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新论--兼论《三国演义》对曹操的描写
(一)儿时的理想与自我保护意识。
《三国演义》对创建魏、蜀、吴三国基业的领袖们的儿时的情况都作了一些交代,孙权是碧眼紫须,生有异相,并且仁慈宽厚。刘备则是除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大人物相貌外,还常和小朋友一齐在大树下玩,并且称将来要当皇帝,乘车盖,理想大得很。对曹操呢,则是说他出身寒门,生活无着,为别人收养,因而由原性夏侯而改社曹,并有个并不高稚的小字“阿瞒”。“阿瞒”者,类似今日之说谎精、小滑头、小痞子之类,并举了个一直为后人指责为自小“奸诈”的例子:说曹操一次在学校里,突然倒地不省人宇,监护人叔叔吓坏了,连忙飞告其父,其父连忙来省视,却见曹操欢跳如常,父亲惊问何以叔叔刚才说他急病危殆,曹操回答说,我一直好好的,只是叔叔不喜欢我,希望我发生不幸,才乱说的。于是父亲从此就不再相信叔叔说曹操的坏话了。这似乎是曹操从小就会搞欺骗,乃至连叔叔、父亲都骗了。其实这是因为曹操不愿其叔叔常常向他父亲告状,父亲又不问青红皂白,一听告状,就打骂曹操,曹操被打骂多次,没办法了,才想了这么个主意、这应视为曹操为了反对不正当的教育方法、无用的教育内容,以保持儿童天真,不得已而采取的自我保护方法。实践证明,这方法很灵,从此后他就不再因叔叔的告状而遭打骂了。而曹操也并未从此就堕落为匪类,而仍是读了好多书,文武皆精。这个似乎是揭露曹操从小就“狡诈”的例子应视为并未贬低曹操,只是我们读的时候,没有很好思考罢了。即使是“阿瞒”,也如我们今日对孩子的爱称,什么“小杀头的”、“小混蛋”之类昵称。所以我认为《三国演义》对曹操儿时的描写应是很有理想、富于反抗性并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黄巾起义中弃文就武武装自己。
曹操青少年时,正值汉末天下大乱,黄巾起义,席卷全国,烽烟遍地,民不聊生,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几本破书,怎么抵挡枪箭,我有笔如刀,不如别人仗宝剑,想生存,想安定过日于,只能放下书本,拿起武器,保护自己。并且还不能只靠个人,必须有一大帮人抱成一团,才能有效保护家乡,保护自己。于是他就弃文就武,组织武装集团。他虽然经过一定时间努力,有一定实力,可是仍是以保护地方为主,并未主动出击,乃至想推翻汉朝,取而代之。一句话:青少年的曹操就是为了保家卫国,而不是乘天下大乱,火中取粟,。这是《三国演义》描写的曹操第二阶段。应该指出的是《三国
演义》在描写曹操与农民义军(黄巾)作战时,都是被动应战,从未主动出击,更未象刘备他们靠黄巾起家。这点虽然不必说黄巾是农民起义,曹操还不象刘备等暴力农民起义,来为曹操作辫护,但至少在对待黄巾上,我们对曹操的责难,也不应比对刘备等的责难还过分吧。至于说黄巾起义时社会究竟是促进还是破坏,黄巾是对是错,这里就不去评价了。总之曹操当时是自卫于乱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三)称霸的军阀被他各个击破
这一阶段是《三国演义》描写的曹操的黄金时代,是辉煌壮丽的篇章。黄巾起义和董卓之乱后的汉朝,已是名存实亡,大大小小的军阀,拥兵自重,,有的甚至公然称起皇帝来,成日价你争我夺,战火不熄,“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当然,直接受害的是老百性,“千里绝人烟,念此断人肠”。曹操此时思想有所拓展,认为不能只独善其身,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就率兵出境勤王了。此后《三国演义》前半部分应视为曹操传记,主要精采的战斗也都是曹操战绩,象对吕布的几起儿落,由几为布所擒,转到后来捉到吕布,杀了吕布。对袁绍的战争也是如此,争战多年,多次吃败仗,最后才打败了袁绍,气死了袁绍。同张绣打仗,大宛马、侄儿、长子及爱将典韦(贴身保镖)都死了,最后仍是收服了张绣;跟马超、韩遂打仗,先也是狼狈不堪,割须弃袍,录后仍是胜了。只有对袁术、刘琮(荆州)、张鲁等作战稍顺利一点。张松曾对曹操在激战中的败绩作过归纳:“簇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汝关,夺船进箭于渭水”,引得曹操大怒。可见战斗之激烈与取胜之不易,但毕竟都胜利了(除赤壁)。这样北方才得有平静的局面,汉朝才能维持着皇帝汉统。如果不是曹操,真不知几人称王称帝,生灵涂炭不知延到何时,曹操这一阶段的功业,实在是应天顺人的大功大德。当然,这也为晋能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这虽然是为人作嫁,但对人民对国家有利,有功。
(四)稳定中原后休养待机
曹操统一北方后,经赤壁之挫,再不愿“得陇望蜀”,而是休养生息,搞经济建设。虽然,也象历代统治者一样,大造宫室、饮宴围猎,追欢逐乐,并且时常演武练兵,思报赤壁之仇,思统一中国。但是,这一阶段的历史事实是:一是这时曹操,战伐极少;二是仍尊汉帝为帝,自己仍只思当个“汉故将军曹侯”;三是制定各项稳定发展的政策,让老百姓生活安定;四是自己也总结经验教训,经武修文,写作《孟德新书》,注意
培养接班人,对儿子、臣下加强教育。可以说是国家安定,军事强大,士民殷富,百废俱兴,为统一中国创造了雄厚的基础。
因而可以说曹操创业、守业都很好。《三国演义》里勾划的曹操这部创业史,是惊心动魄的,是历经艰辛以无数次失败几乎送命为代价而取得的,而不是奸诈、巧取豪夺得来的。这是一部令人尊敬钦佩的创业史,展示了一条天才、机遇、勤奋三结合的成功之路。
《三国演义》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示了曹操这一天才领袖的多方面光彩照人的风范。
曹操有雄心壮志,勇于建功立业。《三国演义》里没有记载曹操象拿破仑一样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之类的豪言壮语,但也多处展示了曹操的雄心壮志,勇于建功立业,如在众大臣对董卓无奈时,曹操挺身而出,以诛董卓为己任,并且按照原定已久的计划,立即行动,失败后机智逃跑中被陈宫擒捉,仍然不易其志,要回乡召义兵再除奸凶。历尽艰险,深入不毛,转战多处,削平群雄的过程中,也常常力排众议,坚持进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他的歌咏,也是曹操的自我写照。
曹操文武全才,能文能武。《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武功,写得够多了,可谓战功赫赫,压倒孙、刘,不必多述,但对于文,似乎说得不多,他的重要诗文,书中一篇也未引用,其实细看一下,书中对曹操的“文”,也说得不少,如杨修给张松看的《孟德新书》就是曹操专着,还有他多次被杨修猜中的门上写一“活”字等,都是他文采妙例。再如他常叫臣下作诗为文,有时觉得臣下的作品不称他的心,他要自己作,也可看出他是眼手俱高者,还有他的臣下大多文人,包括弥衡在内,对他的文章之妙,也多佩服的,不然,他就不能领袖建安体了,风靡汉末的文人群体建安七子中曹氏占很大比重,当然与曹操能文重文有关。
曹操也讲道德,守信义。说到这点人们也许不以为然,以为他是奸诈的化身,他征召求士也明确交代不遵道德者也可用,因之何谈到他本人讲道德,守信义。其实,细看《三国演义》对曹操的描写,他还是讲道德守信义的。例如杀董卓,他是一直坚持的;他自己发迹了,也连忙接父母家人来同居享福;对背主的家奴(秦庆童),他也“留你何用”喝令推出斩之。对关羽的捉放更是动人,哪怕关羽斩将夺关而去,他还是爱护他的,并禁止追杀,说是“吾既允之,岂可反悔。”对部下更是明耻教战,赏罚分明,言而有信。但是,他又不为小信所拘,而主要抓大节。
曹操爱才,善用人,善将将。这在《三国演义》里展示得可多了。他几乎见一个人材爱一个人材,总想千方百计让其为己所用。三国中应该说他手下人材最多,文有孔融、杨修、陈琳、王粲、蔡琰等大文人,武将就更多了,勇猛如典韦、许褚、张(合阝)等,镇守一方的如张辽、曹洪、夏侯渊等。最典型的例子是称衡当众侮辱他,他因为称是大文人,并不杀之,对徐庶呢?骗到身边以后一点不计较徐曾帮助过刘备,杀得他落花流水,而总是让他安居温饱,守母庐墓,遂志尽孝。(衰绍书记)陈琳骂了曹操祖宗三代。骂得他出了一身大汗,但捉到陈琳时,不仅不杀,还用其做自己的秘书。见到常山赵子龙在长坂坡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特下令不准放冷箭,要活捉以便为己所用。对关羽更是爱得无以复加,不仅关羽的各种条件都答应,并且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袍送马,封官造府,一直到关羽挂印封金,斩关杀将而去,他还是感念不已,要手下诸将学习。对投顺他的文臣武将,他都是信用有加,量才录用,让他们充分发挥才能,所以一般投降他的将领、文士,都很少再怀二心叛逃而去的。他所委用的人,不论是文的或是武的,都能克尽职守,守土立功,不负所任,这些都是他的知人善任。象重金赎蔡琰更是区区小事了,对孙权也赞叹不已,所谓“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些在《三国演义》中都是别人所不能及到的。
曹操不仅以身作则,而且有很好组织才能。看他初当守城门官时,就以身作则,严守法纪,设五色捧挂在城门上,不问亲疏,犯法皆责,可以想见。多次行军打仗,军队的序列,作战时的主攻、侧翼、后援,都安排得良好。两军相接时,他也能身先士卒。虽然,他并不如典韦、许褚般神力武艺,但他能不避艰危冲锋在前,如攻濮阳,敌情尚不明,但他敢于策马先入,可以想见是真的以身作则的。行军中自己的马犯了军纪,他也能严于律己,“刻发代首”,这些都非同凡响,不是匹夫之勇的莽撞,而是以身作则的风范。
曹操有比较好的战略战术。《三国演义》写曹操指挥发动的战争,不论是尽起倾国之兵,或者派一支劲旅,抑或是小小的临时仓促平乱都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既有总的目标,又有各阶段实施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又能善于抓住机遇,适应变化情况,灵活处置。例如在与袁术、袁绍的作战中,自己粮尽,不得已杀了粮官来稳住军心。后来又一次情况危急,但一得到许攸来降,知道敌人弱点所在,连忙调整兵力一举夺了敌方粮草,解决了自己困难,又给了敌人致命打击,因而转危为安,反败为胜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再
如与马超、林遂的战斗,一开始是大吃败仗,每仗必败,但他想到敌人不断增兵,可以聚而歼之,一劳永逸,于是就用计谋,离间马、韩关系,终于乘他们内讧,一举歼灭了马超的主力,赶走了这位后来成为刘备的五虎大将之一的“锦马超”。至于建国的整个大计方针,先取中原,“挟天子以令诸侯”(连诸葛亮也不得不佩服:“北让曹操占天时”) ,然后对各个刘备赞之为英雄的割据军阀,各个击破,在攻击的过程中也是有计划有步骤的,或聚而歼之,或战而胜之,积极稳步达到目的。
曹操治国治军一直坚持两手抓。既抓武的,练兵、行军、安营、作战、水陆并举、粮草先行、降将安排、降军安置等等。又很注意抓文,恢复兴建学宫,选拔文采才华出众的人为官作宰,逢到宴会喜庆都让他们吟诗作赋,哪怕是行军中也不忘参观文物古迹,诗文碑揭,遇到疑难,要问个水落石出,弄懂为止,还时加赞叹(对“黄绢幼妇”之谜即是)。陈琳曾为袁氏起草讨操檄文,骂得他狗血喷头,但被操俘虏后,不仅没有被杀,竟又当上了曹操的“从事”,参与各种文件的起草,原来曹操要利用这支可以制敌人于死命的弦上之箭。可见曹操对文化这支军队的重视了。
曹操更坚毅顽强,经得起失败,临危不惧。这在前举的各次重大战斗中已有叙述,那些战张绣、败袁绍、逐马超等等,都是先败后胜,有时不是小败,而是大败,几乎送命的大败,如淮阳战吕布,这个万夫不档之勇的吕布,在曹操逃命时正好碰上,乃至方天画戟在曹头上敲敲,何等危急,可是曹操不仅不慌,反而机智回答,骗走了吕布,躲过了生擒或被杀的危险。渭水战马超,被追逃得上船,躲在许褚脚边,让许褚用马鞍替他遮档岸上马超军队的飞蝗羽箭,他死里逃生,仍是整军再战。最突出的是赤壁之战,八十三万大军被烧得七零八落,主力血本损失殆尽,带着中枪着箭的残兵败将冒烟突火败逃,在路上休息,埋锅造饭,他却高兴起来,笑周瑜少智,诸葛亮无谋,想不到又遭诸葛亮的伏兵截杀,可是险情一过又笑了起来,在险象环生中如此乐观.这都证明曹操乐观、坚毅、顽强非同一般,镇定更是难以想象,真正是一位天才。
曹操也很注意家庭教育。对世子的册立,通过各种方法,吸收各方面的意见来考察,虽然这些考察未必全能起到效果,但他毕竟是注意到对家人也要选贤任能。对黄须儿带兵出征,临行时告诚“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以及对他回答的赞许,都可以看出对儿子的教育是认真严格的。再如众所周知的“分香卖履”之事,是曹操对家属教育的
范例,要她们在“靠山”死后自食其力,而不是先寻一大笔遗产给小老婆。这作为一个国家的一把手,能对家属如此教育,也是不容易的。
曹操又极有预见。韩非子说政治家们愚者昧于知机,智者见于未萌,曹操就是一个常常能察知“未萌”的人,有很强预见性,他知道刘备虽然兵败来依,在种田学圃,但却是一位真正英雄,所以他仍毫不掩饰,当面称之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再如对孙策的判断是狮儿难与争锋也,对孙权“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大为赞赏。这些都是对人对事的准确预见,最尖锐的例子是对司马懿的评价判断,认为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以兵权。可是,他的子孙们没有重视他的意见,最终曹家江山为司马氏夺了去,子孙被司马氏杀戮殆尽,这也可见曹操预见之正确与重要了。
从以上《三国演义》里所展示曹操的形象的各种风范综合看来,无论从德能,还是从才绩,都是压倒三国中其他人的,种种风范展示的主要特点是:一是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奇思妙想,有超人的智慧,每想每行都高人一筹;二是善于集中群众智慧,让部下各尽所能,尽智尽勇,他就如虎添翼了;三是能不断进取,锲而不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正是卓越领袖的风范。
《三国演义》以异乎寻常的浓墨重彩准确地勾画曹操形象。
(一)在强手云集中显曹操之超卓、脱俗。
《三国演义》常常安排一个盛大场面,让曹操亮相,显示其鹤立鸡群,一鸣惊人的脱颖。例如董卓专权,危及汉家朝纲,诸大臣皆义愤填膺,可是谁也无法杀卓,只能作“新亭之泣”,就在众大臣相对啼嘘无计可施之时,曹操挺身而出,自告奋勇愿意担当此项重任,并且象荆柯一样,立即上马而去,这一形象与对泣群臣造成鲜明对比,虽然这次行刺未成功,但事后并未祸及他人,也可见曹操是真想杀董卓的,并非徒发大言,害人害己的。再如在“讨董卓诸镇应曹公”这回中,董卓大将华雄通得诸侯们损兵折将,正在无计应战时,刘、关、张挺身而出,愿出战,而各路诸侯都瞧不起这三兄弟,甚至要大声叱退他们,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可是这时,只有曹操认为这三兄弟非同凡夫,就力荐让关羽去战华雄。果然,“酒尚温时斩华雄”,可是这一战功并未能使诸侯器重这三兄弟,反而要挟曹操,如曹操器重这三兄弟,他们就散伙了,可见这些诸侯何等愚蠢,又是曹操给这三兄弟礼遇,送礼、粮,慰安,才发展到“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打败吕布,挫了董卓锐气,逼他逃走。再说就孙权、刘备的立身行事也可知曹操远胜于他俩
。孙权靠的父兄基础,和周渝、鲁肃、吕蒙、陆逊这些大都督,才保住江山,离开这些大都督,恐怕早就成为别人的阶下囚了。刘备呢,更是如没有军师辅佐,只能困守一隅,损兵折将,军师们真是刘备的“水”,没有这些“水”,刘备真是附涸之“鱼”,早已成为别人的俎上之物了。可是曹操呢?从来军政大权都是自己掌握,设谋定计都是乾纲独断,从无什么军师、大都督之类掌他军政大权的人,纵横四海,削平群雄,建国立业都是靠自己。确实是胜过孙、刘的。还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可见曹操比孙、刘更有知人之明,更爱人材,这就是庞统事件。这位凤雏先生,才能仅次于卧龙,可是在孙权处,一直不得志,鲁肃等力荐于孙权,孙权虽召见,但不喜。而刘备呢,也是一见不喜,虽然让庞当了县官,但又轻信汇报,要查办他,并派了粗心暴躁的张飞去,差点害了这位大贤。而曹操见到庞统时,马上就觉得此人是罕见人材,优礼有加,并请他参谋军事,虽然庞统却是个间谍,给曹操献了个“连环计”,害得曹操吃了大亏,几乎全军覆没。但曹操一见他就知道是异才,这种识别能力,还是远胜于孙、刘多多矣。再如吕布手下许多大将如张(合阝)、高览、张辽,在吕布手下小有战功,但时被疑问,乃至生命难保,而到了曹操手下,就大受信用,战功累累,成为一代名将。从这些与别人的对比中可知曹操的形象多么光彩夺目。
(二)在大苦大乐和苦乐交织中增益曹操的坚毅远虑。
《三国演义》常常用大苦大乐、大喜大怨以及苦乐交织、悲喜交集时来刻划曹操,显示、增益他的坚毅、远虑和乐观、镇定。如行刺董卓时,他先是街命而来,激于义愤,要为国除奸。见到董卓面朝里睡,正心里高兴.想着“此贼命合休矣”。这种快乐真是大乐、大喜,可是想不到董卓未睡着,从镜子里看到曹操在拔刀,又转身来问他,这时间外又听到吕布来的声音,这一惊非同小可,眼看“计谋”要败露,他知道硬上是不行的了,董卓力大,又有准备了,而且吕布马上就要到了,怎么办呢?这时他的机智镇定起了极大作用,他没有象一般刺客拼个鱼死网破,或穿窗破屋而逃,而是灵机一动,想出了“献刀”这一绝招,从而编过了董卓和吕布,扬长而去。真是大智大勇,唯有曹操才具备的大智大勇,镇定从容,循辞得体,行动快捷,令人拍案叫绝。在赤壁之战中的几度悲愁喜乐,也表现他的“胜负兵家常事”、虎死不倒威、虽败犹荣的大丈夫风格,所以能稳定军心,带领残兵败将度过难关,而没有成为孙、刘俘虏,这也是难能可贵的临危不惧,机智过人的风范,这种“死到临头”的镇定,留有用之身,以图再举,将以
有为的品质,连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王也做不到的。而在最快乐称王加九锡的时候,也未骄横得失去理智,而是仍严密监视,以防为人所乘,身死国灭,这是有远见的。远见更集中表现在认识到“自作孽不可活”时,生命到了终点,他从容的立下遗嘱,安排后事,分香卖履,嘱咐小妾们自谋生路,并关照要有七十二疑冢等等。都可见他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都是较为清楚的。最突出的仍是坚毅、远虑的品质,而不是哀鸣痛苦,求生不得的展转号呼。
(三)详述复杂环境强化曹操的功,淡化曹操的过。
《三国演义》处处将曹操摆在人的位置上,而没有将他神化,也没有将他魔鬼化,虽然人总是有天使和魔鬼的两面的。书中高明的是对曹操的立身行事处处详述了复杂的大小环境,以强化他的功,淡化他的过。曹操受人谴责最多的一是奸诈,二是残忍,归根结底是杀人。杀了许多不该杀的人,书中谈到大规模杀人的有两次,一是得知父亲被害,为报父仇,打徐州,有大军所到杀人劫财.挖掘坟墓等暴行;二是许都大火,立旗帜滥杀官员。都城发生政变大火,平乱后,曹操查问官员行踪,立红白二旗,要官员自投,坑杀了无辜官员。其余多是杀一些个别人,例如杀粮官王(上后下土),杀杨修,杀蔡瑁、张允,杀秦庆重,杀田丰等,杀伏后、董妃全家等等,这些人有的是无辜者,有的是有功之人,初粗看来,好象够奸诈、残忍了.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审察一下《三国演义》为曹操杀人时描绘交代的环境背景,就觉得不能用简单的残忍、奸诈来评价了。两次大规模杀人,前次是复仇心切,有是才拉起来的军队,军纪松弛造成;后次是为了叛逆余党,清除汉室旧臣而导致的,只能是扩大化而已。至于个别杀人,则情况各异,例如杀吕伯奢全家,那是在和陈宫刚离虎口,惊魂未定之际,又看了吕的可疑行踪,听了吕家可疑的话语之后,时机紧迫,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当然要下手了。杀吕伯奢本人,也是势所必然,因为曹操知道吕回去看到全家被杀,怎会饶他。这实际是环境(追杀他)迫使他误会杀人。再如杀粮官王(上后下土),也是因为当时形势,军粮告罄,军心动摇,军队要溃散,没有办法,只有出此下策,以牺牲一个部下,来避免死伤若干部下(因为军队乱起来,敌人再乘虚而入,那就不知要有多少人头落地)。并且曹操也对王(上后下土)家属作了抚恤安排。因而这种丢卒保帅的杀人也是情势所逼。再如杀
陈宫,《三国演义》既交代了陈宫是他恩人并弃官与他同行,更详细描写了陈宫从与他分道扬镳乃至成为他的,几次杀得他人仰马翻,几乎送了他的命,这次捉到陈宫,并且陈宫又声明决不投降,当然,他可以不杀陈,囚禁他,可是,那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陈宫会逃走,就是等于放虎归山,后患无穷,这样他才不得而已杀掉,并告知将抚养陈的老母,又起身送行,因而陈宫之死,表现了陈宫之壮烈.也表现了曹操之明智,这也是环境使然。再如杀近侍是因为这位近侍忘了曹操讲过的“梦中好杀人”慎勿靠近的预告,为了讨好,而撞在剑口上的。如果他牢记命令、遵守条例就不至如此了。虽然曹操作“梦中杀人”的预告,是为了防人行刺设的诡计,可是,他是先讲明的,而不是不教而诛,所以这是近侍违纪被杀。因而不得以诱杀和乱杀来罪曹操(按:此事早见于《世说新语》 作曹操骗人带刀而后杀之)。而杨修呢,这原因就更多了,一方面是杨修名大,有震主之嫌,例如:祚衡大骂、大辱曹操时,却独独赞美“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这就是说:在当时大文人中,杨修文名是超过曹操的,曹操当然心中不乐。另一方面是由于杨修耍小聪明,损害了领袖形象,才被杀的,当然,这其中还有更深刻的政治背景,修父杨彪,是汉旧巨,不服曹操,曹操正要找借口杀鸡吓猴一下,另外曹操也讨厌杨修帮他儿子(曹植)欺骗曹操,况且当时正是他战争中不顺心,心烦意乱,一看到大将们都听杨修的话,军无斗志,这还了得,感情冲动,多种因素凑合在一起,这位“小儿杨德祖”,就活不成了。所以说杀杨是曹操的罪过,不如说是杨修自作聪明,“非宜行事”, 自寻死路。至于杀蔡瑁、张允,那完全是误会、中计,曹操杀了后马上就后悔了。而杀伏、董全家,虽是过分,也是不得而已。而杀秦庆童这对狗男女,则是快事。这个卖主求荣之徒,遭到如此下场,正是《三国演义》让曹操替天行道,是赞扬曹操之笔,而非谴责之笔。
《三国》还以一个古今罕见的例子证明曹操并不嗜杀,那是打败袁绍后缴获到一批自己部下写给袁绍的信件,是“通敌”铁证。缴获者建议查核治罪。可是曹操看也不看,下令一烧了之,还以谅解的口吻为写信者开脱,这就免除了一场大杀戮。
在具体分析了上述曹操种种杀人时的环境背景后,我们可以体会到《三国演义》作者不愧大手笔,生动形象而又深刻可信地写出了曹操全面的高出常人的言行,在写他让人产生争议的一面时,详述了复杂的环境背景,强化了他的不得而已值得赞扬的一面,淡
化了他的杀人残忍可恶的一面。书中给予曹操“奸诈”一词的评价虽不少,但也值得具体分析,通过具体事例正可看出,这种“奸诈”是随权势的增长而变化,而强化;是随斗争的复杂而变化,而强化;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而强化。“奸诈”其实就是“权变”的同义语,是作为领袖为了应付各种复杂局面必不可少的本领。另外更要指出的,书中显示的曹操的“奸诈”都是被动的,“尔虞”才有“我诈”,在自己的生命、事业受到威胁时,才不得已用诈。正如霍秋白所讲的:我们不骗人,但不能不骗狗。
综上所述,拙见以为《三国演义》以天才的笔墨,栩栩如生地写出了曹操这一天才领袖的风范,他在历史上高于孙权、刘备。说要为曹操翻什么案,实在是没有好好读懂《三国演义》的多此一举。
作者:王同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