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龙头环上街周氏宗祠,最讲究的姓氏祠堂
中山市龙头环上街周氏宗祠,最讲究的姓氏祠堂,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是当之无愧的传世名作,其“出淤泥而不染”的
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周敦颐的《爱莲说》,是当之无愧的传世名作,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成为后世不少名士追求的精神境界。在沙溪镇龙头环村,就世代居住着一群与周敦颐关系密切的人——龙头环周氏,他们正是传承濂溪先生(周敦颐的别称)的后世子孙。
周氏大宗祠位于龙头环上街,坐西向东,建筑面积约443平方米,为二进三间布局,硬山式顶,抬梁式木架构。祠堂大门门联上书“道源衍派,理学流徽”,前殿朱漆屏风上也刻有“爱莲世泽”的字样,后殿还有一副对联上书“派衍濂溪,支分香邑”,诸多种种,鲜明诠释了这间祠堂与廉溪先生的密切关系。如今,被尊奉在祠堂后殿神龛正中的,正是当年带领将士漂流至此的湖广道州营道县人士、香山屯田官拜总旗周子高与其夫人黄氏的牌位。
周氏大宗祠的砖雕很有特点,雕刻于青砖之上的人物、山水、花卉、寿桃、福字、寿字等图案,可谓玲珑精致。祠堂右侧的门官神龛同样是以砖雕制作而成,以牡丹、杨桃、石榴等吉祥物为题材,雕工细腻,寓意富贵吉祥、福寿双全、多子多福。此外,祠堂檐板处还刻有各种精美的戏剧人物,屋脊上还有腾龙祥云图案的灰雕。
有意思的是,周氏大宗祠的正堂一年四季都摆放着一盆莲花,显得分外清雅。虽然正值冬日,花凋叶枯,但它依然保持着清姿素容的君子风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 龙头李氏祠堂
龙头李氏祠堂位于文圩镇大明村龙头组,建于清嘉庆年间,因年久失修,现仅保留祠堂门楼一角,其因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的启蒙老师,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书画家、翻译家饶宗颐教授曾于1944年到此处进行讲学、梁羽生在此求学而出名。
· 中山市古氏宗祠
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五桂山镇南桥乡槟榔山村的古氏宗祠,是由乡绅古腾芳兄弟于清代道光年间为纪念开村先祖古琪胜而捐资兴建,至光绪癸未年(1883年)重修。该祠为硬山式顶,前进为砖木结构,两边有偏殿,天井两边有廊。后进为台梁式木架构。两进三间布局,面积1602平方米。其建筑艺术价值较高,整块石条雕凿成门壁,高约四米;外走廊的两根石立柱,高近五米,立柱基座造型简洁,线条流畅。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这座有纪念意义的祠堂,多次拨款进行维修,为该祠筑起了围墙,建起了牌坊。古氏宗祠于1990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3月,市博物馆在宗祠内搞了展览。1995年3月,中山市人民政府又把该祠命名为“中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建德上街江氏宗祠
上街江氏宗祠位于大同镇富塘村上街自然村东南面。建筑总占地面积为217.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08.83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由前厅﹑正厅、南北厢房组成,一层三开间带一弄建筑,传统木结构,两坡硬山顶。建筑周边存在后期新建建筑。建筑整体结构为抬梁穿斗结合式,两侧设有封火墙。前厅明间4柱7檩,前后单步内四界中柱不落地,次间5柱7檩,前后步柱内双步。正厅明间4柱9檩,前后单步内四界中柱不落地,次间5柱9檩,前后步柱内双步。南北厢房不设立柱。建筑檐口出挑设梓檩,檩下施花机、琴枋,枋下施牛腿。正厅牛腿上雕刻有钱币,钱币上刻有宗祠建造年代“道光通宝”,因而该建筑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牛腿雕刻内容为狮子、鹿﹑松柏等,为双面镂空雕,技艺高超,雀替﹑梁垫等雕刻生动,冬瓜梁上有老鼠皮装饰。上街江氏宗祠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约有两百年历史。1992年,村民对建筑进行了修缮,更换了正厅三架梁上的桁条,屋面进行了翻修...
· 姓氏祠堂所承挂对联大有讲究,涨知识啦!
(一)堂联与祠联与堂号密切相关的家族文化种类是堂联。堂联亦称祠联,主要用于家族祠堂。但堂联又不完全是祠联,而是祠联中的一类。祠联有通用祠联与专用祠联之分。通用祠联即各姓祠堂皆可通用之楹联,内容多为反映对祖先的崇拜及绍继祖风、光耀门闾等。例如:“世代源流远,孙支奕祀长”,此言其子孙之多;“身范克端绳祖武,家规垂训翼孙谋”,此言其遵循祖训;“祖力永扶家道盛,宗光常照子孙贤”,此言祖先庇佑的恩泽;“宗祠聚祖考之精神群昭群穆真觉有严有翼,祀典表子孙之爱敬我将我享惟期来格来临”,此言祠堂之祭祀功能。通用祠联可视作祠联中的“大路货”,放之各祠而皆准。与通用祠联不同,专用祠联只能用于某一特定姓氏家族的祠堂,其内容与该姓氏的历史渊源,家族名人的崇高业绩(道德文章、文治武功等)密切相关。故,专用祠联具有约定俗成的“专利权”与“专一性”。反映李姓祖先业绩的祠联就不能用于张姓,同样,有关张姓起源的祠联也不能用于...
· 族谱网带您畅游姓氏祠堂之东方镇周氏宗祠
近日,占地1100多平方米的东方镇横塘岸村周氏宗祠因祠堂建筑的古朴、人文底蕴深厚等吸引丽水电视台来拍摄采风。同时,今人修缮保护的努力和资金的捉襟见肘是它风采背后挥之不去的尴尬现实,它们构成了祠堂“守”和“望”的两面,而这也是众多乡村祠堂共同的处境……面对镜头,61岁的周伟希很自然地说起三国周瑜描写当地风光的“汉溪八景”的诗,周敦颐和朱熹,清末御前侍卫周世昌的故事。三者都是祠堂的“主打”文化,这也是周氏子孙津津乐道的。人家信佛我信祠堂对祠堂,周伟希非常上心。农忙时节,他仍时不时到祠堂看看。在他心里,祠堂比农活更重要。“现在早已不是过去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农活可以放放,但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看管好,没了就没了。”“人家信佛我信祠堂”,对于自己热心祠堂事务,周伟希如是说。如果不是去年的一次大修,破败的祠堂就倒了。而大修之后的“小修”一直持续到现在。“第一次修(大修)花了十四五万元钱。”周伟希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