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编修必懂的常识之二:堂号、祖训
包括堂号、祖训、家训、家规、治家格言等。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郡名或取自诸侯国名、地方府、州、县名。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堂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也有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
堂号也有自创的,家族中人自立堂号,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例如:黄氏堂号以郡望号“江夏堂”的居多,也有为铭记祖先弘扬家风而自号“忠孝堂”、“炽昌堂”的。
家训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现代家庭教育有有着重要的作用。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祖训家法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随着社会演变更趋丰富多采。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 “修身”、“齐家”的准则。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的节俭持家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过去家谱中就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最为人称道的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至今脍炙人口。
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族规家训,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等。家谱中较为常见者,大致包括了以下内容:一、注重家法、国法;二、和睦宗族、乡里;三、孝敬父母、长辈;四、合乎礼教、名分;五、祖宗祭祀、墓祭程序。
堂号、祖训这些内容老谱中大多也有,但芝草混杂。整理修编新家谱时,注意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因素,对一些陈规陋习则须注意甄别。善加利用,可以学习前人经验,鞭策自己,教育后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