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医文化―饥饿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46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饥饿,   简化字“饥”源于两个字,一是“”,另外一个是“”。   “”是五谷不熟,收

    简化字“饥”源于两个字,一是“”,另外一个是“”。

    “”是五谷不熟,收成不好的意思。《说文》中说:“谷不熟为。”《墨子・七患》:“五谷不熟谓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齐尝大,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的同义字不少,纭盎摹保ㄌ锢锍げ荩扳恕?br>(比更严重,是连野菜树皮都没有的意思)。“”的反义词是“丰”、“穰”,都是足收的意思。

    “”是吃食不足、不够的意思。《诗・陈风・衡门》:“者,不足于食也。”《荀子・荣辱》:“而欲食,寒而欲暖。”《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说的是一般情况下,人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胃肠空虚了。

    “”的同义词有“馁”,也就是气力不足的意思。“”的反义词是“饱”。《灵枢・百病始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

“”与“”这两个字在先秦以前各表其意,后来通用。

    饮食属于阴,胃肠消解功能属阳。饥的状态就是胃肠阴不足,阳相对有余。六腑以通为用,胃肠蠕动,虚实更迭,饥饱交替是常态。病态的情况之一就是胃火旺盛,消解排空能力过亢,出现消谷善饥的症状。《素问・平人气象论》:“已食如饥者,胃疸。”说的就是胃的消化能力特别强的人,刚吃完饭肚子又空了。病态情况之二就是胃气不足,食少、纳呆、不饥。这种人由于胃的痉挛、萎缩,宿食不消,导致胃的容量相对减小,总是处在无法排空的满实状态。

    “饿”字从“我”,描述的是一种主观感觉,也就是想吃东西的欲望。后来也被引申为好奇心,求知欲,甚至。主观感觉属心,频繁的过于强烈的饿的感觉就是心火,不觉得饿的状态则属于心气不足。

    饥与饿只能算是近义词。简单地说,二者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饿比饥要严重一些。比如《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意思是,虽然吃不饱,但是不至于饿着。《淮南子・说山》中的“宁一月饥,无一旬饿”,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严格地讲,饥与饿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饥描述的是客观存在,也就是田里或者肚子里没有粮食。而饿描述的是主观感觉。饥者未必饿,饿者未必饥。

    饥不欲食是在厌食症、抑郁症、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中经常出现的症状。其实就是饥而不饿。病人由于摄入不足或消解过亢出现了胃肠空虚无食、身体消瘦,却又根本不想吃东西。这种病人往往还伴有消极、悲观、厌世的情感,甚至有自残、自杀的倾向。其根本病机就在于心气不足。治疗的原则,应该采用补火生土的办法,补益心气,恢复食欲。

    不饥不饿是现代社会小孩子的通病。由于喂养不当,这些患儿的胃肠总是相对满实,很难有饥的状态。常出现口臭、不放屁却嗳气、便秘等症状,不感觉饿,于是挑食、厌食。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不是说要饿着孩子,而是说吃七八分饱能保持胃肠的消化排空能力。

    不饥而饿是现在肥胖病人的常见症状,这些人吃得很多很饱,肠肥脑满,却总是感觉饿,食欲旺盛。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长期饥饿的人突然进食,一定要少量慢给,否则病人就会吃得很饱,但是仍觉得饿,不停进食,直至撑死。这些人的病机在于心火过亢,治疗上需要用黄连、栀子泻心汤系列的药物。

    明白了饥与饿的差别,有助于我们精确分析病机病位,尽快帮助患者解除痛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文化研究―饥饿
简化字“饥”源于两个字,一是“”,另外一个是“”。“”是五谷不熟,收成不好的意思。《说文》中说:“谷不熟为。”《墨子・七患》:“五谷不熟谓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齐尝大,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的同义字不少,纭盎摹保ㄌ锢锍げ荩扳恕?br>(比更严重,是连野菜树皮都没有的意思)。“”的反义词是“丰”、“穰”,都是足收的意思。“”是吃食不足、不够的意思。《诗・陈风・衡门》:“者,不足于食也。”《荀子・荣辱》:“而欲食,寒而欲暖。”《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说的是一般情况下,人一天不吃两顿饭就胃肠空虚了。“”的同义词有“馁”,也就是气力不足的意思。“”的反义词是“饱”。《灵枢・百病始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与“”这两个字在先秦以前各表其意,后来通用。饮食属于阴,胃肠消解功能属阳。饥的状态就是胃肠阴不足,阳相对有余。六腑以通为用,胃肠蠕动,虚实更迭,饥...
· 饥饿
人类导致饥饿感的原因以下为无法进食或刻意不进食的原因贫穷饥荒、粮食缺乏减肥厌食症低血糖症候群刻意体验饥饿(例如:饥饿三十、斋月)为使医疗行为顺利进行而刻意空腹的行为(胃镜、大肠镜、血液检查……等)太忙碌导致无时间用餐参见禁食暴食症饿死
· 饥饿战争
背景在1410-1411年的波兰-立陶宛-条顿战争后,立陶宛大公国与条顿骑士团之间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普鲁士和萨莫吉希亚间的边境。立陶宛大公维陶塔斯大帝主张尼曼河右岸包括梅梅尔镇(今克莱佩达)的领土。而条顿骑士团要求在维陶塔斯大帝及波兰国王雅盖沃过世后,萨莫吉希亚能归他们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蒙德同意参与调停争端,并指派本尼迪克特·马克拉审理该争端。1413年5月三日,本尼迪克特·马克拉将尼曼河右岸包括梅梅尔镇领土裁定给立陶宛。骑士们不接受这一裁定,骑士团团长海因里希·冯·普劳恩(英语:HeinrichvonPlauen)命令军队挺近波兰北部。这支由米夏埃尔·库切梅斯特·冯·施坦伯格(英语:MichaelKüchmeistervonSternberg)带领的部队在进军16天后就返回了普鲁士。骑士们认为骑士团在1410年格伦瓦德之战败北后尚未恢复元气,并没有准备好再次...
· 中医文化―中医别称溯源
相传三国时,吴国有个高明的医生叫董奉,有起死回生的医技,曾救人无数,董奉给人治好了病,不收酬礼,人们对他更是由衷地敬佩。为了答谢董奉,经他治愈的重病人,在他家附近种五株杏树,轻病人就栽一棵。数年之后,这地方蔚然出现了一片杏林。从此,“杏林”一词便成了医学的象征。人们在赞扬中医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时,往往给医生赠送“杏林春满”或“誉满杏林”的锦旗。悬壶据《汉书・费长房传》载:古代有一位管理街市的小官叫费长房。一天他看见一老者在街市行医卖药,治病很神,并悬挂一壶(葫芦)于铺房外面,白天卖药,晚上就跳入壶中。费长房想此老翁定非凡人,于是百般亲近他,希望能学得医术。后来老者传授给他各种治病方法,费长房从此以老者为榜样,悬壶行医济世。日后郎中行医常腰悬葫芦,或在诊所门前高挂葫芦,有些中药店也常以之作为标记。岐黄据说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都能治病,黄帝常与岐伯讨论医学,并以问答形式写成《黄帝内经》。其文...
· 中医文化―中药文化―中医对联2
我国中药药名多达数千种,不少医家以中药为素材编出许多“药名对联”的故事来,颇为有趣。张氏父子在外地行医,因医技高超,求医者不绝,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可是,他们却遭到本地一名医霸的百般刁难。为此,父子俩决定返回故乡。临行之前,他们在店门口贴了一副对联:“生地人参,附子当时”。横批是“茴香”。然后,他们悄悄离去。次日一早,病人见到门前对联,都为张氏父子的遭遇鸣不平,同时也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惋惜。某地一位客人,慕名前去拜访善作“药联”的名医。客人进门见竹,不由赞道:“烦暑最宜淡竹叶。”名医从容笑答:“伤寒尤妙小柴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