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讲求“书香门第”

2017-07-1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31
转发:0
评论:0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讲求“书香门第”,一进进的院落,古木茂盛,似乎要挡住所有照射进来的阳光,推开古朴厚重的木门,影壁石

一进进的院落,古木茂盛,似乎要挡住所有照射进来的阳光,推开古朴厚重的木门,影壁石后,豁然开朗。穿过一进进的院子,能听到小儿朗朗的读书声。踩着年代久远的木质楼梯,吱吱呀呀的声音让人有些担心脚下。安全到达楼上,推开房门,迎面书香传来,一屋子的古籍,为这座古老的宅院,增加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也让人对这里肃然起敬。

这是许多人对中国传统“书香门第”家族的印象。所谓“书香门第”,是指家族的伤悲有读书人的家庭。“门第”,是指的家庭或家族的社会地位等级和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是社会对家族成员的认可程度。这里的“第”指的是“及第”,也就是说,家族里的先辈,有通过殿试考试,并在朝中做官的人。旧时的能称为门第的家族,都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尤其是在其居住的当地,受到当地人的尊重。

传统的中国人观念里,“书香门第”里出来的人更受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女性,被认为都是“大家闺秀”,有涵养、安静、话不多、懂礼教、懂得隐忍。当然,这套理论在封建社会被广泛接受和认知。

封建社会结束,“门第”观念也随之逐渐被人淡忘,但当我们探究许多名人的家族时,就会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有着惊人的家族渊源。下面,我们从几位在中国近现代比较有影响的名人入手,探讨下“书香门第”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首先是民国的历史、语言学家陈寅恪。他是清末著名维新派政治家陈宝箴的后代。陈家自他起,四代出了五位杰出人物,分别是: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陈宝箴在任湖南巡抚时,主持了当地的维新改革,是“维新重臣”。陈寅恪的教育,启蒙于家里的私塾,读的是四书五经。父亲陈三立和祖父陈宝箴都提倡新政、新思潮,这点,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也有充分的体现。陈寅恪10岁左右的时候,就在家中开办的思益学堂学习数学、英文、音乐等。这就不仅为陈寅恪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还开拓了眼界。后陈寅恪先后到日本、德国、瑞士留学。他勤奋好学,且拥有惊人的语言天赋,在留学期间,学习并具有了阅读八国语言的能力。这为他成为一代哲学大师,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二个要说的,是被称为中国最会当爹的人——梁启超,他的儿子中,有三个是中国的院士:梁思成,我国古建筑研究先驱之一;梁思永,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考古教育开拓者;梁思礼,中国第一代航天人,中国航天事业开拓者之一。变法失败,梁启超就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子女的教育上,不管是生活、感情、读书等,他都会与孩子们进行沟通,并创造条件让孩子们能独立解决问题。

第三个要说的,是曾国藩的后人。曾国藩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治家理念,至今为现代许多人所推崇。其中,曾孙曾昭抡是我国新型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曾昭燏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此外,在数学、医学、军政、艺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优秀人才出现。曾氏文化,以耕读孝友作为治家理念,以平等、继承、发展的原则,教育子女。

从上面的这三个例子来看,对子女的教育,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自由创造的空间必不可少,同时,经常的沟通交流,能够不断理顺孩子们的想法。教育,最重要的是思想,思想要与时代同步,顺应时代,才能获得成功,前方的路才能好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凉都严姓故事:书香门第文气氤氲
图为严氏宗祠图为严氏家谱苏东坡曰:“国无史,则忠好湮没,不能昭彰于万世。家无谱,则宗族紊乱,何能查派于子孙。”严姓,源于庄姓,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姓氏之一。史载,东汉时,因避讳明帝刘庄,改姓为严。奉严忌为始祖。魏晋时期,部分严姓恢复庄姓,故有“庄严一家”、“庄严不通婚”之古训。严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7位。2007年,中国严姓人口总计220多万,居中国93位。5月的末尾,记者来到水城老城严家湾严氏第七代子孙严明森老人的家中。老人坐在少发上,手端一杯清茶,向记者讲起了严氏家族那久远的故事。家族流源:游学至此成家立业居于贵州境内的严姓家族,虽然来到贵州的时间不同,但大抵根基是相同的。严氏宗支水城、六枝两地的始祖严友贵和严文贵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在明世宗嘉靖年间,从故里江西吉安府太和县金竹林猪市巷带着母亲途经数千里游学来到白泥西(今水城县杉树林)定居,开启水城、六枝两地之基业。相传,水城严氏始祖严...
· 为什么在梦中我们拼命的跑都始终跑不快?
小编有时候做的梦比较恐怖,但是更能恐怖的事情就是在梦中拼命的跑都跑不快,甚至会被吓醒。后来小编问过同学,发现不只是千趣君有很多人都遇到这种情况。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一些研究表明,作为一个整体,我们的梦实际上可能就是慢镜头的梦。瑞士伯尔尼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俄拉契尓做了一个实验来分析睡眠时的大脑活动,以观察大脑对梦中行动的反应。如果你梦见自己在奔跑,是不是意味着你的大脑中和奔跑相关的部分在做出相应的反应?跑步为了测量大脑活动,他选择做清醒梦的人进行实验,这些实验者都能控制他们的梦境活动。丹尼尔要求他们完成一项活动,受试者在梦中完成这项活动要比在现实生活多花一半的时间。睡梦其实这种现象很普遍,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甚至有些人在梦中跑的速度非常快。这当然不是千趣君信口胡说的。梦境专家华莱士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分析了测试者近20万个梦,最平常的梦境中“跑不快”排在第55位。人们也在很多...
· 楚国为什么这么喜欢迁都?蕞之战楚国为何迁都寿春?
楚国为什么这么喜欢迁都?蕞之战楚国为何迁都寿春?楚国为什么这么喜欢迁都?蕞之战后楚国为何迁都寿春?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楚国为什么喜欢迁都的原因,好像每次都有正当的理由,想想也是,如果不是事出有因,怎么会迁都这么频繁呢。以下是六国的地图,集合地图,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看看楚国迁都的原因。第一、丹阳迁都郢都,是楚国初期扩张需要;第二、楚昭王在位期间,吴王阖闾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楚昭王外逃迁都于“鄀”;过了几年,楚昭王又迁都“鄢郢”;第三、公元前279年,楚顷襄王在位期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楚国迁都“陈郢”;第四、楚考烈王为了避秦,前253年迁都矩阳,前241年,迁都寿春。楚国曾经被攻破了两次国都,为了逃难先后迁都4,5次。由此可以看出疆域最大的楚国,战国时期国力下降,已经没能力称霸于诸侯。西周初年,颛顼的后裔熊绎被封楚国。楚国先后有7个都城,丹阳(湖北枝江市)、郢都(湖北荆州市)、鄀都(湖北襄阳市...
· 我们家族都是好人,因为我们都姓郝
始于商末的郝姓,传了一千多年,至汉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地区。就是到了宋代,郝姓虽说已分布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但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至于郝姓南迁,也是比较晚的,一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现了郝姓人家。这也是导致明、清两代,郝姓仍以我国北方分布居多的主要原因。总之,历史上郝姓着实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姓氏起源郝姓来源有三:1、出自子姓,其始祖为帝乙。相传契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居于商(今河南商丘南)。相传其母因吞玄鸟(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终于在契的14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其后子孙也以地为氏,称郝氏。一说郝乡在今陕西西矮附近,史称郝氏正宗。至于郝氏...
· 何谓书香门第?
书香门第是我传统以来对读书人的尊崇称谓,而士大夫也以书香门第作为自我敦促的追求。然而,现在大家似乎有些窄化这个书香门第的含义,总是解释“香”仅仅是翰墨之香,这应该是现代香文化断代的遗留问题。其实,“书香门第”我认为应该是“书”和“香”并列才是正确的解释。自古读书人必然家中备有“香”。读书时必然熏香、焚香,闲暇时的雅事就是——斗香。我国对于子嗣的传承叫香火传承,海南地区有一习俗,就是会在自家庭院种植沉香树,当兄弟分家时,会将这颗沉香树砍下按兄弟数分成段,每一人分得一段作为香火传承的象征。它除了意味着实质的香火,还有这个家族精神意义的传承。再看宋朝一般人用百刻香计时,贺寿则用长春篆香盘为礼。富贵人家宴席必设“香席”,并有专业香道师负责服务。人们生活繁华用香频繁,正是“书香门第”的最佳写照。这也是我要提倡的“书香门第”意义。中国的造字造词有一定的规则习惯,对于“书香门第”这样的专用词,断然不会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