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第二十四篇辨疟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第二十四篇辨疟病脉证并治, 师曰:疟病其脉弦数者,热多寒少;其脉弦迟者,寒多热少。脉弦而小紧者,可下
师曰:疟病其脉弦数者,热多寒少;其脉弦迟者,寒多热少。脉弦而小紧者,可下之;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汗之,针之,灸之;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当于少阳中求之。
问曰:疟病以月一发者,当以十五日愈,甚者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必有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方
鳖甲 柴胡 黄芩 大黄 牡丹 (庶虫)虫 阿胶
右七味,各等分,捣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日三服,清酒下,不能饮者,白饮亦可。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手足热而欲呕,此名疸疟,白虎加桂枝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桂枝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甘草二两(炙) 粳米二合 桂枝三两 人参三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疟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作呕,此名温疟,宜白虎加桂枝汤。
白虎加桂枝汤方(即前方去人参一味)
疟病,多寒,或但寒不热者,此名牡疟,蜀漆散主之,柴胡桂姜汤亦主之。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各等分
右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和服半钱匙。
柴胡桂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括萎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再服,汗出便愈。
问曰:疟病以月一发者,当以十五日愈,甚者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必有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方
鳖甲 柴胡 黄芩 大黄 牡丹 (庶虫)虫 阿胶
右七味,各等分,捣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日三服,清酒下,不能饮者,白饮亦可。
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手足热而欲呕,此名疸疟,白虎加桂枝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桂枝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 甘草二两(炙) 粳米二合 桂枝三两 人参三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疟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作呕,此名温疟,宜白虎加桂枝汤。
白虎加桂枝汤方(即前方去人参一味)
疟病,多寒,或但寒不热者,此名牡疟,蜀漆散主之,柴胡桂姜汤亦主之。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各等分
右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和服半钱匙。
柴胡桂姜汤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两 干姜二两 括萎根四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再服,汗出便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伤寒杂病论―第十四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若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半夏半升(洗)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热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葛根半斤黄连三两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
· 伤寒杂病论―第十八篇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桂枝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须臾啜热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取汗,不汗再服。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理中、四逆辈。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六味,...
· 伤寒杂病论―第十九篇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饮水自救;若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白者,以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少阴病咳而下利,(言严)语者,被火劫故也,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
· 伤寒杂病论―第十六篇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然者,是转属阳明也。伤寒三日,阳明脉大者,此为不传也。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者,为阳明病也。伤寒转...
· 伤寒杂病论―第二十九篇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呕,不能食,无寒热,此为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妇人宿有症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症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断后三月衄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症不去故也,当下其症,桂枝茯苓丸主之。桂枝茯苓丸方桂枝茯苓牡丹桃仁芍药各等分右五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可渐加至三丸。妇人怀孕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之。附子汤方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续下血都不绝者;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