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武式太极拳的发展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2
转发:0
评论:0
武式太极拳的发展,武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经论字亦畲,生于1832年卒于1892年,终年60岁。

  武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经论字亦畲,生于1832年卒于1892年,终年60岁。永年广府城里西街人,清末举人。于1852年始,从其舅武禹襄学习太极拳。勤于默识揣摩,反复验证,每得一势诀要。立即写成纸条,贴在书房四周、反复揣摩,稍觉不妥,即另写他条,每势必得臻圆,方才罢休,李亦畲精于技击、拳理,苦研拳功,勤于笔耕,继承和完善了其舅武禹襄的拳架和拳论。著有“太极拳小序”、“五字诀”、“撒放密决”、“擎引松放七言四句”、“走架打手行工要言”、“打手歌”入韵,并绘“左右虚实图”二幅,“论虚实开合”等。他还将王宗岳、武禹襄及本人的论著编辑成《廉让堂大极拳谱〉手抄三本,一本交胞弟李启轩,一本自存。这就是闻名于世的“老三本”,被太极拳界奉为经典拳谱。
  
  由于“廉让堂太极拳谱”的问世,对拳理之钻研阐发,对太极拳的广为传播,起到了不可估价的作用。1929年李亦畲孙李福荫在省立永年十三中学刻印“廉让堂太极拳谱”。1938年再版拳谱。1935年春由孙李槐荫在山西编印“李氏太极拳谱”问世,并做了序言,使永年太极拳成为一种有理论指导的,有实践证明的拳术。
  
  李亦畲将拳技后传二子:宝廉、宝让,与广府城里郝为真及河北省清河县葛福来。
  
  李承纶字启轩,李亦畲之胞弟,亦精于太极拳。著有《敷字决解分一篇,“各势白话歌”六十句。授徒有南宫马静波清河葛顺成。
  
  郝为真,名和。永年城里人。生于清朝末年(1849年)卒于民国初年(1920年),为人谦和敦厚,幼年好武,曾学洪拳、春秋拳。后见太极拳轻灵巧妙,遂拜李亦畲先生为师学习太极拳。他严守师训,练拳一丝不苟,苦练不辍,认真刻苦,晨昏无问深得老师喜爱。曾任永年省立十三中学、县立高小两校武术教授。他平常与人交手试技无不着手奏效,发人于寻丈之外,制人而不伤人,来访者无不心悦诚服,固访者必拜师而后去。当时爱武者都以拜郝为师学拳为荣,授徒逅布华夏。其拳技演为一派(曾一度称为郝派)。其所传架子,系将武李氏所传架子加开合,按一至四呼发口令,以便领导学生集体学习。生平无著作,现有讲解“不丢不顶”和叙述其“练功之阶段”的感觉两篇纪录。他传子郝月如,徒弟有孙禄堂、李保玉、李圣端、李福荫、韩钦贤、张振宗等武林高手。由于创编了一呼四发的开合太极拳,使武氏太极拳得到进一步发展。
  
  郝月如名文桂、郝为真大师次子(1877―1935),得家传,善短打。1928年前在永年第一完全小学任武术教师。并兼任永年国术馆馆长,执馆任教。后应李保玉孙禄堂之约,赴南京、广东等地授艺,教拳终生,殁于南京馆舍:著有《太极拳十三要点论解》、《武式太极拳走架打手》,完善了武氏太极拳开合程序,为武氏太极拳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他一生授徒颇多,传其子少如。
  
  郝少如字梦修(1907―1983),他生于太极世家,对太极拳的精要,能心领神会。1928年,随父到南京、上海授拳。沪宁杭名师林立,少如二十三岁独闯上海滩,他一生勤奋,桃李满园,少如的太极拳识渊博,以理论与实践的高度驾驭着精湛的拳艺:他不仅能正确地解释王、武、李三家拳论中每一字的含义,而且能将其精华演练得淋离尽致。是表里俱精,素负盛名的一代名师。
  
  李逊之,字宝让,李亦畲次子(1882―1944),1932年乃收徒传艺,讲述拳义、言简意赅,无一浮言。著有《初学太极拳练法简述》、《不丢不顶浅释》。尤其教导推广,重接劲打劲,不重用着击身,给学者指出一条捷径。收徒有永年城内赵蕴园、刘梦笔、魏佩林、姚继祖。
  
  姚继祖(1917―1996)永年城内人,邯郸地区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太极拳十三名家之一,自幼酷爱武术,早年曾在永年国术馆随郝月如学太极拳,郝师南下后,便拜太极名家李逊之为师,学习武式太极拳,为人谦和谨慎,文武并茂,拳技精湛,拳理妙通,平时授徒,接见来访者总是平易近人,循循善诱,深入浅出诲人不倦,多次发表论文,提出改进太极拳的教法和做法。著有《太极拳拾遗》、《论内外三合》等,他授徒颇多。
  
  魏佩林(1913―1961),永年广府人,李逊之弟子,佩林性情豪爽。为人正直,尊师爱友,深得人们敬重。佩林练拳非常刻苦,架子天天走,杆子不离手,每晚从师父家练拳回来后仍不休息,在自家院里直练到后半夜,一招一式反复琢磨,务求精湛,数十年如一日,把自己毕生精力全部用在练拳上。因此,深得武式太极精髓。与人推手能随心所欲,对手象皮球一样可以任其拍来拍去,身不由已。
  
  李锦藩得其家传,精通拳技,谦恭好客,在地县太极拳表演赛中,多次获奖。
  
  李光藩得其家传,精通武式太极拳理论和技法。多次以武式太极拳专家身份,参加全国各重大活动。并远赴日本等国授拳。在家乡永年授徒颇多,著名的有赵宪平等。
  
  翟文章(1919―1989),其父翟连臣同永年太极拳宗师郝为真学拳、与郝月如同室研练,深得郝为真太极秘传。翟文章自幼随父习练郝式太极拳,后被为真高徒韩钦贤收为入室弟子。尽得真传。后又拜永年广府杨式太极拳名家杨兆林为师。因勤学苦练,遂被杨家收为人门弟子。
  
  他集中精力研究太极奥秘,留有遗著《太极拳解析》、《太极拳对敌要言》、《太极拳静功秘决》等数篇,生前曾任邯郸地区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永年太极联谊会副会长,邯郸地区武协拳师,永年太极拳学校校长兼太极拳学校对外交流会会长。
  
  翟文章主要传人有:杨振河、赵宪平等。
  
  赵宪平(1961年1月13日出生),自幼爱好武术,先习外家拳,诸如大洪拳、小洪拳之类。后拜翟文章为师,专心致志研习太极拳,其拳架舒展大方,注重健身与技击相结合,尤以推手见长。翟师逝世后,又拜太极世家李光藩为师,潜心研究太极理论,常年不懈。1993年创办永年县名州太极拳社,任社长。为中国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理事和弘扬太极拳基金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武协会员,《太极》杂志特约编委,永年县太极拳协会副主席,廉让堂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杨式太极拳的发展
杨露禅逝世后,长子杨凤侯、次子班侯、三子健侯来继承。凤侯。在家乡教拳,主要传人是潘贵,潘贵传李万成(?―1940),李万成传林金声(1913―1988)。因凤侯去世较早,年代不祥,膝下有一子,杨兆林,字振远,功夫多由班侯、健侯传授。兆林在家乡及周边地区传授太极拳,为家乡即周边地区的太极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著名的有翟文章。班侯,名钰。生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卒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自幼习武则智,学文则愚。每当杨露禅教他拳技时,他都能举一反三,把学到的招式,从攻防进退中,练成制服对方的绝招,最后战胜对方,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17岁随父进京时,练功已有12年之久。班候曾用拳术击败了武林名师“雄县刘”,又在北京西四牌楼击败了打过七省擂台未遇对手的“万斤力”,以后凡是寻衅闹事者,班侯是来者不拒,不管他在江湖上有多大名气,敢打敢拼,无不败在班侯手下。杨式太极拳不败的名声,震撼了清...
· 武式太极拳传承人郝和
郝和,字为真(1849-1920),河北永年人。他体貌魁伟,敦厚强毅,深嗜武技,及观李亦畲打手,遂改从亦畲专心学太极拳,两年余仅得粗迹,勤学苦练者六载。亦畲叹其诚笃,乃授之真诀,自此功力日进。能置椅寻丈外,无所倚傍,投人安坐其上,略不倾跌,屡试不一爽。又能手引壮士,使摇晃不能自主,而仍粘随不脱。爱观剧,尝见邻童被挤号泣,亟排众人,掖至身前,环两臂翼蔽之,众涌激若潮,屹立不稍动。相传永年有罗建勋者,矫健多力,能超距登屋,踵门请角,为真再三却谢而后许焉。勋作势疾进,为真静以待之,逮其近身,振手触之,勋身掷起数尺而堕,乃大服而去。简介]编辑武式太极拳传承人第三代详细信息]编辑清河葛老泰,精八方捶,授徒千余,闻亦畲名,请师事,亦畲使从学于为真,泰殊勉强。亦畲知其意,命与为真相搏,甫合,为真以推手中擒拿法进擎泰膊,泰臂不能脱,足不能移,身不能转,呼曰:"释我!释我!"为真曰:"能动乎?"曰:"不能矣...
· 陈式太极拳全身的配合
陈式太极拳的配合规律,从全身来讲,为眼、身、步、手四个主要部分。从躯干来讲,分为上、中、下三盘。我们先讲躯干的基本规律,人头至颈部为上盘,胸、脊、腰部为中盘,小腹、尾骨以至裆、腿、足部为下盘。上盘的头部要中正。术语说:"虚领顶劲。"《十三势行功总歌》中说:"满身轻利头悬。"顶和悬字虽不同,方法是一样的。正如陈鑫解释的:"如同用绳子从头顶百会穴将全身向上悬起似的。"只要下向内收,则头顶自然中正向上,而颈也自然立起。眼法,总要平社,却方--每式的主要方向。但陈鑫加了"耳听身后"四字,以防有人从身后袭来。中盘的脊要随着顶劲的上领而同时立直,既不外挺,也不内收。术语谓之含胸拔背。含或涵的意义都是要求松圆而不压近肺部,以便呼吸通畅。腰部亦以中正为主,但陈式每一动作民和向左右旋转。转的角度,一般不超过45度。在步法进退时,...
· 杨式寇家太极拳
杨式寇家太极拳,为杨露禅长孙杨兆林所传,三先生杨健侯定式的杨式老架。河北隆尧寇长青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世人称颂的前辈老拳师。幼习少林拳技,17岁从师曹珂改学杨兆林传太极,历之数十年研练,在邢台当地堪称“武林楷模”,影响颇深。邢台当地武术界为区分其他杨式拳,称这种独具风格的杨式太极拳为“杨式寇家太极拳”。寇家太极拳架式上分为“开架”,俗称三趟小架,主练捶法,势刚而猛,主在伸筋拔骨。名称为:“劈砸锤”、“连把锤”、“反把锤”。“老架”称为杨式大架和功架。他是练寇家太极的主要套路,目的在于练出既轻灵又沉重,既柔软又坚刚的内劲。每日必须习练,用心揣摩,天长日久必能功成。“小架”也叫“推手架”。在老架有了功夫后,可以习练“小架”,提高自身的灵活性,步伐进跟退撤,架式由大变小,小中显大。“功架”要练到开中显紧凑,“小架”要练到紧凑中显开展,伸缩变转,练好对拔劲。“小架”也叫“推手架”。在老架有了功夫后...
· 近代太极拳的传播与发展
张三丰以后的太极拳史,难于得到连续系统的记载。而近代太极拳的传播,却是由王宗岳传蒋发而继承下来的。蒋发传给温县陈家沟的陈长兴及赵宝镇的邢喜怀,陈长兴传杨禄禅,此后发展为陈、杨、吴、武、李、孙、赵堡架及国家套路等太极流派。李亦畲1867年的《太极拳小序》载:“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我郡南关杨某,爱而往学焉。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此文乃近代太极拳源流之最早记载。据唐豪的《王宗岳考》记载,王宗岳为山西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洛阳,后至开封,乾隆六十年尚健在,蒋发亦为乾隆时人,陈长兴生于1771年,卒于1853年。近年,李派太极传人公布了陈长兴关于太极拳源流的一篇《序》,对王传蒋、蒋传陈作了具体记述。具之总角之年,每于读书之暇,即以师学习武术。夫拳勇一道,真传...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