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筒茶与竹筒酒
竹筒茶与竹筒酒,云南省是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这里有不少具有奇特风味的食品,比如云南西双版纳傣
云南省是个多民族居住的地方,这里有不少具有奇特风味的食品,比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同胞所制的竹筒茶和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带独龙族同胞昕酿制的竹筒酒都别有风味,各具特色。
竹筒茶的做法就是在特制的竹筒里逐次逐量地放进基本晒干了的茶树鲜叶,把竹筒放在火塘上边烘烤边将茶叶舂压进去,直至茶叶舂满竹筒。烘烤过程中,竹筒要经常转动,―是使之受热均匀,二是避免竹筒烤焦烧着。等茶叶真正烤干后,就可以剖开竹筒取出茶叶饮用。冲饮竹筒茶,既有清纯的茶香,又有独特的竹香。茶、竹香气融为一体,令人心旷神怡。
竹筒酒是独龙族男女老少都爱喝的传统饮料,它还被当作青年男女订婚时的礼酒和盛大节日中的喜酒。制作竹筒酒,首先要在山中竹林里选择最好的竹子,将其做成酒筒,然后把煮熟的小麦、大米或者高粱拌上酿酒用的酒装进竹筒内。―般在七天之后竹筒酒就酿制好了,此时打开竹筒盖,醇香的酒气扑鼻而来,令人飘然陶醉,颇有酒未入口人已醉的感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傣族的竹筒茶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带气候的肥沃富饶的坝子,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的河谷坝区,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子、双江等30多个县区。根据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口有114.21万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远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人过去自称为“傣那”、“傣雅”、“傣绷”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傣族人民的意愿,正名为傣族。“傣”有两个含义:一是“谷仓”,古时候傣族自称“滚傣”,意为“谷仓人”,见面则以“毫丁傣”(意为谷满仓)相问候祝福;另一种解释是,“傣”即傣语中的“犁”的谐音,傣族自称“滚傣”...
· 酒文化―酒的传说―竹筒酒的传说
相传,一次春姑娘被冰龙太子锁在南山洞中,情郎楚哥身背竹筒酒前往营救。不巧,冰龙太子闻到酒香,馋得他夺过竹筒狂饮,结果醉成一滩烂泥,因此春姑娘得救。
· 云南-哈尼竹筒舞
哈尼竹筒舞源于哈尼族原始宗教仪式中击打竹筒驱赶野兽邪魔的习俗和对竹的崇拜。每逢祭祀之夜,祭师(龙巴头)开始以竹筒顿楼板发出第一声击打,于是全村人都手持竹筒顿自家楼板发出响声,以此驱邪除魔,消灾避难。后经一辈辈人加工创造,演变成了今日的竹筒舞。哈尼族竹筒舞
· 古代特殊通讯手段:狼烟直上竹筒顺水而下
狼烟直上“烽火”是统名,分指烟及火。《墨子·号令篇》“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唐兵部《烽式》载“每岁秋前,别采艾蒿、茎叶、苇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这是“狼烟”的主要材料,当然也可以加点狼粪调味。而之所以叫狼烟,是因为唐末、鲜卑这些民族崇拜狼,唐朝统治者也把他们比作狼,狼烟的意思就是狼来了。“狼烟”这个词是唐末才在文献里出现。段成式说: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戚继光还抱怨过南方的狼少,找不到狼粪点火。竹筒顺水而下隋文帝年间南方叛乱,史万岁孤军深入剿匪,那时没有快递公司,只好把战报放进竹筒里顺水而下。据说“邮筒”就是这么来的,我认为是牵强附会。最早的邮递员《山海经》载“青鸟有三,西王母使”就是老太太的邮递员。话说西王母派青鸟曾给汉武帝发信,鸟把信送到了承华殿前,它算是最早的邮递员。这鸟后来被神话成了凤凰。张九龄飞鸽传书《开元天宝遗事》:“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
· 古代的特殊通讯手段:狼烟直上竹筒顺水而下
核心提示:之所以叫狼烟,是因为唐末、鲜卑这些民族崇拜狼,唐朝统治者也把他们比作狼,狼烟的意思就是狼来了。隋文帝年间南方叛乱,史万岁孤军深入剿匪,那时没有快递公司,只好把战报放进竹筒里顺水而下。本文摘自:中新网,原载于《北京晚报》,作者:张发财,原题为《古代通讯手段:狼烟直上竹筒顺水而下》狼烟直上“烽火”是统名,分指烟及火。《墨子·号令篇》“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唐兵部《烽式》载“每岁秋前,别采艾蒿、茎叶、苇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这是“狼烟”的主要材料,当然也可以加点狼粪调味。而之所以叫狼烟,是因为唐末、鲜卑这些民族崇拜狼,唐朝统治者也把他们比作狼,狼烟的意思就是狼来了。“狼烟”这个词是唐末才在文献里出现。段成式说:狼粪烟直上,烽火用之。戚继光还抱怨过南方的狼少,找不到狼粪点火。竹筒顺水而下隋文帝年间南方叛乱,史万岁孤军深入剿匪,那时没有快递公司,只好把战报放进竹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