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族谱网讲述仙居外迁缙云几大姓氏考略

2017-03-09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782
转发:0
评论:0
族谱网讲述仙居外迁缙云几大姓氏考略,历代的兵燹及官员外任曾导致仙居人口大量外迁,其中亦有部分迁入邻县缙云。现按照缙云

历代的兵燹及官员外任曾导致仙居人口大量外迁,其中亦有部分迁入邻县缙云。现按照缙云陈渭清先生的考证,将李、徐、周、应、柯等姓自仙居外迁缙云情况罗列如下:

族谱网讲述仙居外迁缙云几大姓氏考略

云塘李氏
元至正年间,仙居李德大(1307-1375)为美化书院山长,退职后,“遂于邑之东郭买地而居焉”,是为东郭李氏始祖。李德大有堂侄李杰(1329-1392),元季李村遭兵燹,遂徙居缙云云塘。其后,李杰曾孙李济从云塘迁苍邱,李济之子李余戩又转迁洪光弄。

族谱网讲述仙居外迁缙云几大姓氏考略

水南柯氏
柯氏出自姬姓,以名为氏。春秋时吴国有公子名柯卢,其后遂有柯氏。缙云柯氏以济阳为郡望。济阳郡,晋时所置,在今河南兰考县一带。至唐建中年间(780-783),晋江人柯逊任宁海主簿,夫妻相继卒于任。其子柯谨(780-868),字宏慎,唐文宗时(827-840)官奉议大夫,“扶枢至安州,深虑水陆之迢遥,顾力量之不逮,乃择仙居开元乡拓溪(茶溪,现以崔氏为主,但仍名柯桥头)之西河安厝,遂于拓溪东州之阳筑室”,即今仙居柯桥头。元代著名画家柯九思([290-1343)即其22世孙。 约明初,柯谨21世孙柯希正由柯桥头迁缙云水南,其后又居龙津坊。柯氏入缙后传至7世,有柯宏辒(1513-?)从龙津坊迁居壶镇苍岭脚,其后形成苍岭脚派。裔孙中又有由苍岭脚迁洋贩潭和丽水黄村、大岭坑及桐庐分水里湖等地。

族谱网讲述仙居外迁缙云几大姓氏考略

上园徐氏
咸淳七年(1271),仙居逢仙桥徐瑞肃(1244-1322)登进士,授国子司业,“上言恭帝,斥佞不果,遂辞职不仕。”“道经缙云五都玉岩大园之地,喜其山水秀丽,土腴俗美,遂家焉。”元至正十七年(1357),徐端肃5世孙徐玺(1330-1412),“因金华山寇作乱,率民兵百余据守黄龙山,邑赖保固不危,职授千总”,由大园转迁上湖,是为上湖徐氏始迁祖。清代以来,本支徐氏由上湖外迁县内各地的有:徐端肃19世孙徐德音(1736-1798)迁黄龙;21世孙徐云魁(1765-1834)迁乌石,徐通贵(1773-1859)迁松溪(今名周村)。本支徐氏入缙迄今己历29世。1996年上湖全村593人,其中徐氏400多人,为最大的聚居地。其余周村、东渡、仙岩铺、黄龙、乌石均为散居。
族谱网讲述仙居外迁缙云几大姓氏考略
上周陈氏
明洪武初,有陈仲忽从仙居四都迁缙云上洲(今名上周,属双溪口乡)。其后,陈仲忽5世孙陈腾(1510—?)从上周迁居雅亭(仙居谱记载为陈龙,于明景泰壬申即1452年迁此。)。上周1351人,雅亭65人,其中均以陈氏为大多数。

族谱网讲述仙居外迁缙云几大姓氏考略

龙溪应氏
仙居夏阁应云(1104-1198),“因南宋兵革离乱,于是检阅遗迹,避地至缙云沙溪。见风俗淳美,前有金龟、天马之名,后有龙洞、凤山之胜,遂卜居于此。”改沙溪为龙溪,即今三溪乡西应村,为龙溪应氏始迁祖。其后,应云5世孙应虔(1214-?),于南宋末为耕作之便从龙溪迁漴潭之上,居于集善庄,曰东应(今名东雅宅)。从此有西应、东应之分。10世应详(1324-?)于元末迁溪干(今牛大坑一自然村)。19世应廷政于嘉靖年间从东雅宅迁厚仁。清代,从西应迁出的有:应观孟于乾隆末年迁井南蔡宅,应维桥迁井南阳彭桥寺前,后又有应永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族谱网为您讲述,杨家将的族谱与地区考证
此次活动还包括海内外杨氏宗亲汇聚探族谱、国内首次以杨家将为主题的书画展、宋明杨家将文物展、畅快淋漓的杨家将大戏台等。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宋辽史学家、学者汇聚一堂,纵论廊坊杨家将文化渊源、杨家将家谱探究、杨家将忠勇大义精神的现实价值、杨家将文化所传承的民族凝聚力。据介绍,杨家将系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族,先祖是东汉名士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贿,杨氏谱系世称“四知堂”;自唐朝播州宣慰使杨端为始祖,北宋杨业(令公)、杨延昭(六郎)忠义传天下;及至明朝,杨家将后裔杨政及其子侄随朱元璋开国建功,被誉为“一门五虎”,封地于天津武清,称为瀛西杨家将,其后人杨杲(杨业21世孙)战死沙场,被御赐“金头”葬于廊坊市广阳区许各庄村。“廊坊杨家将论坛”以开放性话题进行,京津冀的学者们坐而论道。根据“瀛西杨家将”提供的族谱及明朝万历年间的《香河县志》相互印证,来自香河县的马国栋专门研究了“杨令公山西抗辽殉国、北京寄骨...
· 族谱网为您讲述中国最牛的姓氏,孔氏
家族,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结成的基础社会组织。它下可以联系到一个小家庭或是个人,上也可以联系到社会大家族甚至还可以是一个国家。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当中,有些家族历经沧桑,有些甚至还影响了整个时代。而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家族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最牛的了,它不仅延续了两千多年的香火,甚至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皇帝主动去这个家族的墓地祭拜。相信不少人已经知道这个家族了,对的,它就是被称作“天下第一家”的孔氏家族。说起孔氏家族,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孔子。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山东曲阜人。当时的年代是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连年征战,百姓民不聊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孔子创立了一门学说——儒学,即主张“仁”,若想要天下大治,君主就要像个君主似的,推行以仁治国,这样他的臣民才会变成安守本分的臣民。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开始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然而却没有一个君王相信他的儒家仁义思...
· 族谱网为你讲述,中华姓氏中最容易读错的姓氏
在古代,姓和氏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姓”、“氏”的起源很早。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所以,“姓”的本义是“生”,本来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族号。“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氏”冠在男人的名前,表露着一个男人的封地、爵位、官职、以及追谥,代表了男人的荣耀、功业和尊严。譬如武王的四弟叔旦,由于其采邑为周,被称为周公。其实,周公为姬姓,周只是他的氏而已。氏集中产生于周朝。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而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另外,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并且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但是只有贵族才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氏成为贵族独有的标志。至于贵族妇女,则无论怎么称呼都必须带上姓,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威性和...
· 族谱网为您讲述中华姓氏始祖之杨姓始祖
杨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6。是现时中国第六大姓氏,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身份信息系统”(NCIIS),杨姓也是第六大姓。1977年中国史学家在《东方杂志》发表的一篇有关“姓氏”的论文上指出,杨姓是全球华人十大姓之一。杨姓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据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和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记载,杨姓出于姬姓,源于晋地之杨国(今山西洪洞县东南)。西周成王姬诵封其弟叔虞领地于今山西西南一带,建都于唐(今山西翼城县西),为唐侯。因唐地临晋水,由此为晋(诸侯)国,叔虞即为晋开国之君。至春秋时,晋国内乱,晋武公(叔虞后裔西周第九代君夷王姬燮之十世孙)灭瑉侯统一晋国。武公死后,其长子诡诸继位,为晋献公。献公相继灭周围诸小国,包括杨国。献公封其二弟伯侨领地于杨,以地取姓即为杨姓。由此伯侨成为杨氏得姓始祖,距今约2600多年。另一说:“周宣王(姬静,也作靖)儿子尚父,幽王时封为扬侯,...
· 族谱网为您讲述,中华李氏晋隋时期名人详考
晋李毅:西晋将领。李秀:西晋时期女将领。李颙:东晋文学家。李顺:北魏藏书家。李业兴:北魏、东魏时著名学者。隋李子通:(?-622),隋末江淮地区农民起义首领。东海丞(山东枣庄)人。少家贫,以渔猎为生。初投长白山左才相起义军,后投杜伏威。旋率二万人占据海陵,自称将军。皇泰二年(619)攻占江都,自立为帝,国号吴,建元明政。620年,为杜伏威所迫,降唐。622年,又叛唐南逃,被捕杀。李密:(582-618),隋末瓦岗起义军首领。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十二年入瓦岗军,献计翟让,击杀隋大将张须陀。后自统一军,号蒲山公营。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因麻痹轻敌,为王世充击败,部众或降或散,他率残部投降唐朝。不久,又叛逃东走,至熊耳山(今河南宜阳南),为唐军截击杀死。李轨:(?-619),隋末割据者。字处则。武威姑臧(甘肃武威)人。隋末任鹰扬府司马。617年起兵,自称河西大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