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金紫祠,更细致了解安徽姓氏宗祠文化
改革开放多年来,文化得到了很好的恢复与发展。仅以姓氏文化而言,老百姓可以认祖归宗,明白了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来了干什么等一系列问题。
《姓氏文化研究与探讨》中称,研究姓氏文化,必须研究中华民族历史,因为历史的兴衰就是氏族的兴衰;研究姓氏文化必须研究姓氏中的内在文化,比如家风、家训、家教等;研究姓氏文化必须研究人阳居阴宅的风水生态文化。
宗祠作为姓氏文化的主要内容,另外还有墓、谱、宅三项内容。祠堂的功用类同于各级各地公共文化中心的职能。近年来,徽州区的祠堂维修与应用同全国各地一样,在保持传统功能的基础上,又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作出了一些特殊努力,使宗祠这一历史姓氏文化场所,融入了新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特色文化的一个新的缩影。
宗祠是徽州人忠孝思礼之祠,也是当下中国基层特色文化建设的新场馆。因此,笔者建议,宗祠可建设成为姓氏文化、家族文化、传承研究的文化馆。因为从传统的功能来说,祠堂是宗亲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在这里宗亲们可以学习宗族兴衰史,可以在这里缅怀族中名人和豪杰,激励宗亲奋发有为;宗祠也可建设成为姓氏文化的博物馆,用于收藏存放族谱、收集整理宗族史料、归纳分析各氏族之间的婚嫁关系。
宗祠还可建设成姓氏文化的纪念馆,除陈列历代祖宗牌位外,可以考虑将该宗族逝世之人的灵位陈列其中,或建成电子灵堂和图书活动册页。
此外,将宗祠建设成姓氏文化的展示馆和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场馆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此一来,族内各种节庆活动、红白喜事、认祖归宗、抱养子孙等活动都可以以现代影像资料予以陈列,同时也可以在其中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养老养生活动以及各种阅览等等。
徽州古祠堂星罗棋布,徽州区最著名的要数呈坎罗东舒祠和潜口金紫祠。“金紫祠”,被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誉为:“中国民间第一祠”。
金紫祠俗称“金銮殿”,是座仿效于北京皇宫“太和殿”一样形制的建筑物。它结构完整,规模宏大,为徽州祠堂之最(拥有占地面积21.14亩),堪称“太和殿”的袖珍版。它比呈坎罗东舒祠早建二十年,按徽州祠堂的称呼可为“汪叔敖祠”。
汪叔敖,字子游,北宋唐模人,是唐模始祖汪思立的11世子孙,大唐越国公汪华的22世孙。《潜川金紫汪氏族谱》清康熙抄本说:“六十六世叔敖,字子游,霓公第六子,生宋元祐元年(1086年)丙寅三月初四日亥时。”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汪叔敖携妻带子,自唐模迁居潜口下市,成为潜口下市汪氏始祖。
汪叔敖定居潜口以后,又有了第四个儿子。他的四个儿子科举中第。其中老大汪若荣和老四汪若思都是进士起家。四个儿子或任枢密院学士,或任右司谏,或任宣议郎,或任秘书省丞,全都位居京官立身朝廷,按照“父以子贵”的古代制度,汪叔敖一再获得朝廷赠官,授为“右朝散大夫”、“金紫光禄大夫”。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汪叔敖“寝疾殁于私庄”,皇帝特许葬于杏城(今陕西黄陵县侯庄乡故城村)。许承尧在《赞汪叔敖像》中云:“厥貌为庄,厥行惟匡,厥志弥光,厥德弥香……探洙泗之绪业,扬渭滨之自强……训成褒赠,紫诰煌煌。”隆兴二年(1164年)四子汪若思奏请朝廷获准,赐额肇建金紫院一座,内修汪叔敖墓祠,供奉汪叔敖神像。这是“宋敕建”汪氏金紫祠的由来,也是潜口下市汪氏称“金紫汪氏”的由来。
到了明代,永乐四年(1406年)进士汪善,字存初,授吏部给事中,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永乐(1403-1424)中期,他曾将金紫祠修葺一新。正德(1506-1521)年间,汪氏弘仁、弘义兄弟深感金紫祠旧址(杏城)路途较远,管理与祭祀多有不便,于是就在潜口村头选定新址,于正德九年(1514)将金紫祠迁回村里。
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初,时任工部都水司郎中的汪文显组织本族宗亲“有事于庙,力开辟之”。汪文显(1478-1548),字存道,系汪叔敖15世孙,生有三子,名一贯、一中、一诚,长子早夭。正当汪文显率领众人为祠庙扩建而全力以赴之际,却又传来次子汪一中“伏节死难”的不幸消息。汪一中(1515-1561),字正叔,号南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工诗善文,著有《南华山房集》。当时,他正担任江西按察司副使,遇有闽广“盗寇”犯境,于是领军抗击,不幸兵败阵亡,年仅46岁。朝廷赠授“光禄寺卿”,为他建祠谥“忠愍”。妻子程氏闻讯殉夫而死。汪氏家族突然发生这一重大变故,致使家庙扩建工程半途而废。
时至明万历年间,汪文显的第三个儿子汪一诚决心继承父兄的志愿,戮力未竟的事业。他“弃繻而归”,“乃崇庙貌而载新之”。自万历二十年(1592)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经过三四年的艰难运作,终获宗祠扩建之全功。汪一诚(1518-1600)字子明,号雪野,官上林苑署正,人称“上林君”或“上林公”。许国撰《金紫祠记》:“嘉靖初,群贤毕萃,相与斥金辟地,又得上林公成父兄志,出重资鸠工以张大之。”“是役也,上林君捐地千步,捐金二千缗,诸凡鸠工庀物,经始董成,无不以身亲之。”
之后,金紫祠曾有多次维修。一次是康熙五年(1666),由汪度“独立修营”;另一次是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牵头人事不详。最近一次大的维修,是在2013年。徽州区政府斥巨资(其中既有政府拨款,也有社会资本投入,还有族人的无私捐赠)全面修葺,并作出崭新规划:设置核心保护区21.14亩,严格保护金紫祠的整体布局、建筑风貌、街巷空间的传统风貌,以金紫祠四角“消防井”为界;设置建设控制区,面积为128.8亩,严格控制建设范围、建筑高度、降低建筑密度、整治不协调建筑、修补时空环境;新辟环境协调区域270亩,力图将潜口古村镇的原有风貌与金紫祠的建筑特色相对一致,使其成为文物保护事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相得益彰的和谐共同体,继而将潜口镇打造成为黄山市的文化旅游生态特色第一镇。
笔者以为,文物保护强调产权人为保护责任主体。文物管理部门除有效监管外,还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古祠堂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