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陈近南,比电视上的要牛千倍!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有很多让人敬重的大侠,比如王重阳、乔峰、郭靖等等,但要说真正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还要数《鹿鼎记》中的陈近南。在《鹿鼎记》中,陈近南作为反清复明的天地会总舵主,一生奔波于反清大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句“平生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更把他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那么,在现实中的陈近南是怎样的呢?
陈近南原名陈永华,明崇祯七年(1634年)生于福建龙海。龙海陈家自唐朝时期就迁到此地,历代名人辈出,陈近南的父亲名叫陈鼎,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考中进士,但也就是在这一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陈鼎只好回到家乡。
4年后,郑成功路过陈鼎的家乡,久闻他的大名,就请他出山。后来,清军打败郑成功,陈鼎自杀殉国。
陈鼎的儿子陈永华当时只有15岁,跟郑成功一席长谈后,郑成功大呼:“此乃当今卧龙也!”从此,陈永华就归到了郑成功的帐下,成为军师。
1662年,郑成功去世前,将儿子郑经托付给陈永华,让郑经以师傅之礼待之,很像当年的刘备托孤于诸葛亮。
当时的台湾,还属于边陲之地,文化和经济都非常落后,陈永华去了之后,开始施展治国安邦的大才,短短几年就将台湾发展得井井有条,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广设学堂,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制度,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台湾的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日本学者川崎繁树曾评价说:“郑经经营的台湾政策,泰半出于陈永华的方寸之间。”
在正史中,陈永华最主要的功劳就是经略tw,但在民间,却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最有影响力的,无疑就是创立天地会。
在传说中,陈永华化名陈近南,秘密组织天地会,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反清复明”为口号,形成了一个几十万人的秘密组织,后来的红花会、洪门、青帮都是从天地会衍生出来的。
当然,关于天地会的形成有很多种说法,客栈之前也介绍过另一位天地会的创始人——方以智,同样是一位经天纬地的顶级民族英雄。金庸老爷子以陈近南为天地会总舵主,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还没有定论。
在《鹿鼎记》中,陈近南的死对头冯锡范,也是一位真实存在的人物,跟陈永华、刘国轩并称台湾三杰,为台湾的发展贡献很大,但这个人跟小说中差不多,跟陈永华很不对付,后来陈永华的死,也跟他有很大的关系。
1680年,陈永华郁郁而终,年仅46岁。郑经亲自为他主持了葬礼,谥号文正。要知道,在谥号中,“文正”是最顶级的荣誉,必须要道德功业皆极其出众者才能获得,司马光曾说:“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比如在晚清,只有曾国藩得到过,连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些顶级大人物都没有。
所以,陈永华能被谥号“文正”,绝对是对他最高的褒奖。
(图:位于台南的陈永华衣冠冢)
陈永华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陈梦炜,陈永华去世3年后,清军收复台湾,康熙皇帝久慕陈永华的大名,就亲自召见他的大儿子陈梦炜,任命他为船厂副将,后来升任辽阳参将。
陈永华的二儿子名叫陈梦球,是tw第一位进士,深得康熙重用,曾代表康熙去高丽赈灾。
陈永华的第三子名叫陈维衡,一直在老家耕读。关于陈维衡有一件事很值得一说,他们家有一座老房子没人住,村里有个姓黄的人就想买下来,但陈维衡不想卖,姓黄的可能仗着在县里有人,就想强买强卖。
就在这时候,陈维衡的二哥陈梦球到当地巡查,亲戚们一看,这下好了,陈梦球可是大官,连县太爷都得鞍前马后地伺候着,这下姓黄的可有苦头吃了。
果然,还没等陈梦球开口呢,当地的县太爷就发话了,要治姓黄的罪。但让人想不到的是,陈维衡这个时候却站了出来,说姓黄的没有罪,不能抓他。
大家都傻了:怎么回事啊?人家都欺负到你头上了,现在你二哥来了,不好好治治他,怎么还替他求情?
陈维衡解释说:“盛衰有时,今日何难尽法,后日可长保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世上没有谁能一辈子发达,也没有谁能一辈子倒霉,如果因为我二哥现在得势,我就可以欺负别人,那以后等他怎么办呢?是不是我也得受人欺负?所以,要想日后能长远,就不能现在仗势欺人。
这话一传出去,姓黄的也感动得不得了,从此两家成了通好,再也没发生过争执。
陈家有一条家训,很值得现在的人学习——创业快,守业难,好空不过三代人。和为贵,得饶人,好风不贪驶过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