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消融力

2017-06-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57
转发:0
评论:0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消融力,  近年来,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国内学术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中国传统文

   近年来,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国内学术界流行着这样一
种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有绵延数千年独立、封闭发展的过程,对外来文
化具有一种极其强烈的排拒性,很难容纳外来文化的渗入。笔者认为这
种看法是失之偏频的。作为一种古老悠久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
确具有保守和封闭的一面,但决不能把它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中国传
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积极吸收、消融外来文化的
过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展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和兼容并蓄的特质,当然,
我们对这一文化在某些时期特别是近代表现的封闭性、保守性,也应有
实事求是的评价。

            一

    中国一开始便以富饶的东方农业大国的面目出现。自秦始皇建立大
一统的封建帝国以来,在经济上形成了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结
构;在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结构和宗法等级结构构成了封建大
厦的核心;在思想文化领域,儒家学说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占据着封建意
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并和中国原有的道家、法家思想等以及后来传入中
国的佛教文化等相互吸收而浑然一体,它们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华夏文
化)的主体又和各少数民族的思想文化相互交融,逐渐融合成为恢宏磅
礴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凝结、沉积为共同的
民族社会心理和文化心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遵行的道德准则、价值观
念和行为规范。加上中国地处东亚大陆,东部和南部濒临茫茫沧海,西
北横亘漫漫戈壁,西南耸立着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在这块广袤
土地上孕育、成熟的中国文化远比周边的所谓“四夷”先进,在相当长
时期内保持着传统的文化优势,整个东亚地区基本上处于中国文化的影
响之下(即所谓的“儒家文化圈”),故而中国素有“天朝胜国,礼义
之邦”的美称。即使与当时的世界其他大文化相比,中国文化也毫不逊
色,甚至还更为先进些,从而形成较为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和民族自信心,
这无疑会使中国传统文化带有保守和封闭的倾向。但是,只要这种文化
自身的优势及其所赖以建立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尚未衰微,它在受到外来
文化的挑战时,就不仅不会盲目排斥或穷于应付,反而敢于迎接外来文
化,并积极吸纳和融合外来文化。一方面,它总是居高临下地把外来的
文化因素认同于自身体系,要求外来文化因素俯我就范,用自己原有的
思想、观念和心理定势为框架,来解释、消融、改造外来文化因素,在
对外来文化的涵濡蕴育中模糊了对方的,最终使其失去原质;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改变、消融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又尽量吸收
和消化外来文化的养料,来补充自己,丰富自己,使自己获得新的发展
生机和活力。 
    因此,从秦汉到明清,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曾与中亚、西亚的草原文
化(即西域文化、契丹、蒙古和阿拉伯文化)以及南亚次大陆的佛教等
异土文化进行过长期的冲突和交流,但中国原土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的
基本风范和稳定的精神结构,并吸收和改造了异质文化的一些因素,故
从未出现过类似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中断,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
帝国侵占而希腊化那样的情况。一些外族入侵中原之后,固然可以在一
定时期内取得一定的军事优势乃至政治优势,但在文化上却总是被消融。
从北魏到其后的辽、金、元、清,若干强悍的少数民族曾先后在不同程
度上统一过中原,甚至建立起象元朝和清朝那样的庞大强盛且持续时间
较长的中华帝国,但他们在文化上却往往被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
化所改造,把儒家学说奉为正统。因为这些“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统
治者,同汉族封建统治者一样深知,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对巩
固自己的政治统治,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是极为重要的,正所谓“儒
者其为教也大矣,其利物也博矣,以笃父子,以正君臣,开政化之本原,
凿生灵之耳目,百王损益一以贯之”。[1]因此,这些少数民族的游牧
文化一旦与深深根植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土壤中的汉族儒家文化相
撞击时,就往往被后者改造和消融,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
部分。也只有这样,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才能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对中原的
统治,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的中原文化也就不会因汉族政权的倾
覆而出现历史的断层。
    犹太文化的凝聚力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罕有匹敌。犹太人很长时间没
有自己的国家,在寄人篱下、被异邦文化包围的条件下,仍能保持着自
己文化的特质,使没有祖国庇护的犹太文化顽强地生存和延续下来。但
就是这个犹太文化,在传入中国后却被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
化消弥于无形。宋朝时,开封曾有过很多犹太人,但现在他们后代的身
上再也没有什么犹太文化的痕迹了。即使有些人明知自己是犹太后裔,
也不愿承认。在开封现存的犹太教寺院里,竟然高悬“识得天地君亲师,
不远道德正途;修在仁义礼智信,便是至贤源头”这样的对联,俨然儒
家正宗,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个中三味。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曾
在世界上显赫一时,所向披靡,进入罗马帝国,促成了罗马家族制度的
崩溃。但是它于明末清初进入中国时,一方面未能撼动中国的宗法家族
制度和原有文化体系,相反地,基督徒不得不服从中国的家族制度和儒
家的纲常伦理;另一方面,中国的某些士大夫乃至皇帝也从欧洲传教士
那里吸收了一些西方文化,但主要限于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知识,而
基本不涉及西方政治制度和文化层面。这是因为此时的中国封建社会已
走向衰落,面对“西学东渐”,中国文化也相应失去了以往的优势,因
此,它对西方文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消极的排斥心理,而不象唐宋以前
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更多地表现出一种开放性的积极吸纳的姿态。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这种封闭保守的倾向愈来愈突出。

            二

    古代中外文化最为壮观的一次冲撞和交汇是佛教传入中国。自公元
148年(两汉之际),安世高东来译经,佛教便开始传到中国,以后逐
渐流行,乃至南北朝隋唐时代达到鼎盛状态,最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一部分。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原有文化对佛教文化具有排斥
抵制的一面,但更主要表现为对佛教文化的积极改造和吸收。

    (一)中国原有文化对佛教的影响和改造,即佛教的中国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历史过程。
    佛教传入中国后,初期直接地受到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汉时的佛
教多用黄老道术来解释佛典,如用“黄老”来表达“浮屠”,用道家的
“道”来表达“菩提”,甚至把佛教看作是“道术”的一种。那时的佛
教宣扬的主要内容是“灵魂不灭”、“精神不死”之类,这改变了印度
佛教中的“无我”的原义,而与中国道教所倡导的“长生不死”、“得
道成仙”相与贯通。汉末魏初,佛教在中国开始分为重禅法的小乘佛教
和讲般若学的大乘佛教两支。前者讲呼吸守意,和中国道教的呼吸吐呐
之术相近,并把佛教的“色、受、想、行、识”说成是“元气(即道家
的“五行”)的作用;后者认为人生的根本道理是使“神返本质”,而
与“道合”,显然是深受道术影响所致。
    魏晋时期,脱胎于老庄思想的玄学本体论最为盛行,佛教又依托玄
学而受玄学影响,如用玄学的本来思维方式来理解佛教般若学,把破除
本体实有的般若学改造为本体是根本、本体是实有的本无说,这样就和
玄学家王弼、何晏等人的“以无为本”思想相一致。
    东晋以后,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日益广泛,引起了佛教与中国原
有的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本土文化的矛盾和冲突。但是,本土文化并没
有一味拒绝佛教文化,而是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中不断影响和改造佛教,
这促成了天台、华严、禅宗等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在隋唐时期的产生。它
们都是佛教为适应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以中国原有思想文化为主结合
印度佛教的某些信仰而创立的。天台宗引进儒家的人性善恶观,宣扬去
恶从善,把佛教修持与儒家的道德实践等量齐观。它还吸取道教的炼气
术,提倡先成神仙后成佛陀,从而与道教信仰直接相通。华严宗认为“
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又与魏晋玄学的“体用如一”的观点有渊源关
系。而且,它还直接地把儒家和道家(道教)思想纳入佛教文化体系,
并在一定程度上把儒、道、佛三家的人生理想境界和儒、佛两家的道德
规范相沟通。[2]禅宗更堪称纯粹的中国式的佛教宗派,它将繁琐的印
度佛教教义化为简易,且大量吸收了儒道的思想,例如引进了儒家的概
念来解释佛理,如《证心论》中的“道心”,《坛经》中的“常行于敬,
自修身即功,自修心即德”。特别是禅宗认为,佛心本有,不必念经拜
佛,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见性自悟,顿悟成佛,即“挑水砍柴,无非妙
道”,“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3]我们知道,作为中国
固有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和作为一种宗教的印度佛教,两者最显著的差
别就在于,前者积极提倡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内圣外王之道,故具有浓厚的“入世”色彩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后者
则根本否定现实的人生和世界,追求与现实隔绝的彼岸世界,因而是一
种消极的“出世”的哲学。但是,禅宗却在相当程度上肯定了现实生活,
这样就破坏了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特性,消除了印度佛教所设定的“出
世”与“入世”间的不可逾越的界限。正因为天台宗、华严宗特别是禅
宗是中国化了的佛教,因此它们在中国的影响最大,流行最广,而另外
一些主要依据印度佛典,却未能与中国原有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佛教宗派,
如三论宗、唯识宗、密宗等则未能在中国产生多大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消融力
近年来,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中,国内学术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有绵延数千年独立、封闭发展的过程,对外来文化具有一种极其强烈的排拒性,很难容纳外来文化的渗入。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是失之偏频的。作为一种古老悠久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确具有保守和封闭的一面,但决不能把它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积极吸收、消融外来文化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展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和兼容并蓄的特质,当然,我们对这一文化在某些时期特别是近代表现的封闭性、保守性,也应有实事求是的评价。一中国一开始便以富饶的东方农业大国的面目出现。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以来,在经济上形成了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结构;在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结构和宗法等级结构构成了封建大厦的核心;在思想文化领域,儒家学说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占据着封建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并和中国原有的道家、法家思...
· 论古代战争对政治权力的影响
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没有军事组织的共同体易被其他共同体消灭①。古代战争从多方面影响政治权力,国内学者对此研究较少。近年来学术界对战争与政治之关系的研究有所论及,主要集中在战争对国家起源的影响上④。王震中认为,战争对国家形成起着促进作用,特别在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社会能促进社会力量的整合,如居住区的统一防御、原始社会组织团聚力的加强、既得利益集团的扩张、内部权力的发展及宗教作用的提升。他并未将战争与国家形成看作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认为国家是在祭祀、战争、公共管理事务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⑤。李学勤认为,王权的形成与战争有一定关系。由氏族制度向世袭王权转化的过程与五帝时代的战争紧密相连。虽然王权形成的基础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分化,并且使社会组织突破氏族的界限,形成越来越大的社会共同体”,但“它产生的途径却与战争有直接关系”⑥。谢维扬认为,征服战争的有无与早期国家专制政治和...
·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对西方社会的重新吸引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社会吸引[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在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老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目前,热衰于学汉语的西方人越来越多,热衷于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西方人也越来越多。我国向西方传播东方文明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丝绸之路向西方传送精致的东方丝绸时,也送去了东方文明。早在《马可波罗行记》中就对中国的富庶有大量记载。然而到了清朝末年,闭关锁国的政策让中国看不到外界的发展,当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才认识到自己的文明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世界。甲午战争让中国国民开始反思自己,与此同时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等先进知识分子促使西学大规模涌入了中国。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影响力的扩大,现代的西方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对中国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很多人都喜欢...
·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
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人只要能扩展天道德性,就会达到天道、人性、物性和整个自然界、整个社会的合一。孟...
·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
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人只要能扩展天道德性,就会达到天道、人性、物性和整个自然界、整个社会的合一。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