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托物留名与东汉史学

2017-06-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57
转发:0
评论:0
托物留名与东汉史学,“以史求治”是古代中国明主贤君们带有“标志性”色彩的治国理念,其所指向的是统治者

“以史求治”是古代中 国明主贤君们带有“标志性”色彩的治国理念,其所指向的是统治者在政治上对史学的需求,这种需求将史学与政权的生存、巩固、延续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统治者的“身家性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因而成为“官方”关注史学、组织人力记事撰史的最主要同时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宋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为《资治通鉴》“御笔”作序“赐名”,可以视为对这种政治需求的最好的诠释。但是,统治者对史学在政治上的需求,往往只局限于官方的史事记录和史书撰述等史学行为,对非官方史学的发展的影响并不大,其作用也十分有限。倒是普遍存在的“托物”“留名”以图不朽的心理需求,对非官方的史学活动具有更“普遍意义”的推动力,当然,这种心态对官方的重史行为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世人常有的这种“留名”心态,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说过一段称得上是“直指人心”的话。他说:“夫人寓形天地,其生也若蜉蝣之在世,如白驹之过隙,犹且耻当年而功不立,疾没世而名不闻。上起帝王,下穷匹庶,近则朝廷之士,远则山林之客,谅其于功也名也,莫不汲汲焉孜孜焉。夫如是者何哉?皆以图不朽之事也。”(《史通・史官建置》)从现在可以看到的历史资料来看,这种“心态”在东汉以前似乎还不明显,但自东汉时起就变得日趋强烈了。东汉前期的著名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十分明确地表示,他所鄙夷的是那些虽居高位但“文德不丰”,因而“百载之后,与物俱殁,名不流于一嗣,文不遗于一札”的人;与此同时,他对因文德并茂而“体列于一世,名传于千载”者,则十分推崇(《论衡・自纪篇》)。可见,王充不仅重文重德,而且对一个人是否能够“名传于千载”是相当看重的。更重要的是,这种心态是当时社会的普遍存在,欧阳修在《集古录跋尾・后汉 慎令刘君墓碑》中对东汉时人的这种社会心理有过准确描述:“人皆有亡,贵终誉兮;殁而不朽,垂 名著兮。”

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立碑述德”开始出现并日趋增多。上自皇室,下至庶民,纷纷树碑以留名。刘勰在《文心雕龙・诔碑篇》中对于这种情况有所反映:“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欧阳修在《集古录跋尾》中也谈及这种现象:“自后汉以后,始有碑文,欲求前汉时碑碣,卒不可得。是则冢墓碑,自后汉以来始有也。”“自后汉以来,门生故吏,多相与立碑颂德。”有意思的是,欧阳修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托物”“留名”,即“托有形之物,欲垂无穷之名”(《集古录跋尾・后汉 郎中王君碑》)。一方面,人们希望将墓主的事功“记”在石碑这种不易毁朽的载体上,使其能够“千古留名”,所谓“树碑表墓,昭铭景行,俾芳烈奋乎百世,令闻显于无穷”(范文澜《文心雕龙注・郭有道碑》),“身殁名存,永世慕思”(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司空文烈侯杨公碑》)。另一方面,立碑者也希望借此“附托”墓主而留名后世。赵明诚在《金石录跋尾・汉州辅碑阴》中说得明白:“自东汉以来,一时名卿贤大夫,死而立碑,则门生故吏往往寓名其阴,盖欲附托以传不朽尔。”因而,在东汉的一些墓碑上,就常常镌刻着数量可观的立碑者的姓名,如《 后汉杨君碑》碑阴题名者一百三十一人;《后汉杨震碑》“碑阴题名者一百九十人,其余磨灭不完者又十余人”;题名多者甚至达到近三百人,如《冀州刺史王纯碑》碑阴题名“文字完好可识者百九十余人,磨灭不可识者又九十余人”。而且,绝大多数碑阴题名者,“其人皆著州县邑里名字甚详”,可见其附托墓主而留名后世的目的非常明显。在这些立碑者中,不仅有常见的墓主的门生故吏之类,同时也不乏黎庶平民。如欧阳修《集古录》中所收《后汉残碑》,其碑阴题名者,只有姓名而“皆无官号邑里”,这些人就应是普通平民;又如赵明诚《金石录》收入的《汉蔡湛碑》,其碑阴题名者中“有故吏、贱民、议民、故三老、故处士、义民”等,这其中显然有平民。由引可见,当时留名后世的心态十分普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托物留名与东汉史学
“以史求治”是古代中国明主贤君们带有“标志性”色彩的治国理念,其所指向的是统治者在政治上对史学的需求,这种需求将史学与政权的生存、巩固、延续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统治者的“身家性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因而成为“官方”关注史学、组织人力记事撰史的最主要同时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影响巨大。宋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为《资治通鉴》“御笔”作序“赐名”,可以视为对这种政治需求的最好的诠释。但是,统治者对史学在政治上的需求,往往只局限于官方的史事记录和史书撰述等史学行为,对非官方史学的发展的影响并不大,其作用也十分有限。倒是普遍存在的“托物”“留名”以图不朽的心理需求,对非官方的史学活动具有更“普遍意义”的推动力,当然,这种心态对官方的重史行为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世人常有的这种“留名”心态,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说过一段称得上是“直指人心”的话。他说:“夫人寓形天地,其生也若蜉...
· 东汉史学家曹大家
曹大家(cáodàgū):即班昭(约49―约120),东汉史学家,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人。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早寡,屡受召入宫,为皇后及诸贵人教师,号曰“大家”。家,通“姑”。简介编辑曹大家(gū):汉族,东汉人,其实是班超之妹班昭的称呼。名姬,字惠班,生于扶风。班固死时,所著《汉书》的“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未能完成。她奉命与马续共同续撰。《汉书》初出,读者多不通晓,她又教马融等诵读。汉和帝时,她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们的教师。因为她的丈夫曹世叔的缘故,班昭十四岁嫁给同郡曹世叔为妻,所以人们又把班昭叫做“曹大家”。著有《东征赋》、《女诫》(七篇)等文。曹世叔早逝,汉和帝知她文章了得,召她入宫工作,人称曹大家。兄长班固编纂《汉书》未竟而卒,班昭承其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另外班昭还著有《女诫》。金星上的班昭陨石坑是以她的名字命...
· 托物感怀
【成语】托物感怀【成语】托物感怀【发音】tuōwùgǎnhuái【解释】假借事物抒发胸怀。【出处】清·汪琬《说铃》:“故能托物感怀,缠绵凄恻,若使饥寒切肤,亦未暇尔尔。”
· 东汉人物伏完
简要介绍:伏完(?-209年),琅邪东武(今属山东)人,东汉末大臣,汉献帝伏皇后之父。历官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屯骑校尉。人物生平:伏完,沉深有大度,大司徒伏湛七世孙,袭爵“不其侯”,官拜侍中。娶汉桓帝长女阳安长公主刘华为妻,生六子一女。六子:伏德、伏雅、伏均、伏尊、伏朗、伏典,一女:伏寿(袁宏《後汉纪》:(伏)后,琅邪东武人也。父完,深沉有大度。举孝廉,稍迁五官中郎将、侍中,以选尚阳安长公主。(公)主,桓帝女也,生五男一女:长男德,次雅,次后,次均,次尊,次朗。后以选入掖庭,为贵人。完迁执金吾。)兴平二年(195年),伏寿为汉献帝刘协立为皇后,伏完升迁为执金吾。建安元年(196年),伏完官拜辅国将军,仪同三司。汉献帝迁许都后,曹操自任司空,大权在握并独揽朝政,伏完于是奉上印绶,改拜中散大夫,迁屯骑校尉。建安五年(200年),董承等人图谋诛杀曹操失败被杀,董承之女为汉献帝贵妃,曹操诛杀董承同...
· 东汉末期人物蒯越
蒯越(?-214年),字异度,襄阳中庐(今湖北襄阳西南)人。东汉末期人物,演义中为蒯良之弟。蒯越原本是荆州牧刘表的部下,曾经在刘表初上任时帮助刘表铲除荆州一带的宗贼(以宗族、乡里关系组成的武装集团)。刘表病逝后与刘琮一同投降曹操,后来官至光禄勋。蒯越是荆州南郡望族之一、蒯家的代表人物,年轻时颇具名望。大将军何进也因为听闻他长于计略,于是聘请他作东曹掾。蒯越曾劝何进要先发制人,尽快把宦官杀掉,但何进犹豫不决。蒯越因而预料何进必会败亡,于是便向何进申请出任为汝阳令。果不其然,何进最后为宦官所害,蒯越却转危为安。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北军中侯刘表应朝廷命诏赴任荆州刺史,却对当时的局势感到彷徨,因此就在宜城筵请蒯越及其兄长蒯良与同蔡瑁共谋大事。刘表问道:“此时宗贼横行,民众不附,袁术在南阳又蠢蠢欲动,祸乱至今已经难以解决。我又希望在这里征兵,但怕民众不愿从军,两位有何对策?”蒯良首先提出只要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