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甘宁传]辨疑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83
转发:0
评论:0
[甘宁传]辨疑 ,[甘宁传]原顺序: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

[甘宁传]原顺序:

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馀里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领阳新、下雉两县。

后从攻皖,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卒破获朱光。计功,吕蒙为最。宁次之,拜折冲将军。

后曹公出濡须,宁为前部督,受敕出斫敌前营。权特赐米酒众殽,宁乃料赐手下百馀人食。食毕,宁先以银碗酌酒,自饮两碗,乃酌与其都督。都督伏,不肯时持。宁引白削置膝上,呵谓之曰:“卿见知于至尊,熟与甘宁?甘宁尚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乎?”都督见宁色厉,即起拜持酒,通酌兵各一银碗。至二更时,衔枚出斫敌。敌惊动,遂退。宁益贵重,增兵二千人。[一]

[一]、江表传曰:“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饮马。权率众七万应之,使宁领三千人为前部督。权密敕宁,使夜入魏军。宁乃选手下健儿百馀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逾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因夜见权,权喜曰:“足以惊骇老子否?聊以观卿胆耳。”即赐绢千疋,刀百口。权曰:“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停住月馀,北军便退。

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

建安二十年,从攻合肥,会疫疾,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馀人,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权逍遥津北。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宁引弓射敌,与统等死战。宁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权尤嘉之。[一]

[一]、吴书曰:凌统怨宁杀其父操,宁常备统,不与相见。权亦命统不得雠之。尝于吕蒙舍会,酒酣,统乃以刀舞。宁起曰:“宁能双戟舞。”蒙曰:“宁虽能,未若蒙之巧也。”因操刀持楯,以身分之。后权知统意,因令宁将兵,遂徙屯于半州。

1、争三郡

传:“(建安二十年)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吕岱传:“建安二十年,督孙茂等十将从取长沙三郡。”

华阳国志卷六刘志:“(建安二十年)孙权怒,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

资治通鉴卷六十七:“(建安二十年)权大怒,遣吕蒙督兵二万以取三郡。”

2、攻皖城

吴主传:“十九年五月,权征皖城。”(事在“争荆州三郡”前)

肃传:“十九年,从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事在“争荆州三郡”前)资治通鉴卷六十七:“(建安十九年)闰月,权亲攻皖城。”

又有凌统传:“又从破皖,拜荡寇中郎将,领沛相。与吕蒙等西取三郡。”([吕蒙传]亦先“攻皖城”,后“争三郡”)

因上两点各项记载甚明,是[甘宁传]顺序出错。故今只将各书罗列于此,不再分析。

3、劫魏营

首先,是[江表传]中多出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权曰: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张辽逞威于其后的建安二十年(215年),而此处“甘宁百骑劫魏营”事却在“张辽威震消遥津”之前,安有“未知其威,便先赞之”之理。

况此句上文是“权喜曰......”,“赐绢千疋,刀百口”后又是“权曰......”,文理不通。而[建康实录]于此处仅有前之“权喜曰”,而无后面的“权曰”(见后文),是也。

其次,[甘宁传]及其注引[江表传]事皆在建安十九年(214年)至建安二十年(215年)之间。

按武帝纪:“(建安十九年)秋七月,公征孙权......冬十月,屠枹罕,斩建,凉州平。公自合肥还。”

[吴主传]于是年无“曹公出濡须”语。而[武帝纪]虽有出征语,但无交战言([通鉴]仅言七月出兵,未言及交战、回军)。其后云“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发闻,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盖以北方事多,未及交战而还。

而按[江表传]中的记载,倒颇似建安十八年(213年)的事。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建安十八年)春,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号步骑四十万,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其都督公孙阳。权率众七万御之,相守月馀。”

吴主传:“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馀。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武帝纪:“冬十月,公征孙权。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

[通鉴]中“攻破孙权江西营,获其都督公孙阳”与[武帝纪]合,“相守月馀”则与[吴主传]合,而其中的“四十万”、“七万”兵力皆与[江表传]相合。

然其皆未载甘宁事。但是,[建康实录]却记录下了这一笔。

建康实录:“建安十七年:城楚金陵邑地,号石头,改秣陵为建业。是岁,初作濡须坞于江西,以拒曹操。时操以步兵号四十万,列营出濡须口,权以七万当之。使甘宁夜突入操营,斩数级而还,操军大骇,军中鼓噪。权闻笑曰:“足以惊老子否?聊复观卿胆耳。””

是,则此事当发生在建安十八年(213年),[实录]所书“十七年”为曹操出兵之始。 综上所述,[甘宁传]此处的顺序似乎应更改为:

后曹公出濡须......[一]

[一]、江表传曰......

后从攻皖......

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

宁虽粗猛好杀,然开爽有计略,轻财敬士,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此句前后皆不搭,疑又误之。度其文,全传未有称“健儿”语,惟上引[江表传]中称“宁乃选手下健儿百馀人”。又因此句紧承[江表传]之后,疑其本为小字注。既[江表传]所语)

建安二十年,从攻合肥......[一]

[一]、吴书曰......

作者: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甘宁传》辨疑
[甘宁传]原顺序: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馀里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领阳新、下雉两县。后从攻皖,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卒破获硃光。计功,吕蒙为最。宁次之,拜折冲将军。后曹公出濡须,宁为前部督,受敕出斫敌前营。权特赐米酒众殽,宁乃料赐手下百馀人食。食毕,宁先以银碗酌酒,自饮两碗,乃酌与其都督。都督伏,不肯时持。宁引白削置膝上,呵谓之曰:“卿见知於至尊,熟与甘宁?甘宁尚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乎?”都督见宁色厉,即起拜持酒,通酌兵各一银碗。至二更时,衔枚出斫敌。敌惊动,遂退。宁益贵重,增兵二千人。[一][一]、江表传曰:“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
· 《甘宁传》辨疑
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馀里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领阳新、下雉两县。后从攻皖,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卒破获朱光。计功,吕蒙为最。宁次之,拜折冲将军。后曹公出濡须,宁为前部督,受敕出斫敌前营。权特赐米酒众殽,宁乃料赐手下百馀人食。食毕,宁先以银碗酌酒,自饮两碗,乃酌与其都督。都督伏,不肯时持。宁引白削置膝上,呵谓之曰:“卿见知于至尊,熟与甘宁?甘宁尚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乎?”都督见宁色厉,即起拜持酒,通酌兵各一银碗。至二更时,衔枚出斫敌。敌惊动,遂退。宁益贵重,增兵二千人。[一][一]、江表传曰:“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饮马。权率众七万应...
· [甘宁传]辨疑
[甘宁传]原顺序:后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羽号有三万人,自择选锐士五千人,投县上流十馀里浅濑,云欲夜涉渡。肃与诸将议。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权嘉宁功,拜西陵太守,领阳新、下雉两县。后从攻皖,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卒破获硃光。计功,吕蒙为最。宁次之,拜折冲将军。后曹公出濡须,宁为前部督,受敕出斫敌前营。权特赐米酒众殽,宁乃料赐手下百馀人食。食毕,宁先以银碗酌酒,自饮两碗,乃酌与其都督。都督伏,不肯时持。宁引白削置膝上,呵谓之曰:“卿见知於至尊,熟与甘宁?甘宁尚不惜死,卿何以独惜死乎?”都督见宁色厉,即起拜持酒,通酌兵各一银碗。至二更时,衔枚出斫敌。敌惊动,遂退。宁益贵重,增兵二千人。[一][一]、江表传曰:“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
· 赤壁辨疑
研究三国已经是几十代人做过的事,赤壁之战更是已经被前人反复讨论大概几千遍了,本来是轮不到我来罗嗦的。可是奇怪的是,前人对赤壁的研究,要么对此战由谁发起的问题略过不提,要么就直接认定是由曹操发起的。我走南闯北,论坛也好,现实生活中也好,凡提起赤壁之战,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半就认定是曹操发起的。岂不知这一认定问题很严重吗?曹操此战被定上些“不智”“头脑发热”“污点之作”的罪名倒也罢了,更有浅薄者直接就怀疑起曹操的战略水平战术水平来,这冤可实在忒大了点。可事实上,挑起赤壁之战的恐怕未必是曹操吧?我是很有些怀疑的,就试着说道说道吧。其实直接定曹操是赤壁之战的挑起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思维惯性,荆州之战既然是曹操发动的,那么接下去攻吴就顺理成章,自然就是曹操发起的了。被这一思维惯性误导了的,也许还包括陈寿老先生,不然他的《志》向来被视为为三国史的正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得出这结论来呢?赤壁之战...
· “六出祁山”辨疑
一、祁山辨祁山位置,不外两种看法:一是泛指说,一是特指说。持第一种观点的当首推《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虽然没有专门研究祁山,但根据其在小说中所描述的位置,祁山西起上圭之南的西县,东至陈仓之东的眉县,东西绵延数百公里,横陈陇坂左右,看来他是把整个秦岭(至少是眉县以西)视作了祁山。但在《三国演义》第100回中,他又用具体位置的描述否定了他的泛指说:“祁山乃长安之首也:陇西诸郡,倘有兵来,必经由此地;更兼前临渭滨,后靠斜谷,左出右入,可以伏兵,乃用武之地。吾故欲先取此,得地利也。”这是把祁山位置具体定在陇坂以东眉县境内的渭水之南,斜谷之北。一会儿泛指,一会儿特指,前后矛盾,令读者茫然。持泛指说的今人代表是任乃强先生,他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的《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以下简称任注)注祁山条时说:“祁山,盖天水与武都间,秦岭西部大分水岭之统称。随山道要害筑城戌,故址甚多,皆有祁山之名”。任先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