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还说赵云--中军官职

2017-06-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41
转发:0
评论:0
还说赵云--中军官职 ,----------------------------------------

----------------------------------------------------------------------------------

一、主骑(192-194)

----------------------------------------------------------------------------------

赵云传:“本属公孙瓒,瓒遣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主骑。”

“主骑”,既“主管骑兵”。

[资治通鉴]在此处作“主骑兵”(卷六十)。其实“主骑”既可完整地表达此一含义。如:

[新唐书]--[哥舒翰传]:“使王思礼主骑,李承光主步。”

[新唐书]--[叛臣下]:“唐宏为先锋,骆玄骑,赵简主徒,王朗为殿。”

作“主骑兵(军)”亦可。如:

[新唐书]--[叛臣下]:“儒使宏主骑兵,厚赐之。”

[新唐书]--[李光弼传]:“转卫尉卿,兼朔方先锋。史思明攻河阳,光弼召主骑军。”

[旧五代史]--[邓季筠传]:“及太祖镇汴,首署为牙将,主骑军。”

诚然,[三国志]中在表此一义时多用“督”(又或“将”)。如:

曹仁传:“行厉锋校尉......仁常督骑,为军前锋......以议郎督骑......初以仪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从围南皮。”

公孙瓒传:“中平中,以瓒督乌桓突骑,从车骑将军张温讨凉州贼。”

但是,“督”和“主”实际上是可以互换或连用的。

李严传:“于是亮表平曰:......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

既可“主督”,又可“督主”。

那么,为什么在这里将“主骑”划归入“中军”一类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骑兵数量太少。而刘备此时为数不多的骑兵最大的可能是跟随在谁的身边呢?不言而喻。

----------------------------------------------------------------------------------

二、牙门将军(209-214)

----------------------------------------------------------------------------------

赵云传:“迁为牙门将军。入蜀,云留荆州。”

“牙门将军”这一称号由刘备首创,是其特别为赵云而量身定做的(亦如诸葛的“军师”)。

“牙门”,既“营门”。那么,此“营门”是哪一军的“营门”呢?刘备的中军。

而从刘备想到的此一称号来看,赵云极有可能曾一度出任“牙门将”之职。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此职既刘备初期最高级别的“中军将领”。因为此时刘备方惟有三位将军,“关荡寇”、“张征虏”和“赵牙门”。关、张为外,而赵云为内。 如果说赵云也属外军,则无需由“偏将军”改授刘备特创的“牙门将军”。

----------------------------------------------------------------------------------

三、留营司马(211-214)

----------------------------------------------------------------------------------

赵云传注引云别传:“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

所谓“留营司马”,既“留守大本营的司马”。正确地说,还得在前面冠上“左将军”三字。

其实这时的赵云仍领有“牙门将军”的职位,因其与“留营司马”不相统属,是可以兼领的。“留营司马”则是“左将军”属官,而“牙门将军”却是独立的将领。

或曰,“中军将领”不正应随刘备往蜀么?奈何留于后方?

诚然,刘备军中确需“中军将领”。可是,“京畿重地”就不需要“中军”了么?

但看随刘备入蜀的人员,文臣如庞统、伊籍、马良、陈震、蒋琬、邓方、张存等;武将如黄忠、魏延、霍峻、辅匡、刘邕、习祯、冯习、张南等,全是荆楚人士。惟卓膺不知何人;惟简雍为刘备旧部(对于千挑万选带了个简雍的猜想:1、说说心里话和家乡话;2、简雍很“滑稽”,可解闷)。

----------------------------------------------------------------------------------

四、翊军将军(214-223)

----------------------------------------------------------------------------------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

“翊军将军”这一称号亦为刘备首创,乃续“牙门将军”后另一特别为赵云而设的将军号。

“翊”,既“辅佐,帮助”。那么,此“翊军”辅佐的是哪一军呢?刘备的中军。

从此处看来,“翊军将军”的职责和“牙门将军”没有太大出入,不过级别更高尔。高至几何,则不得而知,但仍可从后世的“翊军将军”稍作旁证:

“护军、翊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散县公,开国县侯,为从二品”。(南宋)

“翊军、翊师将军......征东、征南、征西、征北......为正六品”。(隋)

由上可知,在南宋时期,“翊军将军”已是“从二品”大员。而隋时虽为“正六品”,但显然是因为整体官品下降所导致,如“四征”亦为“正六品”。

或曰,中军将领的最高统帅为“护军”和“领军”,不干他“翊军将军”什么事。 然,那只是曹孟德的制度,和刘备无关。亦如曹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便改“护军”为“中护军”,但刘备始终不曾加多一个“中”字。

我们还可从刘璋处看看曹操以外的诸侯是如何理解“护军”的。

李严传:“建安十八年(213),署严为护军,拒于绵竹。严率众降。”

传:“(刘)璋复遣李严督绵竹诸军,严率众降。”

此处的“护军”起的就是沿袭汉制“监督诸将,调节各部关系”的作用。我们再看看刘备方面:

黄权传:“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于是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

此处的“率诸将”亦同李严例,并非“统率诸将”,而仅仅是“督率诸将”。“诸将”负责统兵,黄权负责“监督、协调”(当然,此时的黄权尚有“偏将军”之号在身,可以以“偏将军”的身份领军,但却无法“率诸将”。因此,他此时实际履行的职责是“护军”)

(又,刘备方比黄权更早的“护军”:杨戏传:“定益州,以(吴)壹为护军、讨逆将军。”)

而“领军”则由曹操首创于建安四年(199年),蜀汉出现此职则可能是刘备称帝后的事了。如:

杨戏传:“(冯)休元名习,南郡人。随入蜀。东征吴,习为领军,统诸军,大败于猇亭。”  

杨戏传:“(吴)壹族弟班,字元雄,大将军何进官属吴匡之子也。以豪侠称,官位常与壹相亚。时,为领军。”

虽吴班事未载详细时间,但若依魏制的话,则“领军”位更高于“护军”。然其“官位常与壹相亚”,而吴壹恰恰就是“护军”。因此,蜀汉的“领军”亦绝不等同于魏制。

所以,在此时,惟一有中军领导权的除了君主刘备外,就只有“翊军将军”赵云和“牙门将军”魏延了。而赵云又正是由“牙门将军”升上来的,可知其位高于魏延,此是为“中军最高统帅”。

(另外,蜀汉还有几个疑似“中军将领”的将军号,附录在后。)

----------------------------------------------------------------------------------

五、中护军(223-229)

----------------------------------------------------------------------------------

赵云传:“建兴元年(223),为中护军。”

“中护军”之号,据说为曹操所改于建安十二年(207年)。然孙吴方却于孙策时既

已有之: 周瑜传:“(建安)五年(200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而吴国后来更将“中护军”一职分为“左(蒋钦、朱然、陆逊)、右护军(步骘、吕蒙、全琮、留赞)”。

蜀汉则直到刘禅继位后方有“中护军”之说,首任者既赵云,时“中领军”一职无考。赵云仍保持其“中军第一”的地位。

查“中护军”的职责,三国却又颇为雷同。

夏侯玄传注引世语曰:“玄世名知人,为中护军,拔用武官,参戟牙门,无非俊杰,多牧州典郡。”

夏侯玄传注引魏略曰:“玄既迁,司马景王代为护军。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

杨戏传:“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赞赵子龙、陈叔至”

再加上周瑜的“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基本上都可划归为“要职”一类。

此时以赵云为首任,应该不是偶然的,而是因为赵云的确一直处于“中军最高统帅”的职位上。只不过此前专注于领军作战,此时则又增加了“选拔武官”的职责。

而各国“中护军”如魏之韩浩、牵招、陈群、蒋济、毕轨、夏侯玄、司马师、司马望、司马炎、贾充等;吴之周瑜;蜀之赵云、费祎等。除了少数几个外,大多数都只能算是文官,亦可见赵云身上是颇带有几分文人色彩的。

另,费祎传:“建兴八年(230年),转为中护军。”

因其时紧接赵云卒年建兴七年(229年)之后,颇疑赵云一直保留此职至终(费祎“中护军”的职责又略有变更,附录在后)。

----------------------------------------------------------------------------------

综上所述,赵云从投身刘备起便一直身处中军,并保持着“第一”的地位。或许其官位稍低于“关前、马左、张右、黄后”,爵位则更无法比(关汉寿亭、张新亭、马都亭、黄关内)但要论职权,却又至少高于黄忠(关督州、张督郡、马督县、黄督啥)。

而京畿要地和刘备的安全都是重中之重的大问题。所以,绝对不能以简单地“地位不高”和“没被重用”来形容赵云。

----------------------------------------------------------------------------------

附1:疑似“中军将领”的将军号

----------------------------------------------------------------------------------

刘备在汉中称王后,又加设了两个疑似“中军”的将军号:

1、法正传:“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于是论者又认为法正才是“中军最高统帅”。

窃以为非,此“护军将军”绝非与魏制等同。按魏制资历浅的为“护军”,然后升“中护军”,直至“资深者”方为“护军将军”。可法正有此资历否?

2、刘封传:“(建安二十四年219)迁封为副军将军。”(时刘封一直未回成都)

关于刘封属“中军”,想来凭其“义子”的身份,也应该不会有太大偏差。而“翊军”与“副军”的含义差不多,都为“辅助”。

虽说他此时不在“中军”该待的地方,可其“副军”之号却是早就有了的。

刘封传:“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

这个“副军”的称号也是刘备首创。窃以为益州定后,刘备便将其收入了中军。

至于为何没有及时将其调回成都,或因当时关羽北伐战役尚未结束,刘备留其在此观望尔。因为也始终见不到刘备将其任命地方的记载(如兼领某某太守)。

因而,如若将此二号收归“中军”,则应该是刘备称王后为扩大、改良中军系统所作出的安排。以各人的身份推断之,刘备或欲以“义子”刘封主宫内事,以“谋臣”法正主选拔事,以“爪牙”赵云主统兵事。

后又有“辅军将军”、“绥军将军”、“抚军将军”三号亦疑似蜀汉制的“中军”(此“抚军”亦不等同于魏制的“抚军大将军”)。

来敏传:“丞相亮住汉中,请为军祭酒、辅军将军。”(应在诸葛亮首次北伐时或与下两号同时)

杨仪传:“八年(230),迁长史,加绥军将军。”

蒋琬传:“八年(230),代(张)裔为长史,加抚军将军。”

“辅军”就不用多说了,其义与“翊军”、“副军”等同。而“绥军”和“抚军”则为“安抚”之义,与汉制“护军”的作用“监督诸将,调节各部关系”相合。

而增设这几个“中军将领”将军号又恰好与“中护军”改制同时。

----------------------------------------------------------------------------------

附2:“中护军”的变迁

----------------------------------------------------------------------------------

费祎传:“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以奉使称旨,频烦至吴。建兴八年(230),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

其中“参军”及“司马”皆为“丞相”属吏,而其穿梭两者之间。兼且此处乃用一“转为”、“又为”,则应是与前职差不多的调换。疑其此时已成为“当权者的幕僚”,

不再是中军的领权者。又如: 魏延传:“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

亦将丞相属官“长史”、“司马”与“护军”并论。再如:

王平传:“延熙元年(238),大将军蒋琬住沔阳,平更为前护军,署琬府事。”

更是明言“署琬府事”。其后,

王平传:“琬还住涪,拜平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

又留了个“左护军”给他。

蒋琬传:“刘敏,左护军、扬威将军,与镇北大将军王平俱镇汉中。”

王平传:“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

(此处的“左护军”、“护军”刘敏或当改为“右护军”,见后[李严传]注。)

而蜀汉自费祎后,再无“中护军”之号。但是,在费祎时已将“护军”之称五分,是为“中、前、后、左、右护军”。

李严传注引亮公文上尚书曰:“(231年)......行中护军偏将军臣费祎、行前护军偏将军汉成亭侯臣许允、行左护军笃信中郎将臣丁咸、行右护军偏将军臣刘敏、行护军征南将军当阳亭侯臣姜维......”

(上引尚差一个“后护军”无载,疑有。亦如蜀汉又有“后军师”、“后典军”、“州后部司马”、“督后部”等职。)

作者: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还说赵云--中军官职
何谓“中军”?比较通俗一点的说法,既经常围绕在“京师”或“主帅”身边的军队。----------------------------------------------------------------------------------一、主骑(192-194)----------------------------------------------------------------------------------赵云传:“本属公孙瓚,瓚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主骑”,既“主管骑兵”。[资治通鉴]在此处作“主骑兵”(卷六十)。其实“主骑”既可完整地表达此一含义。如:[新唐书]--[哥舒翰传]:“使王思礼主骑,李承光主步。”[新唐书]--[叛臣下]:“唐宏為先锋,骆玄真主骑,赵简主徒,王朗为殿。”作“主骑兵(军)”亦可。如:[新唐书]--[叛臣下]:“儒使宏...
· 中军尉-祁奚
祁奚(前620(壬申年)--前545),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周简王十四年(前572年),晋悼公即位,祁奚被任为中军尉。祁奚本晋公族献侯之后,父为高梁伯。“下宫之难”后,晋景公曾以赵氏之田“与祁奚”。悼公继位,“始命百官”,立祁奚为中军尉。平公时,复起为公族大夫,去剧职,就闲官,基本不过问政事。祁奚在位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他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受人们爱戴。盂县、祁县均设有祁大夫庙。他曾推荐自己的杀父仇人解狐替代自己的职位。人物简介]编辑政治情况由于时代所限,祁奚在政治上并无卓越的业绩可称。晋景、厉、悼、平四世,秦、楚、齐、晋争霸正酣;晋内忧迭起,是政治家施展抱负的大好机会。况景公继位(前599年)至厉公末年(前574年),正是祁奚20到40多岁期间,年富力强,理应有充足的精力参与国家事务。但这数十年间,却是祁奚...
· 刘备是否重用赵云?赵云担任过哪些官职?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不过,对于赵云在五虎上将中的地位,历来都是存在一定争议的。比如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册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而就当时的赵云,则只是一个杂号将军。并且,在五虎上将中,赵云还是最后封侯的一位,直到后主刘禅即位后,才给赵云封侯。因此,在一些人看来,刘备显然不够重用赵云这位名将。不过,在笔者看来,重用与否,不仅要看官职的高低,更要看赵云官职的实际权力。对于刘备来说,特别为赵云发明了三个官职,等你了解这三个官职之后,就会明白刘备是否重用赵云了。牙门将军牙门将军,古代官职名,为三国时代刘备创立,于长坂坡之战后授予赵云。牙门将军的任职者与主公关系亲近...
· 三国赵云杀过哪些名将赵云的官职是什么
赵云又名赵子龙,东汉末年时期三国的一个重要将领。赵云是一个英俊潇洒,本领高强的将领。在东汉末年,战乱频繁,赵云经过所属郡县长官的推荐,认识了刘备,中间的一些曲折导致赵云在七年后才跟随了刘备。之后随从了刘备三十多年,忠心耿耿。赵云像赵云参加过多场战斗,战功屡屡。杀过的名将也有许多,高览就是其中之一。高览是河北很有名的四名将之一。高览在投靠了曹操之后,与曹操一同出兵攻打刘备,一切看似都很顺利,眼看刘备马上就被活捉了,突然间赵云出现了不仅救了刘备,还将高览杀死了,还有高览的两个堂兄,也全死在赵云手中。河北另一名将韩琼也死在赵云手中。在曹操的阵营中,许多名名将也都被赵云杀死了。胡车儿是东汉末年的一名武将,武功高强。在与曹操出征的时候,被赵云刺死。刁麟翔也是曹操的一个得意将领,武艺高强,但也是很不幸,在同曹操出征时,和胡车儿一起被赵云刺死了。钟缙曹操军营的一个将领,他的斧功很厉害,但还是抵不过赵云,...
· 赵云屡立战功,为什么官职不是很高?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赵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纵观整个三国时期来看,蜀汉集团的建立和发展可以说是一直贯穿于这样一个精彩纷繁的时代,一些集团的重要人物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其中,赵云不仅忠勇过人、胆识无双,还有着一副英俊的面容。哪怕在现代各种影视剧和游戏中,赵云在其中的分量也是不小。可尽管如此,赵云似乎在蜀汉集团却一直没有收到重用,他的官职不仅远远低于同时期的关、张等人,甚至连后来的魏延黄忠都比不上。在人在为赵云谋不平的时候,也不禁会有此疑惑:赵云劳苦功劳,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为什么他的官职却依然很低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可能的几点原因:一、赵云性子直,不善于和同僚处理好关系。赵云为人正直、仁厚,这个性格也就决定了他很难在官路上面走的很远。还记得赵云在桂阳任职太守时,他的结拜兄长赵范想要和赵云亲上加亲,于是便建议赵云把自己的嫂子娶回家去。可赵云认为这有违礼法,很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