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士大夫与北宋临济宗

2017-06-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0
转发:0
评论:0
士大夫与北宋临济宗 ,作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耿静波大慧宗杲(1089—1163),宣

  作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耿静波

  大慧宗杲(1089—1163),宣州宁国县(今安徽)人,号妙喜,字昙晦,属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人。宗杲提倡“看话禅”,主张通过参究语句,超越语句,祛除杂念,最终觉悟自性。宗杲的“看话禅”与宏智正觉的“默照禅”是宋代禅宗内部影响最大的两大禅法。宗杲与儒者士大夫交往密切,这些士大夫多为朝廷重臣,位高权重,如侍郎曾开、提刑吴伟明、中书舍人唐文若、参知政事李光、侍郎徐林以及吏部尚书汪应辰等。他们对宗杲禅法的亲近与护持,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临济宗的社会影响力,为推进宋代临济宗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浚(1097—1164),抗金名将,南宋名相,字德远,号紫岩居士。他对佛教深有体悟,是著名的佛教外护,主张佛教有益于世教。张浚终生信佛,与圆悟克勤、大慧宗杲师徒交往密切,后成为宗杲传法最得力的外护。宗杲离世前,曾给张浚写信,嘱其继续护持“吾宗”。在张浚影响下,其母计氏、兄张滉、子张栻皆信佛。《居士分灯录》有其传,将其列为圆悟克勤法嗣。据张浚语,其在四川时,见圆悟克勤,克勤对弟子宗杲禅法所达到的境界给予极高评价和赞赏,希望张浚能对其予以扶持。张浚后延请宗杲任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大慧普觉禅师塔铭》(以下简称《塔铭》)即张浚撰写。在《塔铭》中,张浚由赞叹临济宗禅法的独特与高妙谈起,认为宗杲得临济正传,大振本宗宗风,法裔繁盛,冠于一时。《塔铭》又载,宗杲于政和六年(1116)请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张商英(1043—1121)为黄龙派湛堂文准写塔铭,张商英与宗杲对答,颇欣赏其禅法,赠号“妙喜”,字“昙晦”于宗杲;宣和二年(1120),宗杲再次拜谒张商英,张商英提到宗杲见圆悟克勤之事,表示愿意提供帮助。

  同时,张浚在《塔铭》中重点提到宗杲道法的兴盛以及宗杲与张九成等名士重臣的往来。值得注意的是,张浚在《塔铭》中还提到,宗杲晚年退居明月堂之后,曾向张浚言“先人不幸无后”之事,请求其为自己寻继承者。张浚甚为钦佩,遂奏其族弟道源奉其亲。我们由此日常记载,可以看出宗杲的义笃君亲,以及他和张浚的交往之笃。另外,在《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所载《答张丞相(德远)》中,宗杲向张浚提到修习体悟及修道要领,即不退菩萨道,不舍菩萨事,不舍大慈悲心,修习波罗蜜等。如此,则自然能祛除烦恼,去分别心,达至自性清明、圆满无碍的境界,行住坐卧皆妙道,日用常行皆修行。

  宗杲去世前,除给至交张浚写信之外,亦给丞相汤思退去信,希望其继续支持“本宗”。汤思退(1117—1164),字进之,号湘水,南宋宰相。据《大慧普觉禅师年谱》,汤思退与宗杲的关系属“抠衣与列,佩服法言”之列。宗杲曾劝汤思退修其“看话禅”,迎难而上,借“话头”入道,要有证悟的自信,循序渐进,功不唐捐,修行般若智慧不会有丝毫的浪费,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另外,宗杲还劝汤思退看破放下,去除执著,弃除世俗烦恼。照此修行,则不会被外物所转,到达“自作主宰”的境界。当然,宗杲也指出,依据“般若性空”的道理,从本质上而言,其实并无动转可言,故上述只是随机施设,入道之要方便罢了。宗杲又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劝汤丞相珍惜殊胜因缘,勤修佛法,慈悲为怀,多结善缘,以自度度人,早得大自在。

  由此,我们可看出宗杲与张浚、汤思退联系的密切及交情之深,二人对宗杲禅法给予极大关注与支持,故宗杲去世前给同为丞相的二人写信乃情理之中。然而,就《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大慧普觉禅师年谱》以及《联灯会要》等关于宗杲的生平和语录来看,在宗杲的传法历程中,最亲近宗杲禅法,与宗杲联系最密切的士大夫,除了张浚、汤思退外,还有张九成(1092—1159)、张商英二人。《联灯会要》及《嘉泰普灯录》等皆将张九成列为宗杲的在家嗣法弟子,据《侍郎无垢居士张九成》及《横浦学案》,张九成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了对宗杲禅法的赞赏,并劝其外甥于宪、于恕敬佛。张商英则是著名的佛教外护,著有《护法论》,《居士分灯录》将其列为黄龙派兜率从悦的法嗣,而宗杲又曾从学于同为黄龙派的湛堂文准,兜率从悦与湛堂文准皆为真净克文的弟子。宗杲的号“妙喜”、字“昙晦”皆为张商英所赠,《续传灯录》及《居士分灯录》有张商英对宗杲禅法的高度评价及认可。只是,张商英已于宣和三年去世,张九成亦于绍兴二十九年(1159)去世,这也就解释了宗杲在亲书遗奏之后,为何写信的对象是张浚与汤思退。

  综上可见,宗杲乐于同儒者士大夫交往论道。一方面,宗杲既可从中得到诸多灵感与启发,并将儒学的“日用性”纳入其“看话禅”;另一方面,则可获得朝廷士大夫的支持,为本宗寻找“庇护”,促进本宗禅法的传播。宗杲之所以能除去临济禅法“看话禅”所具有的世间性及生活化特质,包括张浚、汤思退等儒者重臣对其禅法的亲近与护持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本文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佛教心性论与北宋五子心性论关系研究”(2014M561153)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临济宗
思想义玄的师父希运禅师(唐,-850年)继承了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思想,力倡“心即是佛”之说。“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提倡无心,“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又说:“但能无心,便是究竟”。义玄(唐,-867年)从希运学法33年。他要求弟子和信徒首先必须建立对佛法、解脱和修行的“真正见解”;确立“自信”,相信自己“佛性”与释迦文佛、达摩老祖无别,无需向外求佛求祖,寻求解脱成佛;主张修行不离日常生活。临济义玄主张“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后世有“心心相印”一说。临济义玄上承六祖惠能,历南岳怀让、马祖道一、百丈怀海、黄蘗希运的禅法,以其机锋凌厉,棒喝峻烈的禅风闻名于世。现存《临济录》和《祖堂集》卷十九、《景德传灯录》卷十二等记载了他的生平事迹和禅法。中土临济宗临济宗传至宋代,临济宗传至石霜楚圆(986年-1039年),...
· 临济宗
慧能离开弘忍后,在岭南地区展开传教活动,其弟子南岳怀让和青原行思则以独特的方式分别在湖南、江西传法,逐渐形成一股强大势力。至唐末五代,南岳一系产生出临济宗、沩仰宗两派,青原一派则分化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合称“禅宗五家”,即“五宗禅”,进入禅宗全面繁荣时期。其中,临济宗以创始人唐僧义玄居于镇州(今河北正定)临济院,故称。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住镇州临济院,设三玄三要、四料简等禅法接化徒众,以机锋峭峻著称当世,遂成临济宗。中唐以后,此宗门风兴隆,蔚成一大宗派。该派属南岳系,以“四宾主”“四料简”“四照用”为传教方法,即在悟禅过程中宾主地位可以互换,甚至以“棒喝”“看话”的方式使人猛省,以激发学者的悟性。故而“互换”为其门风,迅猛峻烈,星驰电激,十分见效。这些迅速手段或警句使学人省悟。其机锋锐利,与曹洞宗之“默照暗推”迥异,故颇受武人、俗士所好,将士、政客等亦多参此宗禅法。临济宗是禅宗南...
· 临济宗创始人义玄(俗姓邢)
临济宗创始人禅宗五家中,以临济宗影响最大,法脉延续最久,也以临济宗最具中国禅的特色,而开创临济这一系的,是义玄禅师义玄(?―867年),唐代高僧,中国禅宗临济宗创始人。俗姓邢,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关于义玄生平的记载,较完整的是《临济慧照禅师塔记》,由义玄的嗣法弟子作,《大正藏》将其作为附录收入《临济语录》之后,《人天眼目》中全文录此记。义玄年幼时就聪颖灵异,稍长即以孝行名誉乡里,落发出家后,在国家的合法寺院内广泛研读经律论三藏,但觉得它们虽都是济世良方,却未达禅的教外别传之旨,因而他“更衣游方”。外出游方一般应在受具戒之后,《塔记》中记载不详,况且要“更衣”,即换成俗服才出游,其中必有原因。他到江西宜丰的黄蘖山参希运,,又参大愚,这两人都在江西弘法。《景德传灯录》卷十二详细描述了义玄得悟的情形。义玄起初只是在希运门下随大众参侍,有一次首座鼓励他上前问话,接个机缘。义玄问希运,什么是祖...
· 陈瓘是北宋士大夫精神的典型代表
什么是士大夫精神?简而言之,士大夫精神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北宋陈瓘就是这样的人。陈瓘,字莹中,号了翁。北宋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省)人,宋神宗元丰年间进士。史书说他:“性闲雅,与物无竞。见人之短,未尝面讦,但微示意,儆之而已。”陈瓘秉性淡定,不喜与人争名夺利,见到别人有缺点,从不当面直斥,让人难堪,而是巧妙婉转地点示,让人家自己觉悟而暗中改正,力图保全别人的脸面。但在朝廷上,陈瓘则是秉公直言,不畏权势,不顾私情友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位响当当的直谏之臣。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陈瓘出任越州通判。当时,大奸相蔡京的胞弟蔡卞为越州太守。蔡卞听说陈瓘很有才华,想收为已用,便多方加以笼络。陈瓘知道蔡卞心术不正,不与同流合污,多次以病为借口,要求辞官归隐。后来,陈瓘...
· 中原访古—寻古探幽—临济正宗万善寺
万善寺,位于修武县东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景区内,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临济宗选择兼有泰山之雄、华岳之险、峨眉之秀、春城之幽的云台山建寺,有位居四方中央、土生万物、万法归宗之意。寺名“万善寺”为明神宗御赐。寺内住持为佛教禅宗“五家”之—的临济正宗。万善寺东现有临济正宗第25代开山祖师灵塔和在佛教界享有盛名的无暇祖师灵塔,寺南有第37世、38世临济祖师墓及墓碑。1993年8月,河南省宗教局、修武县人民政府决定,特聘高僧释海空任万善寺住持方丈。海空大师到任后,惊奇地发现了无暇大师圆寂处。无暇大师原成道于四川彭县九峰山,曾率众僧救过朱元璋的命,在当时佛界名望颇高。但其后来离开九峰山又去了何处,圆寂于何时何地,却一直是个谜。海空方丈说,无暇大师灵塔的发现,无疑证明无暇大师圆寂于万善寺。这对佛教史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寻根祭祖的善士将会接踵而至,其价值胜过修武县的全部名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