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中华杨氏文化古迹——连城县杨辉公祠

2017-03-2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11
转发:0
评论:0
中华杨氏文化古迹——连城县杨辉公祠,杨辉公祠是芷溪杨背杨氏裔孙为纪念九世祖辉公而建,座落在芷溪热闹繁华的拱桥店古街南

杨辉公祠是芷溪杨背杨氏裔孙为纪念九世祖辉公而建,座落在芷溪热闹繁华的拱桥店古街南端,是连城县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杨辉公祠大约于清雍乾年间始建,清末扩建,总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左右。祠堂坐东向西,为梯状布局的后围居室半包围结构,以厅堂为中轴线排连,整座祠堂均匀对称,由上厅、下厅、大屋间、回廊、天井和两侧耳房等组成。上厅略高,左右大屋间略低,左右回廊各有一扇门,回廊低下一阶连接下厅。上厅正堂设神龛,正中悬挂芷溪杨背杨氏九世祖辉公和十世祖延贵公考妣画像,像后为辉公牌位,神龛上方悬挂一块木质匾额,题书“恒德堂”,书体取正楷,笔酣墨饱,冠冕浑成。左右各有一小神龛,原是左昭右穆的先祖牌位。上厅左右两壁白底黑字题写“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为模仿南宋理学名家朱熹书法风格。上厅前为拱型卷棚顶,卷棚每隔约一尺用雕成竹节状的拱形木条镶嵌固定,美观实用。整座祠堂的地板都用三合土夯打而成,坚固耐磨,光滑如镜。所有屋梁两端都有精美雕刻,上、下两厅主要以“四点金”支撑,中心为大天井,因此祠内光线充足、空气畅通。

中华杨氏文化古迹——连城县杨辉公祠

祠堂建成时,门前有一个360平方米左右的鹅卵石砌图案的雨坪,大门两侧立石鼓一对、石狮一对、石旗杆二对,左侧挖有一口水井,井边立有一座贞节石牌坊。雨坪前为一月池,植有荷花,月池后建有台面4.5米宽的戏台。过去,喜庆吉日常有戏曲演出,杨辉公祠历来是芷溪的娱乐文化中心,文革后设为文化室,祠内报刊杂志齐全,每逢春节期间常有举办猜灯谜、象棋比赛、古乐演奏等文娱活动,2004年辟为芷溪文化中心民间乐队活动室。

中华杨氏文化古迹——连城县杨辉公祠

祠堂大门原有一座二层的斗拱木牌楼,斗拱下方悬挂“杨氏家庙”牌匾。一般来讲,只有当地的开基祖或者是上代祖宗的祠堂才可以称家庙,而辉公位列杨背杨氏九世祖,其祠堂称家庙,足见辉公在杨背杨氏家族中的地位。辉公生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卒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其伟大功绩在于带领子孙艰苦创业,把原是一片沼泽的湖洋塘开发成为宜耕宜居的美丽家园。辉公一脉现已传至二十九代,芷溪杨姓多数为其后裔。祠堂现存四块子孙的功德牌匾,分别为杨显桂、升秀、杨锋、成章、成高五代裔孙仝立的“州司马”、杨彪、杨斌兄弟的“兄弟登科”、杨建的“经魁”和杨焕藜的“孝廉方正”。其中,杨显桂是将古苏州花灯传入芷溪之人,杨彪、杨斌兄弟则是乾隆庚午同科同榜的武举人,“兄弟登科”在乡梓一时传为佳话,杨彪次年还联捷武进士。其他裔孙中,仕宦或是商贾都有大成之人,余庆堂堪称芷溪的书香门第,一脉连续七代出秀才,更有“一巡二院三典史九文十武四监生”,杨登璐、杨福、杨廉等裔孙曾任知县闻名于外,杨云岩和杨峻亭、杨西林父子三人还成就了“两代三个百万公”。杨辉公祠因为座落于市,且左侧有水井,所以过去很多屠夫都在门前雨坪屠宰猪牛,但是祠堂内从来闻不到腥臭味,因此“门前屠宰场,祠内无腥臭”被称为芷溪三奇之一。据说,杨辉公祠是虎形,两侧耳房为虎爪,大门外的栅栏为虎牙,故而有人提出“老虎吃肉”的怪诞之说,是否与祠内建筑材料有关,抑或是建祠时做过化学处理,真正的答案尚待科学解答。

中华杨氏文化古迹——连城县杨辉公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古迹寻踪—惠山顾端文公祠
无锡惠山顾端文公祠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为顾氏族人祭祀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之场所。顾宪成(1550-1612),无锡张泾人。家境贫寒,自幼聪敏好学,万历八年举进士,曾任吏部主事、员外郎、文选司部中等职,为官正直。因触逆万历皇帝而被削职,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回到家乡无锡。顾宪成回乡后仍关心朝政,并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人生抱负寄托在为国家培养人才上。他除了在家乡泾里(张泾)讲学外,曾在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等名胜之地举办讲座,研讨学问,史称“龙山胜会”,可与宋代江西著名的“鹅湖大会”媲美。后顾宪成又与高攀龙在1604年共同发起兴复“东林书院”,彪炳青史。惠山有邵宝建的“二泉书院”,顾宪成曾为之作记。在顾宪成去世的翌年,其后人在二泉书院旁紧靠惠山寺择地建祠。崇祯初,因顾宪成为官品行端正,得谥号“端文”,祠名因此名为“顾端文公祠”。顾端文公祠原有墙门、照壁、正殿、庑房、享堂河亭等...
· 杨公堤
参见郭庄茅家埠参考资料杭州网·杨公堤简介
· 杨氏授姓始祖杨佰侨
杨氏授姓始祖杨佰侨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继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Z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Z字叔向又称叔Z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 何氏文物古迹-松涧何公祠
何氏文物古迹-松涧何公祠杏坛上地上上之地名至实归提示:上地位于佛山顺德杏坛镇东南方,原名“马村”,宋代已有曾姓人在此开村居住,现村内还有“曾地巷”,可谓是曾姓人开村的惟一印记,后有何姓人迁来,如今上地村民3700余人,何姓者占九成。旧时,“马村”与“高坦”(今高赞)为邻,“高坦”为江边坦地,村落处于坦之高处而获名,而“马村”则是因曾姓人饲养牛马和外来牲畜在此停留待候过海而得名。及后,“马村”由一牧牛拴马烂泥之地换成白石铺砌,干净整洁的地上之地,且村内河网交错、小桥流水、绿树成阴,环境清雅,确实是上等之地,遂于元朝至元元年(1335年)择吉日改乡名“马村”为“上地”,寓意在此上上之地能孕育出上等之人,功名富贵,人旺财兴。全村何姓祠堂曾达三十多间经“上地通津”牌坊入村,直行不远,可见一座大祠堂,名为“松涧何公祠”,据闻该祠已有500多年历史,但保存较为完好。祠堂三进三间,占地660多平方米,里...
· 杨家将里杨四郎杨延辉简介杨四郎是怎么死的?
杨延辉,是中国古代与杨家将有关的话本、演义、小说、评书中的人物,原名杨贵,字延辉,后改名木易。杨延辉为抗辽名将杨业所生七子之一,排名第四,故又有“杨四郎”之称,后世人也常称其为杨四郎而非杨延辉。杨延辉作为杨业的儿子,杨家将之一,自然也是一位能征善战,忠勇为国之人。一生随父兄驻守边关,抗击辽军,官拜明威将军。看《水浒传》,有一场陨星之战,即为征讨方腊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梁山好汉一个接着一个的战死。而杨家七将在金沙滩的战役,虽然没有梁山好汉中死的多,但是这一场战役让杨家将元气大伤,甚至成了最后没落的源头。在金沙滩一站之中,杨家七子并金刀老令公杨业,死的死,亡的亡,流落异乡或者是遁入空门。总之经过这么一场战役,杨家七子,最后仅有六郎一人回到朝堂。到底是一场怎样的战役,让杨家将近乎全灭?而杨四郎杨延辉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的呢?金沙滩战役,最开始并不是宋辽两军直接的对战,而是一场隐藏在议和表象下,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