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今天普及一下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湖湘文化

2016-11-1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45
转发:0
评论:0
今天普及一下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湖湘文化,被称为“芙蓉国”的湖南是中国著名的渔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是绿色大
被称为“芙蓉国”的湖南是中国著名的渔米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是绿色大省、生态大省。湖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张家界等山水名胜,享誉海内外,人称“人文湘楚、山水湖南”。
今天普及一下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湖湘文化
湖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西汉古墓、三国吴简、里耶秦简、南方长城等考古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湖南的历史文化遗存宝库;而以“经世致用,敢为人先”为精髓的湖湘文化,更是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特别是近代史上的一代代美玉良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等有识之士开启中国洋务运动之门;蔡锷、黄兴高举反对帝制、倡导共和的大旗;而毛泽东、刘少奇等共和国的缔造者,更是湖南人引以为豪的历史伟人。
湖南人怕不辣  湖南人爱吃辣椒,每道菜都是辣辣的,有人说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毛泽东曾这样说过:“敢吃这种辣椒,世界上便再没有不敢做的事。当年起来造反的红军,没有不吃辣子的。”可以说,湖南人嗜好辣椒已到了无辣不下饭的程度。
湖南人吃辣椒花样繁多,除烹调做佐料外,还常单吃,有浸辣椒、剁辣椒、泡辣椒、辣椒酱;有用辣椒拌豆豉、拌香椿的,还有干炸辣椒的。外出旅行,自带上几个辣椒,既可下饭,又可怯寒提神。
湘菜中的辣味有很多讲究,分为酸辣、麻辣、糊辣、油辣、香辣、脆辣、鲜辣、苦辣等等,各种辣味放到不同的菜肴中都有不同的调味作用。
湘楚文化  湖南一带在古代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块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湘楚文化,湖南的出土文物、彩瓷、学府、书法、绘画、古乐都是古代湘楚文明之光的存留。
出土文物    长沙已发掘楚墓3000多座,汉墓10000多座。出土了我国迄今年代最早的铜剑、毛笔、天平、帛画、皮革鼓以及竹简、漆器、长3米以上的兵器、越式青铜乐器,以及200多件原始玻璃。
彩瓷  在英国的牛津大学及日本、朝鲜等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内,陈列着烧有“天下第一”、“天下有名”的中国彩瓷,这些都出自唐代的长沙窑。
学府  创建于公元976年的岳麓书院,在北宋就被公认为全国的四大书院之一,到清末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再改建为湖南大学,千年弦歌不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对我宋明以来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
书法   汉晋以来长沙书家辈出,欧阳询的欧体字名扬中外,唐时高丽王就曾遣使求之。在欧阳询的家乡望城县书堂山,他当年所用的洗笔池尚存遗迹。唐代的“草圣”怀素则是地道的长沙人,他曾把写秃了的笔用土埋好,称之为“笔冢”。
绘画   长沙的绘画技艺源远流长,在楚汉帛画中就有杰出的表现。北宋的长沙画家易元吉声名极广,相传当时皇宫中有两窝燕子,易元吉在屏上画了一只老鹰,燕子看到了吓得迁走了,可见他的画是何等传神。
古乐   清代乾嘉年间的乐工邱之睦继承古乐传统,创制了浏阳文庙古乐,弥补了失传已久的古“八音”中的“瓠音”。据说袁世凯“登基”时欲用古乐,派人去搜集各地古乐,得到的结论是“曲阜古乐徒拥虚名,远不及浏阳古乐完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今天我们普及一下两个关于压岁钱的故事,您听过吗
关于压岁钱的传说故事和由来;传说一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传说二另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
· 今天我们简述一下族谱文化的九族图谱
从汉代起,“九族”有经学上的今文和古文两种解说,各有其社会、政治背景,分别从不同方面满足统治者的需要。[叙永李氏族谱|本宗九族五服图|咸丰六年]一:古文说。代表人物有孔安国、马融和郑玄。他们认为九族仅限于父宗,包括上自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古文说构成了宗法伦理的基础。唐、宋以后,九族古文说在国家法律中获得正式确认,其中明、清两代的律令规定,九族专指父宗。摩尔根《古代社会》第三编第二章也引述了九族古文说。《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孔传:“以睦高祖、玄孙之亲。”《诗.王风.葛荔序》:“周室道衰,弃其九族焉。”郑玄笺:“九族者,氢己上至高祖及玄孙之亲。”参阅《元典章》卷三十“五服图”、《明会要》卷一0二《丧服》“本宗九族五服图”、《清律例》卷二《丧服图》“本宗九族五服正服图”。[叙永李氏族谱|丧服总图|咸丰六年]二:今文说。代表人物是许慎等。他们认为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平民创造的湖湘文化
前人研究湖湘文化,大多是研究湖湘学派,很少把湖湘学派以外的湖湘文化纳入研究的范围。有的则认为,除了湖湘学派以外,就没有什么湖湘文化了。近人研究湖湘文化,一方面大谈湖湘文化在近代如何辉煌,一方面又认为湖湘文化的起始年代最早不超过唐宋,好像湖湘文化是一种自古都非常落后,却突然在近代辉煌起来的文化。其实湖湘文化并非是唐宋时期湖南有了儒家的“湖湘学派”之后才开始出现的。我们不能只把儒家的文化、名人的文化当作文化,只把有文字记载的社会科学当作文化,而忽视劳动人民的文化、无名氏的文化。大量的无文字记载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是湖湘文化的构成部分。和平哲学:在农业时代,草原民族主要是游牧文化,农耕民族主要是种植文化,游牧民族用“鞭子加食物”的方法驯化动物,因而发展成了由征服动物到征服他人的战争文化。稻作民族为了水稻丰收,需要有和平的环境去发展生产力。因而形成了“爱好和平”、“讲信修睦”等和平哲学,湖南是人...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文化的发源地(二)
经世致用的湖湘学风湘潭的“人杰地灵”,还有一个更为直接的原因,那就是南宋以来所形成的湖湘文化的发源地就在这里。湘潭隐山,座落于湘潭县境内的黄荆坪,系南岳衡山的余脉之一。隐山海拔仅470余米,山虽不高,倒也林木幽深,虫鸣雀跃;溪涧潜流,花卉欣荣,远离市井的喧嚣,超脱俗世的烦扰,难怪唐代即有数位高僧先后隐居于此,隐山遂由此而得名。宋高宗赵构南渡以后,隐山迎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安国、胡宏父子等。胡安国,字康侯,号青山,人称武夷先生,世称胡文定公;原籍福建崇安,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进士,提举湖南学事。早年曾拜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弟子杨时为师,宋高宗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任中书舍人兼侍讲。绍兴五年,因不满朝廷奸侫恨权,辞官携家寓居湖北荆门。后来溯湘江而上,来到湘潭隐山之下的碧泉定居。胡安国抵湘后,在此修建碧泉书堂,十五年不出,潜心著书讲学、授徒课子,并撰写...
· 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湘学派的形成(上)
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可以说是湖湘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湖南在唐末五代时曾由马殷建立楚国割据50余年,这是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所建立的国家政权。应该说为湖南的区域性开发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到北宋统一后,由于党项、辽、金和蒙古族的相继南侵,迫使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王朝将重心移向南方。南移的枢纽虽在江浙,但湖南间接地通过江西得到相应的带动。原来北宋都汴京,江西与之相隔较近。南宋都杭,距江西更近。江西又是连结岭南的主要通道,这就使得江西成为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湖南距江浙虽远,但南宋时国界线南移,湖北的武昌、襄阳及沿江要地都成了边防重镇,湖南遂成了边防重镇的腹地之一,地位较之北宋时反而更为重要了。江西带动湖南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向湖南输出移民。湖南在五代以前的移民重要来自北方中原一带。五代以后便主要来自东边的江西。江西向湖南输出移民从两宋开始一直持续到明清。据统计,迁入湖南的移民其来源多达...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