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魏朝官二代钟会的书与画的较量好字不如烂画

2017-03-1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8
转发:0
评论:0
魏朝官二代钟会的书与画的较量好字不如烂画,钟会是钟繇的儿子。钟繇在魏朝官至太傅,在书法史上又赫赫有名。按现在时髦话说,钟会

钟会是钟繇的儿子。钟繇在魏朝官至太傅,在书法史上又赫赫有名。按现在时髦话说,钟会是官二代,也是艺二代。虽是“二代”,但却很有本事。他官至司隶校尉,监察各级官吏的官,权力很大,能和司马家的皇帝说上话,所以可以借皇帝之手杀掉嵇康。他还写过一本书叫《四性论》。书写成后想给嵇康看,当面不敢拿出来,临告辞转身从门里扔进去然后逃跑。

魏朝官二代钟会的书与画的较量好字不如烂画

可能是嵇康没有褒奖之言,或是根本没看。因为从后来的事中得知嵇康根本瞧不起钟会。嵇康在大树下打铁,钟会带领专家学者、随从一干人马浩浩荡荡来看望嵇康。嵇康只管打自己的铁,不答理他。晾了半天,钟会觉得没意思,走了。这时候嵇康说:“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人要脸树要皮,钟会很没面子。钟会很聪明,也有本事,但人品不行。他父亲是魏朝的官,而他却帮着司马家族,做司马家族的鹰犬。曾是邓艾的手下,灭蜀时他却模仿邓艾的笔迹陷害邓艾,自己往上爬。我想这也是嵇康瞧不起他的原因之一。他能继承家学,书法水平相当高,王僧虔在答复竟陵王的书信中说:“张芝、索靖、韦诞、钟会、二卫、并得名前代,古今既异,无以辨其优劣,唯见笔力惊绝耳。”可见在书法史上也有名号,而且学谁像谁。钟会是荀勖的从舅,两个人的关系不太好。荀有一把宝剑,价值百万,常放在他母亲钟夫人处。钟会发挥自己善书的特长,模仿荀的手迹,写了封信给钟夫人,把宝剑骗了去。荀勖知道是他这个舅舅所为,却没理由索要,便想办法报复。后来,钟氏兄弟建了一所豪宅,价值千万。豪宅刚刚建成,富丽堂皇,还没有搬迁居住。而荀勖是个绘画高手,他潜入豪宅,在门堂下画钟繇形象,衣帽容颜和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

二钟入门,见到父亲栩栩如生,心中悲痛欲绝。父亲肖像就像“泰山石敢当”一样,挡在门堂。二钟不敢迁入,豪宅便空废了。当时人们议论,勖损失了一把百万宝剑而钟损失的是他十倍——一座千万豪宅。两个人的书画多么巧妙啊!但绘画还是高于书法,就像现在书画市场,字怎么也卖不过画一样。所以,人们说,好字不如烂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书法绘画―书法与绘画
岭南书法与绘画艺术的发生、发展,与诗文在这里发生、发展的情况非常相似,都是先从中原地区接受已有的形式,模仿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掌握,最后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描绘方面,因为近代国门从这里被打开,西洋绘画艺术首先在这里被认识,也很自然地被糅合到传统之中,所以,岭南画坛出现了岭南画派;还有一些绘画形式被被直接模仿、介绍进来,如油画、版画等,一般由岭南人学习掌握之后,逐渐向内地传播。
· 岭南文化—书法绘画—书法与绘画
岭南书法与绘画艺术的发生、发展,与诗文在这里发生、发展的情况非常相似,都是先从中原地区接受已有的形式,模仿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掌握,最后体现出自己的特色。描绘方面,因为近代国门从这里被打开,西洋绘画艺术首先在这里被认识,也很自然地被糅合到传统之中,所以,岭南画坛出现了岭南画派;还有一些绘画形式被被直接模仿、介绍进来,如油画、版画等,一般由岭南人学习掌握之后,逐渐向内地传播。
· 龄官画蔷的故事简介龄官与贾蔷的爱情故事
龄官,只是大观园里的一个小角色,梨香院中的十二官之一。在戏班子里,她是唱旦角的,是贾府戏班的佼佼者。但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旦角,却依然掩盖不了她眉宇间的那份清秀。都说她长得像黛玉,宝玉初见龄官,就觉得她:“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但是这样一个纤弱的女子,骨子里仍然有一份傲气。元妃省亲的时候,她的演唱得到了元妃的赞赏,于是就点了《游园》和《惊梦》两出戏,但是她却执意不唱,因为不是她的本角之戏,唱了就违了行规。而她就是这样的洒脱,犹如雁过无痕。这样的性情,犹如天生。龄官暗恋贾蔷,相思无计,便躲到蔷薇花下偷偷地哭泣,而这一幕,恰巧被来梨香院游玩的宝玉看到了。烈日当头,只见龄官躲在蔷薇花下,用簪子在地上划着一个又一个“蔷”字,痴迷得只享受在自己的世界。正所谓龄官划蔷痴及局外,连宝玉也看得痴了,连雨落在衣衫上也浑然不觉。宝玉是大观园中的开心果,大观园中几乎所有的女孩子...
· 细说宋朝81:书画
?书画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样式。绘画向来以宋元并称,宋代是中国画的高峰期,在这点上既无愧于唐代,更可以傲视明清。书法比起唐代来,虽然雄浑刚健不足,却也形成了自己雍容端丽的风格。宋代皇帝的总体文化素质,在历代皇帝中大概算得上是最高的。他们对书画不仅雅有兴趣,而且特别重视,设立了翰林书艺局、翰林图画院与画学。北宋统一后,就将后蜀与南唐宫廷画院的画家,连同中原地区的绘画名家都召到开封,太宗雍熙六年(984年),成立了翰林图画院。真宗以后,按画艺高下,翰林图画院常设待诏、祗候、艺学、学生、工匠各若干人。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另设画学专门培养绘画人才,大观四年(1110年),并入翰林图画院。画院与画学经常举行等级考试,试题通常选一句古诗,让应试者构思作画。有一试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有人在归马后画上翩翩追逐的一群蝴蝶,表示马蹄透香,遂以构思巧妙而夺得头魁。南宋时,不立画学,但仍设图画院。画院...
· 周朝的微画艺术与幻灯
由于物理学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利用透镜成像原理,终于发明了将透明图片投映于白色幕上的光学器具--幻灯。大家一直以为幻灯是舶来品、洋货,其实不然,我们的祖先早已应用微画技术在周代发明了第一代幻灯并在实际中加以应用。据《韩非子))记载:周代一位王召来了一名画家,命他在豆荚上作微型画。这位画家接到命令后。便着手搜集了不少可以用于作画的豆荚,并仔细地把豆荚中一层透明的薄膜剥下来。晒干、压平。准备工作做完后,他关门谢客,潜心作画三年。终于作成了一批微型画。由于豆荚膜太小,微画的画面用肉眼难以分辨清楚,周王看了大发雷霆。画家看到周王发怒,便胸有成竹,不慌不忙解释说:“大王息怒,如果您要看清楚画面,必须依我说的方法去准备。”即“筑十版之墙,凿八尺之牖。而以日始出时加之其上而观”,周王听了立即命人按照画家所说准备好一切,画家把所作的透明豆荚膜微型画镶嵌在所筑墙的一个个小孔中,等到日始出时,请周王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