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传统文化高扬时代精神的诗意景观―望奎诗词创作的审美取向
论以传统文化高扬时代精神的诗意景观―望奎诗词创作的审美取向,论文关键词:望奎诗词;时代精神;生命体验;诗意情怀论文摘要:有“中华诗词
论文关键词:望奎诗词;时代精神;生命体验;诗意情怀
论文摘要:有“中华诗词之县”美名的望奎,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一股诗词写作的热潮,是和平时期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体形式深入拓展文明成果。努力寻求美好的心灵化、艺术化的标志。望奎诗词写作的审美取向主要是高扬时代精神的内在品质、强化生命体验的深度追求和打造诗意情怀的大美风范等三个方面。
2004年,中华诗词学会授予望奎县“中华诗词之县”的荣誉称号,全县上下广泛开展诗教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在机关、学校、社区、家庭等不同领域培养了一大批诗词爱好者,形成了一个读诗词、写诗词,以诗词恰情养性的热潮。由读到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诗词的方式表达对世界人生的感悟和理解,把传统文化的文体形式化入时代精神的大境界。
望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普及与提高的大举动,它无疑提升了一方土地上的文学、文化品位。是一个国家在和平发展时期深入拓展文明成果,努力寻求美好的心灵化、艺术化的标志。地处经济和文化不算发达的边远地区,望奎县之所以成为全国瞩目的“诗词之县”.肯定与一方政府在施政过程中的倡导推进有很大关系。而望奎的“诗词之县”说到底不是政治运动而是文学的方式。是以诗人个体的创造为先导的社会文化行为。从望奎诗词的审美追求看,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值得重视。
一、时代精神的内在品质
望奎诗词写作的崛起。望奎能够成为闻名全国的“诗词之县”,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赋予文学活动以一种巨大推动力的结果。“诗词之县”不是少数几个诗人的事,而是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在经济不断走向繁荣和生活安定富裕基础之上的自觉文化行为。当然,从诗词写作本身来说,肯定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而一批人一下涌如潮水,都出来写诗,而且形成了校园、社区、机关、家庭各个层面的写作网络。就不仅仅是个人兴趣爱好所能实现的。唐代大诗人自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望奎人写诗,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流有关,是时代文明的进取精神使然。
2O世纪8O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急剧转型的态势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们的社会意识、文化心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望奎县位于绥化市的腹地,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资源丰富、产业发达。一大批诗词写作者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应运而生,拥抱时代,抒写性情。从心灵深处发出了富有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声音。成为现实精神生活的一大景观。
2007年,望奎出版了系列诗词集《翰英集锦》《山花灿漫》《诗海飞珠》,收集了望奎县许多重要作者的诗词作品,标志着多年来群体努力的丰硕成果。在诗集的序言中。编者对望奎诗词创作态势做了这样的概括:“在数以万计的诗词爱好者中活跃着一批创作骨干,他们挥毫。纵笔讴歌,把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对新发展、新进步、新事物、新生活的无限感慨溶人笔端,创作了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精辟力作,引领出一支蓬勃浩荡、激情豪迈的诗词创造大军,带动了全县诗词教育的广泛开展。”从许多人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望奎人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形式充满了由衷的欣喜之情,表现出了心灵世界的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
多年来,在浓郁的文雅风气和传统文化情境的熏陶感染下,望奎的诗词创作队伍成长壮大起来,尤其有一批目标明确、信仰坚定、功底深厚的领军人物和骨干作家,他们既是整个诗词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热情执着的写作者。曾任职望奎县人大主任的王兆义和曾任职望奎县政协主席的马洪海,都是几近痴迷的诗词爱好者,多年坚持笔耕,在全省全国诗词界很有名气。他们带动了一大批人,言传身教,形成了不同层面的社会群体的读诗写诗风气,弘扬了文明进步、充满了艺术气息的时代精神。王兆义在《东风第一枝・贺宝泉岭肉业望奎二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奠基,兼和光耀兄》一词中,书写了这样的情怀:
塞北春迟,横空雁阵,声声呼唤来也。小城得意东风,好雨恰逢时节。拓荒人智,当机断、两强相约。就在这,立异标新,将历史浓浓写。今朝盼。千秋基英;明日看,万民兴业。恰如大海腾翻,更似长河奔泻。小康路上,当不负,生民殷切,待过了,两载三年,日日彩云追月。
无论从内容看还是从形式看.诗人在词中满怀激情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时代性,改革开放的机遇使中国的发展进入了美好的春天,诗人所生活的望奎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城得意东风,好雨恰逢时节”,从题目可以看到是引进生猪屠宰加工项目给诗人带来了无限的欢悦之情,诗意之芙的情境中洋溢着对于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注。王兆义与许多望奎写作诗词的诗人们一样,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抱以满怀欣喜之情,对未来的憧憬极富诗意之美和充沛的理想精神。
在诗词创作和阅读活动中,望奎县从政府机关到学校、社区。高度重视诗教工作,以文学和文化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文化进程,把诗词的传统文化精神融进现实的人生世界,形成了一种既潜移默化又深人人心的知识化和艺术化的教育方式。“广大干部群众在诗词文化的熏陶下、重礼仪、讲诚信、恪操守的道德水准不断提高”,“我们把学生放在三千年诗词文化的积淀上。进行情感和智力的双重开发,有效地破解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这一重大课题,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望奎特色的道德模式之路”,诗教在政治思想领域,特别是文化、教育方面形成了一种自觉行为。在诗词创作活动中,有一大批人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使生存的本身加大了诗性含量,培养了人们内在的艺术情趣,真正发挥了诗词的教化作用。
望奎诗词在题材上可谓丰富多彩,从各类抒情言志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诗人们在自己的时代积极进取的向上情怀。这其中虽然不无怀旧的感伤或生死别离的失落,但总体看。其 诗歌中的主调是乐观的,让读者看到了生活和人生的光明和亮色。于平的《观千亩果园》写道:
久盼观花趣意浓,微风拂面步轻盈。
山高岭岭松林绿,沟浅坡坡桃李红。
百媚争春莺恰恰,千姿斗重重。
驻足留恋蜂蝶闹,笑语声声未尽情。
诗人所描绘的果园景观.把大自然和人生社会因素融为一体。对勤劳的人们所创造的生活佳境倾注了深情的颂赞。桃李满园,百媚争春,辽阔的田园之内是峰飞蝶舞笑语声声,到处是丰收喜悦和祥瑞气象。诗人笔下的美好景物正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时代欣欣向荣精神气象的诗意表现。
从诗的艺术创造看,它应是个人心性凝结的产物,属于个人化和个性的范畴。但是作为社会性极强的文化行为,像望奎这样的群体性诗词创作活动。必然充分体现出时代精神的内在品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当然也是“诗诃之县”的重要价值所在.是大众的生存、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生命体验的深度追求
在《为诗意的土地而倾心歌唱》一文中,绥化市文联主席白雪松对于望奎县的群体诗词创作做了这样的评价和概括:“说起绥化的诗词,应引以为骄傲的是老一辈革命家林枫的故乡望奎。这个全国闻名的‘中华诗词之县’确是一块文学发展的神奇之地。写诗诵诗者之众实在令人吃惊,在一个市声喧嚣、物欲膨胀的时代.人们能争相走进诗的寂寞空灵之境,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奇迹。有王兆义、马洪海振臂一呼,艺术的春风立时遍野而生.几年来早已形成了一片四季繁荣的气候。一时间诗潮滚滚。佳作如雨后花开。有暮年老者写诗。亦有童稚少年写诗;有政府官员写诗,亦有平民百姓写诗;有机关干部写诗,亦有在校学生写诗。于是。众志成城,形成了一种源于纯净心灵的合力,在这片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交融的诗意情怀提高了望奎的身价和品位。在诗风大盛的绥化,诗人中肯定有许多是望奎人。”望奎诗词的群体运动当然与一定的群众组织方式,与一定的政府政策行为有极大的关系,但作为每一个诗人的写作本身却直指个人的兴趣爱好,关系内在的情怀本色。从本质上说是诗人生命运动的结果。
望奎的诗人大多是望奎这块黑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人,他们对文化积累丰厚的故土充满了深切的关爱,一种挥之不去的赤子情怀总是表现在他们的诗中。杨玉琢的《西江月・小城春》写下了家乡小城令人心醉的景致:
小镇人间春色,滩边绿水轻舟。花容碧草衬高楼,鸟语青山锦绣。柳影河边红日,莺歌燕舞枝头。欢欣一片乐悠悠,漫野消闲不够。
山光水色,美景怡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望奎人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诗人们面对自然风光,抒写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放笔歌唱自己的诗意栖居之地,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站在现实的世界上,诗人们敏感地扑捉现实人生中的诗意内涵。久远的文化积淀,未来的理想追求,是对生命的烛照,激活了诗人们对生存现实、生活观象的诗性情怀,他们的诗词创作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思维深度。在历史追怀、乡土情韵、人生感慨、心性寄托等诸多方面,望奎的诗词创作都表现出了一种富有穿透力的精神品质,不是那种浮泛的表面文章,不是外在社会生活现象的摹写,而是生存本质的透析,是生活底蕴的显现。
优秀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枫,是望奎大地上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人物,开国元勋的精神风貌永存家乡的大地上和故园的人心中,望奎县人民政府修建了林枫故居和林枫纪念馆,让人们对其事迹进行参观学习。还在城中修建了开阔的林枫广场,为林枫塑像,把纪念瞻仰和休闲娱乐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许多诗人挥毫写诗,抒发对林枫的深切缅怀之情。望奎县原政协主席马洪海写下了《满庭芳・观林枫故居馆藏文物展》一词:
雾锁寒楼,烟笼曲径,故园残梦难寻。一塘眷柳,摇淡旧时痕。多少尘封往事,话不尽、千古流云。惊回首,金戈铁马,似在耳边吟。
追询。堪叹是,秦砖带血,汉瓦蒙尘。更帝朝昏聩,夷患频频。喜看雄狮奋起,天地覆、换了乾坤。开怀处,人民做主,华夏长精神。
诗人从林枫故居的馆藏文物中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历史烟云,人生短暂,世事苍茫,面对已故的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经历的风雨泥泞,真是说不尽心中的万千感慨。秦砖汉瓦。寄寓着诗人从深切的历史感中引发了对于英雄人物悲壮人生和赤子情怀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性人情内涵。
望奎是一处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累的丰硕之土,源远流长的满族风情文化,早已成为一种富有传奇性的文化积淀,多年来望奎的皮影不断丰富拓展,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景观。望奎人站在现实的人生世界上,不忘先人不忘历史。努力追寻已逝岁月的文化遗迹,在历史的烟云中抒写一己情怀。创造出辉映一方热土的诗意情境。
在《沁园春.凭吊英烈》中,望奎诗人吴继国缅怀烈士陵园中为国捐躯的三烈士冢,充满了虔敬和伤悼之意,词的下片写道:
萧萧百载风云。只搅得、天昏地也昏。叹茫茫黑夜,熊熊烽火;泱泱大国,累累伤痕。逐鹿驱倭,捐躯喋血,锦绣河山烈士魂。清平世、愿英灵永驻,浩气长存!
风云变幻的战争年代,望奎的大地上浸润着许多英烈的鲜血,许多不朽的名字镌刻在望奎的历史画卷上,长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当然是诗意望奎永远的精神流脉和文化底蕴。当和煦的春风吹拂,当明媚的阳光照亮这片土地的时候,诗人们难以忘怀的“茫茫黑夜,熊熊烽火”的“天昏地也昏”的时日。反思历史,不忘先贤,形成了望奎诗词生命体验的一个重要的意义指向。
论文摘要:有“中华诗词之县”美名的望奎,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一股诗词写作的热潮,是和平时期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体形式深入拓展文明成果。努力寻求美好的心灵化、艺术化的标志。望奎诗词写作的审美取向主要是高扬时代精神的内在品质、强化生命体验的深度追求和打造诗意情怀的大美风范等三个方面。
2004年,中华诗词学会授予望奎县“中华诗词之县”的荣誉称号,全县上下广泛开展诗教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在机关、学校、社区、家庭等不同领域培养了一大批诗词爱好者,形成了一个读诗词、写诗词,以诗词恰情养性的热潮。由读到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诗词的方式表达对世界人生的感悟和理解,把传统文化的文体形式化入时代精神的大境界。
望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普及与提高的大举动,它无疑提升了一方土地上的文学、文化品位。是一个国家在和平发展时期深入拓展文明成果,努力寻求美好的心灵化、艺术化的标志。地处经济和文化不算发达的边远地区,望奎县之所以成为全国瞩目的“诗词之县”.肯定与一方政府在施政过程中的倡导推进有很大关系。而望奎的“诗词之县”说到底不是政治运动而是文学的方式。是以诗人个体的创造为先导的社会文化行为。从望奎诗词的审美追求看,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值得重视。
一、时代精神的内在品质
望奎诗词写作的崛起。望奎能够成为闻名全国的“诗词之县”,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赋予文学活动以一种巨大推动力的结果。“诗词之县”不是少数几个诗人的事,而是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在经济不断走向繁荣和生活安定富裕基础之上的自觉文化行为。当然,从诗词写作本身来说,肯定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而一批人一下涌如潮水,都出来写诗,而且形成了校园、社区、机关、家庭各个层面的写作网络。就不仅仅是个人兴趣爱好所能实现的。唐代大诗人自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望奎人写诗,与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流有关,是时代文明的进取精神使然。
2O世纪8O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急剧转型的态势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人们的社会意识、文化心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望奎县位于绥化市的腹地,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资源丰富、产业发达。一大批诗词写作者在和谐的社会氛围中应运而生,拥抱时代,抒写性情。从心灵深处发出了富有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声音。成为现实精神生活的一大景观。
2007年,望奎出版了系列诗词集《翰英集锦》《山花灿漫》《诗海飞珠》,收集了望奎县许多重要作者的诗词作品,标志着多年来群体努力的丰硕成果。在诗集的序言中。编者对望奎诗词创作态势做了这样的概括:“在数以万计的诗词爱好者中活跃着一批创作骨干,他们挥毫。纵笔讴歌,把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对新发展、新进步、新事物、新生活的无限感慨溶人笔端,创作了许多具有时代气息的精辟力作,引领出一支蓬勃浩荡、激情豪迈的诗词创造大军,带动了全县诗词教育的广泛开展。”从许多人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望奎人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形式充满了由衷的欣喜之情,表现出了心灵世界的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
多年来,在浓郁的文雅风气和传统文化情境的熏陶感染下,望奎的诗词创作队伍成长壮大起来,尤其有一批目标明确、信仰坚定、功底深厚的领军人物和骨干作家,他们既是整个诗词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热情执着的写作者。曾任职望奎县人大主任的王兆义和曾任职望奎县政协主席的马洪海,都是几近痴迷的诗词爱好者,多年坚持笔耕,在全省全国诗词界很有名气。他们带动了一大批人,言传身教,形成了不同层面的社会群体的读诗写诗风气,弘扬了文明进步、充满了艺术气息的时代精神。王兆义在《东风第一枝・贺宝泉岭肉业望奎二百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奠基,兼和光耀兄》一词中,书写了这样的情怀:
塞北春迟,横空雁阵,声声呼唤来也。小城得意东风,好雨恰逢时节。拓荒人智,当机断、两强相约。就在这,立异标新,将历史浓浓写。今朝盼。千秋基英;明日看,万民兴业。恰如大海腾翻,更似长河奔泻。小康路上,当不负,生民殷切,待过了,两载三年,日日彩云追月。
无论从内容看还是从形式看.诗人在词中满怀激情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时代性,改革开放的机遇使中国的发展进入了美好的春天,诗人所生活的望奎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城得意东风,好雨恰逢时节”,从题目可以看到是引进生猪屠宰加工项目给诗人带来了无限的欢悦之情,诗意之芙的情境中洋溢着对于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注。王兆义与许多望奎写作诗词的诗人们一样,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抱以满怀欣喜之情,对未来的憧憬极富诗意之美和充沛的理想精神。
在诗词创作和阅读活动中,望奎县从政府机关到学校、社区。高度重视诗教工作,以文学和文化的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文化进程,把诗词的传统文化精神融进现实的人生世界,形成了一种既潜移默化又深人人心的知识化和艺术化的教育方式。“广大干部群众在诗词文化的熏陶下、重礼仪、讲诚信、恪操守的道德水准不断提高”,“我们把学生放在三千年诗词文化的积淀上。进行情感和智力的双重开发,有效地破解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这一重大课题,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望奎特色的道德模式之路”,诗教在政治思想领域,特别是文化、教育方面形成了一种自觉行为。在诗词创作活动中,有一大批人的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使生存的本身加大了诗性含量,培养了人们内在的艺术情趣,真正发挥了诗词的教化作用。
望奎诗词在题材上可谓丰富多彩,从各类抒情言志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众多诗人们在自己的时代积极进取的向上情怀。这其中虽然不无怀旧的感伤或生死别离的失落,但总体看。其 诗歌中的主调是乐观的,让读者看到了生活和人生的光明和亮色。于平的《观千亩果园》写道:
久盼观花趣意浓,微风拂面步轻盈。
山高岭岭松林绿,沟浅坡坡桃李红。
百媚争春莺恰恰,千姿斗重重。
驻足留恋蜂蝶闹,笑语声声未尽情。
诗人所描绘的果园景观.把大自然和人生社会因素融为一体。对勤劳的人们所创造的生活佳境倾注了深情的颂赞。桃李满园,百媚争春,辽阔的田园之内是峰飞蝶舞笑语声声,到处是丰收喜悦和祥瑞气象。诗人笔下的美好景物正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时代欣欣向荣精神气象的诗意表现。
从诗的艺术创造看,它应是个人心性凝结的产物,属于个人化和个性的范畴。但是作为社会性极强的文化行为,像望奎这样的群体性诗词创作活动。必然充分体现出时代精神的内在品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当然也是“诗诃之县”的重要价值所在.是大众的生存、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生命体验的深度追求
在《为诗意的土地而倾心歌唱》一文中,绥化市文联主席白雪松对于望奎县的群体诗词创作做了这样的评价和概括:“说起绥化的诗词,应引以为骄傲的是老一辈革命家林枫的故乡望奎。这个全国闻名的‘中华诗词之县’确是一块文学发展的神奇之地。写诗诵诗者之众实在令人吃惊,在一个市声喧嚣、物欲膨胀的时代.人们能争相走进诗的寂寞空灵之境,实在是一个不小的奇迹。有王兆义、马洪海振臂一呼,艺术的春风立时遍野而生.几年来早已形成了一片四季繁荣的气候。一时间诗潮滚滚。佳作如雨后花开。有暮年老者写诗。亦有童稚少年写诗;有政府官员写诗,亦有平民百姓写诗;有机关干部写诗,亦有在校学生写诗。于是。众志成城,形成了一种源于纯净心灵的合力,在这片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交融的诗意情怀提高了望奎的身价和品位。在诗风大盛的绥化,诗人中肯定有许多是望奎人。”望奎诗词的群体运动当然与一定的群众组织方式,与一定的政府政策行为有极大的关系,但作为每一个诗人的写作本身却直指个人的兴趣爱好,关系内在的情怀本色。从本质上说是诗人生命运动的结果。
望奎的诗人大多是望奎这块黑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人,他们对文化积累丰厚的故土充满了深切的关爱,一种挥之不去的赤子情怀总是表现在他们的诗中。杨玉琢的《西江月・小城春》写下了家乡小城令人心醉的景致:
小镇人间春色,滩边绿水轻舟。花容碧草衬高楼,鸟语青山锦绣。柳影河边红日,莺歌燕舞枝头。欢欣一片乐悠悠,漫野消闲不够。
山光水色,美景怡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望奎人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诗人们面对自然风光,抒写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放笔歌唱自己的诗意栖居之地,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站在现实的世界上,诗人们敏感地扑捉现实人生中的诗意内涵。久远的文化积淀,未来的理想追求,是对生命的烛照,激活了诗人们对生存现实、生活观象的诗性情怀,他们的诗词创作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和思维深度。在历史追怀、乡土情韵、人生感慨、心性寄托等诸多方面,望奎的诗词创作都表现出了一种富有穿透力的精神品质,不是那种浮泛的表面文章,不是外在社会生活现象的摹写,而是生存本质的透析,是生活底蕴的显现。
优秀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枫,是望奎大地上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人物,开国元勋的精神风貌永存家乡的大地上和故园的人心中,望奎县人民政府修建了林枫故居和林枫纪念馆,让人们对其事迹进行参观学习。还在城中修建了开阔的林枫广场,为林枫塑像,把纪念瞻仰和休闲娱乐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许多诗人挥毫写诗,抒发对林枫的深切缅怀之情。望奎县原政协主席马洪海写下了《满庭芳・观林枫故居馆藏文物展》一词:
雾锁寒楼,烟笼曲径,故园残梦难寻。一塘眷柳,摇淡旧时痕。多少尘封往事,话不尽、千古流云。惊回首,金戈铁马,似在耳边吟。
追询。堪叹是,秦砖带血,汉瓦蒙尘。更帝朝昏聩,夷患频频。喜看雄狮奋起,天地覆、换了乾坤。开怀处,人民做主,华夏长精神。
诗人从林枫故居的馆藏文物中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历史烟云,人生短暂,世事苍茫,面对已故的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经历的风雨泥泞,真是说不尽心中的万千感慨。秦砖汉瓦。寄寓着诗人从深切的历史感中引发了对于英雄人物悲壮人生和赤子情怀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体现了一种深刻的人性人情内涵。
望奎是一处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累的丰硕之土,源远流长的满族风情文化,早已成为一种富有传奇性的文化积淀,多年来望奎的皮影不断丰富拓展,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景观。望奎人站在现实的人生世界上,不忘先人不忘历史。努力追寻已逝岁月的文化遗迹,在历史的烟云中抒写一己情怀。创造出辉映一方热土的诗意情境。
在《沁园春.凭吊英烈》中,望奎诗人吴继国缅怀烈士陵园中为国捐躯的三烈士冢,充满了虔敬和伤悼之意,词的下片写道:
萧萧百载风云。只搅得、天昏地也昏。叹茫茫黑夜,熊熊烽火;泱泱大国,累累伤痕。逐鹿驱倭,捐躯喋血,锦绣河山烈士魂。清平世、愿英灵永驻,浩气长存!
风云变幻的战争年代,望奎的大地上浸润着许多英烈的鲜血,许多不朽的名字镌刻在望奎的历史画卷上,长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当然是诗意望奎永远的精神流脉和文化底蕴。当和煦的春风吹拂,当明媚的阳光照亮这片土地的时候,诗人们难以忘怀的“茫茫黑夜,熊熊烽火”的“天昏地也昏”的时日。反思历史,不忘先贤,形成了望奎诗词生命体验的一个重要的意义指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唐朝为何会以胖为审美取向?
根据历史研究,唐朝是以丰肥浓丽为审美取向的。综观留存下来的美女雕像和图画,虽然工艺有别,年龄有少女、少妇之差,但大多面如满月、丰颊秀眉、腰肢圆浑,其装扮袒露而大胆。即使被今人誉之为中国古代第一美人的“捧杯侍女”,除了婀娜的捧杯姿态与众不同之外,其基本特征仍然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网络平台吧而唐代现实生活中脱颖而出的绝代佳人——女皇武则天和贵妃杨玉环,可视为“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的样板。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美貌、智慧和胆识一步步走向了权力的巅峰。虽然当时没有照相机和绘画作品记录下她的真切容颜,但从史书中“方额、广颐、凤颈”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断定,她正是凭着宽额头、丰脸颊、圆浑而重叠的颈部及富态形象赢得了“媚娘”的地位,从而为她进一步接近权力中心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更是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胖美人典范。然而她与女皇武则天有着同样的遗憾,我们只能根据记载和诗歌中的...
· 唐朝为何以丰肥浓丽作为审美取向?
根据历史研究,唐朝的确是以丰肥浓丽为审美取向的。如果去观赏唐代绘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女性形象,留给大家最突出的印象,也一定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网络配图丰肥浓丽即丰满、肥硕、浓艳、亮丽;热烈放姿即穿着袒露、自信张扬的表情姿态。从史书中对武则天的描写我们可以断定,她正是凭着宽额头、丰脸颊、圆浑而重叠的颈部及富态形象赢得了“媚娘”的地位,从而为她进一步接近权力中心奠定了基础。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更是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胖美人典范。显然,唐人与汉代和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欣赏窈窕淑女含蓄内向的审美观不同。这种“另类”审美眼光正是那个如日中天时代的必然特点。首先,唐代繁荣昌盛、丰衣足食,正如杜甫诗句所记“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网络配图其次,唐代开放兼容并包。国力强盛与文明发达,使唐人充满自信,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据不完...
· 景观设计之景点的命名――以吾之名
一个好的景观设计,不光止于平面布局的合理,景观结构的良好,景区设计的别致。各个景点的命名也尤为重要。有一个好的景点命名能够引人遐想,让人铭记。景点的命名要随景观项目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要符合景观特征。比如公共公园的景点点的命名需要脍炙人口,通俗易懂,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还能通过名称了解景点的特征、尺度关系等等。如“山谷水涧、林中草廊、深谷幽泉、芦花飞雪”等等。而居住区的景点命名则需要清新雅致、文化内涵深厚、给人以浪漫、遐想、温馨、高雅的感觉。如“曲院竹影、白石曲径、云水别岸、梅香樱艳、浣溪叠石、菊院荷风”等等。景点的命名要形象贴切,符合场地特征,同时需要有较强的文化内涵,高雅别致,引人遐想。景观设计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景点的命名也是一样,需要平时多看些文化类的书籍,如古诗词、名言佳句等等。积少成多,需要用时方可顺手拈来,一僦而就。
· 截然相反的审美:唐朝为什么“以胖为美”?
为什么会出现“环肥燕瘦”截然相反的审美标准的呢?原因就在于唐朝皇族与历代华夏朝代的民族血统不同。中国人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大唐朝,实际上也是鲜卑族和汉族共同创造的一个伟大王朝,是草原狼性格和华夏文明精粹的伟大结晶,达到了古代华夏文明之巅。就像“汉承秦制”那样,唐朝是唐承隋制。李唐王朝继承了隋朝皇族,尤其是隋皇族女系母统的强悍鲜卑性格。从性格血统上,李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和初期君主都是胡化了的汉人和鲜卑贵族女性的混血儿。唐高祖李渊的生母、皇后、一个儿媳均为鲜卑人,此民族以胖为美。唐朝“以胖为美”,深刻地反映了李唐王朝鲜卑族的血统和印记。弄清了李唐王朝的鲜卑血统以后才明白,再联想到在草原上的生活就一下子通了。当初咱们刚到草原的时候,就发现蒙古人以胖为美。在额仑被牧民公认为美人的蒙古女人绝大多数是丰满女人。而鲜卑族和蒙古族是两个有着亲缘关系的蒙古草原游牧民族。鲜卑族一定是把狼图腾和“以胖为美”的审美标...
· 论礼的有意味的形式——以荀子的饰论为例
[摘要]礼是荀学的核心观念。荀子从礼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两个方面论证了礼的合法性依据。礼的外在形式具有缘饰人性的功能,它既可以满足人性对审美的欲求,又符合政治生活中辨异目的。通过对礼义的学习,以及礼对人恶劣情欲的抑制,在逐渐积善和化恶中,促使人的气质发生变化,从而使理想人格得以养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