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癫狂
中医学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传承于世,很大程度上是靠著录于文字的经典著作。
然而,且不说古人的书简、文章在传抄过程现的散失、颠倒,单是文字本身随着时间、地域的变化产生演变,就会导致很多古今字义、词义的明显不同。而且,汉字经过简化,好多则变得面目全非。如果我们持今意学习古文的话,那就越学离古意越远了。这使我们想通过读书来掌握古人的智慧变得很艰难。
我长期从事涉外医疗教学工作,要把中医的基本字词翻译成英语,经常是面对熟悉的汉字产生陌生的感觉。翻译英文,那就偷懒不得,确确实实地要求落实含义。艰难也没办法,我们只能从识字、明义、会意、悟道几个基本步骤去“愚公移山”。
几年下来,集腋成裘,现在发表出来,抛砖引玉,请大家批评。
癫和狂是心病,也就是神明之乱。现代人癫狂并称,泛指一切精神疾病,在古代,癫和狂有性质上的区别。
“善诊者,查色按脉,先别阴阳。”癫表现出来的症状是负面的、阴性的,狂正好相反。《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后来的《难经・五十九难》对癫狂也有进一步的论述:“狂癫之病何以别之?然:狂疾之始发,少卧而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倨贵也,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是也。”“癫疾始发,意不乐,僵仆直视,其脉三部阴阳俱盛是也。”
癫是阴症,阴寒内盛或者阴血不足都可以导致癫的发作。狂是阳症,阳气亢进和阳气不足可以导致发狂。《黄帝内经》和《难经》都指明了癫狂的实证病机,“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张仲景则补充了癫狂虚证的病机,《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中说:“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癫狂起病诱因大多与情绪⑶楦写碳び泄兀惨话恪暗弥羌薄暗弥?br>恐”,狂一般“得之有所大喜”。
癫狂虽然分属阴阳,但是阴阳互根,阴阳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癫久了可以发狂,狂久了,也可发癫。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的病人,其表现出的症状完全符合古代癫狂的特点。在抑郁期,病人一般表现为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或喃喃自语,多疑多虑,秽洁不分,内疚自责,思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闭户僵卧。
抑郁日久会出现一些阳性症状,比如失眠、早醒、焦虑、烦躁、不安、出逃自残、自杀等症状。
在躁狂期表现为兴奋喜悦、注意力分散、性情急躁,头痛不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狂乱无知,骂詈号叫,不避亲疏,逾垣上屋,或毁物伤人,气力愈常,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躁狂日久,精气衰减,又会转回到抑郁状态。
在治疗上,如果我们应当严格遵循中医理论,抓住其心病、神乱的病机,分清阴阳虚实,再给予对证的治疗,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治疗实证狂疾,《素问・病能论篇》说:“帝曰:有病怒狂者,其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己,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则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治疗阳气虚衰的狂症,张仲景的桂枝甘草汤、瓜蒌薤白白酒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都是非常好用的方子。
治疗实证的癫疾,《灵枢》主要采用放血的疗法,直到血脉颜色恢复正常。
治疗阴血不足的癫疾,张仲景的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治疗百合病的系列方、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等等都是对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展开-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