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徐霞客:变卖田产游历山川

2017-06-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0
转发:0
评论:0
徐霞客:变卖田产游历山川 ,作者:张宝贵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只不过因为它不是法定节假日,所

  作者:张宝贵

  每年的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只不过因为它不是法定节假日,所以鲜为人知。这个节日的设定,还有一个故事。该节日起源于2001年5月19日,当时,浙江宁海一家旅游俱乐部,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并建议《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文中记载是明万历四十一年农历三月最后一天,根据推算,阳历为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后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2011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作为古代伟大的旅行家之一,徐霞客在写下《徐霞客游记》之前,早已开启了他的游历之旅。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徐霞客无意于仕途却流连于名山大川之间,这多少需要一些勇气。而且在当时科技和交通非常落后的年代,徐霞客最终能走遍大半个中国,其困难可想而知。幸运的是,他凝集毕生心血的《徐霞客游记》,成为研究当时人文风情以及地理风貌的绝佳资料。

  母亲八十岁还陪徐霞客出游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南直隶江阴(今天的江苏江阴)人。

  徐霞客祖上都是读书人,可谓“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有勉一生不愿为官,喜欢读书和旅游。徐家藏书很多,藏书楼内“藏书万卷”。徐霞客从小就受父亲的影响,喜爱读地理、历史和游记、探险之类的书籍,也在心里埋下了“出去走走”的种子。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徐霞客十五岁时,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徐霞客后来无意于考取功名,他父亲也不勉强,只是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父亲徐有勉去世,当时徐霞客十九岁,他很想外出探寻名山大川的奥秘,但因父亲刚逝世,家中还有母亲需要照顾,不忍成行。没想到的是,他的母亲王儒人却非常支持他的旅游事业。徐霞客二十二岁时,正式开始了游历之旅。临行前,母亲还为徐霞客做了一顶帽子,让他在路途上以避风寒。

  根据记载,徐霞客是在二十二岁时结婚的,而徐霞客的远行也是在二十二岁,也就是说是徐霞客刚新婚没多久就开始了游历之旅。由此可见,他的妻子也支持他的游历事业。他的妻子许氏是明代大儒许学夷的侄女(对于许氏的具体名字,尚无资料明确记载)。许学夷是徐霞客的诗友,两人志趣相投,许学夷曾写有《雨夜宿徐振之(霞客)斋中》、《同徐振之(霞客)登惠山》等诗作,从诗文中也能感受对于名山大川的喜爱。徐霞客成婚后,当年秋天首次远游(太湖诸地),就是与许学夷同行。正是这种氛围,成就了徐霞客的独特经历。

  值得一提的是,徐霞客的母亲不仅支持他旅游,甚至还陪徐霞客出游过几次。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当时徐霞客已三十七岁,他的母亲已八十高龄,母亲竟然陪徐霞客做了一次游历。本来徐霞客怕老母年事已高,不同意老母去游历,而老母却意志坚强,说:“向固与若言,吾尚善饭。今以身先之”,母亲坚决要去,他们母子俩游历了宜兴诸洞,一时成为佳话。

  从二十二岁正式出游到五十四岁逝世,徐霞客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行中度过。他将大半生投入到了旅游事业和地理考察上。三十多年的游历生涯,徐霞客东边曾渡海到洛伽山(普陀山);西到云南的腾冲;北到燕地的盘山;南达广东的罗浮山。其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徐霞客游历过的名山,有记载的就有:泰山、天台山、雁宕(荡)山、黄山、武夷山、嵩山、鸡足山等。有的名山他还去过两三次。他到过的大江有长江、金沙江、岷江、湘江、钱塘江、漓江、黄河、淮河等。他还到过很多名胜古迹,考察过很多湖泊、瀑布。还在我国南方的崇山峻岭中,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岩洞。在当时交通工具、科学技术都不发达的情况下,徐霞客能到达这么多地方,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我国古代不少的旅行家,或为官方派遣,奉命出使公务,比如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明代郑和航海下西洋等;或为经商盈利的商人。而徐霞客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以及地理考察的目的,是我国古代难得的专业旅行家。而且作为一介布衣,他游历之旅的经费得不到政府的任何资助。为了旅游,他花完了家中积蓄,后又变卖田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戴茅草”变卖田产搞扶贫
作者:刘永加明代嘉庆年间的戴伟,是兖州府郓城县(今属山东)人,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乡试中一举夺魁,考中举人,被朝廷任命为砀山知县。戴伟上任之初,看到的砀山县是田园荒芜,茅草丛生,一片荒凉。百姓面黄肌瘦,衣衫褴褛,逃荒者不绝于道。为了改变百姓的贫困面貌,戴伟花了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县的村寨,访问百姓,察看灾情。原来这砀山县土地瘠薄,到处是飞沙,加之官府只知横征暴敛,不注重发展生产,致使田地失耕失种严重,出现了大批撂荒,茅草遍地,十分刺眼。摸清了情况后,戴伟马上上报,直至上书朝廷,要求减免该县赋税,放粮赈济百姓,帮助恢复生产。但是戴伟的报告迟迟没有批下来。百姓的贫困容不得等待,无奈戴伟只好自己想办法为民解难。他决定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和老家的田产作为激励资金,帮助百姓恢复和发展生产。他回到家乡,向老母亲述说了砀山县百姓的贫困情况以及自己的打算。老母亲听后为之潸然落泪,对戴伟的想法很...
· “戴茅草”变卖田产搞扶贫
作者:刘永加明代嘉庆年间的戴伟,是兖州府郓城县(今属山东)人,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乡试中一举夺魁,考中举人,被朝廷任命为砀山知县。戴伟上任之初,看到的砀山县是田园荒芜,茅草丛生,一片荒凉。百姓面黄肌瘦,衣衫褴褛,逃荒者不绝于道。为了改变百姓的贫困面貌,戴伟花了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县的村寨,访问百姓,察看灾情。原来这砀山县土地瘠薄,到处是飞沙,加之官府只知横征暴敛,不注重发展生产,致使田地失耕失种严重,出现了大批撂荒,茅草遍地,十分刺眼。摸清了情况后,戴伟马上上报,直至上书朝廷,要求减免该县赋税,放粮赈济百姓,帮助恢复生产。但是戴伟的报告迟迟没有批下来。百姓的贫困容不得等待,无奈戴伟只好自己想办法为民解难。他决定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和老家的田产作为激励资金,帮助百姓恢复和发展生产。他回到家乡,向老母亲述说了砀山县百姓的贫困情况以及自己的打算。老母亲听后为之潸然落泪,对戴伟的想法很...
· 明代“戴茅草”变卖田产搞扶贫
作者:刘永加明代嘉庆年间的戴伟,是兖州府郓城县(今属山东)人,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在乡试中一举夺魁,考中举人,被朝廷任命为砀山知县。戴伟上任之初,看到的砀山县是田园荒芜,茅草丛生,一片荒凉。百姓面黄肌瘦,衣衫褴褛,逃荒者不绝于道。为了改变百姓的贫困面貌,戴伟花了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县的村寨,访问百姓,察看灾情。原来这砀山县土地瘠薄,到处是飞沙,加之官府只知横征暴敛,不注重发展生产,致使田地失耕失种严重,出现了大批撂荒,茅草遍地,十分刺眼。摸清了情况后,戴伟马上上报,直至上书朝廷,要求减免该县赋税,放粮赈济百姓,帮助恢复生产。但是戴伟的报告迟迟没有批下来。百姓的贫困容不得等待,无奈戴伟只好自己想办法为民解难。他决定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和老家的田产作为激励资金,帮助百姓恢复和发展生产。他回到家乡,向老母亲述说了砀山县百姓的贫困情况以及自己的打算。老母亲听后为之潸然落泪,对戴伟的想法很...
· 徐霞客:34年至死不渝的游历,一生传奇
徐霞客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小的时候非常聪明,出口成章。他的父亲讨厌官场,经常带他去各地游玩。在父亲的带动下,他对旅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去看一些关于地理、游记、方志、历史方面的书。应该说,徐霞客后来走上游历这条路与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徐霞客游记》书影参加科举失败以后,徐霞客决定外出游历,而他要是一走,家里就只剩下一个不满3岁的孩子和自己的老母亲他的母亲非常理解徐霞客的志向在徐霞客犹豫的时候,鼓励他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放心去实现你的理想吧,家里有我呢。于是,21岁的徐霞客衣冠整齐,身背行装,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外出游学的行程。此后差不多每年他都要出去旅行,母亲都要嘱咐他“一定要做好记录”,他回来以后就给母亲讲解游历见闻,经常让母亲笑得合不拢嘴。江苏江阴县徐霞客故居中的“崇礼堂”正厅在长达34年的旅行探险过程中,他不知疲倦、不畏艰险,克服了种种困难,渡过了重重危机,始终不曾动摇自己的理...
· 山川志
山川志贵阳属石人山:在贵阳城“北三十里水西大道,山顶有巨石,拱立如人。”(万历《贵州通志》)贵山:在贵阳府城北五里,一名贵人峰。郡之得名以此。(《乾隆贵州通志》)在治城北二里,蜀道所经,又名贵人峰,郡之得名以此。(《嘉靖贵州通志》)去城十二里,锐峰岌嶪,秀插层霄。腹有洞,麓有九十九泉。(《贵阳府志》)墨特川:在城西北。元大德五年,宋隆济、蛇节作乱,攻贵州。元将刘国杰讨之,大破隆济等于此。(《乾隆贵州通志》)南望山:在开州城西南三十里,峰壑绵亘数十里,林木苍翠接天。上有梵刹,为州名胜。(《乾隆贵州通志》)在宣慰司城北一百里。(《明一统志》)深林大箐,岚气昼昏,人迹罕到。(《民国贵州通志》引《名山胜概记》)在开州南三十里,绵亘数十里,苍翠接天,为州之镇。(《清一统志》)阴阳山:在开州城西南乖西司治旁。土人以云气占晴雨,故名。(《乾隆贵州通志》)云峰山:开州城北有云峰山。初,水西苗据此,于峰侧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