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耶杨氏四房隆祖家书
石耶杨氏四房隆祖家书,告全体族人书全体隆祖杨氏族人:大家好!随着各地续谱热潮的迭起,各个姓氏都陆续完成
告全体族人书
全体隆祖杨氏族人:
大家好!随着各地续谱热潮的迭起,各个姓氏都陆续完成了各自家谱的续修,我族自通晟公入住秀山以来,已逾五百余载。参天大树根系沃土,奔流之水源在泉头。家谱与正史、方志构成了华夏文明的三大支柱,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国无史,则兴衰不明;族无谱,则世系无序。雁过留声,人过留名。黎民百姓不能名垂青史,但能归根家谱。
我隆祖杨氏雅江兔沙分支通过寻根找到了系序,今日雅江兔沙分支代表前来与隆祖理事人员商讨下期清谱续谱工作,并落实隆祖杨氏雅江兔沙分支清谱续谱小组执事人员名单。
续谱工程浩大,收族任务艰巨,望各地我族有识之士秉仁孝之心,念宗族之情,不遗余力,慷慨解囊,共襄盛举!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全体族众团结一心,就能把谱续好!加油吧!
隆祖杨氏宗修谱续谱理事会
2017年4月17日
作者:杨再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杨氏祖训
吾今老矣,虚度光阴,终日奔波,为衣食而不足。随时高下,度寒暑以无穷。片瓦条椽,皆非容易;寸田尺地,勿使抛荒。懒惰乃败家之源,勤劳为立身之本。大富由命,小富由勤;男子以血汗为营,女子以灯花为运;夜坐三更一点,尚不思眠,枕听晓鸡一鸣,全家早起。门户多事,并立支持;栽苎种麻,助办四时之衣食;耕天凿井,安排一岁之种储。育养糍牲,追陪亲友,看蚕织娟,了纳官租,日用有余,全家快活。世间荡破之辈,懒惰之家,天明日晏,尚不开门,及至日中,何尝早食。居尝爱说大话,说得成,做不成;少年专好闲游,只好吃,不好做,男女长大,家大难当。用度日日如常,吃着朝朝相似。欠米将衣出当,无米出首卖田。岂知浅水易干,其实穷坑难填。不思实效,专好虚花。万倾良田,坐食亦难保守。光阴迅速,一年又是一年,早宜碣力向前,庶免饥寒在后。吾今训尔,莫效,因示后生,各宜体悉。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亏,终能长久。孝:敬父如天,敬地如母,...
· 重庆市秀山县石耶镇
石耶镇,北纬:28°22′29.53″东经:109°03′39.38″是重庆市级95个中心镇之一,被重庆市列为市级小城镇。清朝年间这里居住着由江西高安市建山镇龙城村迁到这里的一只敖氏部落。近几年,按科学规划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正在加快建设的进程。一、地理位置及交通运输石耶镇位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距县城16公里,东接中平乡,西邻平凯镇,南与岑溪乡、梅江镇接壤,北连官舟乡。国道319线、省道304线和梅江河横贯全镇,渝怀铁路穿越西部镇域;西至县城,南去贵州松桃,东到湖南花垣,交通便利,是秀山、沿河、酉阳等地区通往沿海和湘、黔两省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独特。二、土地面积及构成石耶镇地处渝东南褶皱带,系五陵山二级隆起带南段,为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土壤冲刷严重,多梯田、梯土,境内平均海拔387米。总面积约37.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22亩,以水稻为主,土质为潮土性水稻...
· 杨氏肇姓之祖和弘农杨氏祖源考辨
杨氏肇姓之祖和弘农杨氏祖源考辨广东普宁《地方杨氏族谱》编委会杨新赐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一群人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先秦之前,姓很少,姓、氏有别;姓永不变,氏却是可变更的。父子、兄弟、祖孙可各有不同氏名称,同一个人前后亦可有不同的氏名称。古人互打招呼,对“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战国后期到秦汉时,“姓”、“氏”合一,氏都成了姓。许多姓的肇姓祖,都认首位“封建诸侯,以国为氏”者。咱杨姓也不例外。中华杨姓是一个多元的族群。其最主要的来源:是源自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嫡系姬姓杨氏。在杨氏族谱中,对源自姬姓的杨氏肇姓之祖,有几种不同的记载:1、以唐叔虞庶子伯侨为始祖;2、以唐叔虞子姬杼为始祖;3、以周宣王子尚父为始祖;4、以晋武公子伯侨为始祖;5、以羊舌Z(或其子杨食我)为始祖。究竟谁是杨氏肇姓之祖?考之文献,弘农杨氏源自唐叔虞,最早见于东汉蔡邕(132—192年)为其同时人杨秉(1...
· 谱牒谱序-会石杨氏谱序
木有本,水有源。追本溯源,理清派系脉络,乃撰修家谱最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要求,它以特殊形式记载族人最基本的姓氏源流、世系状况、创业仕宦、婚配关系、族规家训、居里迁徙、族内相传等重要历史资料,是炎黄子孙共有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观念。我祖荣公,字子江,汉太尉震公二十五世孙。公先世由陕西华阴徙迁四川夔州(唐贞观年间更名为奉节)一带,唐初徙江州(今江西九江)湖口县,次徙河南开封固释县(今之祥符)。五代时,子江公登进士第,官授南剑(今南平)镛州(今将乐县)司户,任满遭时乱,中州路阻,因执寓于镛,始迁龙池杉田里而卜居焉。传五世,北宋著名理学家、闽学鼻祖、龙图阁直学士龟山公出。本支祖嗣武公,字又轩,文林郎,官至州同知,为龟山公长子迪公第十八世嫡裔。史载;吾族世居邑东乡之会石,清顺治年间,因其父成久公遭寇谋毙之时,杨母廖氏孺人避难入城,遂徙居于镛,历三百余年,传十余世,子孙繁衍,瓜瓞绵长。据资料记述,民国六年丁已...
· 杨氏源流----------周时杨氏受姓始祖概述
杨氏的根在古柏苍郁的陕西桥山之巅;杨氏的源在浩荡濛洄的陕西姬水之端。杨氏的初祖就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轩辕黄帝。黄帝是我国上古时代西北黄土高原的一位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国语·晋语》称:“昔少典娶于有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司马迁又有一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故名轩辕;又因发祥于姬水一带,故改姓姬……黄帝生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为十二姓:即姬、酉、祁、巳、滕、任、荀、僖、姞、箴、环、衣是也。”(《史记·五帝本纪》)。而“杨氏为周王(指周成王姬诵)所封,系黄帝后裔。”(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姬姓乃黄帝衍生的首姓,而杨姓系由姬姓派生而来。有史书记载:“黄帝生两子,长子为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夏之祖);次子为玄嚣,玄嚣生极,极生高辛,高辛生契(即“天命玄鸟,降而生殷”的殷之祖)、弃(即后稷)...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