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冰镜还是水镜?——司马徽别号小考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33
转发:0
评论:0
冰镜还是水镜?——司马徽别号小考 ,这个观点最原始的出处,笔者未能详考,但黎东方先生所著《细说三国》一书中,即有此一

这个观点最原始的出处,笔者未能详考,但黎东方先生所著《细说三国》一书中,即有此一说,特摘录于下:

庞德公的一个朋友司马徽,是颍川郡阳翟县人,也流寓在襄阳,带了家眷与庞家同住在洄湖之中的一个小岛之上。这个岛,叫做鱼梁岛。这位司马徽颇有知人之明,庞德公称他为“冰镜”(《三国演义》的作者误写为“水镜”)。所谓冰镜,意思是:司马徽极冷静,能够冷眼观人,冷得像冰,而看人看得准,像镜子一样。

黎东方先生不但认为司马徽应当称作“冰镜”,并且还作了一番注解。但笔者以为,黎先生的看法似乎大有值得商榷之处。

“水镜”之说,流传甚广,并不单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这样写,在其它相关的史料中也都记作“水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当是东晋人习凿齿作着的《襄阳耆旧记》(亦简称《襄阳记》)。

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便多处引用了《襄阳记》,也就是东晋人习凿齿的这本《襄阳耆旧记》,而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关“水镜”的记载亦源于此——《三国志·庞统传》注引《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

裴注《三国志》和《襄阳耆旧记》虽历经千载,但均有幸流传至今,将二者相互对照,“水镜”“冰镜”之疑,或许能初见端倪。笔者查阅手头上多个版本的《三国志》,几乎均记作“水镜”,与习凿齿的《襄阳耆旧记》是一致的,唯独卢弼先生所著《三国志集解》中记作“冰镜”,但卢先生毕竟治学严谨,他在“冰镜”之下又注有两排小字——“宋元本皆作水镜,通鉴同”。

我们知道,《三国志》流传至今,出现了多个版本,不论哪个版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脱漏或者误文,那么,会不会是卢弼先生手里的《三国志》出了问题呢?

吴金华先生堪称近代研究《三国志》最有成果的学者,他在《三国志丛考》一书中提到:“卢氏所据的金陵翻刻汲古阁本,本身有一些误文。”卢先生所据的底本记作“冰镜”,而宋元本和《资治通鉴》皆作水镜,因此,笔者以为,“冰镜”极有可能就是其中的误文。

黎东方先生出生于江苏东台县,其父仕于江南,依笔者推测,或许他所看到的《三国志》,与卢弼先生的相近,甚至可能是同一个版本,总之,都是将“水镜”讹作“冰镜”。而黎先生或许便是拿了他所见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来对照,于是认为《三国志》中误记的“冰镜”才是正解。

倘若果真如此,那么,黎先生为“冰镜”所作的一番注解,估计多半也是先生的臆断了

,至少,笔者迄今未能找到其出处。而与之相反,“水镜”的说法却是有依据的。经笔者检索,在《三国志》及裴注中,至少有三处提到“水镜”,试列举如下: 第一处是在《三国志·方技传·管辂传》中,管辂为诸葛原饯行一事中,注引《辂别传》曰:诸葛原字景春,……与辂别,戒以二事,言;“卿性乐酒,量虽温克,然不可保,宁当节之。卿有水镜之才,所见者妙,仰观虽神,祸如膏火,不可不慎。持卿叡才,游于云汉之闻,不忧不富贵也。”辂言:“酒不可极,才不可尽,吾欲持酒以礼,持才以愚,何患之有也?”

第二处便是《三国志·庞统传》注引《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

第三处是《三国志·李严传》文未,注引习凿齿对诸葛亮的评价,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

《襄阳记》出自习凿齿的笔下,而“水镜无私”的说法亦出自其口。因此,笔者认为,“水镜”的意思,仍是对品性纯明者的称赞,《三国志·庞统传》提到司马徽时,用了“清雅有知人鉴”六个字,笔者以为,“水镜”应当就是指其“清雅”(所谓“清雅”,意指为人清廉高尚,有气度),而并非什么“冷眼观人”的意思,这一点,我们从一些零星的记载中亦能管窥一二。

以管辂为例,诸葛原说他有“水镜”之才,《辂别传》也记载说:(管辂)体性宽大,多所含受;憎己不雠,爱己不褒,每欲以德报怨。……其事父母孝,笃兄弟,顺爱士友,皆仁和发中,终无所阙。臧否之士,晚亦服焉。

而《世说新语·言语》中也记载了司马徽的事迹,例如:尝有妄认徽猪者,便推与之。后得其猪,叩头来还,徽又厚辞谢之。

以“水镜”来赞誉人的品格,不仅三国时有,晋代也是如此,例如《晋书·乐广传》记载:(乐广)侨居山阳,寒素为业,人无知者。性冲约,有远识,寡嗜欲,与物无竞。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其所不知,默如也。……尚书令卫瓘,……见广而奇之,曰:“自昔诸贤既没,常恐微言将绝,而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在卫瓘对乐广的称赞之辞中,“水镜”显然是对其人品的赞扬,如果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大约就是:这个人清雅、纯明的品性,让人见了不禁眼前一亮,犹如拨开重重云雾,见到晴朗的天空一般。

卫瓘的这个评价,南朝刘义庆所编的《世说新语》也有记载,只不过在《世说新语·赏

誉》的记载中,卫瓘“此人之水镜”的评价却变成了“此人,人之水镜也”,两句话虽然字面上相差无几,但意思却全然不同,或许这就是后人颠覆“水镜”一词原始含义的开始。后人又将“水镜”与司马徽“有知人鉴”联系起来,将“水镜”解释成“知人、鉴人”,甚至出现了“人之水镜”这样的成语,可谓是阴差阳错。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下就不敷言了。 黎东方先生受业于梁任公,堪称史学大家,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水镜先生”这个问题上出现的疏忽不足为奇,但这似乎也正应了那句老话:聪明反被聪明误。可见治学,尤其是治史,不但需要大胆假设,更需要小心求证才是。谨以此文与诸君共勉之。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罗贯中
罗贯中(1320年-1400年),名本,字贯中,以字行,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通俗小说家,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的作者。但他的籍贯在文学界和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一说是东原(今山东东平),一说是太原(今山西太原),一说是庐陵(江西吉安),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后两者不可确考。近年虽由于在山西省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之家谱,以及个人使用的印章,但并未说明其人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据最新研究,山西太原确有罗贯中,却是另一个杂剧家罗贯中(约1323年-约1397年),而"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最为可能是山东东平人。关于罗贯中太原说,主要见于明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编》,其他史书不见记载。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不是贾仲明所写;也有研究说《录鬼簿续编》存在抄写错误,将"东原"抄成"太原",而且历史上有一段时间今济南长清为中心毗连东平的一带正叫做“东太原”。有关他的许多事迹多为民间传说,因而一直以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冰镜还是水镜?——司马徽别号小考
熟悉三国的人,想必都听过人称“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大名,司马徽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让刘备的境遇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不知读者是否还曾听说过这样的观点:司马徽“水镜先生”的这个别号搞错了,其实他并不叫“水镜”,而应该是“冰镜”才对!这个观点最原始的出处,笔者未能详考,但黎东方先生所著《细说三国》一书中,即有此一说,特摘录于下:庞德公的一个朋友司马徽,是颍川郡阳翟县人,也流寓在襄阳,带了家眷与庞家同住在洄湖之中的一个小岛之上。这个岛,叫做鱼梁岛。这位司马徽颇有知人之明,庞德公称他为“冰镜”(《三国演义》的作者误写为“水镜”)。所谓冰镜,意思是:司马徽极冷静,能够冷眼观人,冷得像冰,而看人看得准,像镜子一样。黎东方先生不但认为司马徽应当称作“冰镜”,并且还作了一番注解。但笔者以为,黎先生的看法似乎大有值得商榷之处。“水镜”之说,流传甚广,并不单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这样写,在...
· 水镜先生是谁?水镜先生司马徽简介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著名名士,精通经学。有“水镜”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雅,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庞统。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桑下之论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为人清高拔俗,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才能,受到世人的敬重。南郡人庞统听说司马德操住在颖川,所以走了两千里路去拜访他。到了颖川,正遇上司马徽正在采桑叶,庞统便在车里对司马徽说:“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就应该地位非常显赫,哪有压抑巨大水流的流量,去做治丝妇女的事!”德操说:“您暂且下车。您只知道走小路快,却不担心迷路。从前伯成宁愿耕作,也不羡慕诸侯的荣耀;原宪宁愿住在以桑木为门轴的简陋屋舍里,也不愿住做官的住宅。哪有住在豪华的房屋里,外出骑肥壮的马,左右要有十几个侍女侍候,才算是与众不同的道理呢?这正是隐士许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齐长叹的来由。...
· 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徒弟有哪些?
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徒弟有哪些?水镜先生与他的三个徒弟众所周知,水镜先生门下有三个名徒——孔明、庞统和徐庶。在他们师徒之间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小时候看小人书时发现的,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故事也许是后人杜撰的,但那种明畅生动的故事风格很好。这日,水镜先生把众弟子都叫到堂前来说道:“你们今日要好生准备,师父明日在这里要考考你们,凡能过关者就可以出师了。”众弟子听了先生这番话或兴奋不已,或紧张抱怨,唯孔明、庞统和徐庶不动声色。《诗经》《论语》《道德经》,《春秋》《左传》《战国策》……经过一天的辛苦准备,众弟子如约都来到堂上,个个踌躇满志。只见水镜先生已经早早端坐堂前,他见众人到齐后便不慌不忙地说道:“师父今天就出一道题,你们可都要听仔细了。”边说他边走下堂来,两旁弟子躬身听题,“今天午时三刻之前,凡能得到我的允许离开水镜山庄的,都算满师了。”众人昨晚都苦苦背了一宿,不想今天师父却出了这么一道题,个个...
· 水镜先生是司马徽,水镜先生为何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而不是司马懿?
水镜先生是司马徽,水镜先生为何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而不是司马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三国,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刘备,曹操,也有不少的三国迷,不仅喜欢里面的情节,对这些高智商的人物也十分的敬佩,对相传事迹耳熟能详。想必在刘备没有成功之前,大家都知道刘备的那番狼狈样,然而有了诸葛亮的帮助之后,他开始步步高升,并直接建立了王朝,成为了开国之君,拥有了一番宏图伟业!当然起初刘备并不知晓诸葛亮的存在,反而是通过水镜先生才得知,最终知道了他的才华之后,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不过也有人感到好奇,水镜先生是司马徽,为什么在刘备落魄的时候,他不推荐自己的侄子司马懿,反而推荐诸葛亮呢?虽然司马懿并没有诸葛亮的名声响,但是司马懿的才智却不容忽视,也是能够和诸葛亮的智商相比的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之后,战争也在不断的发起,而诸葛亮和司马懿也多次对峙,即便诸葛亮在多次战役当中都占据了优势,但不可否认...
· 水镜先生怎么死的?水镜先生墓在哪
水镜先生怎么死的?水镜先生墓在哪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从"司马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以及三国演义第35及37回的内容来看,司马徽在三国演义中是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之类型的人物,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且琴艺甚高,与庞统私交甚笃,并称呼庞统为弟。北方战乱,他寓居襄阳。与襄阳大名士庞德公、黄承彦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等均有交往,关系甚密。《世说新语·言语篇》注引《司马徽别传》记载有他的趣事。就是说如果有人问某人某事好坏,他都皆说“好”,大有“好好先生”之嫌,连他的妻子也不解地劝他说,人家有所疑,才问你,你哪能一概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