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老祠堂,中国宗族文化的承载者
从重庆机场往东走不过十多公里,就是渝北龙兴古镇。
这座古镇一直以历史悠久、风貌古朴而闻名。人们一提到这里,总会想到那遍布古镇的祠堂。龙兴为何有如此多的宗祠?龙兴老祠堂的现状如何?对现代人来说,宗祠的意义是什么?今天,让我们揭开重庆龙兴老祠堂的神秘面纱。在这古镇深处的祠堂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宗祠遍地,古镇中藏四大姓祠堂
龙兴古镇上有一条祠堂街,仅这条街上就现存有刘、贺、明、包四个宗祠,附近的村落里还现存有江氏、程氏等宗祠,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华夏宗祠”。
“华夏宗祠”原为贺家祠堂,解放后收归国有,改为糖烟酒批发部,后来又一度是派出所的所在地,2003年被改建为华夏宗祠。华夏宗祠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是典型的三厅两堂式结构,现在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个以姓氏文化为主题寻根问祖大祠堂,里面供奉着107个姓氏的始主雕像,收藏着200余部族谱和50多个姓氏家谱。
离华夏宗祠只有数十米的地方,就是明氏宗祠和包氏宗祠,古镇附近的粉壁村还有一处刘家宗祠,这些宗祠结构大同小异,都有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绘工艺,堂内记载了自家的家规、族谱和源流。
湖广填四川,留存三百年前移民记忆
清早期,移民大量涌入巴蜀地区,但由于移民的迁入并非完全是家族性的,因此,直至清中期,在经历了数代的繁衍发展后,本地新兴的宗族集团才开始大量修造宗族祠堂。
龙兴古镇在重庆的东边,是湖广人移民入川的必经之道,许多外地移民来到龙兴耕耘、经商。现有龙兴人口95%是“湖广填四川”来的后裔,可以说是属于“湖广填四川”的一个缩影。上文所提到的是明时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时过来的,在龙兴落脚于贺家岩、贺全湾、贺塘湾三地,逐渐发展成龙兴大族。贺家祠堂、王家祠堂、刘家祠堂、包家祠堂、江家祠堂等都是移民过来的。
古镇里大的老建筑往往坐西向东,据说也与移民有关,以示移民不忘东方的家乡,遥望祖宗之意。龙兴的很多宗祠都是目前渝北区的文物保护单位,它们都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研究渝北区传统建筑文化、移民文化、宗族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家族传忠孝,50多姓齐聚“清明会”
改革开放后,清明会的习俗又重新兴起,龙兴古镇每年都有50多个姓氏的宗族召开清明会,类似清明活动。届时有几百上千族人聚在家族祠堂里祭祖。
会议日程一般是共同祭祖,读祭文、鸣炮、烧香,到祖坟扫墓、挂青,还会商量续谱事宜,公布上年度财务收支,推选新族长等内容。族长往往还会“训话”,宣讲族规,其内容主要是忠孝、勤俭、诚信等等,提倡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妯娌和睦。参会的族人,按辈分依次坐定,由族中最老的人带头,在先祖牌位前举行仪式,首先放鞭炮,随后烧香叩头。一边拜一边给老祖宗汇报族人一年来的情况。
有的家族,甚至还筹集专门的资金,用来设立各种奖励、助学金等,鼓励族人向善上进。清明会以独特的方式祭奠祖先,增进族人感情。有利于“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和谐,也就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一些好的传统,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
附:古镇现存部分古祠堂
华夏宗祠(原“贺氏宗祠”)
建于:清道光年间
地址:龙兴古镇祠堂街32号
华夏宗祠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一个以姓氏文化为主题的寻根问祖大祠堂,2003年由原“贺氏宗祠”改建。内部供奉有172个姓氏的渊源石碑。
江氏宗祠
建于:1923年间
地址:龙兴古镇西南面六公里四楞村
该祠堂由龙兴江氏以土木结构建成,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解放初期,江氏宗祠被纳为公房使用,曾设立四楞村小学校,也作过村委会办公点、医疗站。2004年,江氏后人修缮祠堂。
刘家祠堂
建于:清咸丰四年(1855)
地址:龙兴古镇南门
清咸丰四年,刘家祠堂在龙兴场口石坝脑壳外两百余丈处建成,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巴渝民居的民俗。该祠堂为刘登吉和龙兴场知名人士刘洪泰共建,解放后曾作过小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