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百草诗情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05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百草诗情, 夏枯草生在路旁河堤边,神州大地均可见。夏枯草来夏天枯,全草入药价低廉。此药性寒

 夏枯草生在路旁河堤边,神州大地均可见。

夏枯草来夏天枯,全草入药价低廉。

此药性寒味苦辛,消肿散结且清肝。

鲜草干品均可用,祛火消暑首当选。

 枸杞子药食两用枸杞子,产于宁夏及西北。

味甘性温果艳美,明目补肾益精髓。

延年益寿为上品,零食泡酒随君意。

此品虽好有不足,脾虚便溏不相宜。

 甘草甘草又名称国老,产于甘肃内蒙古。

药用部位为根茎,它是方中老主顾。

炙用偏湿能补中,生用性凉可解毒。

矫正异味显身手,缓和药性不可无。

 

黄连

味连雅连和云连,皆可入药称黄连。

主产四川似鸡爪,有效成分小檗碱。

药中黄连最苦寒,清热杀菌又消炎。

善疗疮毒和痢疾,新用降糖抗流感。

知母

入药部位是根茎,外形弯曲长条形。

春秋二季皆可挖,除杂晒干色黄棕。

苦寒能归肺胃经,清热除烦是英雄。

配伍应用常增效,知柏地黄最著名。

栀子

成熟果实色棕红,主产湘赣和广东。

形状卵圆或椭圆,粉末显微有簇晶。

性味苦寒烦热清,生粉外敷止疼痛。

金银花

药用观赏两兼之,忍冬耐贫品格奇。淮南飘雪依旧翠,华北严寒半凋枝。

藤蔓春来卵叶绿,白花变黄放香时。味甘性寒解毒热,祛病饮茶老少宜。

菊花

四君子里一娇葩,凌霜傲骨世人夸。风流千古东篱下,冷香一秋百姓家。

本性微寒甘苦味,方便廉价疗效佳。清热平肝明双目,常把菊花当茶饮。

女贞子

效益多重植四方,城乡环保绿荫行。冬至树叶仍苍翠,春抚小花穗穗黄。

深秋采果枝中觅,种子颗粒微黑紫。女贞泡酒防衰老,常服还使眼亮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医药诗词―百草诗情
金银花药用观赏两兼之,忍冬耐贫品格奇。淮南飘雪依旧翠,华北严寒半凋枝。藤蔓春来卵叶绿,白花变黄放香时。味甘性寒解毒热,祛病饮茶老少宜。菊花四君子里一娇葩,凌霜傲骨世人夸。风流千古东篱下,冷香一秋百姓家。本性微寒甘苦味,方便廉价疗效佳。清热平肝明双目,常把菊花当茶饮。女贞子效益多重植四方,城乡环保绿荫行。冬至树叶仍苍翠,春抚小花穗穗黄。深秋采果枝中觅,种子颗粒微黑紫。女贞泡酒防衰老,常服还使眼亮堂。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中医对联2
我国中药药名多达数千种,不少医家以中药为素材编出许多“药名对联”的故事来,颇为有趣。张氏父子在外地行医,因医技高超,求医者不绝,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可是,他们却遭到本地一名医霸的百般刁难。为此,父子俩决定返回故乡。临行之前,他们在店门口贴了一副对联:“生地人参,附子当时”。横批是“茴香”。然后,他们悄悄离去。次日一早,病人见到门前对联,都为张氏父子的遭遇鸣不平,同时也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惋惜。某地一位客人,慕名前去拜访善作“药联”的名医。客人进门见竹,不由赞道:“烦暑最宜淡竹叶。”名医从容笑答:“伤寒尤妙小柴胡。”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中医对联3
药名对联是劳动人民群众消遣娱乐活跃文化生活的方式。相传唐代诗人杜甫,老年多病,贫困潦倒,开了一间中药店,对联是:独活灵芝草;当归首乌身。由四个药名联成,寓意深邃。还有一副长联:白头翁持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此牡丹芍药胜五倍,苁蓉出阁,宛若去母天仙。上、下联共用药名18个,对伏非常工整,令人耳目一新。药名亦可入谜。明代文人祝枝山聚宴赋诗,乐不思归,深夜仆人迎接,手提灯笼,他触景生情,吟成一首诗:淡竹枳壳制防风,内藏红花在当中。熟地不须用半夏,生地车前伏此翁。既是药名诗,也是药名谜,道出了谜底"灯笼"的结构、用途,可谓工巧神奇。更有把药名写入戏曲者,元代著名戏曲家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第五本有一典写道:裙染榴花,睡损胭脂;钮结丁香,掩过芙蓉扣;线脱珍珠,泪湿香罗袖,杨柳眉颦,人比黄花瘦。共用了7个药名,构思厅特,含而不露,道...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中医对联1
有位中医,善用中药名做对联,一天,客人一进门就指着门口的灯笼说:“灯笼灯笼,纸(枳)壳原来只防风。”医生笑对道:“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客人进院后,赞叹道:”避暑最宜深竹院。医生随口对说:“伤寒尤妙小柴胡。”客人在院子里坐下后,又出一联:“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医生不假思索地应道:“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客人看了病,告辞出来,说道:“神州到处有亲人,不认生地熟地。”医生对道:“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霍香木香。”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中药顺口溜
长期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对一些中药的功效主治进行抽象和概括,编成了简单易记的顺口溜。这些顺口溜琅琅上口、通俗易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识得千里光,全家能治疮。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眠。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绕着不进家。不怕全身痛的凶,吃了元胡就要松。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铁脚威灵仙,砂糖加醋煎,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绵。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最佳。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若要皮肤好,煮粥加红枣。血虚夜不眠,米粥煨桂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