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是古代贵与贱的标识,民族大融合的见证
姓氏——贵与贱的标识
姓氏还是贵与贱的标识。在先秦时期,姓氏只属于周天子、诸侯国君、大夫和士阶层,奴隶们是不配享有氏称的。只是后来随着部分奴隶逐渐获得人身自由才有了以专业技术为氏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具有等级制的规定,使姓氏本身就具有了高低贵贱之意。
当然,由于姓和氏在血缘关系上还代表了和周天子的亲疏远近,同姓国、异姓国、庶姓国的不同等,同时又由于国别的大小贫富存亡等因素,因而这些以国为氏的姓氏本身也有贵贱之别。秦汉以来,姓氏合一,从天子至平民均有姓氏。似乎姓氏没有了贵贱之别,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另外一种形式的以姓氏标明的贵贱旋即产生,而且相沿成习,它左右了社会,左右了政治,历时很久才渐衰退,这就是门阀制度。门阀制度始于西汉末,历东汉至魏晋南北朝而极盛。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姓氏具有高低贵贱之别,望族大姓可左右政治、世代高宦。结果,在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级官吏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大批出身寒微而富才学的士人被拒之各级政权之外。这些豪门世族还耻于与庶族通婚,这种风气甚至于沿习至唐。象唐太宗这样一代英明的君主,还曾因新修的《氏族志》最初不把李姓列为第一家而勃然大怒。当然,这种门阀制度和重门第的风习,在中唐以后逐渐衰退,唐朝王室甚至销毁了前代修订的《氏族志》,但这种门第观念,却仍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存在。
姓氏——民族大融合的见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今天的汉族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由各兄弟民族长期交融汇合形成的。这种交融在春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元清等时代尤为频繁、明显,并且影响到姓氏文化。也可以说,某些姓氏的形成正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和见证。
在商末周初,国家的数目为1700多个,而此前尚有3000余个。在远古时期,在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区域等生活着不同的氏族部落,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最后融合形成华夏民族。北朝时期,北方五族一并汉化;辽金时期,契丹、女真复归于中华;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苗、夷各族的先后逐步同化,都是以汉民族为核心和主体的。这些汉化的民族不仅说汉话,着汉服,而且改汉姓。为了真正汉化,孝文帝甚至敦促皇室成员聘娶汉人大姓之女为妻。当然,在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也有个别汉人少数民族化的案例。如明朝将军顾良相隐居苗寨,并不再姓顾氏,以苗族的父子连名制行世,并娶苗家女子文氏为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