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侃三国》之:名士田畴
(一)
田畴(169年---214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今天津蓟县)人。自幼好读书击剑,在当地的名声很大。《三国志%26#8226;田畴传》中说“田畴虽年少,多称其奇。”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幽州牧刘虞打算派遣使者到长安晋见汉献帝,以表达自己对东汉朝廷的忠诚,但由于当时路途遥远、盗匪横行,需要一位有胆有识而且又能随机应变的壮士来完成使命。刘虞的部下推荐了当时年仅二十二岁的田畴。刘虞便亲自向田畴发出了邀请。见面交谈之后刘虞对田畴非常赞赏,并任命田畴为从事,为他准备好车马。等到出使前,田畴对刘虞说:“目前道路阻隔,盗匪横行,若是公开打着官差的名义出使,反而会碍事。因此我想便装出发,抵达长安可能更容易些。得到刘虞的同意以后,田畴回到乡里,挑选门客等共二十多人共同赶赴长安。不过就连田畴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来一去竟然花了三年多的时间。
田畴出发以后,历尽艰险,《三国志%26#8226;田畴传》中说“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方,直趣朔方,循间径去,遂至长安致命。”可见一路的艰辛。到达长安以后,献帝非常欣赏田畴的仁义,诏拜骑都尉,三公官府也是同时召用田畴。但是田畴都是坚决辞让,不肯接受。在得到朝廷回复刘虞的诏书后,田畴立即赶回幽州复命。但还没到达幽州,刘虞已经在同公孙瓒的冲突中被杀害。田畴悲愤之下,回到幽州后立刻去拜谒刘虞之墓,在墓前宣读朝廷回给刘虞的诏书,然后哭泣而去。公孙瓒得知消息后大怒,立即派人重金悬赏并抓住田畴,责问田畴为什么不把朝廷的诏书交给自己而是拿到了刘虞的墓前宣读。田畴说:
“汉室衰落,人怀异心,只有州牧刘公不失忠臣气节。朝廷诏书上对将军没有什么好话,这恐怕是你不愿意听到的,所以也就不交给你。何况将军你现在的行为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既杀害了无罪的君子,又敌视忠义的臣子,这样的行为,必将让燕赵有识之士皆投东海而死,谁还会愿意跟随将军!”
田畴的义正词严,终于让一向以残暴著称的公孙瓒哑口无言,最后只能将田畴释放。公孙瓒还说了一句这样的话:“田畴义士,君弗能礼,而又囚之,恐失众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年轻的田畴在幽州的威望。
如何看待这个时期的田畴呢?年轻有为,血气方刚,不畏强权,不怕死亡。书生意气跃然纸上!这时候的田畴大概和所有的青年学子一样满怀报国之志,故而有三年坎
坷为一诺的壮举。刘虞治幽,政绩卓著(见拙作“《煮酒侃三国》之刘虞—三国前期杰出的政治家”),深受幽州士民爱戴,在田畴的心目中,刘虞是正义的象征,因此他对公孙瓒的暴行义愤填膺,冒险在其墓前哭泣,并在公孙瓒面前指责其劣行,体现出的是一种鲜明的书生正气。不过,从刘虞之死中,田畴已经对东汉末年混乱的形势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这时候的他有点心灰意冷,对政治失去了信心。不过,田畴仍然有着自己的理想,接下来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
(二)
田畴在公孙瓒手中侥幸逃过一死后,回到了家乡---无终。他没有消极避世,而是创造出了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国度,并且获得了初步成功。
田畴先是招集宗族“遂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田畴又通过选举的方式成为领袖。然后按照自己的理想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
畴乃为约束相杀伤、犯盗、诤讼之法,法重者至死,其次抵罪,二十余条。又制为婚姻嫁娶之礼,兴举学校讲授之业,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丸、鲜卑并各遣译使致贡遗,畴悉抚纳,令不为寇。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绍死,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
按照现在的说法,田畴制订了明确的刑法、婚姻法、教育法条例。从田畴开始招集说的“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说明田畴事先就已经提出了一个政纲:为刘虞报仇。作为团结部属的口号。另外,从“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丸、鲜卑并各遣译使致贡遗,畴悉抚纳,令不为寇。”来分析,很可能田畴还成立了自己的军队。
如何理解田畴的这番举动呢?笔者认为:这是田畴为实现自己理想的一次实践。古今读书人都对自己理想中的社会有个美好的憧憬,大都仅仅止步于空谈之中,而象田畴这样付诸于行动者寥寥无几。从“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北边翕然服其威信”的效果来看,虽然史料中没有具体的描述,看不出田畴是否有一整套完整的政治思想和制度体系,但很明显,田畴的尝试是成功的。在当时政局混乱的局面下,田畴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一个“世外桃源”,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这种作为不能认为是一种消极的避世,而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和追求,它比庞德公之类的名士终日抱啸田间、不问世事最后老死山林更加令后世思索和仿效。
这也给后世的读书人一个启示:如何在理想不能实现的政局下去探索和实现自己的理想。著书立说固然可取,但是勇于实践进行探索则更加令人钦佩。如果仅仅止步于空谈之中,终将一事无成。
(三)
田畴的理想社会大概维持了十三年左右的时间。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为了消灭袁绍的残余势力,北征乌桓。由于田畴声名远播又熟悉当地情况,曹操事先便派人征召田畴。田畴立刻收拾行装赶赴曹营,并被曹操任命他为司空户曹掾。但是经过一番交谈之后,曹操对田畴亦是赞赏有加,“即举茂才,拜为蓨令”。但是田畴推辞不就,跟随军队驻扎在无终。
当曹军因气候及道路的影响,行军困难时,田畴向曹操提出:“沿海的这条道路在夏秋时节经常涨水,不利于行军。过去从卢龙口到达柳城有过一条路,虽然已经毁坏了有二百年,但是还是有小路可行。从卢龙越过白檀,出其不意,可以一举消灭蹋顿。”这个建议马上得到了曹操的采纳并立刻实施。也就是因为田畴的这个正确的意见,曹操得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北征乌桓的胜利,完成了同意中国北方的事业,从而结束了中原地区长期混战的局面。田畴在这场战争中立下了大功,所以后来曹操论功行赏,决定封田畴为亭侯,邑五百户。但是田畴还是固让不受。曹操也只能作罢。
如何理解这个时期田畴的心态呢?我们可以从两段史料进行分析。首先是在《三国志%26#8226;邢颙传》中记载了一段对话:
颙谓畴曰:“黄巾起来二十余年,海内鼎沸,百姓流离。今闻曹公法令严。民厌乱矣,乱极则平。请以身先。”遂装还乡里。田畴曰:“邢颙,民之先觉也。”
由此不难发现:当年还在尝试自己理想的时候,田畴就已经对曹操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评价很高。这也是后来田畴帮助曹操的原因之一。
二是《三国志%26#8226;田畴传》中的记载。当得到曹操的邀请时,田畴显得毫不犹豫这种现象来进行初步的分析。当时有其门客问他:“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袁绍请了你五次,你都不去,怎么曹操的使者一来,你就迫不及待要走呢?田畴的回答很简单:“此非君所识也。”笔者认为:这是田畴内心思想的一次转变。乌桓入侵已有百年,这种矛盾使得田畴暂时放弃了自己继续完成实现理想社会的探索,加入到民族战争的行列之中。曹操北征乌桓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而田畴的加入,则完全是为了民族大义。(《三国志%26#8226;田畴传》中说:“畴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就充分证明这一点。)。在民族大义面前,田畴显示出一个读书人的民族气节。
田畴此时的思想似乎也发生了转变。或许这个时期的田畴对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建立一个“世外桃源”,仅仅能保全自己宗族和幽州部分百姓的安全,但是根本不能改变后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局面。所以,田畴不但加入了曹操的阵营,还把自己的家属和同族三百余人全部迁居到邺城。看来是把希望寄托到曹操的身上了。
(四)
田畴加入曹操阵营后,跟随曹操参加了南征刘表的荆州之战和赤壁之战。战后曹操回忆起当年田畴在自己北征乌桓之战中的功勋,后悔当初答应了田畴的固让不受,所以又再次将以前赐封给田畴的爵位授予田畴。田畴依然是“上疏陈诚,以死自誓”,坚决不受,以至于曹操“欲引拜之,至于数四,终不受”。后来曹操很不高兴,派亲信夏侯惇前往劝说。田畴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我田畴只是一个负义逃窜之人,承蒙曹公的恩典得以安全地活到今天,已经是够幸运了。难道还要拿进军卢龙作为资本,来换取封赏和俸禄吗?纵使国家庇护我,我田畴还是感到非常惭愧。将军你是了解我的苦心的。如果你回去无法交代,那么我也就只有自刎在你的面前,以死明志了。
夏侯惇后来把田畴的话转给了曹操,曹操长叹一声,知道无法强求田畴,最后给了田畴一个议郎的虚衔。田畴终于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一直生活到四十六岁病故。
如何看待田畴不愿为官呢?这个疑问在当时就引起了一番争论。有官员针对此事弹劾田畴,说田畴是想成全自己的小节而违背国家赏罚的标准。对此曹操也犹豫了很久,让太子曹丕和大臣们进行讨论。曹丕认为田畴此举与子文辞禄,申胥逃赏一样,都不应该强夺本人的志愿而要宽容其节义;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钟繇都非常赞同曹丕的看法。其实田畴不愿为官的理由很简单:田畴认为自己没有能够亲手为故主刘虞报仇,违背节义之气,属于“志义不立、负义逃窜”之士,不应该得到朝廷的封赏。(和田畴有同样遭遇的还有邢颙。邢颙也是因为老上级去世辞官而遭到弹劾。当时曹操的态度是:“颙笃于旧君,有一致之节”,最后并没有追究)。这里我们不去深究田畴不愿为官的具体原因,我们至少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田畴没有利用自己的功劳替自己捞好处,
言行一致;也不会利用自己的节气换取政治资本,表里如一。这比起同样是名士的许攸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五)
对于田畴一生,陶渊明在自己的《拟古九首》诗之二中做了一个准确的评价:“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陶渊明对田畴这样的高尚节义之士深表敬仰,对世间不顾节义而趋炎附势、争名逐利之人表示了自己的厌恶。陈寿在《三国志%26#8226;田畴传》中对田畴的评价是:“田畴抗节,王脩忠贞,足以矫俗”,对田畴持守大节也是非常的赞赏。在笔者看来,田畴避世不消极,为人不虚伪,处世求心安,不愧为一代名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勇于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为抵御外族的入侵,放弃“世外桃源”,投入到民族战争的洪流之中并取得胜利;重诺言三年坎坷;守节气不趋炎附势;立大功不求高官厚禄。如此风范世间几人可及?
作者:灿烂海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