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家谱的作用和价值!

2017-06-1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21
转发:0
评论:0
家谱的作用和价值!,一、名称释义  家谱又称族谱、谱牒、家乘、祖谱、世牒、世谱、家志、谱录等,是一种

一、名称释义
   家谱又称族谱、谱牒、家乘、祖谱、世牒、世谱、家志、谱录等,是一种以表册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史籍。释词:谱,依照事物的类别、系统制的表册,如:年--、家一、食一、菜一、一系;牒,文书,证件,如:通一、度一、尺一:谱牒,就是记载姓氏世系的表册式文件;家乘,是家谱表谱形式之一,以载事为主,记载私家重要人物事迹(《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清·龚自珍《怀宁王氏族谱序》:  “由是胪而为家谱,则史表之遗也;广而为家乘,则史传之遗也。   
   家谱有多种称谓,不同名称不同时期内容上也有一定变化,但本质上,史籍身分没有变。

 

   二、家谱源流
   (一)姓氏源流: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枋,世不绝。
   杨希枚著《姓字古义析证》,对“姓”字在文献中的用法详加整理,得出结论是“姓”字古义有三:其一,训子或子嗣:其二,训族或族属:其三,训民或民属。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中国有上古八大姓氏:姬、姜、妫、姒、嬴、姞、妘、姚,中国当前的大多数姓氏都是由此八姓演化而来。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中胥臣解释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阳与夷鼓同己姓。”后来的五帝少昊、颛顼、喾、尧、舜以及夏禹、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神农后稷等,都是黄帝的后代。后稷承继姬姓,他的后代建立了周朝。周初周天子姬发大封诸侯时,其中姬姓国53个。由姬姓直接演支出411个姓,占《百家姓》总姓508姓的82%,再演化出来的姓氏更是数不胜数了,所以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二)家谱源流   
   中国家谱的起源。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因分封制的需要,官家谱产生,家谱于此时基本完备。
   现引汉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世系较为突出几篇,稍见端倪:
  1.《五帝本纪》:该篇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五人的世系。由于“五帝同祖”,因而该篇实际上记录了公孙姓轩辕氏的世系。
   2.《夏本纪》:该篇记载了夏一代姒姓帝王的世系,如禹子启,启子太康、仲康等五子,仲康子相,相子少康,……发子履癸即桀。
   3。《殷本纪》:该篇记载了子氏家族自得姓以后的历代世系,殷契因其母简狄吞鸟卵而生,舜封之于商,赐姓子氏。殷契子昭明,昭明子相土,相±子昌若,昌若子曹圉……主壬子土癸,主癸子天乙,天乙即建立商王朝之成汤。成汤子太丁、外丙、中壬,太相子太甲、…。.乙子微子启、辛即纣。
   4。《周本纪》:该篇系统追溯了周代立国之君周武王以前,始祖母姜嫄以下的世系:姜嫄子弃,弃子不窟,不窟子鞠,鞠子公刘……季历子昌即文王,文王子发即武王。
   5.《楚世家》:该篇上溯芈姓的世系直至黄帝,黄帝子昌意,昌意子高阳即颛顼,颓顼子称,称子卷章,卷章子得黎、吴回……季连子附沮,附沮子穴熊,其后数世而至周文王时的鬻熊。
   此外,《史记·三代世表》也以表的形式记载了五帝的世系和夏、商两朝的世系。
   这一时期,家谱是相当简略的,一般只记载世系人名,如司马迁所说:“谱牒独记世谥,其辞略”。另外家谱只记父系兄弟世系,而不记妻和姐妹子弟世系,充分反映了中国社会此时父系已占了绝对统治地位。在周代这些家谱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奠系世,辨昭穆”,就必须有记载血亲和嫡庶长幼关系的世谱,其政治功能不言而喻。周代还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史官修谱制度,同时在朝廷设立专官负责全国所有贵族家谱的记载和管理,这也是我国官修家谱的开始。
   汉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私人家谱。汉代私修家谱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自序谱,这种家谱一般是撰者自己叙述自己的家世,也有根据谱主自述而过录的。第二种是专门家谱,这是与自序家谱区别而言的,这种家谱有的载于正史列传中,是纯粹的叙述世系的文字;有的则是专门记载本家族人任官情况的“官谱”。第三种是碑刻家谱,即将家谱刻在石碑上予以保存,如《三老碑》、《孙叔敖碑》、《鲜于璜碑》、《赵宽碑》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畅行时期,也是中国家谱极盛时期。家谱在这一时期成了一种特殊的政治工具,成为豪门氏族维护自己特权和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家谱在这一时期有了长足发展。
   隋唐时期,中国家谱进入持续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门阀制度虽然随着科举制的确立和推行而逐渐瓦解,私修家谱和官修家谱却一样盛行不衰。
   宋代是中国家谱的转型时期。由于门阀的衰落和士庶的混合,“官有簿状,家有谱系”的局面被打破,家谱的政治功能大部分丧失了。代之而起是“敬宗收族”、“尊尊亲亲”的教化功能。第二,伴随着“敬宗收族”的教化功能的出现,宋代家谱私修风气极盛。第三,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情况,宋统治者大力提倡私修家谱,认为修谱可以使广大族人“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封建统治。这也是宋人私修家谱风气盛行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明、清两代,是中国家谱的日渐成熟期,尤其是清代,修谱成了宗族生活中最重要、最隆重的活动之一,有的宗族三十年一修,有的宗族六十年一修,因而涌现出大量的私修家谱。
   民国年间,修谱之风仍然十分盛行。家谱发展到体例精当、内容翔实的家族史料汇编,成为能和正史、方志比肩的史书。

 

 

 三、家谱的主要内容

家谱包括一家一族的祖源宗本,世系繁衍,迁徙分布,婚配嫁娶,行业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人物传记等众多方面的资料。是修撰各种通史正史的重要材料或较正史书的重要文献。下面简略叙述部分重要内容,以便初探者对家谱形成较完整的印象。

(一)世系表是家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家谱世系表记载着祖先名讳官职地望,家族中曾有过的名人,家族中人现在的分布等。这也许是除谱学专家之外的人最希望了解的内容了。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曰;  配偶、葬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二)堂号是家谱中较特别的内容

堂号作为家族的徽号和别称,不仅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血缘内涵,而且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既是对某一姓氏家族特色的高度概况,也是当时社会形态的反映。同样具有区分宗支族别,血缘亲疏的社会功能。它的产生、发展,多与修族谱、建宗祠、祭祀祖先、宗亲联谊活动同时进行。堂号的产生多源自本姓祖上某一历史名人的典故事迹或趣闻佳话。例如:
   王姓的“三槐堂”,,出自北宋王祜“植三槐,自知子必贵”的故事。王祜是开国名臣,曾任尚书、兵部侍郎等要职。他曾亲手在自家庭院里,种了三棵槐树,并预言说:“我的后代一定有担任‘三公’一类高官的。先用这三棵槐树当标志吧。”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当上了宰相,天下人都称之为“三槐王氏”,“三槐堂”由此得名。
   赵姓的“半部堂”,出自北宋王朝开国宰相赵普“半部《论语》安天下”的典故。
   周姓的“爱莲堂”,出自北宋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他在《爱莲说》中,曾赞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谢姓的“东山堂”,出自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的典故。谢安,字安石,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淡薄名利,隐居会稽东山。在国家危难的关头辞别东山,出任宰相。指挥淝水之战大获全胜,继又北伐,收复青、兖、徐、豫等州;成为流芳千古的英雄人物。成语“东山再起”说的就是谢安。
   刘姓的堂号“蒲编堂”,典出三国蜀汉皇帝刘备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家居涿县,幼年丧父,贫苦无依,和母亲一起织席卖草鞋为生。起事后,常被蔑称为“织席贩屦小儿”。刘备称帝后,常思其母编织蒲席之苦,茶饭无味。刘姓后人遂以“蒲编”为堂名,以告诫子孙勿忘祖先创业之艰辛,以简朴勤奋为本。
   杨姓的“四知堂”,出自东汉杨震拒收贿赂的故事。东莱太守杨震路经昌邑,当晚昌邑县令王密求见。王密为讨好上司送来“十金”,并对杨震说:“三更半夜无人知晓。”杨震严肃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只得羞惭而退。杨震后来担任司徒、太尉等重要的职务。为了纪念杨震的一身正气、廉明清正,杨姓后人将“四知”作为家族的堂号,鞭策子孙效法祖先的清廉家风。

(三)家谱辅助部分

1、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家法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四、家谱的分类

中国家谱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名称多种多样,种类丰富多彩:
   (一)根据家谱记载材料的不同,将家谱分成以下几类:
   1。口头家谱。是文字产生之前或没有本民族文字时人们记录家谱世系的一种形式。
   2。甲骨、金文谱指刻在甲骨或青铜器上的家谱。这是先秦时期尤其是商、周两代通行的记载家谱的方法。
   3.碑谱指刻在碑上的家谱。这在中国家谱的发展史上是极为常见并相当流行的。碑谱还有一特殊却很常见的形式一一墓碑。
   4.布谱指写在布上的家谱。
   5.谱纸写在或印在纸上的家谱。这是现存家谱的最主要类型。
   6.塔谱指刻在石塔上的家谱。此形式较为少见,著名者有山西省临县崔家坪保存的刻于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的石塔家谱。
  (二)根据家谱所记载对象的不同,家谱又可分为:
   1、帝王家族的谱牒。大约在殷商时代即已出现,历代统治者都纂修自己家族的家谱,帝王家谱又叫做玉牒。纂修和保存玉牒的机构一般都在宗正府。
   2.普通家谱。相对玉牒而言,其余的家谱都是普通家谱。
   (三)根据家谱纂修部门的不同,又可分为:
   1、官修家谱,是由官府出面组织、纂修的家谱。中国家谱在宋以前主要是官修家谱。
   2、私修家谱,是由私人(个人或家族)纂修的家谱。中国家谱在宋以后主要是私修家谱。
   (四)根据家谱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又可分为:
   1、祠谱,专门记载家族祠堂及与祠堂相关内容的家谱。一般记录祠堂规模、结构、沿革、祭文、列位先祖生平、牌位位置、祭祖礼仪、祠联及咏颂祠堂的诗文等,通常都绘有祠堂图。
   2。坟谱,专门记载家族坟茔及与坟茔相关内容的家谱。一般记录历代祖先坟茔的位置、走向、座向、风水、修坟经过、所用费用、祭祖礼仪、祭文、守坟规约等,通常都绘有坟茔图、坟山图等。
 3、碑传集,专门记载家族历代祖先墓碑的碑文、传状的家谱,如《高邮王氏六谍传状碑志集》等。
   4.云和神轴,是我国北方农村中的一种特殊家谱。它像裱糊的字画一样,上面写有家谱世系或绘有祖先画像,平时收藏起来,需要时拿出来悬挂在墙上。此家谱世系简单,图像简略,一般为文化较低或没有钱修撰家谱的家族收存和使用。
   其它还有忠义谱、文献谱、图谱等等,这里不一一详细介绍。
   (五)根据家谱记载范围的大小,又可分为;
   1.房(支)谱,记载一房或一支世系的家谱
   2.集成谱,记载某一家族或某一宗族迁徙、发展和族内人物世系、传记的书,是房(支)谱的集成。
   3.统谱,是打破地域界限把分布于各地的同族各宗、支统贯于一的家谱,
也称作统宗世谱、会谱、通宗谱、统宗正脉、大成谱等。
   4、异姓统谱是将许多姓氏统贯于一谱,这种谱称之为异姓统谱。如明凌迪知编著有《古今万姓统谱》。

五、家谱的作用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宗法思想研究资料。家谱和宗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家谱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
   2.家庭道德研究资料。族规、家规中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勉讳书、尚节俭、戒赌博、戒淫秽、戒懒惰、戒奢侈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看借鉴意义。
   3.家族制度研究资料。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缘关系统治族人的社会制度。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族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产管理、家族的赈济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4.经济史资料。家谱中保存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家族的集体田产如祠田、坟田、庄田、山林等的数量、形成、经营、管理、收支情况等。有的家谱还记录了家庭成员经商、贸易的事迹。这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经济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5、人口问题资料。家谱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传承,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可提供人口学研究者使用。
   6、历史人物传记。家谱是世系的记录,许多家谱中既有简单的世系,又有十分详细的传记、行状、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
   7.民族史资料。有的家谱记载历史上少数民族情况甚详,更有些少数民族家谱,它们是研究少数民族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如清代节慎斋纂修的《泉州浦氏族谱》是回族家谱,记述了当地回族的一些情况;而辽宁《庄河金氏家谱》则是满族家谱,金氏是康熙皇帝四辅政大臣之一鳌拜的后裔。
   8.地方史志资料。家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方志中所包含的内容如选举、职官、人物、户籍、祠宇、碑记、艺文等,在家谱中也是重要内容。
   9.教育史资料。家谱中一些重要的章节载录了许我教育史资料,如在族规、家法、仕宦录、科甲记、教育志、族墅、传记等就载有宗族教育、学校、科举、劝学措施、教育方法的内容。
   10、民俗学资料。家谱还是一个民俗学资料库,一些家谱在家礼和人物传记
里记录了许多民俗内容,尤其是在家礼中的婚礼、葬礼、祭礼等中,本地的风土人情、本族的礼仪风俗都有相当的体现。另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民俗、岁时习俗、社会习俗、精神习俗等在各地家瘩中都有记载。
   11、宗教史资料。有些家谱是信仰宗教者的家世记录.在这些家谱中,他们对本家族所信仰的宗教一般都给以说明,同时表达他们的宗教观。还有的对本族人的宗教活动、宗教礼仪和习俗详细记述。
   12、华侨史资料。我国沿海地区一些省份的家谱涉及族人出国谋生的历史,包括出走原因、人数、时间、侨居地区分布、职业、所在地生产、生活情况及与家乡。家族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联系,这为我们进行华侨史研究提供了素材。
   13、重大历史事件资料。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在家谱中,虽然这些记录并不完整系统,但却十分具体,也是研究者获取资料的一个途径。
   除以上所述外,家谱还能提供有关古代妇女、古代伦理道德、遗传学、人才学等多方面的史料。由此可见,家谱作为史书之一,其作用是相当突出的。
   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颁发的[1984]7号文件说:“家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的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
   家谱蕴含着大量的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资料,与正史和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家谱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六、现在续修家谱的理由

1、国外对中国家谱的重视,曰趋强劲。具调查,仅美国的图书馆、档案馆收藏的中国族谱就超过4千部。此外,英国、日本、法国、俄罗斯、西班牙等国,也是收藏大户。“国外学者、机构对中国家谱搜集不遗余力,研究多有成果。”足以说明,家谱已经和史、志鼎足而三,同样被世人重视。
   2、通过从社会学到遗传生物学对姓氏的研究,确认了古代文化传承的科学性。
   在社会学与遗传学两个领域中,姓氏的内涵差别很大。从社会学角度对“姓氏文化”的研究,是立足于“文化”的传承;而遗传学的角度,是讨论“血统继承关系”的,姓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同姓不婚”的古代伦理制度,科学地保持了中国人种的优良的无限传承。目前中国社会上“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仍有相当的市场,也并非都是所谓封建迷信惹的祸,整个社会重视家谱也有着科学意义,但我要说还有更重要的民族延续的意义在。
   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家谱,积淀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体现着最基本的道德传统,凝聚着厚重的民族向心力。连接着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亲情。台湾同胞的根在大陆。两岸人民同族同祖,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同谱同牒。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民族亲情,挡不住两岸家谱的接续传承。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百家姓氏同为炎黄子孙的涓涓血脉。不论居住在哪个地区,再修家谱依然是以炎黄传承为依归。
   4、续修家谱能够考真辨伪明世系知始祖
   现代修谱者都十分注意甄别真假,家谱失真的原因很多,书契记载,由十年代久远和文字图片资料保存等诸方面的原因,使得谱书、史记、杂史、笔记等缺失,致部分家谱源流失考。更重要的是在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和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某名人作自己的祖先。这种现象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不可不慎。
   中国人的姓氏大多源自上古,历史悠久,假若没有古籍或旧谱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而几乎每套《家谱》中都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姓既别贵贱明亲疏,明世次,别亲疏,续修家谱的意义也就明显了。
   中国姓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
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
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而这方面的学问大多记在《家谱》里了,这也是现代修家
谱的原因之一。
   其实,修家谱,续家乘,研究姓氏文化,若仅从科学的遗传生物学上看,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从遗传学上看,大部分同姓同族都已经找不到相同的来自于同一祖先的姓氏基因--Y染色体。人类个体通过有性生殖将基因融合到人类群体中,个人的基因在后代个体中不断稀释(递减),与此同时个人的基因在后代群中不断扩散。数代之后很可能传承基因就找不到了,当然也不一定就是没有了,
只是稀薄的近于无了。
    所以家谱的意义主要是传承民族文化,和约定俗成的对社会起到稳定意义的文化符号。这种意义远远超过的染色体相近的关系。
   当今世界,全球人口快速流动,不同种族之间婚配的障碍越来越少,人类基因大融合的速度和规模与日俱增。既然连不同民族间的差异都会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心目中姓氏的概念不可避免地会越来越淡化。所以重视家谱就是在挽救民族的衰亡。目前有一种现象,就是为了一己之私弃祖籍如敝屣。如此情况如果再不璽视冢谱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5、续修家谱的进步是女性入谱,然而发性入谱只是个好听的称谓,在社会学和遗传生物学两个方面的考察究,女姓入谱只是记下一代人名,并不能算真正入谱,所谓入谱是一代代传承,而女姓入谱,自古迄今,女姓入谱一代而已,嫁入别家进入了别姓谱,所以女姓出嫁后下一代一般也不在本谱记载了。女性入谱在古只限名人,现代所谓进步,或在于普通女姓全部可以入谱。
   如果硬要女性入谱且和男性一样传承的话,那么一段时间之后地球人都可用一部家谱来记载了,那时候家谱也就自然失效了。从基因科学的角度考察,只有男性继承Y染色体,传承姓氏家族的基因,才是决定同姓之亲族关系的。女性入堵只是个说法,没有真实意义。
   综上所述:家谱是重要史籍,过去曾有过重大政治历史意义,现代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家谱和续修家谱。时代不同了,家谱的意义和作用也不同了,但其史学意义永远不会消亡,其于维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诸方面厥功甚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家谱的价值与作用(上)
作者:王军宝本文拟系统回顾家谱产生发展过程及家谱的真实意义和作用,以及现代续修家谱的必要性。一、名称释义家谱又称族谱、谱牒、家乘、祖谱、世牒、世谱、家志、谱录等,是一种以表册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史籍。释词:谱,依照事物的类别、系统制的表册,如:年--、家一、食一、菜一、一系;牒,文书,证件,如:通一、度一、尺一:谱牒,就是记载姓氏世系的表册式文件;家乘,是家谱表谱形式之一,以载事为主,记载私家重要人物事迹(《孟子·离娄下》“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清·龚自珍《怀宁王氏族谱序》:“由是胪而为家谱,则史表之遗也;广而为家乘,则史传之遗也。家谱有多种称谓,不同名称不同时期内容上也有一定变化,但本质上,史籍身分没有变。二、家谱源流(一)姓氏源流: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
· 家谱族谱的功能和作用
家谱族谱的功能和作用分类:姓氏文化来源:2021/01/0614:04【摘要】家谱或族谱,是以血缘亲情为脉络,以姓氏作标记,编就的特殊史笈资料,是姓氏的生命史。它记录本氏族起源、发展、繁衍、变迁的过程,是氏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据史书记载,中国汉人使用过的姓氏有13000多个,经过合、并、灭、弃,至今仍在延用的有4000个左右。一个经历几千年的姓氏,经过朝代更换、战乱、杀戮等人为劫难和疾病、瘟疫、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人类大量死亡,加之被别姓兼并,避乱弃姓等等,能够遗留下来,十分不易,能够繁衍成大姓,更是奇迹。每个姓氏,要寻找它的起源、发展和传承的轨迹,只能从寻找家谱入手,因此,家谱,历来被当作是血缘延续的载体和依据。家谱或族谱,记录一个氏族产生、发展和变迁,在时间上,是纵向的,是经线。每个姓氏的人分布在天南地北,按血脉又衍生出千枝万叶,在空间上,是横向的,是纬线,经线经常交织,形成一...
· 家谱的意义和作用
一、什么是家谱?家谱也称族谱,是记载同宗共祖血缘关系集团的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的历史图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由朝廷史官编纂,记录一个朝代兴盛衰亡的是正史;由地方主纂,记录一个地方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的是方志;由家族纂修,记录一个家族迁徙发展的便是家谱。家谱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常见的悬挂式家谱,一种是装订成册的家谱,后者内容更为详细、全面。二、修撰家谱的意义。纵观历史,国家可灭,朝代可替,家庭可散,个人可亡,惟有家族历久长存,生生不息。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团结,才会构成整个民族的团结,才能保证一个国家的团结。也只有一个个家族的兴旺和稳定,才标志着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和稳定。而家谱就是一个家族得以延续的唯一存在证明。因此自唐代以来,历代都对撰修、研究家谱大力提倡和支持。中华人民共...
· 家谱族谱的功能和作用
家谱族谱的功能和作用分类:姓氏文化来源:2020/12/3009:59【摘要】家谱或族谱,是以血缘亲情为脉络,以姓氏作标记,编就的特殊史笈资料,是姓氏的生命史。它记录本氏族起源、发展、繁衍、变迁的过程,是氏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据史书记载,中国汉人使用过的姓氏有13000多个,经过合、并、灭、弃,至今仍在延用的有4000个左右。一个经历几千年的姓氏,经过朝代更换、战乱、杀戮等人为劫难和疾病、瘟疫、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人类大量死亡,加之被别姓兼并,避乱弃姓等等,能够遗留下来,十分不易,能够繁衍成大姓,更是奇迹。每个姓氏,要寻找它的起源、发展和传承的轨迹,只能从寻找家谱入手,因此,家谱,历来被当作是血缘延续的载体和依据。家谱或族谱,记录一个氏族产生、发展和变迁,在时间上,是纵向的,是经线。每个姓氏的人分布在天南地北,按血脉又衍生出千枝万叶,在空间上,是横向的,是纬线,经线经常交织,形成一...
· 家谱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更是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家谱文化的意义:中国的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着积极的意义。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得史书更加准确与完备。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族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的图册。谱牒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