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躬耕地刍议
这四条记载中,《荆州记》、《水经注》系晚出之书,且有明显因袭李兴所撰碑文与习凿齿%26lt;%26lt;汉晋春秋%26gt;%26gt;的痕迹,可以暂时不管。既然李兴所撰碑文是诸葛亮隐居最早的记载,我们不妨对这条史料稍加辨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永平是晋惠帝年号,只有一年,而无五年。持南阳说者认为“永平”系“永康”之误,永平五年应为永康五年(295),从此上溯60年,李兴尚未出世,不可能写《孔明故宅铭》。既然%26lt;%26lt;孔明故宅铭%26gt;%26gt;一文属子虚乌有,孔明隐居隆中之说自然也不可靠了。其实《晋书。李密传》就记载过他的儿子李兴写有%26lt;%26lt;孔明故宅铭%26gt;%26gt;,正可与郦道元之说互相印证。习凿齿在《襄阳耆旧记》中也说:“安一名兴,初为荆州诸葛亮宅碣,其文善。”其说与《晋书》契合,当可赁信。河南大学朱绍候教授认为“升平误为永平的可能性极大”。这个见解是对的。问题在于:承认这个碑文是真实的,并不等于碑文的记载就一定准确无误,不容置疑。
现在让我们来看“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这句话。按照古代山南水北为阳的惯例,沔之阳即汉水的北岸,刘弘向汉水之北眺望,可知所望之地不是汉水以南的隆中。持襄阳说者解释说,这并非指隆中的位置在沔之阳,而是指刘弘奉天子之命驻军于沔之阳,以张昌起义,“沔水之阳实指刘弘军于宛城事”。联系上下文,这样的解释自然也可以成立,但“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又该作何解释呢?隆山是地名,据有人考证,隆中是根据隆山而得名,隆中山之名称是隆中这一地名出现以后“隆山”一词的演变。1983年成书的《襄阳县地名志》说:“隆中山位于襄阳县西南部,距襄阳城西南十三公里,此山隆然中起,故名。”由此可知,隆山也在汉水以南,是隆中自然风景区的一部分。既然刘弘驻军于汉水以北,怎么又跑到汉水以南去登隆山呢?持襄阳说者又解释说,刘弘在平定张昌起义后,才有条件由沔水之旭的宛城至隆中,“观亮故宅”。经这么一说,这句话便天衣无缝,豁然贯通了。就这样,刘弘似乎成了任人揉搓的泥团,一会儿让他站在汉水之北指挥军队,一会儿又让他登上汉水之南的隆山凭高远眺,可谓进退裕如,左右逢源。但是,如此解释,通则通矣,却与原文方枘圆凿,文意不合。还有,“登隆山以远望”六字,持襄阳说者认为,所谓远望,不过是登高望远之意,并非诸葛亮的故乡就在很远很远的宛县,。然而这几个字分明写着登隆山远望诸葛之故乡,怎么又成了漫无目的
的远望呢?隆中作为诸葛亮的躬耕地就在脚下,又何须远望!更何况刘弘本就是为“观亮故宅”而来,为什么不看脚下,偏要远望呢,另外,“听鼓鼙而永思,遮先哲之遗光”一句,显然是刘弘听了鼓鼙之声而想起了昔日羽扇纶巾,指挥军队的诸葛亮,因为古语中有“闻鼓鼙而思将帅”的说法,刘弘浮想联翩,想到到了先哲诸葛亮遗留下来的光浑业绩,而不像有些人解释的那样,是想起了自己张昌起义的事。这句话同样证明,刘弘此时尚在军中____因为只有在军中才能够听到鼓鼙,不像有些人所说,他是在平定张昌以后专门去观看孔明故宅的。既然刘弘起义是在汉水以北,他在戎马之睱向北眺望孔明故宅,可知不是当水以南的隆中。 在这些解释都难以使人信服后,又有人说:“其实,‘水北为阳’之说虽有实例,亦难拘泥。仅以湖北为例,襄阳即在襄河之南,今之沔阳、汉阳,也都在汉水南岸。如果拘泥此说,这一大串地名就得搬迁改易,我认为李兴之所谓‘于沔之阳’,也属这类”。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释,为什么沔阳、当阳在汉水之南,却在地名上带了个阳字,是需要另外考证的问题,与“沔这阳”三字无涉,自当别论。现在的问题是,既然承认水之北为阳,就得承认“沔之阳”是指汉水北岸,怎能说“亦难拘泥”!即使沔阳、汉阳原来就在汉水之南,却起了沔阳、汉阳这个名字,也不能依次类推沔之阳也指汉水南岸。如果把沔之阳解释为汉水北岸,汉阳、沔阳这些地名就是搬迁改易,世界上哪有如此论证问题的道理!
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云: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条记载为裴松之转引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这里明确提出诸葛亮的家在南阳郡邓县的隆中,距襄阳城西20里,也就是说,邓县所辖范围到了汉水以南的隆中。但是,他在《隆阳耆旧记》卷三《山川。汉水》条中说:“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这里又明确说汉水之北为南阳郡,汉水之南自然不归南阳郡管辖了,这与他说的邓县辖汉水之南的隆中自相矛盾,令人扑朔迷离,是非莫辨。查《史记。秦本记》,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初置南阳郡”,注释引《正义》曰:“秦置南阳郡,在汉水之北。”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也说:“秦置南阳郡,以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汉书。地理志》载,南阳郡管辖县36,邓县是其中的一个。这些资料都说明,汉代南阳郡的辖境未越过汉水,因而邓县不可能管辖隆中。
襄樊市文化局丁宝斋同志在《诸葛亮躬耕何处》一文中说:“先秦、两汉至宋、齐
时的邓县,在今天的湖北襄樊市北郊的邓城遗址,离沔水很近,邓城遗址保存至今基本完好。而今天的河南邓县古时称穣县,离汉水一百多里,古时邓县境土跨过了汉水”。又说:“南阳郡的筑阳县(今湖北谷城县)就在汉水南岸,而南郡襄阳之樊城又在汉水北岸,这些都说明两郡郡界不是以汉水划分的”。武汉大学石泉教授也说:“从隆中顺河谷北往,渡汉水到古邓县城,道途近便,在这里汉水两岸地合为一县,从交通条件看,也是合理的。所谓“古时邓县境土跨过了汉水”云云,实在是宽泛得没有边际的时间概念。古到何时,作者未说,依我看来,这个古字只能定到建安十二年刘三顾茅庐之时,若是晋代以后,邓县曾管辖过隆中,便与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毫不相干了。 查“《后汉书。郡国四。南郡》条,该郡辖37城,邓、穣均在其中,二城均在汉水之北。南阳郡的辖境确实超出过了汉水。但流经筑阳一带的汉水,并非呈东西走向,筑阳是在汉水以西,因此根本不存在筑阳是在汉水以南以北的问题。又据“《后汉书。郡国四。南郡》条,该郡辖有17城,襄阳即为其一。由此可见,南阳郡即使有一部分辖区延伸到了汉水之南,但襄阳却不在其内,隆中在襄阳境内,自然也不是南阳郡的范围了。《晋书。地理志》载:“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魏武(即曹操尽得荆州之地,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该郡统县8,襄阳、邓城县均在其中。这时襄阳郡跨越汉水,将南北岸置于同一辖区,而刘备三顾茅庐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因而要证明刘备三顾茅庐前邓县越过汉水管辖隆中,就只能是徒叹奈何了。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云:“万山(又名方山、汉皋山,在湖北襄樊市西北汉江南岸)……在襄阳县西十一里,与南阳郡邓县分界处。古谚曰:‘襄阳无西’。言其界促近……诸葛亮宅在县西北二十里。”持襄阳说者认为,既然李吉甫把万山作为襄阳郡与南阳郡的分界线,今襄阳西之隆中,自然归属南阳郡邓县管辖了。我丝毫不怀疑《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的真实性,问题在于:既然三国时期襄阳郡的辖区已越过了汉水北岸,唐代邓县领有隆中,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要推翻东汉末年南阳郡辖区未越过汉水这一定谳,当然得出示当时的证据,怎能以唐代的地域区划来论证东汉时的地域呢?
通过以上辨析,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至迟在建安十三年曹操平定刘表之前,南阳郡邓县不管辖隆中,可知刘备三顾茅庐不在此处。诸葛亮究竟躬耕于何处,还是相信他自己在《出师表中》的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个南阳是不是现在南阳的卧龙岗,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但他躬耕处在汉水以北
,则是可以肯定的。 持襄阳说的另一个理论根据是:东汉末年南阳是曹操的势力范围,刘备与曹操是冤家对头,他不可能到敌占区的南阳自投罗网。如果这一命题成立,诸葛亮即使隐居南阳,刘备也不冒杀的危险去蹈虎狼之穴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诸葛亮早年丧父,孤苦无依,跟随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玄被袁术荐为豫章太守,诸葛亮姐弟四人跟随叔父到了任所。未几,朝廷派朱皓到任,失掉了官职的诸葛玄,便转而投靠了荆州牧刘表。建安二年(197)玄死,17岁的诸葛亮失去了怙恃,只好躬耕自食,与烟波钓徒为伍,直到建安十二年(207)才出仕于刘备。在这10年时间里,干戈俶扰,兵燹连绵,南阳自然也不是一片弦歌不辍的乐土。建安元年军阀张济自关中来到南阳,未几死去,由其侄张绣带领其众,屯驻宛城。翌年正月,曹操计张绣至宛,张绣投降,旋因操纳张济之妻,张绣举兵复叛,被曹操击败后,逃奔于穣(河南邓县境),与刘表合势。这年冬,曹操再次南征至宛。建安三年三月,曹操围张绣于穣地,四月,“四丰劝绍(即袁绍)袭许(河南许昌),操解穣围而回。”五月,破张绣、刘表联军于安众(河南镇平东南)。建安四年(199)冬十一月,张绣皈依曹操,跟随他北上攻打袁绍。袁绍是当时势力最大的军阀,曹操不得不狮子搏兔,全力以赴,因而未遑他顾,盘踞于荆州的刘表趁机攫取了南阳。建安五年(200)曹操破袁术于官渡(河南中牟)。六年,曹操击刘备于汝南(河南息县)。刘备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河南新野)”。七年,曹操击袁绍子袁谭、袁尚于黎阳(河南浚县),“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河南叶县)。”叶县当时属南阳郡管辖,在南阳之北200里之遥,可见南阳已以刘表掌握之中,建安八年(203)八月,曹操“征刘表,军西平”。西平在南阳东北数百里,揆诸情理,曹操攻打远在荆州的刘表,至少应把兵力部署在南阳以南至汉北岸地区,而他只到了西平,联系他前几次攻打张绣均是到宛、至穣的情况看,足证南阳附近已为刘表所控制,他无法前进,才军于西平的。从此之后,他有好几年未再征伐刘表。一直到建安十三年七月才总戎南征,适逢刘表病故,九月,他到达新野,刘表之子刘琮投降,曹操顺利进军江陵(湖北江陵)。从曹操的活动日程可知,自建安四年张绣归降后,曹操四征不廷,戎马倥偬,先是破袁绍接攻打袁尚、袁谭,建安十二年又北征乌桓,一直到这年底,北方才告平定,其中虽一度攻打刘表,驻到西平便返旆而还,直到建安十三年八月,才腾出手来再次南征刘表。而从建安四年至十二年这八
年时间里,南阳了权力真空,距南阳最近的刘表,当时“从容自保,境内无事”,趁机问鼎南阳,自是在情理之中的,怎能说南阳一直是曹操的势力范围呢? 诸葛亮在其叔父病殁时才17岁,尚不到弱冠之年。刘表诸葛玄是旧交,理应照拂朋友之子,何况他当时手握节钺,生杀予夺,皆可自专,安排诸葛亮在自己幕下供职,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刘表到底没有伸出求援之手。后来诸葛亮娶襄阳名士黄承产之女为妻,其岳母与刘表的后妇蔡氏是同胞姐妹,刘表是诸葛亮妻黄氏的姨夫,刘表子刘琮又娶蔡氏侄女,诸葛亮之妻与刘表之子又是表兄妹,即使有这种背景,刘表仍然不肯作他。刘表在东汉末年是以“八顾”之一著称的,但他心胸偏侠,“外貌儒雅,而心多疑忌”。因此,怀才抱艺之士,多弃他而去。如“刘表备奔表,表厚待之,然不能用”;别驾韩嵩觇操虚实,反疑韩嵩通敌,欲杀之,赖其妻蔡氏说项,才囚而不诛;祢衡为当时名士,表不能用,送给江夏太守黄祖,结果为黄祖所杀。又如庞统、马良、马谡、杨仪、杨颙等,后来都成了刘备的谋士或战将。诸葛亮对这一切都洞若观火,于是便忿然诌开了襄阳。
诸葛亮既诌开了襄阳,当然得另寻安身立命之处,他选择了哪里呢?
笔者最近在平顶山市卫东区妇幼保健院内见到了一通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太常卿牛凤所撰题名为《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的碑碣。碑文叙述他在这里拜谒了武侯祠,庙宇行将颓圮,询问士人及查考史书,知是洪武十八年(1385)一个叫肃四的人重修,但祠始建于何时,已无从得知。牛凤出于对武侯祠的崇敬,醵资将庙宇修葺一新。“既而游观山寺,有断石幢在焉,刻文仅数十字,中云:‘此地有诸葛之旧坟墟,在高阳华里’,后知侯之父若祖自琅玡避地,寓此而葬焉,躬耕南阳尚在厥后……再考古幢岁月,盖隋文帝开皇壬寅(582)物”。查有关资料得知,高阳县设置于北魏太和元年(477),治所在今河南平顶山市东,北齐时废,“华里”意为美好的地方。诸葛亮卒于建兴十二年(234),从此上溯到太和元年,仅200年左右。太和年间诸葛亮和遗迹尚藉藉人口,不曾泯灭,则此碑所云,当不是凿空虚构。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无人关心诸葛亮遗迹,直到隋初杨坚统一全国,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文帝遂有稽古右文之举,在诸葛亮活动过的地方刻石立碑,以为纪念。诸葛亮一家从山东琅玡避难西迁,本欲赴荆州再转西川,但行至叶县境内平山下,诸葛亮祖父与父亲病殁,葬于此地。后来诸葛玄被袁术署为豫章太守,“将亮及亮弟均之官”。诸葛玄解职后到了荆州 ,诸葛亮也一同前往。他离开
荆州后,考虑到祖父、父亲均窀穸于叶县,便归隐于父、祖庐墓之旁,后来才到了南阳。 作者:任崇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