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清明节祭祖扫墓主要有这样几个重要意义

2017-04-0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840
转发:0
评论:0
清明节祭祖扫墓主要有这样几个重要意义,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人各有其祖,但“祭祖”不仅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人各有其祖,但“祭祖”不仅仅是个体行为,而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大背景。春秋以降人们便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年复一年地对先人进行着“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而自清明节成为法定假日以来,其更是成了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途径,不少海外侨胞、华裔,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敬祖爱国之情。在这个前提下,基督徒正确认识清明节便成了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敏感的问题,如何回应这个传统节日呢?笔者斗胆作一些查考,所得结论并非正解,唯愿抛砖引玉,助人解疑抒困。

清明节祭祖扫墓主要有这样几个重要意义

祭祖扫墓的意义;“祭祖扫墓”既然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形式,那么认识“祭祖扫墓”的性质,对于基督徒来说便甚为重要,简单来看,其性质有三。

  文化道德性:绝大多数以酒食进行祭奠的孝子贤孙其实都是明知一滴也无以到九泉的事实,但却宁愿相信亲人、先祖能够领受自己的情意与祭奠,正如现代新儒家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在大多数人心里“行祭礼并不是因为鬼神真正存在,只是祭祖先的人出于孝敬祖先的感情,所以礼的意义是诗的,不是宗教的”。最近笔者在与一位朋友的交谈中听他提到,他正月十五给母亲“送灯”,并非因为他相信鬼神,乃是因为母亲在世时就有此期望,不忍心愧对母亲,违逆其遗愿。因此,从进行祭祀之人对祭礼的认知角度来看,祭祀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情感和道德的表达。

  宗教思想性:传统认为祭祖有延续祖先生命的象征,为着向祖先求福,希望祖先荫庇子孙,并为子孙解决难处;或者有人害怕自己的祖先沦为饿鬼孤魂,唯恐没有好好祭祀祖先,他们会作祟并惩罚子孙,影响家道繁荣、家庭平安,此类情形的祭拜祖先,与其说是为死者,倒不如说是为了生者。

  家族功能性:祭祖亦含有非常浓厚的家庭观念,一个大家族有众多成员,平日里各自忙碌,难得一见。但当祭拜先辈的时候,因着同脉的缘故,大家相聚一起,追念祖先,一叙亲情。如此看,祭祖往往承担着重要的黏合剂作用,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凝聚家庭成员、团结宗亲的需要。

  一般而言,这三种性质在每个人的思想当中所占的比例各不相同,且每个人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认识差异性很大,同时随着封建迷信思想的日渐淡出,祭祖中的文化功能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不必一味地反对信徒祭祖,重要的是引导信徒真正深入地从基督教的角度理解人生命的本质,以及其对死亡及灵魂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人这样过清明节祭祖扫墓是最重要内容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是祭祖扫墓的日子。在我国,除汉族外,满族、壮族、侗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清明节的习俗。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历史资料记载,设置清明节与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介子推有关。当时,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而流亡国外。一天,在人迹罕至之处,他又累又饿,因断粮而奄奄一息。随行大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汤给他喝。喝下肉汤之后,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他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不已。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即晋文公。即位后,他重赏相关功臣。介子推为推辞奖赏,和母亲一起来到绵山隐居。晋文公带人去请介子推,但因山高林密,无法找到。有人献策放火烧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熄灭后,只见介子推背着老母亲,死在一棵老柳树下。晋文公恸哭不已,为纪念介子推,下令将这天定为寒食节,不准生火做饭,...
· 清明节扫墓祭祖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又是一年清明时,我们即将迎来这个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重要节日。为了让您的清明扫墓祭祖活动更加圆满有序,祭拜网小编特别为您整理了一份2024清明节扫墓祭祖必备物品及注意事项清单。一、必备物品清单1.祭祀用品:准备香烛、纸钱(或环保祭祀品)、鲜花(如菊花、百合等)、水果(苹果、香蕉、柑橘等寓意吉祥之果)、酒水(可选白酒或米酒)、食品(如糕点、馒头等)以及祭祖必备的三牲(鸡、鱼、肉)或素食替代品。2.清洁工具:扫帚、抹布、塑料袋等,用于清理墓地杂草落叶,保持墓地整洁。3.家谱和照片:带上家谱,摆放祖先遗像,以示怀念。4.防护用品:雨具(雨伞或雨衣),防晒霜,防蚊液,口罩等,确保在户外活动中的个人防护。二、礼仪事项1.衣着庄重:尽量穿着素色或深色衣物,以示对先人的尊重。2.按序祭祀:遵循长幼有序的原则进行上香、敬酒、献食等仪式。3.环保祭祀:积极响应绿色殡葬政策,提倡使用鲜花、电子蜡烛等形式进行文...
· 清明节扫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兔年清明节又到啦!4月4日上午9点30分,我们黄家的子孙集体来到了鱧塘村。在水崽舅的女婿姩哩的陪同下到8座坟扫墓。愿祖先在天之灵保佑我们这些后辈平平安安,幸福快乐!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 清明节的历史清明节为何会成为祭祖扫墓的节日
清明节的历史: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踏青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
· 扫墓是否一定要在清明节?为什么有人国庆扫墓?
扫墓,作为我国古老的文化习俗,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历史渊源已久。扫墓习俗在不同的地域和时间背景下,既承载着传统的厚重,又融入了现代的变迁。关于扫墓是否一定要在清明节进行,这一问题的答案并不绝对。有人选择在国庆期间扫墓,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时间安排:国庆节是我国的重大节日,通常会有较长的放假安排,这为人们提供了扫墓所需的充裕时间。文化传统:扫墓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不仅可以在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进行,也可以在国庆节这样的国家纪念日去扫墓,以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思念。缅怀先烈:国庆节不仅是庆祝国家成立的节日,也是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时刻。一些人选择在国庆期间扫墓,既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也是对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先烈的敬仰。家庭团聚:国庆假期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共同扫墓可以加深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增强对家庭和国家的认同感。从传统习俗来看,扫墓并不局限于清明节。虽然清明节是扫墓的重要日子,但中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