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民的传统住房
藏族传统的民居,大体可分为帐篷型、碉房式、干栏式、上栋下宇式几种,还可以分为牧区和非牧区(定居区)。
帐篷是牧区的传统民居,夏秋游牧时搭帐篷居住。牛毛帐篷是最主要最常见的,它由牛毛织品缝制,4平方丈,高约6尺,帐篷外观像只乌龟壳,是食宿之所。质地粗厚,堪御风雨。通常用一根横梁、两根撑杆撑起中间,四周四边牵拉出合适高度,帐脚用桩橛、羊角之类牵引固定。拆卸或支撑,在半个小时内就可以完工。帐内,炉灶纵向坐落在中央,后面多有简易佛龛。佛龛一侧堆放着的小麦、青稞、酥油和奶渣,等食品;另一侧是卧具、皮箱、袍服。进帐后,右侧为上座,来的宾客被迎坐于此。现在各地牧区以土木房屋为标志的定居点日渐增多;在半农半牧区,帐篷仅用于临时野外作业或旅游野餐。无论房舍还是庐帐,一般都是座西北向东南,背风向阳,十分注重“龙脉风水”。
碉房是用石块垒成的古老民居。这些碉房多为平顶式楼房建筑,中间是天井,四周是房间,沿边有走廊连通;外观下宽上窄,呈梯形,的石墙厚达1米。屋顶是平台,人们常在楼顶敬神、娱乐、散步和眺望风景。住宅多为两层至四层,三五户甚至几十户同住一个院落。
干栏结构的住房一般在潮湿多雨的地方常见,楼板离地面距离一米以上。格局为正方形,门朝东,窗向西,门外有一阳台。林区附近,多用原木建造房子,也有下面砌石墙,上面用木板盖顶的,屋顶上往往压很多石头。流行用石块垒砌平板房,黑瓦白墙,错落有致。
上栋下宇式民居是西部、中部、北部、东北部地区最常见的形式,均为平顶。牧区兴建的定居点房屋也多属此类。平房居多,楼房较少。墙体主要有石砌墙、板筑土墙两种。因各地情况及条件的不同,此类民居规模不等,简繁不一。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些地方开始时兴一种有独立院落、房屋四周栽植花草的新式民居建筑,游人称之为园林别墅式建筑。房屋建筑有平房也有楼房,式样美观,色调明快,宽敞舒适,采光良好,给排水及供电系统完备,既保持着传统藏式民居建筑的特色,又有所创新,因而广受欢迎,日益增多。
牧民在冬春季节居住土木结构的冬房,夏秋季节逐水草而牧,撑帐而居。他们春夏之交搬牧时,将冬房拆卸坑埋,待入冬搬回后挖出土里埋的梁柱重新搭盖居住。冬房结构由膳房、鞍具库、马厩、草棚、栅院(或草坯垒墙院)构成。主体建筑是膳房。膳房由边柱、主柱、中梁和边梁、椽木组成,开有天窗和副窗。四周用草坯垒墙(用切成方块的草根“土饼子”垒砌成的土墙),屋板上用泥土覆盖。膳房内,上方两根主柱间装有碗柜,主壁面左侧为神龛,右侧为锅台;左壁为堆放粮食处;屋中四根主柱间为炉灶,其燃料槽、鼎峙支锅足、火塘与灰池连成一体;堂下两角有床榻。膳房正门外两侧有库房、马厩等。
半农半牧区传统房舍由膳房、保险库、畜圈、草棚、庭院及大门组成。少数人家还有寝(楼)房。整个建筑为土木结构,即由土墙、木柱、板壁、泥盖板、杉板顶棚等组成。房舍具体建筑构造,各地差异较大。农牧区的土木结构房屋可住百余年,现在还有居住五代同居的。
膳房基本构造。膳房内,上、下堂正壁面框有碗柜,上堂侧壁为经架、神龛及供台,其余壁面装置粮柜、锅台、酿酵间和房门。膳房天窗和灶台均置于上、下堂中轴线上两柱间。传统炉灶灶台和炉墩用泥土夯实,既耐烧,又安全。约百年前修筑的“仲康”(村舍)膳房,大都较低矮、狭窄、柱细、檩少、房盖板为木板,碗柜经架(神龛)构造简易古朴。因防械斗、抢劫已成为历史,故传统“仲康”(村舍)式膳房改造为舒适的“札康”(僧舍)式食宿楼越来越多。经过更新改造的房屋宽敞明亮,装置拼花门窗,浮雕悬柱,神龛和碗柜造型复杂、装饰精美。现在农牧民群众逐渐改变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帐篷和木屋变成红砖彩瓦或混凝土结构的定居房屋。
炊具器皿
藏民使用的炊具主要有:锅、壶、瓢、皮火筒;其它用具有:盛水锅、水桶、手磨、捣臼、盆;餐具有:碗、匙、叉等。这些用具中的木制品大都为当地自制,而金属类则由外地购进,当地铸造的极少。当地居民喜好金属器皿,尤其对具有使用和观赏价值的青铜器特别喜爱。早先使用的金属器皿主要是铸铁锅、铜锅。铜锅。铜锅为必备的盛水容器,其大小不等,有盛一桶水乃至盛七、八桶水的。有用上好黄铜锻造的理塘水瓢、套锅。红铜或黄铜铸制的盆子主要用于供台摆设。家境较好人家铜器众多,满堂生辉,被视作富有的象征。
坐卧用品
床榻,睡眠有用方框式床架的,也有床架内垫铺干草睡眠的。床上先垫青稞草或豌豆草,上层铺毡褥或老羊皮褥。被盖则是穿盖两用毡衣或羊皮袍,即皮袄里襟作垫褥,外襟当被盖,头枕袖筒而眠。睡时,侧卧屈身头露外。屋中坐垫有毡垫、裘垫。地板上和床上垫麻布套獐毛芯“木单”垫和地毯。
编辑:LTX00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