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我们中国古代祭祀祖先有哪些的形式

2017-03-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414
转发:0
评论:0
我们中国古代祭祀祖先有哪些的形式,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祭祖只是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对先辈的遗体、遗物或生前的居室,表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祭祖只是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对先辈的遗体、遗物或生前的居室,表示追思、祈求庇佑。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宗法制度的日益完善,崇拜祖先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多样,祭祀祖先也有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和仪式。中国古人通过不断重复的祖先祭祀,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并由此形成社会稳定的基础。

我们中国古代祭祀祖先有哪些的形式

    1.建祖庙:中国人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祭祀活动的建筑物都叫做“祖庙”。皇帝、王室、诸侯的祖庙称为“太庙”或“宗庙”;臣民的称为“家庙”、“宗祠”,南宋以后称做“祠堂”。

    2.修祠堂:特指中国臣民供奉祖先神位、祭祀祖先神灵、举办宗族事务的公共场所。又叫“家庙”。明朝以前,百姓只能在家里祭祖,不允许修建专门的家庙,所以民间祠堂出现的时间要比王室、皇家的祖庙——太庙、宗庙晚很多。祠堂有宗祠、支祠、家祠和统宗祠之分。
    宗祠:是人们供奉和祭祀同族始祖的场所。
    支祠:是同族族人供奉和祭祀各支祖先的场所。
    家祠:也称家堂,是同族族人中各家各户供奉和祭祀各自直系祖先的场所。
    统宗祠:是几县、十几县甚至几十县同族族人,共同集资修建的供奉和祭祀本族始祖的场所。

    3.祭祖:在固定的时间,以特有的仪式,供奉、拜祭祖先,通常都由族长或家长主持。祭祖的时间,清明是雷打不动的,但有不少宗族还有其他重大的祭祖时间。而流行于中原一带的正统祭祖形式,一般是在祠堂供奉、跪拜。但在边远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其祭祖形式大都很独特。比如,土家人会跳“摆手舞”,贵州苗族过“吃鼠节”等等,各种各样的祭祖活动成为流行于各民族各地区的特殊节日。

我们中国古代祭祀祖先有哪些的形式

    4.修家谱: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逐渐演变而来。它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家族的来源、迁徙轨迹,还包罗了家族的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法等内容。家谱名称繁多,还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叫法。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表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且比较提倡亲戚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祭祀祖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祖先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习俗,它不仅承载着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祭祀祖先究竟有何价值和意义呢?今天,祭拜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一、寻根问祖祭祀祖先,首先是寻根问祖的过程。通过祭祀,我们能够追溯家族的历史,了解祖先的奋斗与贡献,增强家族成员对自己根源的认知,培养对家族文化的认同感。二、缅怀先人祭祀是对先人的缅怀,是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表达对先人的感激之情,缅怀他们的功德,让家族成员铭记前辈的智慧与努力,激励后人传承家族精神。三、家族团结祭祀活动常常成为家族成员相聚的契机。在共同参与祭祀的过程中,加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家族的团结与和睦,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四、教化后人祭祖活动还承载着重要的教化后人的意义。通过讲述祖先的事迹,弘扬家族美德,教育子孙后代遵循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有理想、有目...
· 我们为什么要祭祀祖先?祭祀的意义是什么?
孝是从祭祀来的,就是从拜祖宗来的。全天下的人,中国人没有不拜祖宗的。当然大家可以问,祖先在哪里?祖先就在你身上。你看你的父母在哪里?你的父母在你的肠胃这里,从小没有父母,你根本没有东西吃。人不是动物,动物一生下来,它就能自谋生活了。人,小时候没有父母,你这个肠胃就不得饱。那祖父呢?祖父在心里,你看你心里所想的道理,几乎都是从祖父那里听到的。祖父最大的功能,就是把我们家,我们传家之宝,我们的品德,我们要告诉第三代。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俏》孔子讲得最清楚了,你拜祖先的时候,就当作他在你面前,如果不在你面前,你拜他做什么。你哪一天,到文庙去拜孔子,如果面前没有孔子在,你拜他干什么。那是个石头雕的,那是个铜做的,是个泥巴糊的,你拜他做什么?你心中有他,他就跟你有感性,你心中没有他,他就跟你没有感性。所以为什么只能拜自己的祖先,不能拜别人的祖先。不能,拜别人祖先,那你的动机是非常可疑的,你...
· 中国古代有奥运会吗?主要有哪些比赛形式?
奥运会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涵盖多个比赛项目,联结世界各国人民,传递团结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那么这种广受欢迎的运动形式是否在中国古代形成规模呢?中国古代的比赛又包含了哪些项目?战争是体育的重要起源之一。战争对于作战能力和工具的需求,衍生成日常生活的娱乐需求,但是鉴于中国战争的特点,古代社会无法形成完善的竞技运动规模,其原因有三。一、对待战争的心态。中国古代自发展以来,以农业为主,是典型的农耕社会,自然无论是朝廷还是百姓关注的侧重点都在发展农业上。战争的最主要目的只在对内自保、对外扩张两方面,因而,冰冷的器械只能成为和平年代的闲时消遣,不能成为一项长期的比赛项目。二、不同的战争观。奥运会的发展理念就是和平,即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战争的存在就是为了胜利,为了有一个结果,这个观念本身是冷酷且残忍的,注定了若有运动会只能在一方土地上施行,但中国古代朝代更迭频繁,便不能长久延续...
·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一)、抬梁式构架(又称“叠梁式”)抬梁式构架是在台基上立柱,柱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梁,梁上立短小的矮柱,矮柱上再架短一些的梁,如此叠置若干层,再最上层架上立脊瓜柱,这就是一组梁架。在相邻两组梁架之间,用垂直与梁架方向,并且位于柱上部的水平联系构件“坊”,把两组梁架组合起来。每层梁的两端上面,垂直于梁架方向放置檩。檩不仅加强了梁架间水平方向的联系,构成稳固的组合构架,而且承受上部屋顶荷载。抬梁式构架在中国古代建筑上使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在中国北方。这是因为抬梁式可使室内柱子较少甚至是无柱。但是,抬梁式构架用料较大,耗费木材较多。而且这种构架基本上不采用三角形这种最稳定的构件组合形式,所以稳定性较差。(二)、穿斗式构架穿斗式构架是由柱距较密,直径较细的落地柱(或与不落地的短柱相间布置)直接承檩,在柱与柱之间沿房屋进深方向不设架空的梁,而是用一种叫做“穿”的枋木,把柱子...
· 古代的祭祀场所有哪些?
在以前历史中无论是帝王祭祀还是百姓的祭祀活动都会在固定的场所来进行,往往在祭祀的对象不同祭祀的场所有所不同,其中常见的场所有墓地、以及宫庙等,在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下还有网上祭祀相关的活动。常见的祭祀场所:平坑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平坑作祭坛,古人称“坎”。《礼记.祭法》说:“掘地为坎”。《礼记.祭义》称:“祭日于坛,祭月于坎。”坛与坎是相对的,坛高起为阳,坎下陷为阴。宫庙在坛或墠的基础上又筑墙盖屋,即成为宫;宫中陈列上祭祀对象以后,就成为“庙”。宫庙最初只是为人神而建造的,后来许多神灵有了庙,如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等等。但社坛上不得盖房,否则被视为“丧国之社”。坟墓在坟场墓地祭祀神灵是较原始朴素的方法,它多用于祭祀祖先神。古人认为,离祖先最近的方式就是去坟墓祭祀,祖先听得最清楚。《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出外游说时,“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返其国不哭,展墓而入”。我们了解了祭祀的对象、祭品、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