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诠释

2017-06-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45
转发:0
评论:0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诠释,“六经皆史”是清代著名思想家章学诚(1738-1801)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六经皆史”是清代著名思想家章学诚(1738-1801)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命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这一命题歧见迭呈,莫衷一是。笔者略述管窥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史之含义

 

“六经皆史”命题是由“六经”和“史”两个概念构成的,尤以“史”字为关键。然而,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一些误解。在这些误解中,最为流行的一个,也许就是把“史”理解为史料。钱穆先生曾经指出:“(六经皆史)此四字中的这个‘史’字,我们近代学者如梁任公、胡适之,都看错了。……梁任公曾说:卖猪肉铺柜上的帐簿也可作史料,用来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或其他情况。”[1]可惜的是,梁、胡二氏的看法至今仍在流行。仓修良先生认为,“六经皆史”之“史”具有“史料”之史的含义,并补充说:“史料本身就包含有史义,决不会有脱离史料的抽象史义。”[2]从一般的史学方法论的意义上说,过去所遗留的一切都有助于了解实际的历史过程,都将被史学家作为史料运用,六经亦不例外。但是,这只是现代史学家的观念,绝不能归之于章学诚。张舜徽先生言:“举凡六籍所言,可资考古,无裨致用。六艺经传以千万数,其在今日,皆当以史料目之。”[3]特标出:“今日”二字,不以己意强加古人,比较客观。另外,视“史”为史料的学者往往拈出“盈天地间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学”一语作为佐证,实是对这句话有意或无意的“误读”,说见下文。

那么,这个“史”字是什么意思呢?这应以章氏自己的解释为依据。在《文史通义》一开篇,章氏即写道:“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之政典也。”(《易教上》)将这个论述化为逻辑推理,即是:政典是史,六经是政典,故六经是史。可见,弄清“史”之含义须了解何为“政典”。钱穆先生指出,“章实斋所谓六经皆史之‘史’字,近人只有王国维有篇文章叫《释史》,阐发甚是。王国维说史字篆文作‘ ’,上面‘ ’是一枝笔,下面‘ ’是一只手,一只手里拿着一枝笔,就是个书记”。钱氏还进一步论证说,章学诚“在《文史通义》里就特写了一篇文章名《史释》,正是解释这个史字。……他是说六经都是古代的‘官司掌故’,如我们说现在教育部、外交部多存有许多档案,有些是教育部、外交部的职官必须时时翻阅的,此等档案叫做‘史’,掌管这些档案的人也叫做‘史’”[4]。与钱氏意见相近者不乏其人,如吕思勉先生释为“凡之政典必为史官所记也”[5],金静庵先生认为“古人于史官以外无著作,故掌于史官者,悉得称史”[6],皆属此类。

然而,章学诚谓政典是史,意在强调“若夫六经,皆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易教上》),他注重的是政典的功用,而非“掌于史官”这一外在因素,故尔上述诸氏解释不确。钱氏将政典释为档案,尤欠周详。在《史释》篇中,章氏指出,“周官府史之史,与内史、外史、太史、小史、御史之史,……无异议也”,因为府史与其他五史“皆守掌故,而以法存之道也”。不过,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府史与五史没有区别;事实上,无论从地位上还是从职能上来看,二者都存在重大差异。以地位而论,二者有“官”与“吏”之别:

府史之史,庶人在官供书役者,今之所谓书吏是也;五史,则卿大夫为之,所掌图书纪载命令法式之事,今之所谓内阁六科、翰林中书之属是也。官役之分,高下之隔,流别之判,如霄壤矣。

以职能而论,其本质差别在于“卿士大夫(五史)能论其道,而府史仅守其法”。

史守掌故而不知择,犹府守库藏而不知计也。以谓太宰制国用,司会质岁之成,皆有调剂盈虚,均平秩序之义,非有道德贤能之选,不能任也,故任之以卿士大夫之重。若夫守库藏者,出纳不敢自专,庶人在官,足以供使而不乏矣。然而卿士大夫讨论国计,得其远大;若问库藏之纤悉,必曰府也。

五史以卿大夫之选,推论精微;史则守其文诰图籍章程故事,而不敢自专。然而问掌故之委析,必曰史也。

这些论述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然而正是理解“六经皆史”命题的关键性文字。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章氏描述的周官旧制未必符合历史事实,吕思勉先生已对“其谓府史之史,亦即后世书吏,能备存掌故之委析”深表怀疑[7]。不过对本文来说,此点无关宏旨,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章氏的论点,而不是其论据。

从上引几段话中可以看出,章氏把作为职官的“史”区分为两层,与此相应,他把史官所掌典籍也划分为两类,若用章氏自己的理论术语来说,即撰述和记注。他曾指出,“三代以上,记注有成法,而撰述无定名”,也正因为“记注有成法,而后可以撰述无定名,以谓纤悉委备,有司具有成书,而吾特举其重且大者笔而著之,以示帝王经世之大略”(《书教上》)。在章氏看来,记注的目的在于“欲往事之不忘”,所以应该力求“纤悉委备”,而这一点只有依靠完备的制度才能做到。府史的作用就在于谨守固有之章程,保存帝王经世行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文书档案,“而不敢自专”,即不能丝毫以己意损益之。当然,档案必须加以分类整理才便于保存和查阅,这种“整齐故事之业”亦须府史进行,章氏所谓、有司具有成书”之书,当即是府史整理的“比次之书”。然而,尽管“道”就在这些档案之中,但由于“史守掌故而不知择”,这些档案的意义和功能还无法发挥出来,尚须由五史“推论精微”,揭示出内含于其中的道。此即所谓“道法,非有二也,卿士大夫能论其道,而府史守其法”(《史释》)。这种道器合一的“典籍”,才是具有无穷功用的“政典”,才是章学诚心目中真正的“史”,“六经皆史”之“史”是指阐述之道的“撰述”。这一点章氏在《答客问上》中有明晰诠述:

六经,皆史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孔子之作《春秋》也,盖曰:“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之深切明著。”然则典章事实,作者之所不敢忽,盖将即器而明道耳。其书足以明道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君子不以是为琐琐也。

 

二、六经之地位

 

厘清了“史”之含义,对“六经皆史”命题存在的另一个严重误解就凸显出来。如果仅视“政典”为档案,则“政典是史,六经是政典,故六经是史”的逻辑推论就可变换为“档案是史,六经是档案,故六经是史”,这自然可以进一步推衍出“史官所掌,属于史料之科,即章氏所谓记注”的结论[8]。仓修良先生亦谓:“章学诚再三说明,‘夫子述而不作’,‘夫子未尝著述’,《六经》只不过是他删订而已。故《六经》是选辑,是掌故,是记注,而不是著述。”[9]这种说法不符合章氏本意,已如上述。金静庵先生似已意识到此点,故说“章氏所谓六经皆史者,不过档案之渐就整理者耳”[10],强调了“整理”,惜仍视六经为记注,未达一间。

必须说明,将“六经是记注”的思想加之于章学诚并不是一个无关宏旨的误解,而是关涉到章氏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的大问题。侯外庐先生谓章氏“六经皆史”论“大胆地把中国封建社会所崇拜的六经教条,从神圣的宝座拉下来”,仓修良先生同意此说,并谓“‘六经皆史’说的出现,说明了(正统与反正统)这两种思想斗争达到了高峰”[11],恐皆出于上述误解。余英时先生亦极重视“六经皆史”之说,认为此说“是整个清代学术史上,继‘经学即理学’(顾炎武语)以后一项最大的突破”,意义主要有如下几项:一、首先要打破六经载道的见解。二、六经中所可见者,只是三代官师未分那一阶段中道的进程,三代以后的道,则不可能向六经中去寻找。三、六经已不足以尽道,而经学家从事考证训诂复不足以通经,则其去道之远,可以想见。四、六经既不足以尽道,遂进而有“文史不在道外”之说。五、六经既只是古史,则最多只能透露一些道在古代发展的消息。至于“事变之出于后者,六经不能言”,三代以下之道,便只有求之于三代以后之历史了[12]。余氏条分缕析,心细如发,然笔者对其结论不能无惑。纵观《文史通义》,章氏不仅没有贬低《六经》之意,反而通过系统化论述强调了《六经》的崇高地位。

章氏认为,史之功用在于体现、弘扬“道”,因而特著《原道》对“道”加以界定和阐述。他写道: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固谆谆然命之乎?曰:天地之前,则吾不得而知也。天地生人,斯有道矣,而未形也。三人居室,而道形矣,犹未著也。人有什伍而至百千,一室所不能容,部别班分,而道著矣。仁义忠孝之名,刑政礼乐之制,皆不得已而后起者也。

这段话是否说明章氏具备了“进化论的历史观”姑置不论,但他主张“圣人创制,一似暑葛寒裘”,“而非有所容心”,则论思甚精,与王夫之有不谋而合之处。但是,他又认为,道的显现和对道的认识到了一定时代就必然达到完备状态,在他看来,这个时代就是周公的时代:

自有天地,而至唐虞夏商,迹既多,而穷变通久之理亦大备。周公以天纵生知之圣,而适当积古流传,道法大备之时,是以经纶制作,集千古之大成。(《原道上》)

这固然也是“时会使然,非周公之圣智能使之然也”,但毕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故曰:“创制显庸之圣,千古所同也;集大成者,周公所独也”(同上)。

“周公既集群圣之成,则周公之外,更无所谓学也”(同上)。孔子之圣,并非逊于周公,但他“生不得位,不能创制立法,以前民用”(《易教上》),故“表章六籍,存周公之旧典”以“明教于万世”(《原道中》),故亦可以一言而尽孔子,“曰学周公而已矣”(《原道上》)。前已指出,章氏心目中的“史”乃是据档案著成的体现“帝王经世之大略”的“撰述”,而《六经》乃孔子深知“空言不可以教人”,取以“明之道”之书,故可以说“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之政典也”(《易教上》),故可以说“若夫六经,皆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同上),故可以说“六经皆器也”(《原道中》)。对于后代人来说,“不见,当据可守之器,而思不可见之道”(同上),只能诵读《六经》,因为“道体无所不该,六艺足以尽之”(《诗教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诠释
“六经皆史”是清代著名思想家章学诚(1738-1801)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命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这一命题歧见迭呈,莫衷一是。笔者略述管窥之见,以就教于方家。一、史之含义“六经皆史”命题是由“六经”和“史”两个概念构成的,尤以“史”字为关键。然而,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一些误解。在这些误解中,最为流行的一个,也许就是把“史”理解为史料。钱穆先生曾经指出:“(六经皆史)此四字中的这个‘史’字,我们近代学者如梁任公、胡适之,都看错了。……梁任公曾说:卖猪肉铺柜上的帐簿也可作史料,用来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或其他情况。”[1]可惜的是,梁、胡二氏的看法至今仍在流行。仓修良先生认为,“六经皆史”之“史”具有“史料”之史的含义,并补充说:“史料本身就包含有史义,决不会有脱离史料的抽象史义。”[2]从一般的史学方法论的意义上说,过去所遗留的一切都有助于了解实际的历史过程,都将被史学家作为史料运用,六...
· 经典的没落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提升
内容提要晚清以降,国势衰危,随着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经典不再是士大夫发挥政治与文化理想的最高思想资源,“六经皆史”遂成为流行的时代思潮。本文主要联系晚清今古文经学之争与民国新史学家提出的“六经皆史料”的口号,扼要勾勒了章学诚的“六经皆史”说在晚清民国的影响与折变。从“六经皆史”,到“夷六艺于古史”,再到“六经皆史料”,此说之备受关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经学的衰败及其主导地位被史学所取代,而经典自身不能不以“史料”的身份寄身于“史学”的历史命运。经典之权威地位的丧失与“六经皆史”说之提升齐头并进、恰成反悖而有密切的内在关系,尤为深刻地反映了时势的变动。近代史学经典日趋丧失其权威地位而至于要被“扔下毛厕去”①,经学日趋败落而至于“终结”②,乃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之主旋律,也可以说是一部较之敦煌学史毫不逊其沉痛度的“伤心史”。描述其过程,揭示其所以然之故,是一个关乎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巨大系统工程,...
· “六经”早成
中国古代学问在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两种巨大的转变,一是因西方学术和方法的输入而使中国古代学问走向学科化和专门化,并造就出了现代性的学术形态,如考古、历史、文学、哲学、宗教等等;二是因地下新文献的出土和发现而产生了新的古代学问,如20世纪初开始并很快兴起的甲骨学、敦煌学和70年代以后走向规模化的简帛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郭店楚简和上博简的陆续发现和公布,学术界对新出土文献给古代中国学术史、文字学、文献学、思想史和哲学史带来的具体影响都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尽管在评估这些影响方面大家的看法不尽相同,甚至出现了过低或过高的倾向,但不管如何大家都确实承认新出土简帛文献给中国学术史、思想史、哲学史等许多方面带来的新的变化。根据我们的研究,这里仅就新出土简帛文献为我们带来的关于古代思想世界的一个新知——儒学经典文明早成做一梳理。古代不同地域的伟大文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建立经典并通过经典来引导...
· 章学诚
章学诚(1738~1801)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国子监典籍。曾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书院,并为南北方志馆主修地方志。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所著《文史通义》共9卷(内篇6卷,外篇3卷),是清中叶著名的学术理论著作。其中《文德》、《文理》和《史德》等篇中涉及文学理论见解最多。他反对"桐城派"的专讲"义法",袁枚的专讲"性灵"。他在《文德》、《与朱少白论文》中,认为作文要"修辞立诚",要"主敬",所谓"敬",就是态度要严肃;"论古必恕",就是从事批评应该设身处地,知人论世,通情达理。在《文理》中,认为"是以学文之事,可授受者规矩方圆,其不可授受...
· 章学诚
人物生平随父迁移乾隆三年(1738年),章学诚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其父章镳勤于治学,循循善诱。章学诚幼时多病,资质鲁钝,记忆力尤差,每日诵读仅仅百余字,就又得病中止学业。仅十四岁就已经娶妻,当时对四书的学习还没有完成。乾隆七年(1742年)章镳中进士,乾隆十六年(1751年)受任湖北应城知县。十四岁的章学诚也随父母去应城。这时,他童心未歇,尽管父亲为他延请擅长举业的塾师,可他不肯习作应举之文,而喜欢泛览群书,兴趣趋近于史学。他曾试图取材于《左传》、《国语》等书,改编为纪传体史书,名曰《东周书》,经营了三年之久,被馆师阻止而作罢。当时他自命有治史学的才能,大言不逊。然而,当时他的史学基本功很差,“于文字承用转辞助语,犹未尝一得当也”。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章镳因故罢官,此后十余年,章学诚辗转于湖北应城和天门(今湖北天门县)两县书院主讲,章镳贫穷不能归乡,寄希望其子章学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