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百万亡灵没江东——曹操赤壁之战的战略失误(罗本)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83
转发:0
评论:0
百万亡灵没江东——曹操赤壁之战的战略失误(罗本) ,烧吧!烧吧!就用这熊熊烈火,照亮东吴称霸乱世之路吧!——黄盖那一刻被火光照亮着他

烧吧!烧吧!就用这熊熊烈火,照亮东吴称霸乱世之路吧!——黄盖

那一刻被火光照亮着他们的身姿,千百年后仍凝固在记忆之中。

就在一千八百年前的赤壁,一个来自北方不可一世的想成就霸业的人,在那里的一场战争中,丧失了他号称百万的生命,那一瞬的梦想,被另外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在羽扇轻盈的挥动和利剑铿锵的乱舞之下,凌碎在赤壁昏暗的天空。曹操,这个叱诧风云的豪迈君主,这个气吞山河的乱世奸雄;诸葛亮,这位羽扇纶巾的智士,这个隐逸飘然的奇才;周瑜,这个英俊潇洒的儒将,这个豪放不拘的英雄,他们在这里挥洒着漫天的热血,书写着光荣的历史,篆刻着瞬间的永恒。而结局,却是以后两人的联手取得完胜而告终。而曹操,究竟在赤壁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回忆,究竟为什么将自己的百万大军断送在年轻一辈的手中,他的战略决策又到底存在这怎样的失误呢?

建安十一年,曹操完胜乌丸冒顿大军,随后计杀二袁,彻底平定河北,从而解除了北方的后患,同时失去了一位年轻而优秀的军师——郭嘉。

荀彧说:“我们的军队刚刚远征返还,不可以再远行了。照目前的情况看,应该等待半年以上,休养士卒,到了那个时侯,刘表、孙权可一举平定。”① 荀彧又曾说道:“天气寒冷,不可以动兵,等到来年春暖,做玄武池训练水军,然后长驱而下江东就可以了。”②

曹操此时听取了这两个计策,分兵屯田。荀彧常年坐镇许昌,虽不往征,然外部之事,尽在其掌中:曹操若急进,则孙刘必将同心戮力,未可轻视!

建安十三年夏,夏侯惇军败博望。同年秋七月,曹操起大军五十万一举而下,兵不血仞,拿下荆州。并且败刘备于江陵、夏口,威名大震。可是,他此时却不能在荆州立足采取观望态势,休整兵力,以图后用(可惜荀彧不在)。而是继续使用威逼、恐吓之计,妄想孙权束手归降,刘备坐以待毙。岂不知孙、刘这两位后三国三雄之一,又怎会是二袁、刘表、吕布之辈。低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前番数穷于孔明,犹不知其深浅乎? 又在这个时候,荀攸提出了一个计策,威压孙权③,作用还是有的,但是却不知凭周郎之才,可以断送北军的八十三万大军④。从此看出,只要是关于如何进攻江东的计策,他洗耳恭听,让他注意或者提防的策略,他却不是很爱接受。当然,自古忠言逆耳,老曹骄横满志的情况随出可见,对待张松便是如此⑤!最为无奈的,就是这样一种心态的蔓延没有冷静的阻挡,如山洪倾泻般一发不可收拾,又导致了在后期的盲目服从的作战心态,在这一点上,是致命的,且留待下文再叙。

们从正史里知道,贾诩曾经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着,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可是曹操未能听从。南下之前,士大夫孔融也曾谏于曹操,“以不仁伐至仁,安能不败乎!”⑥, 这同样从另一个方面也揭示了曹操南征的战争性质。可是奸雄的野心一旦膨胀起来,莫说驷马难追,其分量可称万斤有余!曹操很不理智的斩杀了闻名于世的孔融,在天下儒者面前露出了其奸诈的一面,从另一方面说,为赤壁的战火的点燃埋下了重要的伏笔,尤其是刘琮的不战而降,直接滋生了他急攻的紊乱情绪。 从之前的例子可以看出,荀彧的计策和劝说他还是勉强听从的,但是程昱、荀攸却已无能为力,为了不使曹操犯更大的错误,也只能是走走停停,委婉劝戒⑦。

此外,西凉的马、韩军团,同样也是一支绝对不可小视的力量,其窥视中原非一、二年矣。曹操急进,意欲平了江东之后趁势夺取凉州诸郡,从而。即使后来在赤壁之战中,马、韩势力并没有做出反应,但刘备毕竟在当年“讨曹盟约”上签了字,其中也有马腾。所以旧事一提,马、韩究竟会不会一怒之下愤然起兵,未可知也。 而且曹操的这方面忽视也是一个隐患,安抚之后再南下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至此,曹操早已为自己在赤壁的战争中挖了一个大坑,带着八十三万大军奋不顾身的往里头跳,孙、刘方面只是在里面点上了一把大火,让他的遭遇更为凄惨一些罢了。

“因为我要远征异族,平定河北,而致使公染病不起吧!”曹操含泪而言。

“不是这样,我因为感激丞相的大恩大德,即使万死也不能报答您的万分之一啊!”郭嘉感激涕零。

“看到山路这样崎岖不平,我打算退兵,你觉得怎么样?”曹操继续说①。

“......”

这段对话我想所有喜欢郭嘉的人都铭记于心。郭嘉因为水土不服而染病去世,使得曹操失去了一位甚至被很多人认为可以改变赤壁命运的优秀军师,悲痛之处,自不必说。可是曹操仍未彻底醒悟,浩浩荡荡的五十万大军奔赴荆襄,欲踏平江东。却不知道军队中的内在隐患是什么。

不错,水土不服给军队士气带来的影响几乎不亚于粮草枯竭。这一点有很多疑惑:

首先,曹营众谋士是否早就有所察觉。我们说,荀彧、贾诩的劝说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军士会得疾病,然而却有暗含之意。曹营中的谋士里,不泛程、荀、徐庶之辈,却没有一人能够体察军情,洞察形式么?

其次,曹操是否察觉到了。士兵众多,可能估计不到太多。而且大军之中,体质弱者不免

少数,这可能影响不到大局。但是,百万之众,在北方战争中早已疲惫不堪。诸葛亮曾言:此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②。再次,北军不习水战,如何在大江之中乘风破浪。不错,荀彧曾经建议造玄武池训练水军,然其意在于北方之众南下还不是时候,短短时间之内,欲得到全方位的训练,完全适应水上的环境,可谓天方夜谈。再者,北军奔波展转北方多年,从未杀向过江东之地,地域差异因素也是必须要考虑的。这一点上,虽然周瑜的一番话貌似与孔明同出一辄③,但从字里行间的分析可以看出他自己同样也对北军的弱势非常明确。

因此,说曹军赤壁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地域差异、水土不服、不惯水战并不为过。

曹操平定河北以后,收编了袁绍的降兵三十余万,大部分编入青州兵,成为主力作战部队。

曹操占领荆襄以后,得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共二十八万。

由此完全可以看出,曹军士兵之中,多半为新降或者投降不久之人,是来不及亲自视察训练的。士兵们换了主公,必然不会像原来那样100%倾心归附,总有些须不当之处。不说士兵,单道刘表手下大将,后来被封为江夏太守一做就是几十年的文聘文仲业。他的忠,反被曹操所赞赏,可是即使是这样,受到封尚以后,还是在追杀刘备的途中被其训斥回去了①。哎,为将者尚如此坏了大事,何况士卒呢?

再者,曹操大军南下以后,无论是新野百姓,还是江陵、襄阳,都是主动愿意跟随刘备逃跑的,他们至少知道一点,那就是入侵者,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诚然,曹操是为了统一,胸无大志的老百姓怎么知道?他们仅仅明白,刘使军对他们好,找到了一种感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我们先不管刘备的收买民心的手段有多么高明,单单就长坂一役过程中的那一段,至今油然感怀嗟叹不止。 这一点,南下的曹操太急,根本无法顾及。

这是自夏侯敦兵败博望坡以后 曹操的进军路线:

宛城(刘琮谴使投降) →博望坡 → 新野(被孔明红烧)→ 博陵渡口 → 樊城 → 襄阳(刘琮献城)

→ 江陵(败刘备) → 长坂坡(败刘备) → 夏口(败刘备) → 荆州(邓义、刘先投降)

曹操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从宛城直达荆州,不但大军连续行进吃不消,而且民心也没收买着。貌似跟我们有时候玩游戏的心理是一样的,急着占领,不重发展。恰恰这个问题又与 上文所叙述的“急攻冒进” 相照应,一环扣一环,曹操率领他的所谓 “百万大军”早已红了眼,在连胜的状态之下,没有冷静的面对当时的严峻形势,没有急时发现

己方内部所存在的隐患。 为什么只一把火,八十三万大军就溃散了呢? 就好象从来没有经过训练一样,这是十分值得思考的。结果:蔡醺丧命 折了些水军 士气下降

北军所谓 “锐气”,咄咄逼人,盛势之下,焉有完卵。曹操趁着连胜的高兴劲儿,给周瑜写了一封信,信中写些什么,老罗没有让我们看到,但估计就是些招降、威逼利诱之语。这时,使者被斩以后,发了一怒,这一怒,便断送了蔡瑁弟弟蔡醺的性命①。

周瑜这一水上的小战,可以说是成功的,曹操军的锐气被挫,折了些水军,充分暴露了北军的军事弱点。其次,也显示了周瑜的雄心壮志,曹操败期已然不远。

结果:蔡瑁、张允丧命

曹操急了。这四个字可以形容他这次中计的原因。简直是病急乱投医!蒋干一幕宾耳,其才平日并未展现,曹操向来善于用人,为什么这次却犯如此大错,好生蹊跷。

结果:黄盖前来烧船,零距离接触时才醒悟

执行人是蔡中、蔡和两兄弟,他们本没有错,错仍然在曹操,慌不择计,故有此败!(同上)

这里的插曲便是曹操和阚泽之间的那场心理战,想曹操生性多疑,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江东舌战之士击倒,看来老曹不是想象中的那样深不可测,问题在于此事分环境情况而定。

结果:曹操战船与士兵一起被红烧,进不得,退不得。

兵法上的所谓“连环计”并不是这个意义(王允所献杀董卓之计便是名副其实的连环计),但是执行人庞统却在此上演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连环”,将战船用铁环连接,名义上确实使得战船稳当一些,实际上却为火攻埋下了伏笔。阴毒之处自不必说,徐庶已经“骂”的很明白了⑤。 可是曹操几乎无药可救,谋士程昱已经诚恳的劝戒他,倘敌用火攻,如之奈何?

当然不否认东南风来的是这样突然,突然到近乎神话,构成了曹操心理上永久的梦魇。

事情已经过去了一千八百多年,赤壁一战的丝丝魅影仍不时飘然于世。

曹操固然有很多战略决策上的失误,但我们不能忘了他当年千军万马的指挥,横搠赋诗的豪迈,败走赤壁的大笑,以及追思郭嘉时的沉痛。

诚然,曹操败了,成为他战史上的一大污点,败的耻辱,败的心寒,败的无奈,败的沧桑。他失去了统一天下的一次大好机会,他忘记了旧时的伤痛,忘记了从前的苦楚。

悠悠“赤壁”,何其有极。尽头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你却仍抓不住。

这也将是一段回忆,你用战败,刻永世不忘的碑!

-------------------------------------------------------------------------------------------------

:Ⅱ①

封郭嘉为贞侯,养其子奕于府中。操欲南征刘表,荀彧曰:“军方北征而回,未可远行。更待半年,养成气力,刘表、孙权一鼓而下。”操从之,分兵屯田,以候调用。

——《刘玄德襄阳赴会》

Ⅱ②

操欲商议南征。荀彧谏曰:“天寒未可用兵。姑待春暖,可往冀州,引漳河之水作一池,名‘玄武池’,于内教练水军,然后长驱大进,可席卷而德矣。”操从之,遂按兵不动。

——《刘玄德三顾茅庐》

Ⅱ③

却说曹操见云长在旱路引一万兵截出路口,疑有伏兵,不敢来追;又恐水路去夺了江陵,星夜提兵前赴江陵。

却说荆州治中邓义、别驾刘先,已备知襄阳事务,料道:“我等安能敌得操也!”只得引荆州之军民出郭投降讫。曹操先使曹仁入城,安民了当,秋毫无犯。操入城,释韩嵩之囚,加为大鸿胪;邓义加为郎中;刘先加为尚书。余皆封为列侯。安慰了当,当曰操与众将商议:“今刘备己投江夏而去,但恐结连东吴孙权,是滋蔓也。如此,当用何计?”荀攸进言曰:“可差使持檄文,请孙权会猎于江夏,共擒刘备,分取荆州之地,永结盟好。此意雄壮,孙权必惊忧而投降来,其大事济矣。”。操曰:“此计甚好。”一面写檄文遣使;一面计点军马:马步水军八十三万,诈呼一百万,水陆并进。船骑双行,沿江而来,西连荆、陕、东接蕲、黄,连络寨栅三百余里,烟火不绝。

——《刘玄德败走夏口》

Ⅱ④

且说孙权在后堂,寝食不安,犹豫不决。吴夫人见权如此,请入问曰:“何事在心,寝食俱废?”权曰:“今曹操屯兵于江、汉,有下江南之意,问诸谋士,或有言降者,或有要战者。欲待战来,又恐寡不及众;欲待降来,恐操不容,故犹豫不决。”吴夫人叹曰:“仲谋何不记吾姐之言?吾夙夜不能忘,仲谋何不记之?”孙权如醉方醒,似梦初觉。只此言,断送曹操八十三万大军。

——《诸葛亮智激孙权》

Ⅱ⑤

却说张松到了许都,馆驿中下定,每曰去相府伺候,求见曹操。操原来自西都回,傲睨物表,自谓得志,不以天下为念,每曰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第三曰,张松方通得姓名。左右侍从先要贿赂,却才引入。操坐于堂上,松拜毕,立于前。操问松曰:“汝主刘璋连年不进贡,何也?”松答曰:“为路途贼寇生发,不能通进。”操叱之曰:“吾扫清中原,有何盗贼?”松曰:“南有孙权,北有张鲁,中有刘备,至少者带甲十余万,纵横无可当者,岂得为太平耶?”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乃拂袖而起,转入后堂。左右责松曰:“汝为使命,不会启丞相意,一味冲

撞。幸得丞相看汝远来之面,不见罪责。汝可急急回去!”松笑曰:“吾川中无谄佞之人也。”至次曰,与张松同至西教场。操点虎卫雄兵五万,布于教场中。果然盔甲鲜明,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戟参地;四方八面,各分队伍;旌旗散彩,人马腾空。松斜目视之。良久,操唤松前,指而示曰:“汝川中曾见此英雄人耶?”松曰:“吾蜀中不曾见此兵革,但有以仁义定天下之士。”操变色视之。松全无惧怯之意,颇有藐视之心。杨修频以目视松。操与松曰:“吾觑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非止能令人荣达,亦能使人灭族。汝知之乎?”松曰:“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也。”操曰:“汝既能知吾用兵,何不畏服?”松曰:“丞相昔曰在濮阳敌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曰,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髯弃袍于潼关,:此皆无敌于天下!”操大怒曰:“竖儒怎敢揭吾短处!”喝令左右即推出斩之。杨修急谏曰:“松虽可斩,奈何从蜀道而来入贡,恐伤蛮夷之心也。知者谓此人口出不逊,不知者谓丞相嫌礼物之微,故斩来使。”操怒气未息。荀彧苦谏,操方免死,令乱棒打出张松。

——《张永年反难杨修》

Ⅱ⑥

时大中大夫孔融上言谏曰:“荆川刘表、新野刘备,皆汉室宗亲,又不曾侵犯境界,反背朝廷。江东孙权虎距六郡,更有大江之险,不易取也。今若兴无义之师,损军折民,大失天下之望。”操叱之曰:“刘备数侮于吾,是吾心腹之大患。刘表养之,必为反背。孙权逆命安得不讨之耶?再谏,必斩!”孔融出府长叹曰:“以不仁征伐至仁,安有不败乎!”时有御史大夫郗虑之从者闻之,告与虑。虑常被孔融侮慢”心甚恨之,入见操曰:“丞相知孔融欲反乎?”操曰:“公试言之。”虑曰:“融寻常戏侮丞相,知否?略举其一二,以正其罪。丞相下令禁酒,融上言:‘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唐、尧不饮千钟,无以成其圣。且桀、纣皆好色而亡国,今世何不禁其婚姻耶?’此融之深讥丞相耳。又常记,一曰丞相问妲己之事,融对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丞相以融学博,谓书中所纪,深信之。后又问之,有云:‘妲己却被武王斩之。’丞相又问,融曰:‘以今时度之,想必当初如此矣。’时融看丞相何如人耶?曾与祢衡互相称赞。衡赞融曰‘仲尼不死’,融赞衡曰‘颜回复生’。向者衡之辱丞相,乃融之使也。此皆不足论。且融与刘备、刘表甚厚,常常音信往来。融又对孙权使讪谤朝廷,潜通消息。此可见大逆不道之情也。”曹操闻之,大怒曰:“御史之言是

也。可唤此贼,斩之于市!”遂命廷尉来捉孔融。融二子正在家对坐弈棋,左右急报曰:“尊君被廷尉执去赴杀场,二公子何故不起?”二子曰:“岂有巢毁而卵不破者乎?”言未毕,廷尉又至,尽捉融家老小斩之,灭夷其族,号令融父子尸首于市。京兆脂习兆伏尸而哭曰:“文举舍我而死,吾何独生乎?”有人报知曹操,操欲杀之。荀彧曰:“某闻脂习常谏孔融曰:‘公刚直太过,必罹世患。’乃义人也,不可杀。”操赦之。习乃收融父子尸首,并皆葬之。——《献荆州粲说刘琮》

Ⅱ⑦

刘晔曰:“丞相初到襄阳,必用先买民心;民心若定,纵兵微亦可守矣。目今刘备尽迁新野百姓入樊城,一概尽起兵,二县生灵为齑粉矣。不如先使人招安刘备,纵然不降,亦可以见爱民之心也。若使事急来降,则荆州之地,不须征战矣。然后举荆襄之兵,可图江南也。”

言襄阳既定,刘玄德已去二十余曰,荀攸进曰:“江陵乃荆、襄重地,钱粮极广,刘备夺之,急难动摇。”操奋然怒曰:“公不早言,孤已忘矣!”

——《刘玄德败走江陵》

Ⅲ①

但见黄沙漠漠,狂风暗起,山谷崎岖,操有回军之心,问于郭嘉。嘉此时不服水土,卧病于车上。操泣曰:“因吾欲平夷狄,使公远涉艰辛而染病耶?”嘉曰:“某感丞相大恩,虽死不能报万分之一。”操曰:“吾见北地崎岖,意欲回军,若何?”嘉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而难以趋利,不如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备,虏可擒也。须得曾识径路者以引之。”

——《郭嘉遗计定辽东》

Ⅲ②

数巡之后,权曰:“曹操平生所恶者,吕布、刘表、袁术、豫州与孤耳。今数雄已灭,独孤与豫州尚存耳。孤不能保全吴地,以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则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拒此难乎?”孔明曰:“豫州新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极多矣。关云长率精甲万人,刘琦领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惫;闻追豫州,轻骑一曰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鲁缟,是轻绢。)故兵法忌之,曰‘必厥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因兵势逼耳,非本心也。今将军诚能用武将统兵数万,与刘豫州同力,破曹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州可得,吴地无患,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曰。”权大喜曰:“先生之言,顿开茅塞。吾意已决,再不复议。即曰起兵,共灭曹操!”

——《诸葛亮智激孙权》

Ⅲ③

瑜即往见孙权。权曰:“公瑾夜至,必有事焉。”瑜曰:“来曰调拨军马,主公心有疑否

?”权曰:“但忧曹操兵多,寡不能敌众。余有何疑?”瑜笑曰:“瑜特为此,径来开解主公耳。主公因见曹书,言水陆八十余万,而各恐惧,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义,甚无畏也。今以实较之,彼将中国之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以久疲;所得袁众亦及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数虽多,甚不足畏也。瑜得五万兵,足以制之,愿主公勿虑焉。”权抚周瑜臂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意也。子布无谋,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于所望。独卿及子敬与孤同耳,天以卿二人赞孤也。已选三万人,船筏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普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前军稍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亲与操贼共决胜负。事已定论,卿宜向前,勿狐疑耳。”周瑜谢而退。——《周瑜定计破曹操》

Ⅳ①

玄德死战。正在危急,忽一彪军来,乃张飞也,杀开一条血路,救玄德望东而走。回头观看,南边有千百人马杀到长阪坡下,文聘当先拦住。玄德骂曰:“背主之贼,非大丈夫也!”文聘羞惭满面,领兵投东北角去。背后许褚赶来。张飞保着玄德,杀散铁骑,迤逦望东而走。渐渐喊声远去,玄德方才歇马。

——《长阪坡赵云救主》

Ⅴ②

却说曹操听得周瑜斩了他使人,毁了他书,心中大怒,便唤蔡瑁、张允一班儿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四更造饭,五更开船。时建安十三年十一月初一曰,平风静浪,北军大进。正使船到三江口,南船已摆开,旗幡中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敢有决战者,即上船来!”蔡瑁大怒,便唤弟蔡【王熏】前进,鼓噪呐喊。【王熏】大呼曰:“吾乃大将蔡【王熏】也!”甘宁执箭扣满弓,望蔡【王熏】射之,应弦而倒。宁驱船大进,万弩齐发,北军不能抵当。船左边蒋钦、右边韩当,直撞入北军队中,来捉曹操。

——《周瑜三江战曹操》

Ⅴ③

《三十六计》:“疑中自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十一家注孙子 用间篇》:“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必索敌间之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以也。”

《兵法圆机 间》:“间者,怯敌心腹,杀敌爱将,而乱敌计谋者也。其法则有生有死,有书有文,有话有谣,用歌用赂,用物用爵,用故用乡,用友用女,用恩用威。”

Ⅴ④

《三十六计》:“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法也。”

Ⅴ⑤

统别讫,至江边,正欲下船,岸侧一人,道袍竹冠,一把扯住统曰:“你好大胆!黄盖用

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吓得庞统魂飞魄散。——《庞统进献连环计》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百万亡灵没江东——曹操赤壁之战的战略失误(罗本)
就让这漫天纷飞的焰火,撒向敌人脆弱的心脏;愿它化作一支熔岩般的利剑,无情的刺向敌人的胸膛——周瑜烧吧!烧吧!就用这熊熊烈火,照亮东吴称霸乱世之路吧!——黄盖那一刻被火光照亮着他们的身姿,千百年后仍凝固在记忆之中。Ⅰ引言就在一千八百年前的赤壁,一个来自北方不可一世的想成就霸业的人,在那里的一场战争中,丧失了他号称百万的生命,那一瞬的梦想,被另外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在羽扇轻盈的挥动和利剑铿锵的乱舞之下,凌碎在赤壁昏暗的天空。曹操,这个叱诧风云的豪迈君主,这个气吞山河的乱世奸雄;诸葛亮,这位羽扇纶巾的智士,这个隐逸飘然的奇才;周瑜,这个英俊潇洒的儒将,这个豪放不拘的英雄,他们在这里挥洒着漫天的热血,书写着光荣的历史,篆刻着瞬间的永恒。而结局,却是以后两人的联手取得完胜而告终。而曹操,究竟在赤壁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回忆,究竟为什么将自己的百万大军断送在年轻一辈的手中,他的战略决策又到底存在这怎样...
· 项羽最大的战略失误是派曹咎守成皋,为什么说是最大的战略失误?
公元前203年,正值楚汉争霸时节,韩信把齐国完全拿下,而刘邦还是在和项羽在焦灼着,谁都想把对方吞掉,但是谁现在都做不到。就在这种焦灼的状态当中,突然之间彭越又崛起了。彭越先生是一个游击战的狂热爱好者,而且动不动就在楚国的后方,粮草那个地方,给项羽军队制造点麻烦。就是骚扰项羽的部队,而且他出击非常有效。因为现在所攻打的并不是项羽的重要部队,而是项羽的补给部队,也就是运送粮草的部队。这仗打的也让项羽生气,来一堆粮草,一通打一通骚扰,有的就完全被彭越拿走了,有的剩一点过来了。每次都是这样子。这个事件在历史上称为彭越挠楚。项羽他是一个打大仗的人,像这种在背后下软刀子的,他平时不太干,所以他对彭越又是看不起,又是生气,又觉得这人太没出息了,但是他也没有把自己的主要注意力放在这一块。他还是和刘邦继续在荥阳那个地方相较量,但没想到彭越这回打顺手了,拿下了17个城池。消息传到项羽的耳边,项羽觉得这是不行了...
· 吴国战略上的致命失误
吴国战略指导上有个致命弱点即划江自守,偏安一隅,缺乏进取精神。吴国虽然比不上魏国灿若繁星、众广济济,比不上蜀国一流人物聚集,但从孙策创业以来,就有周瑜、鲁肃相随,后来又有吕蒙、陆逊、江东13虎出现辅佐,但其势力范围一直没有得到大的发展,作战“北不逾合肥,西不过襄阳”,始终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活动。不可否认,孙氏政权盘踞江东80多年曾打过几场光辉的战列,但只要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它们大都属于防御性作战,非主动进攻性。吴国的保守应该说开始于孙权。孙权雄才大略,有一统天下的大志[⑴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等曰:“以此言之,孤於齐桓良优,未知诸君於管子何如耳?久不相见,因事当笑。共定大业,整齐天下,当复有谁?凡百事要所当损益,乐闻异计,匡所不逮。”⑵徒以天下未定,事以众济。若徒守江东,脩崇宽政,兵自足用,复用多为————以上两个均来自《吴书·孙权传》],但有其心无其力,虽然多次北伐(黄武七年秋...
· 曹操一生的最大的战略失误:先取东吴后图西蜀
相对于东吴的长江天险,西蜀纵然也有山川之险,然刘璋毕竟是汉室宗亲,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完全可以先礼后兵:以汉帝之名下诏归降,若不从则攻之(师出有名)。以曹操军队赤壁之前的军力完全可以沿长安南下一鼓作气拿下西蜀收服南蛮,数年之后西北两路大军夹击东吴,从而一统天下,结束群雄割据(呵呵~这样的话诸葛可能就要在隆中做一辈子村夫了)网络配图[其次:南征出师无名且不得人心]刘备。刘表皆为汉室宗亲,孙权坐领江东。曹操伐之无名乃无义之师。且出征前杀孔融更是大失人心。[最后:低估了孙权]曹操南征初期可谓一路所向披靡,连胜刘表及刘备势力后占据荆州,目标直指东吴。被一连串胜利冲昏头的他显然低估了东吴孙权的实力。因为即使诸葛不去劝说孙权,孙权也绝对会拼死抵抗:网络配图首先,东吴是以逸待劳。二来,占据地理优势:东吴军队善于水战,他们与曹操在长江开战对于习惯于金戈铁马冲锋陷阵而不习水战的北方曹操军队有绝对地理和心理
· 历史解析——马可·波罗的失误
?14世纪,欧洲人对元朝的了解,远甚于他们对中国悠久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个朝代的了解。他们有关元朝的知识来自当时的一本畅销书《寰宇记》(TheDescriptionoftheWorld)。书上说,这个国度的幅员、人口和繁荣程度胜过欧洲的任何地方,她的统治者,“无论是从臣民、领土还是财富的角度衡量,都堪称当今世界乃至从人类初祖亚当以降,最强大的人”。这本书的作者当然就是马可·波罗(MarcoPolo,1254—1324),而他所奉承的那位统治者就是忽必烈汗。波罗家族来自亚得里亚海边的科尔丘拉岛(今属克罗地亚),当马可出生时已成为威尼斯人。1260年,马可·波罗的父亲尼哥罗(Niccolò)和叔父玛菲(Maffeo)挣脱了地中海贸易圈的强大引力,一路向东而去。是年,忽必烈成为统率全体蒙古部落的蒙古大汗。经过五年的长途跋涉和买卖,波罗兄弟抵达了忽必烈汗的首都——位于蒙古草原上的哈拉和林(Karako...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