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打造的宽容形象
的确,检视曹操的相关史传,仿佛曹操具有双重性格。──有时既往不咎,气度恢宏;有时睚眦必报,翻脸无情。
其实,从统御权术来看,没什么奇怪。曹操善于观察时势,探测风向,也懂得形象包装,该收敛时必收敛,可任性时才任性。他能放能收,该咽下时决不吭声,可出手时决不手软。
说得明确点,曹操的性格好忌,缺乏安全感,容易冲动。雍容大度的领袖风范,是由后天磿练而来,是审时度势的政治智能,是塑造形象的公关方案。
灭门,曹操的残忍
曹操残忍的形象,大都在迎接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前。例如著名的徐州事件。
初平三年(192年),37岁的曹操,在足智多谋的陈宫穿梭下,获推举为兖州牧,取得兖州的军政大权,好不容易据有一块地盘。次年,曹操出兵攻打陶谦,所过之处殆尽,男女数十万人遭戮。有的城池已无鸡犬与人烟,成为空城鬼域。
徐州,情有可原,曹操的父亲、弟弟被杀,他认定是陶谦所指使,因复仇心切而展开大。但另一桩边让灭门,却令曹操好杀的形象更加鲜明。
边让是当代很有声望的名士,曾任九江太守,因为不满政局动荡,辞官隐退。不知对曹操有何不满,边让在他人面前,发发牢骚,说了一些曹操的坏话,传到曹操耳里,惹恼了曹操,把边让一家老小给杀了,吓得兖州士大夫噤若寒蝉,人人自危。
原本扶持曹操的陈宫,性格刚烈,哪容得下曹操的杀戮性格,于是拥立吕布,谋叛曹操,兖州郡县一一陷落,只剩下三座城池。曹操费了近两年的工夫,才摆平吕布,夺回兖州。
被冷嘲热讽固然不舒坦,但何至于灭人全家?若比照五年前,(中平六年,189年)吕伯奢灭门,说曹操肚量大,能容人,实在难以置信。当时曹操背离董卓,亡命天涯,落脚吕伯奢家,却因疑神疑鬼,以为吕家要杀他,索性先下手为强,杀害吕家八口,并留下“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千古名言。
招降纳叛,曹操的宽容
曾几何时,曹操的地位、形象都变好了。曹操迎献帝那年(建安元年,196年,曹操41岁),在徐州的刘备被吕布赶跑,狼狈的到许都投奔曹操。曹操待之以礼,幕僚却不以为然,智勇双全的程昱便建议说:“刘备有英雄之志,不早杀了他,必为后患。”
曹操回答道:“我们正在收揽天下英雄,杀一人而失去天下人心,不可。”
智多星郭嘉也同意曹操的看法,他进一步分析说:“刘备有英雄之名,趁他走投无路来归顺时杀他,我们会落得贤才的恶名。如此,主公身边的英才贤士将起疑心,另
谋出路,主公您如何争天下呢?所以,除去一人而灭了四海的威望,这么做关系到安危存亡,不可不慎。” 于是曹操给刘备增加兵马,供应军粮,让他攻打吕布。
对祢衡的态度又是一例。祢衡这人年轻气盛,恃才傲物,对曹操很无礼,曹操很想杀他,却碍于形象,不得不忍了下来。曹操曾经对孔融说:“我杀祢衡这小子,像杀雀鼠般容易。但他颇有虚名,我杀他,会被人以为我没有容人雅量。”
于是曹操把这烫手山芋转给刘表,刘表又转送给黄祖,祢衡死在黄祖手里,曹操借刀杀人,除去眼中钉。
从以上二例曹操夫子自道,很明显,曹操不杀刘、祢,不是爱才,无关宽容,只是怕人说嫌话,怕影响天下人对他的观感,一言以蔽之,顾及形象而已。
同样的,官渡大战前,张绣归降曹操,曹操亲热得拉着张绣的手,设宴款待,并要求结为亲家。张绣之前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大将典韦也罹难,曹操仿佛忘了。于是,官渡之战,张绣力战袁绍,以报答曹操。《三国志》作者陈寿赞扬曹操“不念旧恶”,大概跟这事有关,殊不知曹操的用意在“招降纳叛”。
又,官渡大战,曹操击败袁绍后,搜出得好几封部将私通袁绍的信,他看都不看全烧了,他说,袁绍那么强,连我都不能自保,何况众人?”这是多动人的一幕。实际目的却是安抚内部,以免官逼兵反。
由此可见,并不是曹操笨得留下刘备这个后患,也不是宽厚得容纳祢衡撒野,更非纵容部属通敌,一切如他自称的,是为了形象,为了口碑,为了展示容人海量。
可惜翅膀硬了,天下英才该来的都来了,不会来的也不会投靠,这时曹操不需要再表演,“性忌”的病便犯了,孔融、许攸、娄圭、崔琰等才情纵横的老友,分别因遭忌而为曹操所杀。曹操终究还是露出马脚来了。不过整体来说,曹操还算是老练的表演家,他能展现大人物建功立业该有的心胸,心里不平、不屑也得忍,留点名望给人探听,“秀”得漂亮,“秀”得有模有样。
作者:罗吉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