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国姓氏源流与文化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阶段

2017-03-2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70
转发:0
评论:0
中国姓氏源流与文化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阶段,姓氏是生命个体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特殊的、超越时空的文化现象。“姓”“氏”在今天

姓氏是生命个体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特殊的、超越时空的文化现象。“姓”“氏”在今天看来是同一个概念,而实际上“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2]“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3]“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同,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4]邢福义先生认为,姓氏大致可以分三个阶段:孕育阶段、旧制阶段、新制阶段。

中国姓氏源流与文化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阶段

    (一)孕育阶段,指夏代以前

    现代中国人都自诩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公认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其实,炎帝神农氏和皇帝轩辕氏是传说中的两大部落集团领袖,这两大部落联盟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再有共工氏、太昊氏、祝融氏等部落,在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共同构成了以后华夏民族的主干。“龙”在甲骨文中是一个飞腾的形象,它集各种动物于一身:牛的嘴、鹿的脚、鹰的爪、鱼的鳞、蛇的身、鱼的尾。传说它有很多其他动物没有的本领,能上天入地,能腾云驾雾,能深入到深水潭中,所以“龙”成了人们理想化的形象,人们对它产生一种崇拜和敬畏,把它作为部落的图腾。于是,这些始祖的名字和部落的图腾便成了部落的代号,也就是原始的“姓”。但这些“姓”与今天的姓氏制度显然不同,它并不标志纯血缘关系,不是家族的代号。这一点在摩尔根的西方近代学说中可以得到印证,“我们祖先萨克逊人直到被诺曼人征服时,还只有个人的名字,而没有代表家族的姓氏。”

    姓,由“女”和“生”组成,这个字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反映出华夏民族姓氏的来源。姓,《说文解字》曰:“人所生也。”《国语·晋语四》曰:“凡皇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指的就是母系不同者即不同姓。这一时期属母系氏族社会,“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及时生育下一代,并把他们哺养成人,这一点对族群的繁衍、部落的生存至关重要,因此女性在当时拥有绝对的权力和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们就把部族女首领的“姓”作为自己部族的代称,所以中国最早的姓差不多都带女字旁,如姬姓、姜姓、姚姓、姒姓、妫姓等。

    关于姓的起源,充满了离奇的神话色彩,反映了上古先民们对于生命起源的原始认识,开始出现朦胧的文化意识。这一时期,属于姓氏的滥觞,没有形成以家庭为社会细胞的宗族关系,更没有形成稳定的世袭君主制度。

    (二)旧制阶段,指夏代到周代

    由于生产劳动重心的转移,特别是家庭形成之后,以姓为标志的母系氏族社会渐渐被父系氏族社会所替代,自周朝实行分封制,对王室弟子或功臣大肆分封,这些诸侯国的名称后来就变成了氏的来源之一。氏并不是用来表明血缘关系的,而主要是为“明贵贱”,氏代表了一定的身份、地位,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地位低的人是只有名没有姓的。“上品无寒门”,在科举制度之前,选拔官员就是凭借姓氏贵贱及家族出身的。“秦晋之好”在当时也实际上是指王公贵族间的政治婚姻。

    如果说,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母系族属所共同的符号标志,那么,氏就是源于同一父姓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

    (三)新制阶段,三代至今,姓氏合二为一

    姓氏有别,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后来由于宗法制度崩溃,氏族贵族瓦解,平民地位提高,称氏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平民也有了氏,从此氏失去了“明贵贱”的作用,出现了氏姓不分或说氏姓合一,且每一个家族都有了自己固定的姓氏,子孙代代相承。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血缘关系的标志,是一种新的制度。

    姓氏的高低贵贱在当时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荣誉、仕宦前途、婚姻关系等,因此人们对姓氏的排名特别敏感,门阀制度一时泛滥成灾,对后来的世袭制、“同姓不婚”、避讳以及修家谱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隋唐开始科举取士,人们不再依赖世袭家族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而是靠读书来延续家族的权力。尤其是到了现代,姓氏已不再具有从前那么大的权威性,随父姓、随母姓均可,也可改变姓氏,甚至出现了姓、名合一的现象,苏州一“点”姓小孩儿,聚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四个姓氏为一身,除表明祖辈对孩子恩爱有加外,也说明封建大家族已经解体,一切附在姓氏上的复杂的社会内涵已经逐渐消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一)农业技术的萌芽时期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4000年以前)中国农业大约起源于一万年前。它是在采集和渔猎经济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农业技术的初步形成时期夏、商、周(约公元前2100--公元前771年)这一时期,中国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青铜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开始兴建。农业技术有了初步的发展。(三)精耕细作的发生时期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社会大变革和科技文化大发展时期。炼铁技术的发明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登上了历史舞台,铁农具和畜力的利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四)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时期秦、汉至南北朝(公元前221--公元589年)这是中国北方地区旱地农业技术成熟时期。耕、耙、耱配套技术形成。多种大型复杂的农具先后发明的运用。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作大型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五)南...
· 揭秘:清朝结婚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清朝结婚的习俗,与现在的不同之处,清朝结婚要分为三个阶段。不论是谁,到了一定的年龄都是要成立属于自己的家庭的,自古以来,这个就没有更改过。不过我们现在的一部分人群就坚持着不婚的原则,相比较找个人来一起度过以后的生活,他们更喜欢自己一个人时候的感觉,但是有时候家里长辈们的催促,他们也不得不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从古到今,结婚都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古代也有许多延续下来的关于结婚的说法和习俗,就好比六礼。清朝的时候,两个人从刚开始到成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选择合适的成婚对象,叫做议婚,接下来就是正式的确立男女双方的婚约,这个阶段又分为小定和大定。最后就是举办婚礼,真正的成亲了。在议婚的时候,主要是看女子的名字,周礼中说的是用占卜的方法来测试女子的名字,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大概的预测到这段婚姻是否会幸福吉祥。清朝的时候重视的是双方的生辰八字,但是,在看这个之前,需要先确认双方的基本条件是否相匹配,...
· 中国香道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
中国香道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期,可称初始期。其间,所烧的香有以下几种:柴,玉帛,牲体,香蒿,粟稷等。烧香的作用是唯一的,用来祭祀。烧香行为由国家掌握,由祭司执行。周人升烟以祭天,称作“禋”或“禋祀”。《诗·周颂·维清》:“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笺:“文王受命始祭天。”即是说,这种祭制始于周文王。其具体祭法为:将牺牲和玉帛置柴上,燃柴升烟,表示告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熈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注:“禋之言烟。”“三祀皆积柴实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烟,所以报阳也。”疏:“禋,芬芳之祭。”(用《十三经注疏》本,下同。)可见,所谓禋祀,一是点火升烟,二是烟气为香气。以香烟祭神,那么这就是后世所谓“烧香”了。这一期,香事有以下特点:一是香品原始,为未加工的...
· 中国传统家训的三个发展阶段你知道吗?
在古代,每一个家族都有特定的家训,但家训是在家族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中国传统家训有三个发展阶段,你知道是哪三个阶段吗?第一个时期,是先秦到两汉时期。它以先秦儒家经典为源,以两汉时期人们依据儒家经典阐发治家做人道理作为其流。在先秦儒家经典那里,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圣贤,从他们所设计的社会理想和伦理道德标准、行为举止规范出发,对那个时期具有普遍意义的家训所进行的提炼,反映在《易》、《礼》《诗》《书》、《春秋》和《论语》、《孟子》、《孝》、《大戴礼》等典籍中。通过儒家圣贤对话这种形式所反映出来的先秦家训,又成为中国传统家训中的经典,直接成为两汉及其以后人们作为治家教子的价值标准,而被效法并得到阐扬。两汉时期家训作为先秦家训的流,反映在当时人的家庭对话中,直接引用先秦圣贤的语录,在阐释中体现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在当时是十分普遍的。两汉时期,人们在家训中,是将儒家经典作为格言、准则、信条来看待...
· 中国姓氏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中国姓氏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从伏羲到皇帝再到尧舜禹,姓氏始祖的研究一直是姓氏文化研究的重点。今天,族谱网小编带大家看看中国姓氏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第一阶段:姓氏萌芽阶段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保存着汉族和少数民族图腾信仰的纪录。如《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教熊、罴、貔、狱、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其中的“熊、罴、貔、狱、豹、虎”实际上是指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这些野兽就是六个氏族的图腾。所谓图腾,是指上古时期人们认为每个氏族部落与某种生物有着亲缘关系,或跟某种无生命的物体有着特殊的联系,初民们把这类生物或物体视为整个部落的祖先、象征物、庇佑者。《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于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种图腾崇拜其特点是“相信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和动物的某一种类之间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