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上官姓氏文化研究||家谱的地位、意义和价值

2017-06-1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67
转发:0
评论:0
上官姓氏文化研究||家谱的地位、意义和价值,家谱是重要史籍,过去曾有过重大政治历史意义,现代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必须以科学

上官姓氏文化研究||家谱的地位、意义和价值

家谱是重要史籍,过去曾有过重大政治历史意义,现代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家谱和续修家谱。时代不同了,家谱的意义和作用也不同了,但其史学意义永远不会消亡,其于维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形成民族凝聚力诸方面厥功甚伟。

 
 
 

 一、家谱的地位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等。它包含了家规、家训等诸多内容。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孙后代有着积极意义。家谱有3000多年历史,是国史、方志记载社会史料的重要补充,与国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

编修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早在汉代就有家谱出现。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到了清代,编修家谱已经形成了高潮,许多家族的家谱大约在这个时期逐步形成。

 

中华民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争,家谱的编修工作时断时续。但是对于编修家谱的重要性,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由于家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当加以发扬和运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在1957年四川成都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到研究历史问题时说:“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可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与淮安代表座谈时说:“一个爱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一个人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到寻根,这就促进了编修家谱的工作。为了统战工作,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全国的部分省市自治区先后成立了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开展了对姓氏历史文化的发掘和研究。

 

随着姓氏历史文化的发掘,不少有条件的家族先后编修了各自的家谱。姓氏历史文化的发掘和家谱的编修,给地方志工作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重要部分,它蕴藏着大量的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教育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人物传记、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历史资料,它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家谱的作用、意义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在以下各方面尤为突出:

1.宗法思想研究资料。家谱和宗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家谱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 

2.家庭道德研究资料。族规、家规中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勉讳书、尚节俭、戒赌博、戒淫秽、戒懒惰、戒奢侈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3.家族制度研究资料。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缘关系统治族人的社会制度。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族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产管理、家族的赈济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4.经济史资料。家谱中保存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家族的集体田产如祠田、坟田、庄田、山林等的数量、形成、经营、管理、收支情况等。有的家谱还记录了家庭成员经商、贸易的事迹。这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经济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5.人口问题资料。家谱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传承,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徙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可提供人口学研究者使用。 

6.历史人物传记。家谱是世系的记录,许多家谱中既有简单的世系,又有十分详细的传记、行状、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  

7.民族史资料。有的家谱记载历史上少数民族情况甚详,更有些少数民族家谱,它们是研究少数民族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如清代蒲慎斋纂修的《泉州蒲氏族谱》是回族家谱,记述了当地回族的一些情况;而辽宁《庄河金氏家谱》则是满族家谱,金氏是康熙皇帝四辅政大臣之一鳌拜的后裔。

8.地方史志资料。家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方志中所包含的内容如选举、职官、人物、户籍、祠宇、碑记、艺文等,在家谱中也是重要内容。 

9.教育史资料。家谱中一些重要的章节载录了许多教育史资料,如在族规、家法、仕宦录、科甲记、教育志、族墅、传记等就载有宗族教育、学校、科举、劝学措施、教育方法的内容。 

10.民俗学资料。家谱还是一个民俗学资料库,一些家谱在家礼和人物传记里记录了许多民俗内容,尤其是在家礼中的婚礼、葬礼、祭礼等中,本地的风土人情、本族的礼仪风俗都有相当的体现。另外,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民俗、岁时习俗、社会习俗、精神习俗等在各地家谱中都有记载。 

11.宗教史资料。有些家谱是信仰宗教者的家世记录。在这些家谱中,他们对本家族所信仰的宗教一般都给以说明,同时表达他们的宗教观。还有的对本族人的宗教活动、宗教礼仪和习俗详细记述。 

12.华侨史资料。我国沿海地区一些省份的家谱涉及族人出国谋生的历史,包括出走原因、人数、时间、侨居地区分布、职业、所在地生产、生活情况及与家乡、家族的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联系,这为我们进行华侨史研究提供了素材。 

13.重大历史事件资料。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在家谱中,虽然这些记录并不完整系统,但却十分具体,也是研究者获取资料的一个途径。

除以上所述外,家谱还能提供有关古代妇女、古代伦理道德、遗传学、人才学等多方面的史料。由此可见,家谱作为史书之一,其作用是相当突出的。

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颁发的[1984]7号文件说:“家谱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的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教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

家谱蕴含着大量的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资料,与正史和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三大支柱,家谱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家谱的价值   

 
 

1、国外对中国家谱的重视,日趋强劲。据调查,仅美国的图书馆、档案馆收藏的中国族谱就超过4千部。此外,英国、日本、法国、俄罗斯、西班牙等国,也是收藏大户。“国外学者、机构对中国家谱搜集不遗余力,研究多有成果”足以说明,家谱已经和史、志鼎足而三,同样被世人重视。

 

2、通过从社会学到遗传生物学对姓氏的研究,确认了古代文化传承的科学性。在社会学与遗传学两个领域中,姓氏的内涵差别很大。从社会学角度对“姓氏文化”的研究,是立足于“文化”的传承;而遗传学的角度,是讨论“血统继承关系”的,姓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同姓不婚”的古代伦理制度,科学地保持了中国人种的优良的无限传承。目前中国社会上“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仍有相当的市场,也并非都是所谓封建迷信惹的祸,整个社会重视家谱也有着科学意义,还有更重要的民族延续的意义。

 

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家谱,积淀着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体现着最基本的道德传统,凝聚着厚重的民族向心力。连接着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亲情。台湾同胞的根在大陆。两岸人民同族同祖,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同谱同牒。一湾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人民的民族亲情,挡不住两岸家谱的接续传承。中国人重孝道,最根本的是讲求慎终追远,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百家姓氏同为炎黄子孙的涓涓血脉。不论居住在哪个地区,再修家谱依然是以炎黄传承为依归。

 

4、续修家谱能够考真辨伪明世系知始祖。现代修谱者都十分注意甄别真假,家谱失真的原因很多,书契记载,由于年代久远和文字图片资料保存等诸方面的原因,使得谱书、史记、杂史、笔记等缺失,致部分家谱源流失考。更重要的是在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和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某名人作自己的祖先。这种现象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不可不慎。 中国人的姓氏大多源自上古,历史悠久,假若没有古籍或旧谱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而几乎每套《家谱》中都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姓既别贵贱,明亲疏,明世次,别亲疏,续修家谱的意义也就明显了。中国姓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而这方面的学问大多记在《家谱》里了,这也是现代修家谱的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华姓氏文化的研究意义!
国史、方志、家谱,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承的三大支柱。中国姓氏表明了一个人的家族系统和血缘关系,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契入口。沿着姓氏起源、姓氏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姓氏和姓氏文化的社会功能,使我们从中认识到姓氏文化研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国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一、中国姓氏的渊源和姓氏文化的发展1、中国姓氏渊源。中国的姓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氏和姓并不相同,它是姓的分支,较姓的产生要晚一些,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姓原本是代表母系氏族的族称,是同一女性始祖的后代们所共同拥有的符号标记;氏作为姓的分支,是子孙繁衍后各个分支所特有的符号标记。《吕氏春秋·恃君览》中记载:“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在母系氏族社会,人类实行群婚制,子女与父亲的关系不能确定,只能按母系来确定人的血缘身...
· 家谱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寻根问祖之风越来越盛,海内外同胞回乡祭祖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水有源,树有根,落叶要归根。”正是这种对祖根的依恋,对血脉亲情的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激发着海内外同胞寻根问祖的热情。家谱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随着时代不断变迁,家谱的形式和作用也在不断变化。我的家谱▼▼▼宋代的家谱主要功能在于德育、教育;明代,家谱进入完善期,家谱功能逐渐转化为教育、伦理功能,宣扬和实践“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伦理思想;明清讲究孝治天下,家谱也是注重尊祖、敬宗等德化功能。▼▼▼家谱|价值第一,对于古代人物研究具有相当权威的资料价值。研究古代人物,主要通过正史中的传记,古代的文集、笔记和地方志等。一些不太有名的人物,在这些资料中很难查到。家谱的特点是记录家族人物,在世系录中于每人之下均注明属于何支、何房及名、字、号、行第、生卒年月日时、享年、妻室、子女、墓地,尤其对功名、官阶等记载较详,...
· 姓氏文化和家谱,族谱的时事意义
种类繁多的姓氏,丰富多彩的家谱,是我国悠久历史的一份重要文献。究其现实意义,学者从学术的角度来论证,政府从是否有利于社会管理、是否能推动经济发展的层面来阐述,社会团体、普通民众、特别是华侨,说起探讨姓氏和家谱文化的意义,那可就大了去啦!从他们“认祖归宗”的劲头,大办盛会、大把花钱的行动上,足以诠释姓氏和家谱文化的意义。笔者仅从四个方面浅述。1、有利于追本溯源中国人大多都有姓氏,初次交往,总要先问:“您贵姓”。特别在外地,如是同姓,马上就亲近了许多,认为“五百年前是一家”,“都是大槐树底下走出来的”。其实不然,一个大姓可能有上百个来源,比如中国大姓之一的“李”姓。只有通过对姓氏和家谱的进一步研究,追本溯源,修书续谱,连支连宗,才能明血缘。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从基因的类型分布就可以直接追溯到家族的父系起源,而通过后代基因分析,也可以找出共同点,推出祖先的基因。姓氏及家谱的记载,恰恰可为基因追根溯...
· 怒族猎神歌有着怎样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猎神歌是怒族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口传文化,是民间艺人艺术才华的再现,它在怒族人民特别是在近代社会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今天来研究怒族猎神歌有何学术价值和意义呢?本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翻开怒族的社会发展史,我们都知道,怒族社会发展相当缓慢,生产力水平很低,在农业生产中,多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并以此来维系社会维系家庭。在思想意识上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原始的自然崇拜,把一切自然的力量归结在神的力量上,认为一种神在主宰着世界。从怒族的猎神崇拜及所产生的猎神歌,就是这样人们的思想、精神寄托于某一种的力量和某一种的衷肠.以维系生活、繁衍民族。而狩猎正是当时用以补充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这一点出发,又产生了对猎神的崇拜这一唯心的幻想的思维方式,经过艺人的加工传授而形成猎神歌。而猎神崇拜与猎神歌,完全说明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思想意识,它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宿影,而且从怒族有一个起源于一个共...
· 戚继光祖谱和家谱版本研究的价值
观海卫戚继光像康熙四十年刻本《府江戚氏族谱》不分卷一册,草堂藏两部。也巧,一部前面缺得多,一部后面缺得多,合在一起,则前后只缺数番,差不多就是完整的本子了。毕竟三百多年前的故纸,在民间能保留下来就很不容易,岂能苛求。康熙四十年刻本《府江戚氏族谱》2005年9月2日《赣南日报》上有林晓平、戚齐生、张广勇撰写的《戚继光是赣南客家后裔》一文,文中说:“民族英雄戚继光的祖居地究竟在何处?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议不休的问题。最近新发现的清光绪《府江戚氏族谱》(以下简称《戚氏族谱》)以及围绕着此问题展开的调查,揭开了戚继光祖居地及远祖之谜:戚继光的祖居地原为江西省赣州市赣县湖江乡夏府村,其六世祖戚明德由夏府迁往山东,戚继光是赣南客家的后裔。”文章所引用的,是“新发现的清光绪《府江戚氏族谱》”,也就是说,比草堂这部康熙递修本,时间晚了将近二百年。他们所考证的文章说服力如何,姑且不论,但相比之下,康熙本自然要比...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