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一座看上去不起眼的李家楼子,居然有四百多年历史

2017-02-0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404
转发:1
评论:0
一座看上去不起眼的李家楼子,居然有四百多年历史,这次采访出人意料的顺利。我坐在李家楼村会计李刚发先生家里,围着热腾腾的炉火,晒着

这次采访出人意料的顺利。我坐在李家楼村会计李刚发先生家里,围着热腾腾的炉火,晒着暖融融的日光,听着七十五岁的李梅四老先生和五十九岁的李刚发先生“唠家常”。当天正值农村医疗保险收费的日子,人一拨拨地来,一拨拨地走。来了的就坐下攀谈几句,往往也兴致勃勃地加入我们的话题中。几只燃着的香烟、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气氛热烈而温馨。这是真正的“家常话”,李家楼的居民,都是李姓家族的成员,共同的祖先、相同的记忆、血浓于水的亲情——这,就是李家楼。

进入白石沟的第一个村子就是李家楼,明万历年间李氏家族始祖搬迁至此,名之为“庄儿上”,纯属“田舍、村庄”之意。李氏二世时,筑造高楼抵御匪患,即更名为李家楼。从此这个名字世世代代延续下来,饱含了李氏家族对前人的怀念,对血与火沧桑经历的记忆。近五百年来,先后两次修缮,虽然这座高楼早已不再需要抵御外敌、保障生存等功能,但依旧伟岸坚固,像一座丰碑,高高地矗立在每个李家楼人的心里。

一座看上去不起眼的李家楼子,居然有四百多年历史

李氏家族变迁 

李氏家族从第九代时开始编纂家谱,当时九世传人李毓成考中了秀才的功名。对于李氏族人的迁徙生存状况做了尽可能详细的记述,从这部家谱中,也可以看到古时的李氏族人艰难求生的状况,还有这座李家楼对于整个家族传统精神风貌和对后辈人生道路抉择的极大影响。

李氏家谱记载,“由来自陕及晋皆属传言,诚不足凭。惟交邑覃村为始祖远来之地,夫岂非信而有徵者予,而其先亦无实据可考,不得不以大本祖为始。念其弃彼就此,自万历年间以至于今,以序代相传已十世矣。前此并无家谱以纪其明白。至今族中人等谋功名者有人,务农事者有人,跄跄济济概不乏人。余恐族大人繁,无谱何以相联,势必至昭穆紊而长幼淆也。幸合族人等与余皆有同志,公议自四世分为八支,惟左兴右盛二支难以各分,至今总以双支相排,其余皆以各支相泒,似此子孙繁衍、世代光昌,岂非一族之盛事也哉,爰是为序。”大清道光十二年,九代孙毓成撰并书。

李氏家族从何而来,在家谱中也找不到丝毫的痕迹,惟一能确切的是李家楼李氏始祖是从交城覃村搬到现在的居住地的。明清之际,交城覃村一带徭役税负沉重、水旱灾害频繁。据现在关于交城县的历史研究显示,当时交城拥有古时重要的战略物资——木材,宝贵的财富成了当地人民灾难的根源,乱砍滥伐之下,天怒人怨,民不聊生。在艰难抉择之后,李氏迁到了白石沟现址。

先有李家人,后有李家楼

李氏搬迁到现址的时间大约是明万历年间,据后人推算为1601年。李家楼的建造则在1631年,在李家楼的第二代人手中建成。从此巍峨矗立近四百年之久,默默守护着李氏族人,成为整个家族护佑安全的港湾。在“李家楼来历简介”中有这样的文字——“古楼是李家楼的象征,据一方胜地,四面之屏,汾水潆遥,高高耸立村的中心。”

李刚发先生介绍,当时的白石沟匪患横行,土匪到处抢劫。李氏族人不堪其扰,在第二代时,合全族之力开始建造这座兼具防御与生活功能的“李家楼”。山高地远、物力艰辛,当时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在李氏家谱中,家族中的主要劳动力男性成员只有李氏始祖及其二子,到第三代也只是增加了三个男丁。但李家楼村的这座地标性建筑居然就这样建成了,结构严谨坚固,历时四百年风雨沧桑,也不过修缮了两次(1965年、2009年)而已。

李家楼的这座楼,族人称为楼儿院,从地下到地上共分五层,其中地下一层还有往山上逃生的地道。建筑还包括李氏祠堂和供奉千手观音的佛堂等,浑然一体,在保障安全和生活的同时,还兼具祭祀祖先和宗教信仰等功用。经过两次修缮,除了一些损毁的楼体使用了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其造型格局依旧保持了从前的样式。在李氏祠堂的“李家楼来历简介”的碑刻中这样介绍——“古楼根基全部用长石条所砌,楼腰外用石头,内用土坯,上部外四周用青砖,内用土坯,楼高10.45米,东西底长5.2米,南北长3.8米,占地面积19.76平方米。”祠堂处一个大约一米高的小门是楼的入口,楼内不设窗户,只有用来窥探外边情况狭小的观察孔,楼上有类似城墙垛口一样的造型。

关于这座李家楼的建造,村里还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李氏祖先建楼时,仅有一罐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才使得这座楼顺利建成。传说终究是传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应该是李氏族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吧!

一座看上去不起眼的李家楼子,居然有四百多年历史

自古多壮士,一一垂丹青

说起李家楼人的性格,就不得不再回到那些民不聊生、战火连天的年代。在与天灾人祸长期的斗争中,李家楼人刚毅坚韧、百折不饶的气质展露无遗。

李家楼自古多壮士。在成书于1980年的《清徐地名志》中记录,这个村只有不到五百人。李梅四先生为我详细地计算了一些基本的数字,解放前后那段血雨腥风的紧张岁月,李家楼一半以上的男人都有过军旅经历。

虽然血淋林的数字后是相同的残酷时代大背景,但李家楼千难万险的家族奋斗史、晋陕要道的地理位置,注定了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多事之地。路遥知马力、日久锻人心,无情岁月的煎熬磨砺,成就了李家楼人代代相传的风骨。

沧海横流,壮士横戈。李家楼之所以成为李家楼,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前仆后继的人们,他们的魂点点滴滴凝结在巍峨高耸的古楼上,汇集在中华民族奔腾不息的历时长河里。英勇无畏的精神、顽强不屈的性格,是前世今生的延续,是华夏历史生生不息的寄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这个四百多年历史的村庄…闽东雷姓从这走出
猴盾村位于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镇东北13公里,原名“狮盾村”,因村庄后山形似两只对望的狮子而得名,后因村名由本地话发音较为不雅,恰当时村内后山有猴群出没,便改名“猴盾”。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省级生态示范村,福建省先进基层党支部、福建省美丽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传统古村落、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宁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等荣誉称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双音”发现地便是在此,“双音”唱法补充了中国音乐历史上的多样性,是我国畲族山歌中唯一幸存的畲族二声部山歌歌种。400多年前,畲族的雷姓部落在猴盾安营扎寨,此后便以“忠厚”传家,接续后代,闽东历代雷姓人氏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猴盾是闽东为数不多的纯畲族聚居村,村内的畲族文化气息依旧浓郁,保留着畲族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富有价值的畲族文化遗产。每逢“三月三赛歌会”、“九月九比武会”、“端午节采茶”等...
· 惊!历史上刘邦一份遗嘱竟捍卫四百多年的江山
汉高祖刘邦提三尺宝剑,拓万里江山,靠着小吏式的狡猾和知人善用,开创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一份遗嘱,扞卫了四百多年的江山!在汉朝初期的政治格局中活跃着两大势力,一是以吕后为首的“后党”,骨干成员包括吕泽、吕产和吕禄等一帮外戚;另外是以丞相萧何为首的“相党”,骨干成员包括曹参、王陵、周勃等权臣。按照常理说不管把太子托付给哪一派都不能确保大汉江山基业永固,可刘邦就偏偏做到了完美地平衡两派势力。网络配图说到刘邦的遗嘱,就不得不说刘邦的死。刘邦绝对是中国历朝历代皇帝中走的最安详、最淡定的。兔死狗烹,刘邦平定天下后擅杀功臣。韩信、彭越的死给英布敲响了警钟,不愿坐以待毙的英布开始策划谋反。刘邦在英布叛乱时不小心被流矢击伤,箭伤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好兄弟卢绾叛乱后,刘邦气得箭伤又加重了,一病不起。吕后和刘邦是患难夫妻,一起经历过大风大浪,自然不忍心看着刘邦去世。吕后为刘邦寻得了一位外科圣手,声称可以治好刘邦...
· 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韦昭贤祠
明朝,丹阳城内城外,到处都在建造祠庙,新北门的丁公祠、麻巷门的鲍公祠、沈家桥北的萧公祠……丹阳知县旷鸣鸾意欲在延陵镇修建“韦昭贤祠”,苦于经费短缺。韦昭49世孙韦学闻讯后,主动与县衙接头与商议,承接建祠一事。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三月廿九,韦学将“拟建韦昭贤祠”的申请呈送丹阳县署审批。批准用地三亩二分,免征钱粮。万历四十年仲冬初一,韦昭贤祠竣工,历时三年。韦昭贤祠,简称“韦昭祠”,俗称“韦公庙”。位于延陵镇东街,坐北朝南,三进九间。祠门外有韦学所立《重建韦昭贤祠记》石碑,第一进天井内东有“韦昭井”,西有刘宰所书“昭公碑”。第二进天井内有丹阳知县旷鸣鸾所书《重建先贤韦公祠记》石碑。第二进为正堂,供奉韦昭画像,东侧挂有镇江府知府霍镇方暨同知、通判、推官共同送的“后汉名贤”堂匾,西侧挂有丹阳县知县旷鸣鸾暨县丞、主簿、典史共同送的“先儒领袖”匾额。其次是韦氏亲友送的“名贤世第”、“千古名儒...
· 丹阳这一座700多年历史的书院——贡氏书院
古村、古街经岁月的洗礼已逐渐褪去了它原本的色彩,但正是它们的存在,让我们寻觅到历史的印记!位于丹阳柳茹村,暗藏着的一处不为人知的古迹,一座700多年历史的书院——贡氏书院“友于堂”,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03年),由贡文宝所建,因与第文虎、文豹友于之谊,故称为“友于堂”。元大德九年(1306年)由贡文宝之子贡子仁办成《远山书房》,用作办学所用。清咸丰(1860年)庚申之变后进被太平军所焚,光绪年间重建。明、清、民国从柳茹走出去的许多名人,都曾就读于此,办学历史近700年。1950年代被用作柳茹加工厂,去年在村委会努力下,完成加工厂搬迁工作,正实施书院后进的修复工作,还有中进和门楼也有待于修葺。友于堂坐落于柳茹自然村村中心,四周四村民居住的楼房,使得这座近700多年前建立的古建筑,显得特别的显眼。丹阳柳茹贡氏彦明公房惟精公支元忠分支图(左)、贡志智画像(彦明公)(中)、丹阳柳茹贡氏彦明公房...
· 刘邦用两道遗嘱保住刘姓江山四百多年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史记?吕太后本纪》,吕后问高祖曰:陛下百岁之后,萧相国既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其次,曰:王陵可,然少戆,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刘邦所立的遗嘱可谓环环相扣,百密无一疏。两道遗嘱不但是汉初政局的直接反映,也是汉朝后来发展的指示灯。人事安排的遗嘱使汉朝刘氏江山得以稳固,而白马之盟,更是让刘姓江山延续了三百七十年。刘邦的遗嘱,有一小部分是对秦朝历史的反思,更大一部分是对当时形势的总结。人事安排的玄机网络配图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四月中旬,六十二岁的刘邦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到来。此时朝廷内外,皇宫内外气氛很不正常。皇宫外的重臣们知道皇帝命不久矣,但无计可施;经常在刘邦病榻前伺候的吕后不知夫君到底还有什么打算,也是忐忑不安。一天晚上,她走近刘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