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吴中对的比较
他是这样说的:
“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之项羽,将军由得桓文乎?(以孙权前后语观之比,可推测,此时孙权不过想达到齐桓晋文的功业而已,对所谓“建帝”、“图天下”,是从未想过的。)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无自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此时曹操虽官渡大胜,但袁绍残余势力仍有,且还有马超、韩遂、公孙康等人未服)。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帝号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此时,正是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两年后,也就是建安七年,袁绍忧死。又过五年,刘备三访诸葛亮,这便是闻名史册的三顾茅庐,在三顾茅庐中,同样诞生了一个惊人的战略规划,就是隆中对。
两对相差七年,两者有着不少相似:
(1)都认为曹操非首要对手
此时此刻的曹操,远非当日可比,鲁肃的想法,曹操就如昔日的楚霸王,称霸天下,兵源充足,国富民强,其不可卒除,汉室之不可能复兴,便在于此。
同样的,诸葛亮也抱持着同样想法,他认为曹操之优势,除了天时之外,“人谋”亦为其优势之一,所以即使“名微众寡”亦能胜袁绍,以弱为强,直到吞并袁绍,以是“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此诚不可争锋。”
由此可知,诸葛亮与鲁肃以其优异的眼光,对当时情势下了恰当又相似的论点,就是“不可卒除”与“不可争锋”。
(2)鼎足一方,以图天下
因为曹操不是一时可除,为了日后生计,鲁肃和诸葛亮俱对其主提出首要方案。
鲁肃认为当前孙权首要之务,是先“鼎足江东”,也惟有此,方有资格“以观天下之衅”,也才有可能除黄祖、伐刘表、夺取荆州,然后“竟长江所极”了。
诸葛亮的情形与鲁肃略有不同,那是源于当时的刘备一无所有,所以,他劝说刘备“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授将军也”。同样也是先要求刘备拥有立足之地,这可言之为“鼎足荆州”,然后再向刘璋、张鲁动兵,于是“总揽英雄,跨有荆益之地,保其岩阻”。无独有偶,与鲁肃的“竟长江所极”有异曲同工之意。
(3)因提出对策,受到宠爱,尔后同样受到同侪排挤
鲁肃因吴中对,使得孙权发前所未有之图,大叹“此言非所及也”,可是张昭却不以为然,他认为鲁肃“谦下不足”,然后颇訾毁之,云其年少粗俗,实未可大用,但孙权
并不介意,反而益发尊重 。 而诸葛亮因为优秀的才能为刘备所欣赏、信任,所以“情好日密”,这引起了关张的不快,刘备听闻之后,也只淡淡地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同样也是不受影响。
●【两对的差异】
隆中对里,诸葛亮一开始便看出孙权对刘备可给予的帮助和支持,毋宁是相当大并且有效的,所以也明白表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日后并也按此一蓝图而走。
但在鲁肃的吴中对中,并没有说出孙权当时可依赖的盟友,“竟长江所极”之后,应当如何.鲁肃并没有说出显然的下文,原因是当时益州占有着为刘璋而非刘备,荆州为刘表而非刘备,对于刘璋,诸葛亮言其“暗弱”,想当然耳,鲁肃是不会考虑此人选,自不会要孙权与刘璋联手抗曹了。刘璋没有这个能力,也不符合鲁肃的理想。
那么,鲁肃是否便抱着要吴国与魏国一对一,所谓的“二分策”呢?
这种情况没有实现的可能,在鲁肃的计划里,也没有这一点。
此时,刘表卒,鲁肃终于找到可以信赖的伙伴,于是,他对孙权说要出使荆州,表面是为“吊二子,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实际上却是要刘备“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以此观,鲁肃和诸葛亮抱持的同样想法,那就是,“孙刘联手,以抗曹操。”
从后来只有鲁肃力主借给刘备长江以北四郡(再加上之前到手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共八郡,也就是荆州全境,所以《三国志》才有“求都督荆州”之记 )可更以了解鲁肃的想法,他之所以在吴中对中未提出,很大的原因是当时刘备吞不下荆州,几乎无立足机会与地方,孙权是不会想和这种人联手的。
当然,孙权自己也吞不下(只会给曹操可乘之机),而刘表又不足以依恃,自然地,只得将这想法压下,等待日后行事.有可能,行之;不可能,便另找策略,这又可看出鲁肃过人之处了。
读者们之所以产生“二分”的误解,在于未通盘熟悉鲁肃的作法。
然则,其实也可以这么解释,鲁肃曾经产生过“二分”的想法,但他看到了刘备且称之为“天下枭雄”,而碍于当时情势,于是乎,推翻了以前的想法,进而规划共同抗曹的政治理念.不过,在下还是宁愿相信前说,就是,鲁肃从未有过二分的规划,当然,这是属于个人对历史的解读了。
作者:雁门张文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