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民的传统礼节
节庆
按藏历计,一年十二个月都有吉日和节庆。有些属于寺庙宗教徒举行的宗教节日,如三月三十日至四月十五日前的“萨噶达哇”(氏宿月)为佛诞节,六月初四为佛祖说法布道日,五月二十二日是佛祖下凡纪念日,称“天降节”。各寺院还要在创建者或对寺院有重大贡献的活佛高僧诞辰日举行纪念活动。
“桑祭插箭”节(有称“煨桑”)是一种具有世俗宗教色彩的求佑仪式民俗活动,是一种烟祭类祭供山神的祷祀,各学喀(部落)村寨,骨系亲族都有各自的“桑祭”坛址。许多人家也有自己的祭点。各地适逢约定俗成的良辰吉日便举行祭奠仪式。届时,所有男人们盛装骏骑,擎幡执箭,熏烟插箭,飘撒“龙达”(画有虎狮鹏龙宝马,象征吉祥走运的图案)举行致辞求佑祭祀仪式,祭祀仪式完毕,畅饮饱餐,开展赛马、射击、摔跤等竞技活动。现今,仍然承袭了祭祀和娱乐传统,并由各村寨头领谈形势,宣传政策法规,讲生产,申明村规民约,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然而,女人们至今依然不能参加“桑祭”活动。
藏历新年节。藏语叫“洛萨儿”节,是纯属世俗元旦大节日。从十二月下旬开始作过节准备,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晚全家团圆聚餐。
新年初一,黎明前妇女们争先取“晨水”,男人们去“桑祭”,之后全家共进早餐。初一早餐不吃肉,而以奶茶、甜食等所谓“三白、三甜”为主,以示新一年中幸福吉祥。当日不出去串门作客,全家人欢聚一堂喜庆元旦;初二筵请老一辈亲族以及在乡僧侣;初三请晚辈亲属及回村婿媳等客人;初四、初五举行全村性文体活动;结亲的多在初三和初五。
盛夏节日“雅尔敦”即夏庆节。认为无论是沿袭古来出家人“坐夏”,仿效僧侣们在盛夏上山入林樵薪伐柴、度夏赏景的“薪拢”传统,实质都是庆夏欢筵,其渊源久远。每当盛夏之仲、季两月,村村集会,户户郊游,登高览景,祭山祈佑,在景致秀丽处扎帐搭棚,沐浴乘凉,享用美食佳肴。青年们赛马、摔跤、射击;姑娘们轻歌曼舞嬉戏;老辈们吟唱史诗,叙说祖训。
礼仪和禁忌
献哈达
哈达是藏族人民用以致礼的巾条式丝线或纤维织品,相似于汉族的礼帛。藏族历来崇尚白色,视白色为正、真、善、美的象征。以其纯洁无瑕,比之诚挚无伪的心灵,双手托哈达献给宾客表示致迎、致敬、致贺、致福、现谢。谒拜用哈达叫“嘉达儿”,敬神用的叫“念达儿”。
由于献受哈达双方身份、地位不同,所献哈达等次、献式及其含义各异。一般敬献给宗教界人士,尤其是献给宗教领袖人物是华贵金黄色哈达。献给普通宾客主要是白色哈达。依次有上品“阿喜”哈达、“素喜”哈达以及福泽“索达儿”哈达等几种。致献姿式也有讲究,向师长敬献时,应将哈达呈其手中或上,或请转呈,呈献时俯首躬身,不正视师长面目,不能用“惠赐”式;师长献哈达以“惠赐”式将哈达赐挂在受献者颈上。平级或非师徒关系的,将哈达互呈对方。以“折幅展现”式呈献时,将哈达的叠缘口面朝前;以“折幅卷叠”式向师长敬呈时,宜将展开之一端朝前呈放在师长台坐前。献哈达既是礼仪,又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迎来送往
迎请和送往也有约定成俗习惯,注重远迎近送。迎请重要尊贵人物,先是提前一年或若干年派人首请,再隔数月或一年前往复请,当临近正式迎接时再去迎请。迎接宾客必当远行边界等候,送别时不宜行之太远。
路遇宗教徒特别是活佛时,骑者须下马,行人脱帽挟袖躬身,俯首让道,叩拜只能从身前而不宜向身后。
客人来访,都要出门迎接,并看狗护客,主前宾后迎接入内,客坐首席。客人来到和告别时,切忌扫地。家中有人出远门,全家相送,妻子备鞍搭行李,牵缰托镫让丈夫上马,相互不可道别,出寨门前和出寨之后,会调转马头或转身行注目礼,以示祝愿家人康健,行者平安归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