时发掘的大量珍贵文物的复制品,供市民免费参观。在16日的开馆仪式上...
· 礼与中国人的传统习俗
人们常把“礼”与“俗”合起来称“礼俗”,可见礼与俗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历代许多经学大师在给《仪礼》《周礼》《礼记》等作注作疏时,常常将礼与俗混为一谈。例如关于“礼俗丧纪祭礼皆以地媺恶为轻重之法而行之”,郑玄注曰:“礼俗,邦国都鄙民之所行旧礼也。‘君子行礼,不求变俗’,随其土地厚薄为之制丰省之节耳。”贾公彦疏:“俗者,续也。续代不易,是知旧礼,故引《曲礼》‘君子行礼,不求变俗’以证之。谓若周公封康叔于殷墟,其民还行殷之礼俗者也。”这里郑注与贾疏都将礼与俗混用。事实上,俗不等于礼,但是有些风俗经过一定的整理加工便可上升为礼,有些礼本身则是起源于民间风俗的。在远古时代,社会的各个阶层就有了自己的风俗,这些民间的风俗,有些上升为民间的礼节,若能在相当范围内受到大众赞许并得以普遍遵循,具备了礼的要素,就成为民间的礼制。反之,某些礼仪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朝代的更替以及统治者的取舍不同,已经不为官方所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