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家和万事兴——孙权混乱的婚姻和混乱的继承问题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7
转发:0
评论:0
家和万事兴——孙权混乱的婚姻和混乱的继承问题 ,孙权的大小老婆:1:谢夫人,这是元配,没有生子,抚育了孙权妾生的儿子孙登,后

孙权的大小老婆:

  1:谢夫人,这是元配,没有生子,抚育了孙权妾生的儿子孙登,后来因孙权有了更美丽的二奶,就被冷落 ,抑郁而死,孙登也很早就病死了,这是东吴的不幸,因为这位曾经的太子品德才能都是很被吴国百姓喜爱的 。

  2:徐夫人,是位二婚,不过仍然使谢夫人失宠,但是这位夫人还不错,继续抚育孙登,使之当上太子,群臣看到这种情况,就建议立她为后,但徐夫人爱吃醋,孙权很生气,就找个理由废了她。

  3:步夫人,这位夫人生下了鲁班和鲁育公主,步氏与丞相步骘同族。 因为美丽而得到孙权的宠幸。

  大女鲁班嫁给了周瑜的儿子周循,周循死后又嫁给全琮,全琮死后又与孙峻私通,还亲手害死了妹妹鲁育公主,是个集无耻、狠毒、、愚昧为一身的女人;小女儿鲁育许配了朱据,朱据死后改嫁了刘纂,性格和其姐大相径庭,曾委婉的劝鲁班公主不要干涉政治,被其姐害死。步夫人性情和婉而不妒忌,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得到了孙权的宠爱。孙权称帝后想让步夫人当皇后,而群臣不答应,认为徐夫人更合适皇后的位置,孙权意在步夫人而没有答应,后来病死。

  4:袁夫人,这位夫人可以说是品德一位,不过也没有子嗣。步夫人得病去世,孙权打算立袁氏为皇后。袁氏以自己没有儿子的理由推辞了。令人惊奇的是袁氏是袁术的女儿,袁术这样的草包土匪竟然生出来如此优秀的女儿真是怪事了。

  5:王夫人,是琅玡人,生下了儿子孙和和孙霸,受宠的程度仅次于步氏。步夫人去世后孙和立为太子,袁氏又拒绝了继位中宫,孙权便打算立王夫人为皇后。群臣也认为母以子贵,既然孙和做了太子,他的母亲王氏照例也应当做皇后。但这时鲁班公主就开始干坏事了,她一向憎恶王夫人,并不时谮毁她。当时孙权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她就诋毁王夫人说她面有喜色,因此孙权责怒非常,王夫人无从辩白,忧惧而死。孙和也是由于鲁班公主一班人的原因而失宠。

  6:后来孙权又宠幸了一个罪犯的女儿潘氏。这个潘氏是最美的一个,生了小聪明孙亮,后来孙亮立为太子,第二年潘夫人也被册封为皇后。她的性格险妒容媚,曾谮害了袁夫人等后宫许多侍妾。恶有恶报,后来潘夫人死于侍候他的侍妾手中,是被勒死的,孙权杀了所有侍候潘夫人的侍妾,但心里也明白潘夫人性格太坏,三个月后孙权也死去了,真是一位晚节不保的英雄。

  7:另一位南阳王夫人所生的儿子孙休为琅玡王,出居丹阳;还有仲姬所生的儿子孙奋

为齐王,出居武昌。   二宫之争

  阳光下的旧事,总是重复发生,从历史所学的教训,就是什么也学不会。

 

  在孙权蓄意的领导下,举国上下发生派系斗争与猜忌分裂。这种现象比蜀汉用人的荆益之间的政治斗争,或曹魏集团的门阀士家与儒家寒门之分,还要来得直接、明显、冲击,但是却没有太多的人注意到孙权嗣位这段俯拾可得的现成材料,反而钻空蜀汉亡于党争、曹魏亡于士寒等猜测。或许这就是想象力凭空所挥洒的山水画,远远多于写实的工笔画的原因,盖“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袁绍立嗣时,已有立子未明而产生党同伐异的现象。

 

  长子袁谭倚大臣辛评、郭图,少子袁尚揽审配、逢纪,两派人马互相攻击;袁绍另外还以中子袁熙守幽州、外甥高干守并州,刚好就是袁绍四子各据一州。后来袁绍在官渡被曹操击溃,这四子并未合力联击曹操,反而袁谭与袁尚互相攻击,袁谭后来还向曹操求救并通婚结好,最后,曹操采用各个击破,依次斩高干、袁谭、袁尚及袁熙。雄据四州的袁绍集团如果可以被割成一州一州的攻打,四州也不过是乌合之众,要是这四州又互相攻战,打起来又更容易。

 

  孙权的二子不睦,臣属党派林立,重演袁绍诸子历史。

 

  孙权原本立太子孙登,虽是一个生母来历不详的儿子,可惜早死,孙权后来改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同时策立四子孙霸为鲁王。一个是太子,一个是亲王,尊卑已定,本来也没问题。坏就坏在孙权对孙霸的待遇与孙权对孙和的待遇相同,造成臣子望风转舵,以为有机可趁。结果太子帮有丞相陆逊、大将军诸葛恪、太常顾谭、骠骑将军朱据、会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绩及尚书丁密等,鲁王帮有骠骑将军步骘、镇南将军吕岱、大司马全琮、左将军吕据及中书令孙弘,其它人也泾渭分明分别逢迎太子或鲁王,东吴名义上仍为一国,实际已有两派党争,潜伏分裂与作乱。

 

  政治斗争通常要斗臭对方,置人于死,当时全寄、吴安、孙奇及杨竺等人共同谮言毁谤太子,孙权深受迷惑。全公主(原嫁给周瑜的长子周循,原称周公主,后改嫁全琮,改称全公主)也在孙权面前说太子的坏话。因此太子孙和在孙权的心中地位一落千丈。

 

  再来就是党羽之间的斗争,赤乌四年芍陂之役,全琮父子率众与魏将王凌互战,事后竟称顾承及张休等人牵涉诈欺抢功,于是孙权下令流放顾谭、顾承、张休及姚信到交州。中书令孙弘向来阴险狡诈,正直的张休一一向很痛恨,孙弘趁机再中伤张休,孙权听

信,把下放张休的处罚改成赐死。战败的处罚最重也不过如此,结果居然发生在战胜的一方。  

  太子太傅吾粲向孙权上书使鲁王驻守夏口,有种远离天子脚边的作用,并调离杨竺不得留在首都。可惜鲁王派不会轻易自弃江山,反而向孙权谮诬陷害吾粲,结果吾粲被下狱诛杀。而因为吾粲与丞相陆逊有互通书信的关系,陆逊又曾向孙权建言太子正统之事,几次想求诣首都,欲亲谏孙权,但遭孙权拒绝。最后,孙权屡次派人责备陆逊,陆逊愤恚而死,照字面上是陆逊愤怒怨恨而死,不过若比照曹操逼死荀彧的方式,自杀也好,被赐死也好,总之是来自君王的主动压力而被迫致死。

 

  两宫之争说穿了就是鲁王孙霸想争皇位,太子孙和若要顺利登位,也得先排除鲁王的挑战。鲁王派开始很顺利,先抹黑中伤太子,次翦依附文武,再陷大臣栋梁,最后竟然使孙权幽闭太子。先前周瑜建议孙权刘备的计划不成,反倒是孙权起太子孙和采用实际行动,对内内行,对外外行,再次验证。此举无异宣告褫夺太子的政治地位,也快要达成鲁王废立太子的手段。

 

  虽为东吴达官显要,但是占不到太多便宜,反而折损丞相陆逊及名臣后嗣(张休是张昭的儿子,顾谭是顾雍的孙子)。后来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率领诸将吏向孙权要求释放太子孙和,孙权下令抓牵进殿,杖打一百;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也上书进谏,但于事无补,孙权下令满族抄斩。在朱据被贬谪新都郡丞时,孙弘又假传圣旨矫诏“赐死”朱据,于是权高如骠骑将军的朱据,不死于外患而死于内乱。太子孙和本来只是被,却因此被孙权下放到故鄣。

照理说要错就错到底,孙权就此废太子孙和,而改立鲁王孙霸为新太子,顺利嗣位也就算了,毕竟出将入相的太子也损伤殆尽,另扶鲁王孙霸这派也行。不知孙权是良心发现还是回光返照,居然下令赐死孙霸,诛杀全寄、吴安、孙奇及杨竺等党(漏了全公主这只孙大虎),但是也不让故太子孙和复位,两边各打五十大拍,而且是重打。最后改立八岁的幼子孙亮为太子,孙权死后的接班人。

 

  结果,二宫之争,两败俱伤,大臣凋零,动摇国本。孙权蓄意促成的党派斗争,宛如袁绍诸子的互斗,袁尚及袁谭还因曹操的攻击从此败亡,东吴的运气比较好,魏蜀两国刚好有难(司马懿发动高平陵夺权一年后死亡,蜀汉大将袆被降将所刺),所以东吴在有惊无险之中继续苟活。

 

  孙权死后一年,权臣诸葛恪就发动举国大攻击,以“大发州郡二十万众”,攻向只有

三千人守城的合肥新城,守将张特坚忍抗战,东吴士卒居然病伤过半,诸葛恪拒绝承认,这就是领导阶段政治斗争的后遗症,上不知下情,而上层被斗垮后,所指挥的士卒也没什么战斗力。长官桌吃尽鸡鸭鱼肉,怎知小兵饭桌饥寒交迫?最后东吴撤军,诸葛恪居然不是因为败战治罪,而是被政治斗争斗下台。想当初赤壁之战江东兵以寡击众,如今江东兵以众击寡,反倒一死就是死十万,完全不能与赤壁时相比。  

  此时的东吴,就像后来陆机在《辩亡论》所提到的亡国的原因,东吴亡国亡于没有人才。在二宫之争后,东吴象样的人才都差不多死伤耗尽,早无斗志,晋军六路吞吴时,东吴军几乎没有抵抗就等着亡国。就在东吴亡国的前一年,东吴还有大规模的地方叛变,就在晋军的巨舰将来时,东吴还误以为蜀船皆小、不足为惧。上层政治斗争的欺上暪下作风,一但感染到下层慌报军情作风,举国上下也就差不多,经不起任何的考验。

 

  二宫之争正是经典的政治斗争,父子怀疑猜忌、兄弟反目成仇、大臣结党成派、互相陷害中伤,最后还造成死伤惨重,不管是名将功臣还是小人近佞,几乎两败俱伤,一齐死在没有意义的内乱。而原因只不过是孙权使“二宫并立”,就为了太子与鲁王互相争锋,遂演变出这一段几乎破国败家的闹剧。

 

  昔日袁绍诸子争立,就是先车之鉴;后来刘表又想立幼子刘琮而不立长子刘琦时,荆州也产生纷争(后来幼子刘琮明被曹操逼降,长子刘琮暗被刘备并吞),更不是新鲜事;最后曹操在曹丕与曹植之间的抉择,也差一点步入后尘,但曹操最后仍未改嫡立庶;孙权则是不折不扣的令二宫并立,大臣分派,情况正如袁绍及刘表的下场。

 

  东吴自二宫之争后,政局不断在政变与内乱中每况愈下,最后只能坐以待毙。

  赤乌四年(241),孙权太子孙登亡。因次子孙虑亦早亡,孙权第二年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不久,又溺爱四子孙霸,使二子同宫相住,礼秩如一。因多言不宜,乃命分宫;二子由是有隙。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宗事孙和,全琮、步骘、吕岱、吕据、孙弘等附从孙霸,朝廷大臣举国中分,各助一方,斗争激烈。

  孙权步夫人生有二女,长女鲁班公主,配周瑜子周循,周循死,配全琮;次女鲁育公主,配朱据,朱据死,配刘纂。鲁班与孙和母王夫人有隙。孙权欲立王夫人为后,鲁班阻之。她恐孙和日后怨恨,心不自安,数谮之。孙权有次卧病,孙和去祠庙祭祀,顺路看望了一下其张妃的叔父张休。鲁班派人盯梢,把此事告诉孙权,说太子是专去妃家计

议,又说王夫人见皇上寝疾,有喜色。孙权由是发怒,孙和渐失宠,王夫人忧郁而死。孙霸遂觊觎滋甚,其党日兴。陆逊、顾谭、吾粲等数上书陈辞嫡庶之义,孙霸党羽则从中构陷。孙权大怒,流放顾谭至交州;收吾粲下狱诛;累遣使责让陆逊,陆逊愤恚致死。对孙霸结党图嗣,孙权亦感忧患,谓孙峻曰:“子弟不睦,臣下分部,将有袁氏之败,为天下笑。一人得立,安得不乱?”(《三国志·孙和传》注引《通语》)遂有改嗣之意。

  孙权尚有五子孙奋,六子孙休及少子孙亮。孙权始宠孙亮。鲁班见孙亮与母潘夫人有宠,便屡夸孙亮,又作媒将侄儿全尚女嫁之。后孙亮即位,立全夫人为皇后,全尚官至太常,全氏宗族遂为贵戚。潘夫人天性险妒容媚,谮害宫人甚众。孙权寝疾时,她使人问孙弘吕后专制故事。她因侍候孙权疲劳成疾,昏睡时被宫人缢杀。

  赤乌十三年(250),孙权幽闭孙和,欲立孙亮。朱据、屈晃、陈正、陈象等进谏。孙权大怒,杖笞朱据、屈晃,族诛陈正、陈象,另有十余人受诛放。孙权废孙和,徙之故鄣;赐孙霸死,诛其党羽;立孙亮为太子,潘夫人为皇后。

  太元元年(251),孙权见陆逊子陆抗,曰:“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责让之书,请一焚灭,莫令人见也。”(《三国志·陆抗传》)冬,孙权寝疾,颇悟孙和无罪,欲召还都。鲁班、孙峻及孙弘皆阻之,孙权乃止,封之为南阳王,遣长沙。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辅政。孙权嫌其刚愎自用,孙峻谓朝臣皆莫能及,极力保之。孙权乃诏诸葛恪为首席辅政,孙弘、滕胤次之。

  神凤元年(252)四月,孙权疾困,又急召吕据、孙峻并与诸葛恪、孙弘、滕胤受遗诏辅政。翌日,孙权病世,享年七十一岁。年仅十岁的孙亮即位。裴松之认为孙权立嗣,方之袁绍、刘表,昏悖甚矣。

作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李晔在混乱中继承皇位
公元888年3月,长安城皇宫内出人麟德殿的人都悄声细语,惶恐不安。原来,刚从汉中避难回来的唐僖宗得了重病,药石无效,已经陷入半昏迷的状态了。唐僖宗12岁的时候,由宦官扶植,即位为君。那个时候,唐朝已经进入了晚期,社会矛盾日渐激化。均田制已经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土地私有制迅速发展,富有的人田连阡陌,贫穷的无立锥之地。基于庄园经济上的两税法,其剥削愈加严酷。徭役繁作,征发无时,唐朝统治集团的腐败与贪婪一天比一天严重。再加上接连好几年的灾荒,贫穷人家都磨蓬作为食物,采槐作为菜,很多地方居然出现了人吃人的的惨状。百姓忍无可忍,以浙东裘甫与桂林戍兵的起义作为标志,拉开了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僖宗即位的那一年,爆发了规模更大的王仙芝与黄巢领导的起义。公元880年,黄巢军将唐京城长安拿下,僖宗向西逃人蜀,调集了各道节度使以及沙陀、党项等部骑兵,对长安进行围攻。公元884年,黄巢兵败,...
· 太子李重俊谋反:混乱的唐中宗时代混乱的开始
唐中宗复位后不久,相王李旦向中宗请求尽快立下太子,以固邦定本,这时正逢中宗回驻长安之时。太平公主也向中宗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中宗于是未与韦氏、武三思等商量,就立了卫王重俊为太子。这重俊系后宫嫔妃所生,并非韦氏嫡出,韦氏知道后想要提出异议,但为时已晚,所以心里很不痛快。武三思和安乐公主李裹儿都对此也很不满。原来,韦氏只生一子,这便是长子重照,后来改名为重润。当时父亲庐陵王从房州回到东都并再度立为太子后,重润曾被封为邵王,因与妹妹永泰公主一起谈及武氏与张昌宗、张易之的丑事,被二张知道后向武氏告状。武氏不禁恼羞成怒,立即召重润兄妹入宫,也不听其分辨,便令侍从杖击。两位平日娇生惯养的金枝玉叶,哪里经得起杖刑,一回住处,就气息全无了。武氏还并不解气,又把永泰公主的丈夫、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同日赐死。中宗复位以后,安乐公主因为皇后再没有儿子可立为太子,而自己是中宗与韦氏最宠爱的女儿,再加上太子之位一时也未...
· 俄罗斯混乱时期
· 刘]让天下变得混乱
根据那些历史书籍上面的记载,对汉元帝刘�]的评价是“柔仁好儒”,这也就是说他生性仁慈软弱,喜欢儒家的那些学说。这在他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来了,当他看见自己的父亲汉宣帝将一些法家的人提拔为重臣,并且用严酷的刑法处置那些手下的人时,就感觉非常不赞同。尤其是那些大臣们没有犯下多么大的罪时,汉宣帝也进行严惩,这就更让他看不过去了。例如大臣盖宽饶和杨恽这些人只是说了几句话,因为冒犯了汉宣帝,就被杀死或者被逼自杀了,简直就是没有道理。于是有一次刘�]就在和汉宣帝一起吃饭的时候,非常委婉地对他说:“我认为父亲您有的时候使用的那些惩罚手段稍微有点过了头,这样做影响有点不好,另外您应该让那些儒生多做官,这样他们会以怀柔的方式治理天下,让国家更加和谐。”汉宣帝听到自己的儿子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心中大吃一惊,立即拉下脸来,十分严厉地说:“从大汉王朝刚一建立的时候,就确立了自己使用什么样的国家制度,那就是...
· 讲历史——混乱的终结——统一的大帝国
战国两百年时间,混乱、动荡,整个中国像被放进一个离心力大转盘中,转得快要彻底散架解体了。然而在公元前3世纪结束前,从大转盘中竟然转出了一样相反的东西——统一的大帝国。统一和帝国两件事同等重要。统一终结了列国状态,也一并终结了前面制造出列国状态的封建制度;帝国则是在封建制度的废墟上升起的全新秩序。封建制度漫长的瓦解过程,给太多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人民渴望和平、渴望秩序的强烈心情,是帝国崛起最大的助力。法家编户齐民以及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这些新措施逐步打下了帝国存在的基础,才能在大分裂大游离中产生彻底不一样的新时代、新政治体制。打造出这个新帝国的秦始皇,自觉开创了一个新天地,与之前的历史决然断裂开来,所以给了自己一个全新的名号,叫皇帝。而且他期待从此这新天地能够延续下去,所以又将自己称为始皇帝——第一个皇帝,然后传给儿子二世皇帝,再给孙子三世皇帝,一直传下去。从一个角度看,他这种类似“万世一系”的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