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茶韵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04
转发:0
评论:0
茶韵,韵者味也。茶韵即各种茶的独特的韵味或风韵。善于品茶的人,都讲究欣赏茶

  韵者味也。茶韵即各种茶的独特的韵味或风韵。   

  善于品茶的人,都讲究欣赏茶韵,特别是名茶的独特韵味。如“铁观音”,有香高而秀、蜜底兰香的“观音韵”;武夷“岩茶”有岩骨花香的“岩韵”;台湾“冻顶乌龙”有味浓甘润的“喉韵”;“凤凰单枞”有天然花香的“山韵”;“龙井茶”的香气清鲜而持久,有滋味甘美醇厚的“风韵”……品味和鉴赏名茶的这些独特的韵味,是一种美的艺术享受。   

  文人学者中多品茗行家。[清代]著名学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有一段谈到武夷岩茶的韵味:“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拭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拭一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只故。”袁枚在浅酌慢饮中,把武夷岩茶比作美玉,把龙井和阳羡茶比作水晶,说明它们的韵味各有独到之处。[宋代]范仲淹《和章珉从事斗茶歌》曰:“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诗人对武夷茶推崇备至,把武夷茶比作仙茶,评为天下第一。“斗茶味兮轻醍,斗茶香兮薄兰芷。”他夸赞武夷茶的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清幽高雅的兰芷。寓意深长,倍增茶韵。   

  古代诗人在自己的诗作中,对于茶的韵味常有评论。陆游称颂铁观音的独特韵味是“舌根常留甘尽日”。[清代]陆次之说:“龙井茶,真者甘香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这个评语探幽入微,没有对龙井茶独特风韵的深刻体会,似得不出如此高论的。   

  鉴赏各类名茶的风韵,像名茶的行家那样,需要在幽静的氛围里,慢慢品尝,仔细体味。如此才能进入[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说的奇妙境界:“细啜襟灵爽,微吟耻颊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韵悠长
或许是因为自有对传统文化的崇拜,或许是今生注定要与茶结缘,第一次喝茶便被它吸引,然后便有了喝茶的爱好,便开始读茶悟茶,发现茶中蕴涵着博大的文化和朴素的道理。好茶必出自名山大川,泡出好茶必须依靠好水。茶取山水之钟灵毓秀,赢得了无数文人墨客青睐,浩瀚的名作佳篇与茶一样意味悠长。品饮一事,以茶为本,辅之以道。二者并称,可为茶道。茶圣陆羽集百家大成,著就《茶经》,通论茶文化。在《茶经》的撰写和修定过程中,陆羽的茶道思想自觉不自觉地已融入了其好友诗僧皎然等同时代茶人的头脑中。“茶道”最早出现于皎然的《饮茶歌诮雀石使君》一诗中: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看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惟有丹丘得如此。饮茶也如同坐禅一样,冷暖自知,禅道自悟,饮酒多为酩酊大醉,饮茶却能...
· 茶文化―茶文茶诗―盖碗茶韵
我的家乡川西平原河流纵横,于是,沿河而建的吊脚楼茶馆便成了小镇一景。三开间青瓦房,一半倚在街沿,一半置身河上。茶馆的临街面,是一条青石铺成的长长巷道,弯弯曲曲。长巷与茶肆,就好像家乡“城脉”的两条根。飞檐青瓦,古木古文。楠木匾下一桌一椅,盖碗茶里百人百态。当茶中繁华落尽,浮出来的正是小镇历史文化的积淀。每天天边一出现亮色,吊脚楼临街的门扇便“咿呀呀”地打开,睡眼惺忪的女主人搂来柴火,添水烧锅。这时,铺着青石的街道上便响起了茶客的脚步声。家乡的老人素来有喝早茶的习惯,他们不约而至,相互打着招呼,纷纷入座候茶。茶铺女主人笑眯眯的面容洋溢着温馨,道声“早啊”!便右手握长嘴铜茶壶,左手卡住锡托垫,左手一扬,“哗”地一声,一串茶垫脱手飞出,茶垫刚停稳,“咔咔咔”,茶碗便放在了茶垫上,捡起茶壶,蜻蜓点水,一圈茶碗,碗碗鲜水掺得冒尖,却无半点溅出碗外。这种冲泡盖碗茶的绝招,往往使人又惊又喜,成为一种美的...
· 茶文化―茶文茶诗―古茶楼情新韵
古茶楼那干瘦的杉木柱子,稳稳地蹬立在崖壁上,高高地撑起瓦脊、楼廊、栏杆、檐。历史的风雨将瓦檐、楼脚布满了青苔,写尽了世道人情。茶楼的临街面,是一条麻卵石铺成的长长巷道,弯弯曲曲,背后的吊脚楼远远地伸向河面,把河风和太阳兜得满楼。倚栏远眺,身在楼上,心在河上;楼下有河,河上有楼,楼河相映,写出了湘西小镇独特的风景、独特的人情。当年,春婆苦心经营着这间茶楼,八仙桌面刻满了印痕,土茶碗老得发黄,一碗茶水只收三分钱,可春婆总是笑呵呵的。提起古铜色长嘴土壶,将壶嘴贴慰着茶碗,把情意倾得满满。一天,春婆倒在了茶坊里,女儿春姑扑倒在母亲的怀里哭诉着:“娘啊,娘,你省下米饭养儿女,自己只吃荞麦窝……”泪水、茶水、河水,凄凄惨惨,整个茶楼仿佛泡在辰河里了。爷们围上来,个个翻开腰间的口袋,抖落出一分两分、一角两角、一元两元,全都给了春姑。春婆老去了。春姑成了茶楼的主管。不久,茶楼的招牌换上了“春姑茶楼”。这牌...
· 茶文化―品茶论道―茶的韵与味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竟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记得明代制壶名手陈用卿,做过一把紫砂壶,上面刻铭文十字:“茶熟香温有客至,一可喜。”不妨想象一下,当你将砂壶洗净,放进茶叶,冲上开水,盖好壶;你慢慢觉得茶叶在水中浸泡手,叶片舒展,香味开始从壶中溢漫,送来缕缕茶香。正当此时,有友人不期而至。你取出茶盏,注入浅浅两杯,于是主客二人便天南地北、上下古今闲话起来……
· 茶文化―茶文茶诗―茶韵悠悠入月湖
杭州西湖,以十景闻名;宁波月湖,有十洲纪胜。十洲之一的月岛,又称月园,碧水拥抱,绿树杂花芸芸,掩映的庭院深深;曲径回廊,亭台水榭,宛如苏州园林。湖畔有一片黛瓦青墙的古建筑群,以前紧闭门扉,游人止步,按文物保护单位标牌所示,为古代袁氏官邸。今年4月,古建筑群开辟为宁波茶文化博物院。据介绍,茶博院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全系古朴典雅的平房,正屋四进,偏房相连,高墙宽弄,房中有房,院中有院,给人似进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之感!进茶博院南大门,目睹宁波茶文化的精华所在。墙上不同内容的石刻浮雕,栩栩如生的画面,反映着宁波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河姆渡先民煮茶解饥渴、丹丘子赐茶四明山、仙茗青瓷两辉映、文人著书结茶缘以及茶瓷之路通五洲等。大幅浮雕,人物神态自若,如丹丘子指示大茶树,余姚人虞洪上四明山采茶(当时四明山还未从天台山析出,通称天台)遇上饮茶成仙的丹丘子,他指示虞洪在山中可采到大茗。古代在陆羽《茶经》之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